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水井 桑中情愫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553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幽密的桑樹林地,女性勞動的地方。
沒有什麼美比勞動著的女人更美,且在夕陽西下的桑樹林裏。在這種地方,女性的美得以充分展示。采桑女健康柔美,至真至純。凡是美所停駐的地方,也就是情所停留的地方。采桑女引起了無數情種和狂蜂浪蝶的注意,也就演繹出了一出出的采桑女的故事,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愛恨交加的情感交鋒和飛短流長。
先秦時期,桑林是社祀之地,桑林也是男女求偶之地,男女在這裏相會取悅是合乎禮和道德的。因此桑林情在那時是一種自由奔放的相愛和自然的追逐。這種性的開放,到了漢代便被砥垢,被道與德所否定,演變成了一種女遇不淑,嚴辭拒絕,維護自我尊嚴的端正。她們的采桑也就從真正的勞動演變成了文字中的女子展現自我風情的一種浪漫。
比較有名的有《詩經》中的那些無名采桑女。再就是:有莘氏,鍾離春,宿瘤女,陳辨女,杜三娘,秦羅敷,董嬌嬈和秋胡戲妻,青陵台的故事。
先秦的男女情愛的開放性,我們可以從《詩經》中看到。桑間濮上,曖昧情調,如《七月》的“殆與公子同歸,”《桑中》的“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也可以從漢銅器和漢畫像石中看到,如“秘戲圖”和一些野合交歡場麵,這些圖像中明顯的特征是有桑樹,表明是在桑林。到了漢代的《漢樂府》裏,這種樸素的愛情表露便不再出現。
我們可以在這裏說一兩個這樣的故事。
《秋胡戲妻》:說的是魯國一個叫秋胡的人,婚後五天離家遊曆求官。五年後得官歸來,快到家時,遇到一個美貌采桑女,心悅之,求愛遭拒。回家後,妻子歸來,才知那個女子就是自己的妻子。妻見秋胡如此不端,遂投河而死。這個故事出在漢劉向的《列女傳》裏。
還有一個《青陵台》的故事,發生在現在的江蘇下邳,比較悲慘。
戰國時宋國康王,一個荒淫暴戾的君主,喜歡看桑林采桑女的柔美,便在桑林邊造了一座青陵台。一天,他看到一個采桑女,唇紅膚白,清純脫俗,活脫脫一個傾國傾城的美人。便想霸占她。叫左右去打聽,說是門下舍人韓憑之妻何氏。叫韓獻妻。韓無法,返家與何氏議。何氏不從。康王沒想到,何氏竟敢拒絕他,盛怒之下,把韓抓去服役,然後把何氏搶進宮來。
何氏進宮,麵對威逼,佯說隻給夫婿一信,然後,才能答應大王。何氏用隱語寫了一首詩,與韓憑相約赴死。韓憑接信後,上吊而去。
何氏知後,含淚對康王泣曰:“妾必祭夫,至死不從”。王允。
第二天何氏與康王登台祭夫,悲慟三拜,天為之雨。祭畢,何氏厲斥康王,然後縱身從青陵台一躍,遂化為一縷怨魂……。
韓家欲將他們合葬,康王怎許,硬將他們分開。誰知此後從他們的墳上長出了兩棵樹,向向而生,到後來根連著根,枝連著枝,相擁在一起,人們叫這樹為相思樹。相思樹上有兩隻鳥,不離不棄,人們叫它們為鴛鴦。
據說《青陵台》的故事便是後來《梁山伯與祝英台》的雛形。
桑中情愫,演繹出如許的情愛故事,給采桑女帶來一種悲劇色彩,卻是一種更堅實的襯托。有趣的是,關於桑樹的故事,不僅我們東方有,西方也有。當然西方的桑樹故事,和我們東方的不同,東方講的是理,西方說的是情。
關於西方桑樹的故事,留存在希臘神話裏。
說的是一個叫皮拉莫斯的青年和一個叫笛絲貝的女孩的故事。這個故事因與這裏所說的主題無關,我們就不必在此饒舌。
桑樹下演繹出的故事,以及由蠶桑衍生出的戶織和浣紗(均與桑蠶有關),演繹出的女子形象,是那麼堅貞,勇敢,美麗機智又深明大義。她們一方麵維護著愛的純真和生命的尊嚴,一方麵深愛著生育她們養育她們的土地,為維護她的和平而義不容辭。前一種有秋胡妻,秦羅敷,韓憑妻何氏,劉蘭芝,七仙女……等等。後一種有西施,鄭旦,鍾離春,宿瘤女,花木蘭……。
桑林情愫與愛緊密相連在一起,無論是愛情還是對故土的執愛,都是一種堅守和堅持。懷著這種情愫的女子,展現出我們上古女子她們最坦然的一麵,既有堅執,也有柔情,她們承擔了太多的情感符號,成為我們上古社會一種最美麗的女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