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是皇帝,勝似皇帝 第一節 漂亮媽媽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3511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1、漂亮媽媽
漢武帝後元二年農曆二月十四日(公元前87年),一個臉色凝重的中年男人身著孝服帶領著一群同樣麵色沉重的人匆匆地穿過西安門,向未央宮前殿走去。他剛剛得到消息,這個龐大帝國的領袖已經在當天早些時候去世。
也許此刻,他心裏明白:雖然這條通往未央宮的道路,他已經走過千百遍,但是這一次不同。從今天開始,這個帝國不僅要告別那個統治了它半個多世紀孝武皇帝,而且將迎來一個新的導者。
霍光,這個在漢武帝去世後中華帝國近二十年的統治者,終於在這一天踏上了漢帝國權力的頂峰。當然,從形式上看,他還有一個上司。
就是武帝後繼承大統的漢昭帝劉弗陵。
英雄不問出身,不過皇帝這個職業,除了開國的那一位,大多數得問。
昭帝他爹就先不在這裏過多介紹了,否則這個帖子就得改名了。
不說爹,就隻能說說他娘了。劉弗陵的母親官方叫趙婕妤,俗稱她鉤弋夫人,又名拳夫人。
時間回到西漢武帝年間,地點嘛,在西漢河間郡(大約在今天河北省的東南部的某些縣附近,具體不敢妄下定論)一趙姓人家。
這家今天好像有什麼事情,這家裏家外一個個是手忙腳亂,端盆燒水,屋裏屋外來回奔走。
原來他們家夫人要生了。
一通折騰之後,產房內傳來一聲嬰兒清脆的啼哭聲。
過了一會兒,接生婆有氣無力地從裏麵抱出一個小孩給趙家老爺:“恭喜老爺得了個小姐!”不用說,女孩的話,賞錢是肯定少多了。
不幾年,趙家的這個女兒長大成人了,那個漂亮啊隻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天香國色。
可是她父母卻總也擔心這個女兒。
因為這個女兒雖然長得很漂亮,可是天生有個殘疾。從生下雙手就呈握拳狀,總也舒展不開。人沒有雙手,生活自然不怎麼能自理啊。
要說趙家家底也還算殷實,所以一直安排著人伺候著照顧著。所以趙小姐雖然有點殘疾,但是生活還是挺幸福的。
可是總這麼下去也不是長久之計啊。你說過個三二十年的,老兩口都歸西了,這閨女可怎麼辦啊?
要知道,漢朝的時候啊,人們講究有五不娶,其中有一條就叫做“世有惡疾不娶,棄於天也”。所以啊,這閨女的婚嫁還真是個問題。
於是老兩口一合計,放出話了:“誰能治好我們家閨女的手的即可娶她為婦(有展之者即得其為婦)。”
一來是趙家小姐的美貌已經是遠近聞名;二來是趙家也算是個大戶,這將來一筆豐厚的嫁妝是鐵定到手了。
一時間求婚的人絡繹不絕,踏破門檻。懂醫術的拚技術,不懂醫術的撞運氣,但是很不幸。這個頭彩命中注定不是這幫凡夫俗子們能中的。用句俗話說,祖墳上少了那麼一棵草。
就這麼著,到了漢武帝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左右。有一天郡守貼出告示了:
大漢皇帝最近要來河間巡遊了。各主要道路要保持暢通,並且隨時可能封閉。有事的要注意繞行回避。各縣城的主要街道違章建築要清理一下,注意保持郡容郡貌,準備迎接最高領導人。
河間郡的百姓這個激動啊,終於有機會可以見見真龍天子了。當然,見到人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皇家的排場和氣勢那也不是天天都能看見的。
在河間巡遊期間,武帝一行恰好路過趙家附近。同行的算命官對武帝說:“陛下,這一片地方不一般哪。祥雲瑞藹,這附近肯定有奇女子!”
武帝要說哪會兒科技也不發達,漢武帝也是個迷信的主兒,於是立刻排手下進行地毯式的搜索。
要說趙家小姐也是名聲在外。武帝手下的官員四下一打聽,大家都是毫不猶豫地把手指向了趙家。
趙家人還沒有弄清楚怎麼回事,呼啦啦就闖進來一大批官員和士兵。官員三言兩語說了怎麼回事,就把趙小姐裝車帶走了。
要說趙小姐從小也是嬌生慣養,哪裏見過這種陣勢。自然是嚇得小心肝撲通撲通的,難免花容失色。
可是就這麼的,漢武帝見到她的時候那感覺還是一個驚豔啊。
旁邊的侍從早就把趙小姐雙手蜷曲的事情告訴漢武帝了。
武帝命趙小姐伸出雙手,要說也怪。武帝就那麼輕輕一掰,奇跡發生了,那雙蜷曲了十幾年的手伸開了
有句詩怎麼說的來著,對了:“蓬門自始為君開”,這個應該是:“纖手終須為君開”。
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武帝把她帶回長安,封為婕妤。又因為她居住在鉤弋宮,所以人們都稱呼她為鉤弋夫人。又由於她的手曾經握拳難以伸展,也被人親切地稱為拳夫人。
鉤弋夫人那是相當受寵啊。說是三千寵愛在一身,一點也不過分,不過君王還是早朝的。畢竟劉徹總的來說還是一個愛崗敬業的好同誌。
鉤弋夫人在太始三年(前94年)生下了昭帝劉弗陵。
生劉弗陵的時候,他爹漢武帝已經六十二歲了。沒說的,老當益壯,敬佩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啊……
史書記載這個孩子懷了14個月(當然根據現代醫學來看,這個事情真實的可能性基本是0,但是,曆史要有點傳奇才有趣,所以也不必太較真)。
漢武帝於是很高興說:“聽說當年堯就是懷了14個月才生,今天鉤弋夫人也一樣!”,言下之意昭然若揭:這個兒子是個不尋常的主兒,我喜歡!!
於是漢武帝下令把鉤弋宮的宮門改名叫做堯母門。後來司馬光他老人家就批評漢武帝這麼做不合適,理由如下――“皇後、太子都活得好好的,您弄個堯母門,什麼意思啊?”
順便八一句,武帝這件事情實在欠考慮,用堯這種亙古明君做名頭,暗示性實在太強。難免給人以武帝會有廢長立幼的心思,後來戾太子被逼反,恐怕和這件事情也不無瓜葛啊。
漢昭帝劉弗陵自從出生後,皇帝老爸罩著,美女老媽寵著,自然是成長地倍茁壯。
要說人家也不愧是懷了14個月的,底子硬,基礎好,不但身體長得結實,腦袋瓜兒也特別好使(形體壯大,多知,上奇愛之),漢武帝很喜歡這個兒子。
武帝總共有六個兒子。除了劉弗陵之外,還有五個。可是大兒子原太子劉據因為巫蠱案被殺,二兒子齊懷王劉閎早年夭折。五兒子昌邑王劉髆因為舅舅李廣利也早就不受武帝待見了。
還有兩個兒子燕王劉旦和廣陵王劉胥都不怎麼成器(具體怎麼不成器後麵有詳細論述),所以漢武帝就逐漸萌生了要立劉弗陵的念頭。
但是由於劉弗陵太小,他娘鉤弋夫人太年輕,所以漢武帝還是在這件事情上猶豫了很久。並且最終下定決心立劉弗陵為太子。
漢武帝決心一定,便開始付諸行動。首先便開始在群臣中觀察挑選可以輔佐幼主的大臣。經過一番考察判斷論證之後,霍光很榮幸地入了漢武帝的法眼。
為了給霍光一個心理準備同時也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立幼子的決心,漢武帝命人畫了一幅《周公負成王朝諸侯》的畫賜給霍光。關於霍光這位後武帝時代的大佬的故事,稍後另有章節專門論述,這裏先不多說。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漢武帝下一步要處理的對象竟然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
就在賜畫後不久,漢武帝隨便找了個小借口怪罪鉤弋夫人,將她押送掖庭獄中。後來鉤弋夫人在雲陽宮中鬱鬱而終。
紅顏薄命這個詞,又應驗了一把。
在鉤弋夫人死後不久,漢武帝想看看輿論什麼反應,就問周圍的人:“外麵對我處死鉤弋夫人怎麼反應?”左右的人都回答說:“人們不明白,既然立了她兒子,為什麼又要處死母親呢?”
武帝解釋道:“這當然不是你們這些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自古以來,國家的動亂往往都是子幼母壯造成的。一個年輕的女人高高在上,擁有無上的權力。可以恣意妄為而受不到任何的製約,呂後的例子難道你們都沒有看到嗎?!所以要防患於未然!!”
鉤弋夫人的幸福人生隻能中止在漢武帝為她掰手掌的那一刹那了。
進入長安這個漢帝國的權力中心,並居住在皇宮這個權力中心的心髒中,鉤弋夫人即便是想獨善其身,怕是很難。她不曾擁有呂後那樣的野心和才幹,她並不指望自己的兒子將來能夠成為九五至尊、君臨天下的大漢皇帝。
但是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她的死在漢武帝決定立劉弗陵為太子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了。
傳說鉤弋夫人死死的那一天,長安城內狂風暴起,塵土飛揚。受命處理鉤弋夫人喪葬的官員在當天夜裏就將鉤弋夫人草草下葬,並在她的墳墓上栽了一棵樹作為標識。
長安城的百姓都為這位出身民間的女子被無辜賜死而感傷,很多人自發地去祭奠這位美麗的。
昭帝即位後,追封鉤弋夫人為皇後,發兩萬士卒為鉤弋夫人修建了雲陵,並命令撥二百戶人家居住在雲陵園區為鉤弋夫人守護園陵。
也許鉤弋夫人的在天之靈看到這些,多少會有一些安慰吧。
說鉤弋夫人的人生很傳奇,大約有三個理由:一是出場的離奇和與眾不同;二是離場的悲慘淒涼;而第三點,恐怕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她死後的各種傳說了(野史傳說,姑且聽之,莫當真哦)。
據說鉤弋夫人死後,屍體不腐卻散發出香氣,有的說香聞十裏,也有說香氣保持三天的。
武帝聽說後,感到很傷悲,同時覺得她遺體泛香,懷疑她不是凡人,於是打算開棺重葬,結果打開棺槨後發現隻剩下一雙美麗的繡花鞋……
後來漢武帝也許是出於感傷、也許有稍許愧疚,修建了通靈台來紀念鉤弋夫人。
據說,通靈台修好後,鉤弋夫人的靈魂化作了一隻青鳥,時常飛到通靈台上來看望和保佑她的孩子劉弗陵,而當漢昭帝死去之後,這隻青鳥就一去不返了。唐代張祜有一首《鉤弋夫人詞》,緬懷了這位命運多舛的夫人:
“惆悵雲陵事不回,萬金重更築仙台。莫言天上無消息,猶是夫人作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