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逸事  第4章 好二哥歸來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035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第二天清早,阿瑪很早就去上朝了。我在書房繼續昨日的臨帖,後院的香樟,秋葉落了一地。站在窗前,院中秋風掃落葉的情景,讓我想起了遠在江南的二哥,不知他是否一切安好,可是又開了分店……七天前,家裏收到二哥的書信,說今日回來。一大早,額娘就起來,在廚房忙著準備二哥愛吃的菜肴,高興之情溢於言表。
    阿瑪和額娘共育有四個孩子:大哥牧原,今年十九,駐守豐台大營驍騎參領;二哥牧峻,今年十八,自十五本該誌學之年棄文從商後,一直在江南京城之間奔走;我是家中排行第三,女兒第一也是唯一的一個,名喚格萊婕,今年十四;還有一個小弟牧汌,今年十歲。
    大哥已經娶了福晉,大嫂是個溫婉明慧的女子,很投額娘的心性,因為是額娘給大哥千挑萬選的。不過,說來也稀罕,大哥從小喜歡舞刀弄槍,鮮有沉靜儒雅之氣。可偏偏對我這個嫂子卻沒有半分脾氣,極是溫柔體貼的。去年,大嫂生小侄子時,可把大哥提心吊膽給折騰的,一個月竟整整瘦了十斤。額娘是看著心疼卻又哭笑不得,隻得說,到底是“一物降一物”。
    二哥本是個博覽群書的閑雅儒生,阿瑪原想他會入仕。可是三年前他去江南遊學,見識了杭湖富庶之地的朗朗風情,竟一意堅定要棄文從商。當然,阿瑪極力反對過,雖說如今開明盛世,但是畢竟“士農工商”,自古而然。然而,二哥卻豪氣地說:“不求若昔日範蠡逍遙從商成就一代陶朱公,但求仿效神農氏‘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嗬,我猶記得二哥說出這句話時,我拍掌稱好的激動心情。當時,唯有額娘和我支持二哥,可是即便頂著阿瑪的無比壓力,二哥卻一步步堅持走過來了。所幸,有誌者事竟成。現在他已在京城開了三家店鋪,包括古玩玉齋,酒樓,當鋪,應有盡有,而且還在江南開了兩家分店,生意紅火著呢!額娘總是打趣二哥:峻兒這般奔走於江南,到時不會給額娘帶個江南媳婦兒回來吧!二哥卻不含糊:要是額娘不介意,兒子又有看中的,那也可以考慮啊!所以,每次二哥回來,我問的第一話便是:二哥,我的江南二嫂找到沒?嗬嗬,我們從小感情好,我的調侃,二哥從來不以為忤,總是一笑置之。其實,很多時候,我的爽朗心性,都是二哥貫出來的。我學寫的第一個字是二哥教的,第一次釣的魚是二哥烤的,第一次爬山是二哥帶的……
    而今,值得大喜的是,無數個成長的第一次後,我們終於又迎來了二哥生命中意義重大的第一次——我的未來二嫂。二哥信中說,今天會帶回來他相中的江南姑娘,稟告二老,結成姻緣。我不由地期待,不知我的二嫂是個怎樣的人,竟引得我瀟灑不羈的二哥傾心,真是無比好奇呢!不過,額娘說的對:緣分到時,遇到那個人,就是了!嗬嗬,且看看二哥緣分到了,可有什麼不同……不知會不會像大哥那樣,令人驚喜!
    我和汌兒、大嫂陪著額娘親自到門口,迎接二哥和未來二嫂。我一見二哥下馬車,就迫不及待地上前抱了個滿懷:“二哥,歡迎回家!”“哈哈,沁兒又長高了!想二哥嗎?”“當然想,最想的就是二哥了!”“嗬,從小就屬你嘴甜!”二哥寵溺地刮我的鼻子,明顯對我的話很是受用。因為,二哥知道,盡管我從小喜歡誇大事實,可想念他的話卻是出自真心的。
    “額娘,三姐又欺負我。我是家中最小的,二哥應該先抱我!”身後的汌兒故意撒嬌地拽額娘的手臂,明明眼中全是狡黠的笑意,臉上卻是一副委屈的樣子。“好好!汌兒來,二哥抱!”二哥自是哭笑不得,卻對這個家中什麼事都喜歡插一腳的小霸王無可奈何。二哥抱過汌兒後,將未來二嫂從車上扶下來,為她引見額娘和我們姐弟。
    這位二嫂,眼帶笑意,觀之可親。她衣飾簡約,盡顯江南優雅之風;神情摯誠,素昭秉性仁和之心;舉止從容,平添貴族大家之氣。額娘一見之下,自是十分滿意,不由挽起二嫂的手,二嫂也是落落大方。自然而然,“婆媳”順理成章開始“家常閑聊”,接著有說有笑,一直引進了門。而我們幾個兒女直接被忽視,連“搶人王”汌兒也自動棄權——不過,他其實是纏上了二哥,霸著二哥給他說江南發生的事,沒顧得上。我一看局勢,馬上加入搶奪二哥的陣營,美其名曰“關心二哥”!二哥被我們纏得不行,隻能一手挽一個,浩浩蕩蕩地進了家門!
    聽二哥介紹二嫂說,二嫂姓沈,名喚繼瑤,祖籍浙江吳興,出身世代商賈之家。聽完,我甚有疑惑,卻不便當麵詢問。於是,我趁二哥回房沐浴更衣的路上,偷偷問了個問題。果然,不出所料,二嫂真是明初江南首富沈萬三的後人,難怪二嫂與生俱來一股商人特有的爽利慧黠,原來是家學淵源!可二哥卻叮囑我,不要向阿瑪和額娘提及,畢竟那隻是過去。二哥說,他之所以會選擇二嫂為妻,是因為二嫂這個人,而不是她的身份。雖然我並不完全懂得二哥的話,但是我喜歡二哥的“是因為二嫂這個人”的說法,很純粹,很自由,讓人不禁產生一種歡呼的衝動!
    那時,我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因為二哥的這句話而心情愉悅。後來才知道,那樣純粹的自由太難得,所以會想要喝彩,會想要經曆,會想要珍惜!畢竟,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姻緣的主動權從來不在當事人的手中,哪怕上至帝王將相,下到平民百姓,古而今在,未有例外。而這樣切身的體會,必要親身感受……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