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上課和下課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565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三年級的時候,換了教室,也換了老師。好像功課比以前要難一些了吧,語文和數學是分了老師的。數學老師是一個老太太,頭發花白了,身材微胖,第一次上課就讓我站到教室牆外麵了一節課的壁。
那時候弟弟剛進學校讀書。因為一些比較特殊的原因,弟弟從小身體不好,人也瘦弱,爸爸媽媽一直以為養不大他,經常吩咐我,長大了要照顧弟弟。或者也因為以前想要的哥哥姐姐的關心得不到吧,我對第一天去學校的弟弟非常不放心,老太太在講台上講著課,我就從窗口去找弟弟的身影。被老太太提起來站著聽課,還不收心,終於到被她拎著衣領提到教室牆外,連文具盒和課本一起扔出來。
從小就是個成績好的學生,從來都是被老師寵愛著的,什麼時候也沒想過自己會有這樣的待遇。在弟弟不解的眼光中,在外麵那些和弟弟一樣大小的小弟弟小妹妹奇怪的打量中,我抱著腿蹲在牆角傷心地哭。語文課老師來上課時才把我拽進去,——小孩子的自尊心讓我不願意再進教室。現在想來,好像那時候就會覺得委屈,也都沒有想過自己對不對的問題。
後來那個老師還是很喜歡我的,小時候的水水很聰明,就算每天玩到天黑看完電視才做作業,成績照樣很好。三年級的時候要學珠算,隻有加減法的,考試的時候也會出珠算題,卻並不需要用算盤打,有次考試水水趴在凳子上考(那時候考試老師都會要求一排同學在桌子上考一排伏到凳子上考,其實在桌子上考的同學頭一低就把底下同學的試卷看清楚了,三年級還不大會近視的。),碰到珠算題就跟老師說要算盤,那天沒有珠算的課,都沒有帶算盤,老師便把黑板旁邊掛的平常老師用的那個超大算盤叫我用,擺在凳子上很長一個,而別的同學都老老實實用算式算。大概從那時候開始,我的那些同學就覺得我會找事了。
說到珠算,我隻會加法,碰到減法就弄不清哪是哪了。加法是算“六六六”算出來的,家裏有一個算盤,平常爸爸用的,我剛學那會,爸爸就教我打“六六六”,就是從一加到三十六,打到最後出來三個六才是對的。我經常打,口訣還算熟,可是偶爾也會打錯,現在根本就都不記得了。
那時候除了語文和數學,還會有美術音樂之類的課。
美術課基本上就是發個本本,隨便畫一個圖交上去,大概每學期交那麼幾幅畫,剩下的課就不需要再畫了。有一個教美術的老師,年齡比較大了。畫完交代的那些畫,剩下的課時她就給我們說故事。有時候是口述,有時候會照著《故事會》之類的書念。我最記得的是講一個愛撒謊的小孩的故事,一般講完這種故事,老師都會要講一堆引申意義,比如要誠實啦,比如不要偷摸拐拿之類的。
音樂課有時候並沒有專門的老師上,隻記得有一年完完整整上過。因為音樂不像美術那樣可以隨意應付,學校也沒有專門學音樂的老師,隻有一個年輕的從師範學校畢業的老師勉強可以教。三年級那一年,一到音樂課就會要搬凳子到別的教室去,一般是和四年級的,二個班的人擠在一個教室上。學校有一架很舊的風琴,每到上音樂課之前,如果要用到風琴,老師就會到教室叫上幾個男生去搬,搬到教室馬上就有很多同學會圍上去,有的踩腳踏,有的按鍵。至於音準,估計誰也沒去計較過,聽一位老師說有一個鍵發不出聲音了,可是還是照樣在用著。
體育課是沒有正經上的,一般是出去玩,其實那時候也沒有什麼好玩的。學校裏有些舊的器具,有跳繩,羽毛球,乒乓球,還有皮球。要上體育課的班,會有體育委員去領東西,有時候會同時有二個班上,先去的班總是拿好的。學校有個舊的籃球場,籃框很鏽了,籃板給雨淋得又黑又舊,地麵也坑坑窪窪,學校既不會組織打籃球,也沒有籃球給我們打。那裏隻是上體育課的一般場地,因為隻有一半地能組織活動,先去的班級若是在集合了,另外的班級就隻好去大禮堂。大禮堂一直是泥地,拍皮球是不行的,有時候可以有二對打羽毛球,一對打乒乓球,其他的可以去天井或者到那個舞台上拍皮球。女孩子還有自製的玩具,比如跳房子,比如跳橡皮筋,還有“天釣繩地釣繩”(這個名字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擠油渣。
打乒乓球和羽毛球都有點兵點將的玩法。先會出來二個公認的比較厲害的對打,贏了是大將,輸了的為小將,然後再打,大小將各自選出自己這隊的二將,然後是三將……直到要參加的人都選完才開始比賽,如果有單人,就會成為末將。先是大將和小將打,大將有二局發球權,打三局,一比一平或者二比一的時候雙方都下位,下一對再打。若是一方連輸三局,另一方的“命”就到贏的那方手裏了,沒“命”的就不能再打。大將手下的二將比小將手下的二將又多發球權,有時候某個人身上會同時有好多條“命”,還可以分給沒有“命”的人玩。如果一方隻剩下一個人而另一方還有幾個人,有幾個人的那方要輪流玩,直到把對方的“命”全贏完或者把自己這方的“命”全輸完。
“天釣繩地釣繩”這個男女都可以玩,分二邊相同的人數,二隊各自手拉成一排,麵對麵隔一段距離站好,其中一隊出來一個人,往另一隊衝,如果衝散了其中二個人的手,那麼這個人可以帶一個人回自己隊,如果沒衝散,就要留下,然後換這一隊衝,這樣反複,直到一個隊的人少到沒有可以衝的了。似乎是沒有什麼懲罰,但是可以適合各種場地玩,也能有很多人參與,比較熱鬧。
擠油渣這個遊戲一般是在冬天玩,男孩子玩的比較多。一大堆人擠在一個牆角,外麵的使勁把人往牆角擠,牆角的人拚命要往外擠,擠出來的又回到外裏擠,一般到最後都剩下些身材矮小的。擠一個課間,經常會有很多人冒一身的汗。
然後還有些略帶賭博性質的遊戲,也是男孩子玩的比較多,比如“打板”,比如吹畫片。
板,是一種用紙折的正方形的東西,因為紙張的質量和數量的不同,厚度和硬度會不同,可以二個人打,也可以更多人打。一方把板放在地上,另一方用自己的板往地上擲,可以擲在地上的板上把它彈翻,也可以擲在地上把它吹翻,隻要地上的板翻了麵,打的人便贏了,若是沒翻,便換另一個人打。贏的人可以拿走地上的那個板,或者由輸的人另外給贏的人一個板。有時候會規定,用哪個板打便是哪個板作獎品,有些人的板是特別加厚或者處理過的,如果不想被別人贏去,就會拿別的板出來打。
吹畫片是在課桌或者教室外有台階的地方,雙方或者多方出相同的畫片,放成一堆,然後放在平地上,輪番用嘴去吹,吹翻過去的便歸吹的人,全部吹完了再重新開始。畫片有很多種,那時候基本上是動畫片的比較多,聖鬥士的又占主導。畫片還有另一種玩法,二個人各拿一張畫片放在手心,手心拍手心,然後讓畫片掉到地上,誰的畫正麵朝上誰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