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生活 第15章 九五顯龍威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217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熟悉的知了聲已經漸漸消失了,夏天結束了。初秋的風吹過林間,仿佛詩人的挽留,綽姿隱約。虞世南的“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唐人詠蟬詩中最早的一首,在我以為,也是最妙的一首——別有會心,了悟非常——居高自能致遠,如同登高便可望遠一般。而聯想到如今情勢,我不免臆測:倘若一個人站得絕頂突兀的高處,隻怕卻更易成為眾矢之的吧……
這日,我到禦花園折枝臨開的早桂。正徜徉間,卻看到一大隊的禦林軍浩浩蕩蕩地迅跑經過,像是出宮去。我心中頓覺詭異,猜想怕是出了什麼事。所謂“是非之地不宜久留”,便立馬折了枝桂花苞旋即回了良妃娘娘宮中。
第二日,竟傳出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消息:三阿哥向聖上告發大阿哥藏匿巫蠱,密謀禍害二阿哥,以致二阿哥之前多有不賢之舉。皇上雷霆大怒,即刻下詔查抄大阿哥府第,竟然確有魘咒的小人。然後,大阿哥便當即被圈禁於府第高牆之內。曆來,我們滿人便對薩滿巫蠱之事諱莫如深,皇上驚聞之下,必定是乾綱獨斷,殺一儆百。莫說,大阿哥此時處在儲位之爭的漩渦中,正是“風口浪尖”。光憑大阿哥早年追隨皇上平噶爾丹多有建樹,是皇子中最先封王的,也應該是深得皇上信任。此事一出,皇上必然痛心疾首。況且,退一步,哪怕隻作為大哥,皇上以仁孝治天下,大阿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恰恰是悖逆龍之逆鱗,觸了君上底線。
盡管如此,但我總覺得有些蹊蹺。巫蠱此事莫說皇家,就是平常百姓,也是忌諱得很。想當年漢武帝便是聽信讒言說太子劉據私藏巫蠱欲加害於他而將太子滿門抄斬,隻留下一點血脈——即後來的漢宣帝劉詢。所以照理說,皇上應該徹查到底,以絕後患。然而皇上卻隻圈禁了大阿哥,並未再一查究竟,肅清魘鎮之害。會是什麼原因呢?莫非這其中牽連甚廣,並不止於大阿哥而已,而皇上隻想殺一儆百?更或者皇上因著此事,另有聖意思量?
任何人不曾意料的是,大阿哥被圈禁後不久,二阿哥旋得複立皇太子。宮中的氣氛一下變得古怪異常——九五之尊的皇上似乎一掃陰霾喜笑顏開,而眾人自然要順應天子聖意。奈何又非出自真心,失之自然總顯別扭。當然,有人歡喜有人憂。可是,此刻縱然悲戚也不能坦然表現——大阿哥可憐的額娘,惠妃。在這座紫禁城中,皇子們出生之初,倚仗的是“子以母貴”的傳統,而當他們功成名就時,彰顯的則是“母以子貴”的榮耀。如今惠妃,她唯一賴以倚靠的兒子被圈禁了,她後半生的指望又在哪裏?所幸,八阿哥是她養子,會奉養她餘生——衣食無憂隻是少了親兒天倫之樂。
皇太子的複立當真是曠古絕今。自上古堯帝始,幾千年來從未有過廢而複立的太子。盡管複立後的皇太子比之從前明顯謙恭謹慎得多,但因他的位子攪起的這一池渾水卻並未止息。眼下的皇宮已不僅是平靜的湖麵丟下一顆石子般蕩起波紋,而是如同無際的冰川,其下的暗流洶湧足以吞噬任何的一切。八阿哥已不再像之前那般舍我其誰的自信;四阿哥依舊冷著臉,可看似表情淡了些;十三仍然來去灑脫,但眉宇間仿佛多了一份憂思——他要與他的四哥並肩作戰,為了從小到大的兄弟情義。其實,隨性灑脫的十三郎更願像範蠡、張良那樣激流勇退吧!我總覺得十三的骨子裏散發著屬於山水的隱逸清揚,那樣的自由豁達!或許,他本該生為布衣,歸於山水——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奈何卻生在皇家,要擔起這份不世義氣。
可轉念一想,若非如此,人生就不足以稱為“人生”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古往今來,原本如此。所幸,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會結識十三,一起共同走來,不都是福緣嗎?所謂“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端看我如何看了。
轉眼到了秋分日,皇上決定齋戒祭祖,祈求四海升平,國泰民安。皇子們都要去太廟靜跪祈福。而宮中則一律實行素齋,不過禦廚的素齋也很是了得,絲毫不粗糙,清淡卻極為爽口開胃。此舉正合良妃入秋來的食性,我們樂得逍遙還吃得開心。
祭祖的第二日,八阿哥來給良妃請安。他依舊平和親雅地與良妃閑聊,不時給良妃開解地說個趣事。可當我送他出門時,望著他遠去的背影,卻沒了往日仰天獨立的傲然,反而恍惚覺得他好似烏雲蓋頂般平生一股冷寂肅廖之感。我心中暗自納悶,太子剛複立時他雖難免略有消沉,但也不曾見他如此,今日究竟是何事?還是我庸人自擾,多慮了?
然而我的隱約感覺是對的。原來太廟祭祖時,皇上故意逾越禮製,讓皇太子與他同跪太廟之內,唯獨有別於其他阿哥。想必,皇上此舉是刻意向眾阿哥們明白喻示:朕有生之年,皇太子唯二阿哥一人,爾等休再苦心鑽營,枉自費神!
哎,皇上也是迫於無奈吧——否則,何必這般多此一舉呢?想到被禁於高牆的大阿哥,其實九五至尊亦有些自欺欺人吧。巫蠱?隻把太子之前所有的過失都歸咎於“魘鎮”二字,如何能夠服人服己?不過,此等子虛烏有之事,本就三人成虎。莫說無人敢辯,縱使申辯也是無理無據更無意。
原來,凡人利令智昏,當今聖上卻是“愛令智昏”!盡管,這其中不排除他是為了保護他所有的孩子。畢竟,作為皇帝阿瑪,不比一般百姓家。想想阿瑪從小為我的成長費了多少心思,就知道皇上花了多少心思。他不但要齊家,更要治國。作為一國之君,年輕時平衡朝臣們的勢力;作為一家之父,年老時又要平衡兒子們的鬥爭。賢帝明君啊,一生都在為他的江山兢兢業業。可見,青史留名光照汗青絕非易事!
此一事後,再見十三時,他眉宇間的憂思更趨分明了;四阿哥顯得冷凜寧靜了;八阿哥也學著勤和沉寂了;十四不再輕易嬉笑,而是像男子漢般穩妥持重了。我心中暗忖:到底是九五之尊,統禦天下的王者,隻一個動作就令他的兒子們一夜之間都安靜收斂了。“龍威”真正是不可侵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