隨時隨感  隨議中國古代帝王的分類狀況及其愛情歸屬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3800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我對世界其他國家的皇帝們了解不多,除了實在太有名的那幾位之外,知之甚少,也沒什麼興趣。但我對中國的皇帝們興趣很大,看了很多正史野史情史亂史,也總想發些個人觀點。
    在我的定義中,中國古代強勢男人的典型就是皇帝。
    首先從審美上來說,皇帝們的基因肯定是好的,這很好理解,想想古往今來的美女們多數集中於宮廷之中這一點,外加福兒多似母的古話,就自然能想得通了。其次是皇帝們的氣質都是好的,站在那個至高之位,想氣質不好恐怕都很難吧。當然,氣質不等於霸氣,所以猥瑣的皇帝還是有的,比如隋煬帝,造的那個什麼“迷樓”,真是猥瑣之極啊;同時,有氣質也不等於謙謙君子,否則怎麼會有“道貌岸然”、“衣冠禽獸”這樣的詞語出現呢?氣質隻是指他們第一次給人的感覺,肯定是好的。禮數方麵,相信也都會做的不錯。
    而關於皇帝來說最重要的兩件事——實權和實力,便作為我今日劃分皇帝的兩個標準。因此,中國古代的君者的早期生活狀態,按這兩個標準和排列組合思想,可以劃為四種類型:有實權也有實力、有實權但沒實力、沒實權卻有實力和既沒實權又沒實力。注意,是早期!之所以隻從早期來劃分,是因為這段時期是最能培養這個帝王今後執政的個性的。
    當然,關於帝王們的愛情歸屬,前提是那些女子都要夠漂亮,即使不是超凡脫俗的驚豔,也要耐看,否則恐怕都難以入帝王們的眼,更別提有機會讓他們愛上了。不要說我俗,古往今來,什麼都會變,隻有男人和女人的本性,是不會變的。
    好,言歸正傳。下麵來就帝王類型來逐個分析一下。
    第一種皇帝:有實權,有實力
    自即位之初便是個實權與實力兼具的君王,這在中國曆史上其實並不多。李隆基和皇太極是其中的典範。
    李隆基是武則天之後的一任皇帝,可說是眾望所歸的唐李後人,故自始便握著實權。而作為開元盛世的締造者,他的實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皇太極,本就是極有實力的一位,在玩盡心機弄死阿巴亥,弄僵多爾袞之後,總算是在繼位時掌控了實權。
    這類帝王喜愛的女子,家庭實力、賢惠程度都是次要的,他們最在乎的是平等的相互的獨一無二的一顆真心。高處不勝寒的人,身邊沒有一個可以平等以待的人,所有人都是仰視他們,所有人都是任其所為,沒有人敢對他們任性。他們見過太多了因為錢或者權而奉承自己的人,於是更渴望僅僅隻是因為愛而愛的情人。
    楊貴妃之於唐明皇,宸妃之於皇太極,便是如此。論才情,玉環遠不如梅妃;論美貌,海蘭珠也不如她那位“滿蒙第一美女”的妹妹莊妃,頭腦遠見更是不及孝莊的十分之一。但對於帝王而言,她們卻是獨一無二的,隻因那份平等的夫妻之意,是帝王們向往而難以得到的珍貴。
    第二種皇帝:有實權,沒實力
    這類帝王以漢成帝劉鶩、唐高宗李治和鹹豐帝愛新覺羅·奕詝為代表。他們最大的特征就是太相信身邊的女人。因為漢成帝在這三者中又屬特殊,我稍後再議,先來說說李治和鹹豐帝。
    這兩個男人算是極品了,不是因為他們個人,而是因為他們的皇後,一個是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另一個則是掌權幾十年並飽受爭議的慈禧。可以說,這兩個懦弱無能的男人成就了兩個中國曆史上的奇女子,也算間接成就了自己的聲名。
    從感情上來說,李治絕對是深愛媚娘的,所以寵她慣她滿足她;鹹豐是不是真愛杏貞(慈禧閨名),我還不能很肯定地回答,但他依賴他的蘭貴妃,卻是毋庸置疑的。
    掌握了實權的男人,缺少運籌帷幄的能力、決策決議的果斷,勢必要依靠一些其他力量。相對於被朝堂上的大臣或者虎視眈眈的兄弟們控製,他們顯然更容易信任自己身邊的女人。女人看似柔弱的天性、溫言軟語的枕邊風,對男人的影響向來不可小覷,而武則天和慈禧這種聰明至極的女子,當然更懂得把握機會。
    於是,李治間接把自己的老婆帶上了帝位,鹹豐更是成為了清朝曆史上最後一任有實權的皇帝。可悲?可笑?非矣非矣,乃可歎也。
    再來說說漢成帝。首先他的老媽王政君就不是個省油的燈,不過王政君不像武則天那樣野心勃勃,漢成帝也不像同治帝那樣短命無福,所以即位後他還是順利的掌控了實權。
    本來即使先天才能不足,他還是有機會成為一個略有作為的皇帝的,因為他的身邊有個班婕妤,那是他最初的情之所鍾。可惜,這段情的結局,卻是令人唏噓的。
    大部分人把班婕妤的悲劇歸因於趙飛燕的出現和趙合德的狠辣,更有納蘭容若為其作了首著名的“人生若隻如初見”的感人詩歌。
    但我總覺得,班婕妤有後來的下場,根本就是自找的。好好的寵妃不做,卻把改造男人當成是終身的職業,我看她的腦子不是被石頭砸過了就是被門板夾過了。
    那個男人是她的丈夫,又不是她的弟弟她的兒子。作為一個妻子,偶爾提醒一下就夠了,誰像她那樣,把老公的寵愛拒於腳下,還搬出什麼不得奢華不可越矩之類的廢話,白白把老公對自己的一片愛意置於世俗禮節之後,不是傻是什麼?虧她還是聰慧過人的才女,EQ竟如此之低,令人汗顏到無語。沒有美到極致的麵容,又如此不懂變通,不善體悟男人的心,班婕妤會敗給飛燕合德姐妹完全是理所當然的事。
    說到這裏我不得不提提趙氏姐妹。趙飛燕沒什麼好說的,就是一個擅長舞蹈和房中術的絕色美女,能博帝王一時之歡,但終究是無法長久的。
    所以有了她的妹妹趙合德。這個女人是個角色,容貌身段媚術都不輸於自己的姐姐,但可貴的是,她還有腦子。她絕對是聰明絕頂的那種女人,隻不過她從小接受的教育便是討男人歡心而不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所以她沒有班婕妤的滿腹詩書。然而,就像現在那些成績很好的人並不一定就是最聰明的人一樣,沒喝過幾口墨水的合德,其大腦的天賦卻是遠在才女班婕妤之上的。
    第三種皇帝:沒實權,有實力
    最初受到多方製壓,有實力卻隻能縮手縮腳無法展露的帝王,其實還挺多。漢武帝、唐太宗、清聖祖(康熙)都是這類人。這類帝王對愛情本身其實看得挺透徹,追求也沒那麼執著,他們更在乎的是一種平衡,能夠製約各方力量又能適度帶給他們安寧的女子,都會分得他們的真心。
    劉徹繼位時受到竇太後的全麵壓製,一腔雄心無法實現。這時候的他,最需要的就是一個有權有勢,能夠助他鏟除異己的女人,於是,陳阿嬌順利做了皇後。不能說劉徹完全不愛她,但絕不會隻愛她。所以他掌握了實權之後就連續帶了N多女人進宮,這時候依然堅持一心一意的陳皇後,會被溫柔細膩、善解人意的衛子夫所取代,便也是正常的了。
    唐太宗娶長孫皇後,是愛死她吃死她的原因更多些,還是看中長孫無忌的支持以對抗實力強大的太子李建成的目的更多些,實在是不難分辨的。隻是李世民沒有劉徹那麼張揚,即使得了實權也不會公然得罪長孫家,長孫皇後因此能得以完滿。可她一死,太宗娶了多少女人,不用我來說數吧?大家心知肚明。
    而論老婆的數量,康熙在世界範圍內,恐怕沒有前五也有前十。老婆太多導致兒子太多,兒子太多導致奪嫡太複雜……這一切,不知康熙自己是否有料到。他到底愛過多少人,真愛多少人,恐怕會是永遠陪著他躺在棺材裏的謎了。
    沒實權有實力的皇帝們,在轉為第一種類型之前,處處艱難、步步為營、禮賢下士、廣納人才;在轉型之後,則多是盛世明君的愛民表現,外加風度翩翩的君子之態。但事實上,朝堂這種地方,是一個玩政治的場所,而政治這東西,絕對不是那些人民公仆、謙謙君子玩得轉的。否則,為何包拯、海瑞沒有成為一朝宰相而明珠卻可以?為何才絕天下的納蘭容若隻能成為禦前侍衛而司馬相如卻能夠步步高升?
    而站在朝堂頂端的皇帝們,無論是多麼令人敬仰的千古明君,也不會是一個謙謙君子。文韜武略的劉徹不是,盛世清明的康熙也不是,一手策劃實施“玄武門之變”的李世民更不是。
    第四種皇帝:沒實權,沒實力
    這種皇帝不是一般的鬱悶啊,沒有實權,也沒有爭奪實權的頭腦和手腕,如果還不能褪下被架空的皇帝身份,那簡直就是生不如死了。晉惠帝、順治、光緒是最好的反麵例子。
    惠帝司馬衷是個白癡,又有個聰明狠辣的醜老婆賈南風,沒什麼好多說的。他懂不懂什麼是愛情,還是個問號呢。
    順治和光緒這兩個皇帝,一個身處滿漢統一的開端,另一個接近大清倒塌的結尾,算是兩個可憐人。
    順治在位沒多久,一會受多爾袞的鉗製,一會又被孝莊指手畫腳,實在沒握過幾天實權。光緒更可憐了,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傀儡,曾經沒有任何技術可言的反抗,更是換來了終身的監禁。
    但這兩個可謂大清史上最窩囊的皇帝,卻同時也是最癡情的帝王。福臨對董鄂妃的不悔深情,載湉對珍妃的傾心相戀,都是令無數少女豔羨不已的愛情。
    這種類型的皇帝,因為自身心裏的壓抑,能令他們付出真心實意的女子,必然需要有開朗活潑的個性,善解人意的溫柔,同時還要能滿足他們作為男人的一種被需要被依賴的虛榮心。不諳世事的董鄂妃,真純熱情的珍妃,仿佛一道陽光,射進了皇帝的心中,喚出一道彩虹。
    另外,其實還有一種皇帝,不能說完全沒有實權,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實力,隻是他們真的不適合做皇帝,不僅僅是客觀的環境因素,也不全是主觀的才能因素,更多的是一種心性使然。比如以神奇的瘦金體和驚世的繪畫才能流芳百世的宋徽宗,以及有著“詞帝”之稱的南唐後主李煜,是其中的代表。他們實權是有的,腦子也是聰明的,心思又夠細密,但就是打心眼裏不想做皇帝,令人無奈。
    這類帝王對愛情的要求是很高的,漂亮有才華不夠,還要心意相通、琴瑟相和,並且要具有較高的生活情趣,懂得享受生活。難,很難,相當難。所以說,李煜能遇到大小周後,從愛情這一點上來看,算是運氣極好的了。宋徽宗就沒那麼好運了,所以就隻能隨便娶幾個女人,然後學習“梅妻鶴子”的林逋,來個“畫妻墨子”也挺享受的。(至於那個李師師的軼事是真是假,我不好說,我也不知道,你如果知道,記得告訴我~~~)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