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柳家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724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泰安二十三年,春。
初春時節,春寒料峭。
五十年前,天下英雄在開國皇帝聖元帝的率領下,結束了長達十多年的混戰,統一江山,建立新的王朝,立國號為大雍。
聖元帝登基後大赦天下,封賞有功之臣。
往後多年就是刀兵入庫,馬放南山。
這位一生戎馬的開國皇帝去世之後,皇位就傳給了嫡長子,年號為泰安。
大雍朝在經過十多年的休養生息之後,許多地方才開始慢慢的恢複生機。
桐城是除帝都和江南之外最為繁華的府城,位於大和山山脈的環抱之中。
其地勢四麵環山,地形複雜,外敵難入,唯有一條青江橫貫南北,為交通之要道。
所以位於大和山山脈之中的桐城,自古以來甚少遭受戰亂之苦,如今因泰康帝勸課農桑,鼓勵商業,繁華更勝往昔。
桐城的天然優勢,使得這裏的百姓能免遭戰亂之苦的同時,也因此吸引了許多山匪紮根在這些大山之中,這裏山多林多,隨便往林子裏一鑽,就別想著能把人找出來。
何況這些匪寇早已把這山裏的情況摸了個通透,就跟進自家菜園子似的,常常打一槍換一炮,等官府得到消息趕去的時候,人早就跑沒影兒了。
不要說是抓人了,常常連根毛都抓不到。
因此,雖然官府對這些匪寇深惡痛絕,卻也隻能望洋興歎,毫無辦法。
當地的富商們也隻能拿錢買平安,這麼多年下來,慢慢的形成了一種詭異的平衡。
當然,有的時候,就算拿了錢也不一定能保得住命。
這不,就前些日子就出事了!
出事的是桐城有名的富商柳弘義,這兩夫婦外出訪友,卻在返程的途中遭遇山匪,就這樣被一群匪寇抹了脖子。
夫婦倆雙雙遇難,隻留下偌大一份家業和獨子。
消息傳回來之後,弄得整個桐城人心惶惶,特別是那些富商們,更是害怕下一個是不是就輪到自己了。
為著自己小命著想,一個個的暗地裏使人往那些山匪首領那裏送些錢財,在花了一筆不小的金銀之後,才得了個模模糊糊的話兒。
總歸一句,大家隻為求財,不要命,這一次純屬意外。
雖然不知道這些話有幾分真假,但這些富商們提起的心還是落回了一大半兒。
緊接著,又被柳家的家主之爭,奪去了視線。
照說這柳弘義雖然死了,但他膝下還有個兒子,家業什麼的怎麼也輪不到庶弟來繼承。
可偏偏這個兒子不學無術,腦袋空空連草都沒長一根,該會的一個不會,不該會的,卻比誰都精通,天生就是一個紈絝子弟的料。
為此,柳弘義沒少被人詬病,說他生意做得再好又有什麼用,不會養兒子,百年之後,連個後繼之人都沒有,說不得到頭來還要為他人作嫁衣。
這本是酸話,沒想到居然一語成讖。
這不,柳大老爺才死,那些個狼子野心的家夥就冒出頭來。
柳家名下的產業遍布整個桐城,這樣一份家業,又怎能不讓人惦記?
因此這段時間關於柳家的各種話題就沒斷過。
桐城百姓富足,茶餘飯之後之餘,總會邀上三五好友,到茶樓裏點上一壺好茶,交流一下這家怎麼怎麼樣,那一家又怎麼怎麼樣。
總之,總有那麼一群人,每日閑來無事,以此為樂。
這一大清早,茶樓裏便熱鬧非凡,小二吆喝著穿梭其中,上茶果點心,忙得腳跟直打後腦勺,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兩個人來用。
“對了,柳家的事,你們知道多少?”一個中年男人一邊慢悠悠的品茶,一邊壓低了聲音一臉神秘的問對麵的友人。
實際上那聲音,周圍幾個桌子上的人都能夠聽得清清楚楚。
雖然心裏鄙夷那人故作神秘之姿,但到底還是抵不過心裏的好奇,從善如流的問道,“你這是又打聽到什麼了?”
男人叫孫敬,家中有一個小鋪子也算是小富,娘子是個能幹的,把鋪子經營得有聲有色,這才經得起他天天在茶樓裏泡著。
這人到也沒別的不良噬好,就是喜歡私底下打聽各家的私秘事。然後那嘴一張,就給你抖了出去,但他也有自知之明,不該說的他也不會亂說。
因此許多人對他是又愛又恨。
孫敬嘿嘿笑了,“前段時間,不是柳老爺夫婦遭山匪抹了脖子嗎……”
這話還沒說完呢,旁邊另有人搶過了話頭,嘴裏不屑的輕笑一聲,“我還當有什麼新鮮事呢!原來是這呀!這事如今整個桐城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呀,有何好說的?”
孫敬也不爭辯,而是好脾氣的笑笑,偏偏那豎起的手指,囂張的左右晃了晃,一邊微微眯起了眼睛,拉長了聲音,語氣也甚是欠揍。
“這位朋友你隻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我要說的這個事兒呀!可真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大事,包你活到這歲數就沒有聽說過。”
見他說得誇張,這些人更是不信了,“孫敬,你也不怕今兒風大閃了舌頭。”
孫敬也不爭,隻道,“是與不是,我說出來你們評評,不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