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產自救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518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人總是希望的源泉。隨著我們的一天天長大,家庭的生活明顯地有了好轉。我們一家七口就有了三個上班,母親仍然做著下手活,漸漸地讓人看到希望。
可是,幾年自然災害侵襲,生活非但改善得不明顯,而且愈來愈有了壓力。
靠近城郊的市民們都學開了南泥灣,在陶賴河岸兩側人們拿起鍁钁開始開荒,家家戶戶或多或少地開了兩畦菜園,業餘閑暇好多人都鑽進了自己的菜園裏,給生活憑添了一分樂趣和支撐。
我家也開了幾畦菜地,種了白菜、蘿卜、豆角之類,一家人把那幾畦菜看得特別重,像似口中含著的一塊冰糖。大家齊心合力地往地裏使勁兒,一有空隙不是挑水就是施肥,那些年月裏小鎮廁所裏的糞便也成了寶物,無論什麼時候都被人掏得幹幹淨淨,甚至令人失笑的是掏廁所也得排隊,起五更睡半夜的,仿佛是在搶購珍稀之物。
不管怎麼說總算填補了一些生活中的空白,生活也過得有了些滋味,每日除了上班下班,業餘時間又有了一些田園生活,人們心裏感到其樂融融。
好事多磨。社會上的風氣總是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正如當時所說的,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人生活中的枝節小事常常要提到政治的高度。人的某一種欲望和興趣就成了路線問題。
風常常地刮,大一陣小陣,風言風語的傳來,種菜、養雞、喂豬都是“資本主義尾巴”,好多地方都在進行“割尾”,尤其是農村進行得十分激烈,像階級鬥爭一樣搞得你死我活。
多米諾骨牌效應反應得忒快。一些政治上敏感的積極分子很快就行動了起來,除了他們泯滅了那一畦畦菜園外,每天還要跑到菜園裏登記造冊、丈量、分析、評估,連同每家每戶飼養的豬羊雞犬,儼然一切家畜等個人副業都成了不正當行為、“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反正這一切都不是社會主義所需要的東西。
生活剛剛有了一些好轉,就得趕快刹車了。父親是個十分膽小怕事的人,每天回去念叨:“快不要去菜園了,把那些菜兜子都提回來,省得麻煩。”
左右鄰居的菜地也都荒蕪了,要是在先前我們還總是嫌自己的地少,總是怨怪自己什麼也是落在別人的後邊,看XX家翻了恁大的一塊,足足有十來畦,看XX家種的西紅柿、茄子、圓白菜有多好!羨慕、讚歎和誇耀人家的辛勞和智慧,先人一步。一俟大家都開始放棄,我們還很惋惜後悔,好好的地,長得油綠嫩翠的苗盡被遭踐、蹂躪多可惜呀!
為了生存人們總是不甘心被天災人禍所嚇倒,父親的廠子裏開始了生產自救。為了渡過三年自然災害,各個工廠都拿出了自己的拳頭產品。那個年代人們的溫飽問題成了第一要務,吃是第一件大事。父親作為廠子裏的領導,組織工人們買了一些報廢了的帳篷,經過再次地加工,去農村牧區換回食品,然後大家均分,適時地緩解了災荒給人們帶來的饑餓。
農副產品每天都在漲價,幾近到了通貨膨脹的地步。一斤土豆一元多,一斤煙葉五元,一斤黃米十多元,而且還在天天地上漲。工廠裏的衣物也隨之水漲船高,可是總也漲不過人們每日所需的食物,工人們的工資非但沒有漲,而且生意也日漸蕭條,工廠已近倒閉關門了,工人們就要失業,可是嘴卻不等人,每天要吃、要喝,尤其是嗷嗷待哺的孩子們。作為一家之主的父親,被逼上了梁山,除了白天在工廠裏堅守工作崗位外,每天夜裏還得出動打鬧吃的,憑著自己的那點手藝,去牧民家走家串戶地耍手藝,上門乞討,要吃要喝。路在自己的腳下,卻總也走不出光明的道路來。
為了生存,為了挽救廠子的命運,大家都竭盡了全力,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蕭條的經濟把工人們都逼上了絕路,工人們也開始輪流到農村牧區裏下鄉幹活,帶著機器和所有的工具,蹲在某一點上招攬生意,或者走家串戶叫賣自己的本領。
我們家去了好幾個地方,先是去四鄉,呆了一年之久,後來又搬到阿鄉、勝利鄉、建設鄉等地,儼然象似打遊擊戰,住久了就又開始生意蕭條,緣是大家都很貧困,吃是第一大事,穿還是靠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