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十代故都之南齊王朝④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9013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四、十代故都之南齊王朝④文/肖堯
    導遊說,接連幾次有人想取蕭寶卷而代之,蕭寶卷基本沒有察覺,但是事情也沒有成功。也該蕭寶卷多活幾日。
    中興元年(501年)9月初四,和帝蕭寶融詔令蕭衍如果平定京城,自己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而行事,不必每事必請示。蕭衍留下驍騎將軍鄭紹叔駐守尋陽,自己與陳伯之率兵東下。行前,蕭衍對鄭紹叔說:“您就是我的蕭何和寇恂。如果前方戰事不能取勝,我承當過失;如果糧草運輸跟不上,你承擔責任。”鄭紹叔流涕向蕭衍拜辭。一直到攻克建康,鄭紹叔督管江、湘的糧食運送,從來沒有中斷過。
    蕭寶卷委任李居士為江州刺史,冠軍將軍王珍國為雍州刺史,建安王蕭寶寅為荊州刺史,輔國將軍申胄監管郢州,龍驤將軍、扶風人馬仙監管豫州,驍騎將軍徐元稱監管徐州軍事。這一天,蕭衍的前軍已經到達蕪湖,申胄的朝廷軍兩萬人棄姑孰而走,蕭衍占領了姑孰。17日,蕭寶卷委任後軍參軍蕭誕為司州刺史,前輔國將軍魯休烈為益州刺史。
    蕭衍攻克江、郢之後,蕭寶卷照樣遊騁玩樂,他對茹法珍說:“等他(蕭衍)來到白門前時,再與他決一死戰,以定勝負。”蕭衍到了建康附近,蕭寶卷才召聚兵力,準備固守,他命人從建康的左、右尚方和東、西冶當中挑選囚徒充配軍隊,對不能讓其活著的囚徒,在朱雀門內日斬百餘人。
    蕭衍派遣曹景宗等人進駐江寧。25日,江州刺史李居士從新亭挑選了精悍騎兵1000人到江寧。曹景宗剛到江寧,營壘還沒有來得及修建,而且由於行軍日久,士兵們的甲衣都穿破了。李居士因此而輕敵,率領朝廷軍擊鼓呐喊直衝上去。曹景宗奮而反擊,大敗朝廷軍,一直追到了皂莢橋。於是,王茂、鄧元起、呂僧珍也進據赤鼻邏,新亭城主江道林領兵出戰被生擒。蕭衍到了新林,命令王茂向前推進,占據越城(今中華門外長幹裏一帶),鄧元起占據道士墩,陳伯之占據籬門(用竹籬做成的門),呂僧珍占據白板橋。接著,呂僧珍大敗李居士的軍隊。李居士請示東昏侯蕭寶卷,要火燒長江南岸村舍的房屋以開辟戰場,從大航(朱雀門外跨秦淮河的浮橋叫朱雀航,又稱大航)以西,新亭(今安德門菊花台一帶)以北的房屋全被燒光。蕭衍的幾個弟弟都從建康自動出來奔赴蕭衍的軍隊。
    10月13日,蕭寶卷派遣征虜將軍王珍國、軍主胡虎牙率領精兵10萬多人布陣於朱雀航南邊,宦官王寶孫持白虎幡督戰,他打開浮橋,斷絕了後路,以作背水一戰。蕭衍的軍隊稍微後撤,王茂下了馬,手持單刀,直向前去,他的外甥韋欣慶手執鐵纏槊左右掩護,衝擊蕭寶卷的軍隊,立刻就衝破了他們的陣營。曹景宗乘機縱兵攻進,呂僧珍放火焚燒了敵方的營地,將士們全部拚力死戰,戰鼓和殺喊之聲震天動地。王珍國等眾軍抵抗不住,王寶孫狠罵諸位將帥,直閣將軍席豪氣紅了眼,突陣而死。席豪是一員驍將,他陣亡之後,士卒們土崩瓦解,跳進秦淮河中死去的無以計數,屍體堆積的與橋麵齊平。蕭寶卷的軍隊見狀,全都潰散而逃。蕭衍的軍隊長驅直進,到了宣陽門(今中山東路以南的淮海路一帶)。
    17日,蕭寶卷的寧朔將軍徐元瑜獻出東府城投降。青、冀兩州刺史桓和入城增援,駐紮在東宮。18日,桓和欺騙蕭寶卷,聲稱出戰,借機率部投降。光祿大夫張放棄石頭回宮。李居士獻出新亭投降蕭衍,琅邪城主張木也投降。21日,蕭衍坐鎮石頭(石頭城),命令各路軍隊攻打建康的6個城門。
    蕭寶卷命人放火燒了城內的營署、官府,驅逼士人和百姓全部進入宮城,關閉宮門,作最後的拒守。
    早先,崔慧景攻逼建康之時,蕭寶卷拜鍾山神蔣子文為假黃鉞、使持節、相國、太宰、大將軍、錄尚書事、揚州牧、鍾山王。到蕭衍率兵到來之時,東昏侯又尊蔣子文為靈帝,迎接他的神像進入後堂,讓巫師祈禱求福。到了城門關閉之後,蕭寶卷將城中的軍事全部委托給王珍國。兗州刺史張稷來守衛京師,蕭寶卷又讓張稷任王珍國的副手。
    當時,城中的兵卒還有7萬人,蕭寶卷向來喜好軍陣,與身邊的黃門、刀敕以及宮人們在華光殿前演習戰鬥,假作受傷的樣子,讓人用木板抬去,用這種形式來作為詛咒製勝。蕭寶卷還經常在殿中著戎服,騎著馬出入,用金銀做成鎧甲和頭盔,全都裝飾以翡翠。他仍舊晝眠夜起,一如平常那樣。他聽到外麵的擊鼓呐喊之聲,就披著大紅袍,登上景陽樓的屋頂觀望,差點被弩機射中。
    開始之時,蕭寶卷與左右心腹一起分析,以為陳顯達一戰即敗,崔慧景圍城很快就逃走,於是認為蕭衍的軍隊也會這樣的,所以敕令太官備辦柴火和糧米,夠百日之用就行了。但是,在大桁(大航)之敗以後,城中民心慌亂,人人自危。茹法珍等人擔心士人和百姓們逃潰,所以關閉城門而不再出戰。但是,等到蕭衍的長圍已經布置好,塹柵堅固之後,再派兵出擊,屢戰屢敗。
    蕭寶卷極其吝嗇錢財,梁王蕭衍的軍隊已攻打到城外,太監茹法珍跪在地上請求他賞賜將士抵抗,他不但不肯,反而還說:“反賊難道就隻捉我一個人嗎?為什麼偏偏向我要賞賜?”這又不禁使人想起西晉司馬炎的白癡兒子,晉惠帝司馬衷來。當他在聽到大饑之年人食樹草而不得時,說了一句舉世著名的癡話:“沒飯吃也不要緊嘛,為何不吃肉糜(肉粥)呢?”。如果說,蕭寶卷在宮苑之中開辦農貿市場(是否充當小刀手)可以算作與民同樂;那麼他不獎勵抵抗的士兵,則是昏庸之極,那句與“肉粥”差不多的癡話,則是他自私而又無知的真實寫照。
    後堂之中儲放了幾百塊木料,有人向蕭寶卷啟奏要拿去做城防之用,他卻不給,想留下來蓋殿時使用。蕭寶卷又督促禦府製作了300人使用的精製兵器,準備等蕭衍之圍解除之後,出外遊玩時,衛士們用以驅趕士民。至於金銀雕鏤物品,蕭寶卷亦讓趕製,並限定時間要比平時快出一倍。
    看看,都到了這步田地了,蕭寶卷心裏想的還是如何摳門、如何瀟灑、如何作樂,什麼國家、社稷統統拋於腦後,這樣的君主又如何能夠長久?
    茹法珍和梅蟲兒給蕭寶卷出主意說:“大臣們不忠誠,以致城圍不能解除,所以應該將他們全部殺掉。”王珍國和張稷懼害大禍臨頭,王珍國就派自己的親信給蕭衍獻了一塊明鏡,以示自己的心意,蕭衍則截斷金子作回報,表示願意和他同心共事。兗州中兵參軍張齊是張稷的心腹,王珍國就通過張齊秘密地與張稷策謀,要一同殺掉蕭寶卷。於是,張齊在夜間將王珍國帶到張稷那裏,兩人湊在一起謀密定計,張齊親自在旁邊手執蠟燭。他們密謀好之後,又將計策告訴了後舍人(皇宮內廷總管)錢強。
    永元三年(501年)12月初六夜間,錢強秘密令人打開雲龍門,王珍國和張稷帶兵衝入殿中,禦刀(禦前侍衛)豐勇之做內應。當晚蕭寶卷在含德殿吹笙歌作《女兒子》【為樂府《清商曲辭》名。當時,三峽地區民間歌舞在西漢時的巫山一帶流傳,酈道元的《水經注》及郭倩的《樂府詩集》均名為《女兒子》】,作樂方罷,尚未熟睡,聽到有軍隊闖進來的聲音,連忙從北門逃出想跑回後宮,太監黃泰平舉刀砍傷了他的膝蓋,他摔倒在地,還罵道:“奴才要造反嗎?”(廢話!癡話!)隨即腦袋被張齊砍落,終年19歲。眾人用浸過油的黃絹包起他的首級(油過的黃絹透明易於辨認),然後派遣國子博士範雲等人送給梁王蕭衍。
    當初,海陵王被廢之後,王太後出宮居住在鄱陽王的舊宅中,號為宣德宮。蕭衍以宣德太後的名義,命令追封被廢的涪陵王蕭寶卷為東昏侯,褚皇後以及太子蕭誦並黜為庶人。蕭衍被任命為中書監、大司馬、錄尚書事、驃騎大將軍、揚州刺史,封為建安郡公,並且依照晉代武陵王司馬遵承製之例,行使皇帝的權力,百官群僚們向蕭衍致敬。
    當初,海陵王被廢之後,王太後出宮居住在鄱陽王的舊宅中,號為宣德宮。蕭衍以宣德太後的名義,命令追封被廢的涪陵王蕭寶卷為東昏侯,褚皇後以及太子蕭誦並黜為庶人。蕭衍被任命為中書監、大司馬、錄尚書事、驃騎大將軍、揚州刺史,封為建安郡公,並且依照晉代武陵王司馬遵承製之例,行使皇帝的權力,百官群僚們向蕭衍致敬。王亮被任命為長史。12日,改封建安王蕭寶寅為鄱陽王。
    19日,蕭衍進駐閱武堂,下令大赦天下。蕭衍又下令:“凡是錯誤的規章,荒謬的稅賦,過分的刑罰和勞役,全部廢除。”蕭衍久仰潘貴妃的美色,本想將她留下,侍中、領軍將軍王茂說:“使齊國亡掉的正是這個女人,您如果留下她,恐怕要招來外界的議論。”於是,蕭衍下令將潘貴妃勒死在獄中,寵臣茹法珍、梅蟲兒等41人等人也被誅殺。
    關於南齊的亡國,唐李商隱“齊宮詞”作了高度概括:“永壽兵來夜不扃,金蓮無複印中庭。梁台歌管三更罷,猶自風搖九子鈴。”這首詩是李商隱(857年)任鹽鐵推官,遊江東,至白下。憑吊齊、梁舊事,有感於兩朝皆務浮華享樂所作。永壽句:蕭寶卷專門為潘妃建造永壽、玉壽、神仙三座宮殿,這裏以永壽宮代指齊宮。夜不扃句:夜裏未關宮門(因有內應)。金蓮句:蕭寶卷命人鑿金為蓮花以貼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步步生蓮花”。梁台句:晉、宋間稱朝廷禁省為台。梁台即蕭齊宮禁之地,故址在今南京玄武湖畔。三更罷:是夜,蕭寶卷在含德殿吹笙歌,作《女兒子》,臥未熟,聞兵入,被殺。九子鈴句:蕭寶卷曾剝取莊嚴寺的五九子鈴裝飾殿外。
    導遊說,蕭寶卷的一生也夠慘的,16歲做了皇帝,19歲就嗚呼了,雖然風光了一陣子,也就3年的皇帝命,死後被連降三級淪為侯,還被蕭衍授予“東昏”這個諡號,這個待遇有極大的諷刺意義,古今都比較罕見,可憐一代帝王,頭被砍了還不知道怎麼回事。怨誰呢?怨他頭腦中少一根筋。據說被砍掉頭顱的皇帝,永世不能再投人,東昏侯啊,你下輩子該怎麼辦呢?
    據說蕭寶卷死後,追諡為東昏侯,但陵墓仍按皇帝的級別修造。葬江蘇丹陽建山鄉金家、王家、陳家附近。陵南向。1968年發掘。墓室內有“羽人戲龍”、“羽人戲虎”、“竹林七賢”等磚刻壁畫。陵前800米處有石獸1對,東為天祿,西為麒麟,均為公獸。天祿身長2。38米,高2。25米,頸高1。2米,體圍2米;頭部已殘,失去3足,身上雕飾已漫漶不清。麒麟身長2.13米,高1。9米,頸高1。05米,體圍1。65米;吻部及足已失。兩獸相距23米,均昂首挺胸,張口伸舌,非常生動。
    《列傳》選錄:
    東昏褚皇後,褚令璩,河南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太常澄女也。建武二年,納為皇太子妃。明年,謁敬後廟。東昏即位,為皇後。帝寵潘妃,後不被遇。黃淑儀生太子誦,東昏廢,並為庶人。
    (七)南齊和帝
    和帝蕭寶融(488—502年),南齊的第七位皇帝也是末代皇帝,齊明帝(高宗)蕭鸞第八子,字智昭。建武元年(494年)被封為隋郡王,永元元年(499年)改封為南康王並任荊州刺史,駐守江陵。
    永元二年(500年)11月,驍騎將軍夏侯亶自京師至江陵,稱宣德太後(王寶明)令:“西中郎將南康王宜纂承皇祚,光臨億兆。方俟清宮,未即大號,可且封宣城、南琅邪、南東海、東陽、臨海、新安、尋陽、南郡、竟陵、宜都十郡為宣城王,相國、荊州牧,加黃皞,置僚屬,選百官,西中郎府南康國並如故。”
    中興元年(501年)3月,蕭衍發兵攻打蕭寶卷,並且立南康王蕭寶融在江陵(荊州城,今湖北江陵)稱帝即位,改換年號為中興,大赦天下。史稱齊和帝,也是齊王朝的末代皇帝,時年13歲。
    其實,這年3月,蕭寶融在江陵稱帝時,蕭寶卷在南京還是皇帝,直到12月初六被殺。同朝兩位皇帝並存近9個月,恐怕隻在南齊朝。
    天監元年(502年)正月,和帝蕭寶融派遣兼侍中席闡文等人到建康慰勞。大司馬蕭衍下令:“凡是東昏侯時不必要的開支,除了用以操習禮樂法度、修繕軍事裝備者外,其餘一概禁絕。”初九,蕭衍迎宣德太後進宮,讓她臨朝攝政,行使皇帝的權力。蕭衍停止執政。12日,宣德太後提升蕭衍為都督中外諸軍事,特許他可以佩劍穿鞋上殿,以及朝見讚拜可以不報姓名。19日,宣德太後任命大司馬王亮為中書監、尚書令。
    此時,蕭衍心裏已有受禪登基的念頭,但是他認為成就帝業,少不了範雲和沈約兩人的鼎力相助。
    24日,宣德太後詔令大司馬蕭衍位進相國、總百揆、揚州牧,並封他十郡為梁公,加九錫之禮,在梁公國設置各種官員,免去錄尚書的稱號,但驃騎大將軍的稱號照樣不變。2月初二,梁公蕭衍才接受詔命。初七,宣德太後詔令梁國選任各種要職官員,全部依照朝廷之製。於是,任命沈約為吏部尚書兼右仆射,範雲為侍中。
    梁公蕭衍納取了東昏侯的餘妃,對政事頗有妨害,範雲加以勸說,但是梁公沒有聽從。範雲又與侍中、領軍將軍王茂一同入見蕭衍,範雲對蕭衍說:“過去沛公劉邦進關,不親近女色,這正是範增敬畏其誌向遠大之處。如今明公您剛平定建康,海內之眾對您的名聲非常景仰,您如何可以沿襲那種亂身亡國的行跡,沉溺於女色呢?”王茂也下拜說道:“範雲說的極對。您一定要以天下為重,不應該把這個女人留在身邊。”梁公聽了,默然無語。於是,範雲就請求蕭衍把餘氏賞賜給王茂,梁公認為他們的意見正確,就同意把餘氏賞給了他。次日,蕭衍分別給範雲、王茂賞賜了100萬錢。27日,宣德太後詔令給梁公增封10郡,進爵位為王。3月初五,蕭衍接受了詔命,並且下令赦免建康城內以及各府州死刑以下犯人。
    梁王蕭衍將要殺害南齊諸王,但是監視看管措施還不甚嚴密。鄱陽王蕭寶寅曆經千辛萬苦,逃到壽陽的東城。駐守在這裏的北魏戍主杜元倫急忙把情況報告了揚州刺史任城王元澄,元澄用車馬侍衛迎接蕭寶寅。當時,蕭寶寅年紀16歲,由於徒步而行,所以形容憔悴,見到的人還以為他是被掠賣來的人口。
    這年3月,和帝蕭寶融自江陵將東歸建康到達姑孰。28日,下詔令禪讓皇位於梁。
    4月27日,宣德太後發令:“西邊的詔令已經到了,皇帝效法前代,把皇位恭敬地禪讓給梁,明天早晨我要來到殿前,派使者向梁公恭授印璽,之後我將回到別宮去居住。”28日,宣德太後發出策書,派遣兼太保、尚書令王亮等人奉送皇帝印璽到梁宮。梁王蕭衍於南郊即位登基,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天監。
    蕭衍詔令,奉南齊和帝蕭寶融為巴陵王,並為他在姑孰(今安徽當塗)建了王宮,對他的待遇和尊敬,都仿照南齊開國之初對待汝陰王的方法。奉宣德太後為齊文帝妃,王皇後為巴陵王妃。又對於南齊的王、侯們全部降低一級爵位,除去他們的封國,唯有宋汝陰王不在此例之內。
    接著,梁武帝蕭衍追尊自己的父親為文皇帝,廟號太祖;追尊母親為獻皇後。又追諡妃子郗氏為德皇後。蕭衍還封文武功臣車騎將軍夏侯詳等15人為公、侯。蕭衍又立弟弟中護軍蕭宏為臨川王,南徐州刺史蕭秀為安成王,雍州刺史蕭偉為建安王,左衛將軍蕭恢為鄱陽王,荊州刺史蕭憺為始興王;任命蕭宏為揚州刺史。
    不久,蕭衍派親信鄭伯禽到姑孰,送廢帝蕭寶融一大塊生金,逼他吞服自殺。蕭寶融朗聲說:“我死不需金,醇酒足矣。”鄭伯禽一看蕭寶融如此“配合”,也很高興,便弄來一大壇美酒。蕭寶融神情怡然,大碗大碗狂飲,很快就沉醉不省人事。鄭伯禽上前,掐死了這位年僅15歲的遜帝。蕭衍諡蕭寶融為“齊和帝”。葬恭安陵(今江蘇丹陽建山)。
    《列傳》選錄:
    和帝王皇後,王蕣華,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太尉王儉孫女。初為隨王妃。中興元年,為皇後。帝禪位,王皇後降為妃。
    就這樣,建立南齊的蕭氏退出了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還是這支蕭齊家族的同宗蕭梁家族。
    南齊時期的有關名人軼事,主要選輯以下幾則:
    【南齊史書】《南齊書》,記述了南朝蕭齊王朝自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齊和帝中興二年(502年),共23年的曆史,是現存關於南齊最早的紀傳體斷代史。原名《齊書》,至宋代為區別於李百藥所著《北齊書》,改稱為《南齊書》,作者為蕭子顯。
    蕭子顯(487—537年),字景陽,南朝梁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係齊高帝蕭道成孫子、豫章王蕭嶷兒子。他13歲的時候,蕭齊皇朝被蕭衍推翻了。蕭衍的父親蕭順之是齊高帝蕭道成的族弟,他們都是蕭姓,而且同族,但畢竟從他們的高祖父時候就分支了。蕭衍建立了梁朝,他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梁武帝。在梁朝,蕭子顯憑著他的才華、風度、談吐的出眾,受到梁武帝的禮遇和信任,官至吏部尚書。他以宗室的身份來撰寫這個皇朝的曆史,這在二十五史的的作者當中絕無僅有,當然,他撰寫《齊書》是經過梁武帝批準的。
    蕭子顯在他50年的生命曆史上,共撰寫了5部曆史著作:《後漢書》100卷,《晉史草》30卷,《齊書》60卷,《普通北伐記》5卷,《貴儉傳》30卷。《南齊書》文字比較簡潔,文筆流暢,敘事完備。列傳的撰寫,繼承了班固《漢書》的類敘法,又借鑒沈約《宋書》的代敘法。清代史學家趙翼評價說:“此數傳皆同一用意,不著一議,而其人品自見,亦良史也。”
    【提倡晚婚】南齊《褚氏遺書.問子篇》寫道:“合男女必當年,男雖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聚;女雖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陰陽完實……。”也就是說,在1000多年前這本書就提出了晚婚理論。古人認為男子30而有室,女子20而嫁,是最適宜的婚齡。從男女性機能的發展、變化而言,男子大於女子10歲左右,也是合乎男女生理實際的。這在今天看來,也是十分科學的。我國目前法定的結婚年齡下限是男子22歲,女子20歲,更鼓勵與提倡晚婚、晚育。這是我國目前的基本國策之一。
    【南齊詩人】陸厥(472—499年)南朝齊詩人。字韓卿,吳郡吳人。生於宋明帝泰豫元年,卒於齊東昏侯永元元年,終年28歲。少有風概,好屬文,五言詩體甚新奇。嚐輿沉約論四聲。州舉秀才,為王晏少傅主簿;遷後軍行參軍。永元初,父陸閑被誅,陸厥下獄。後有敕,感動而卒。其文以《與沈約書》較有名。原有集十卷,已佚。今存詩10餘首,散見於《文選》及《樂府詩集》。如《臨江王節士歌》:“木葉下,江波連,秋月照浦雲歇山。秋思不可裁,複帶秋風帶。秋風來已寒,白露驚羅紈。節士慷慨發衝冠,彎弓掛若木,長劍辣雲端。”
    【宣城謝眺】謝眺(464—499年),南朝齊著名詩人。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高祖據為謝安之兄,父緯,官散騎侍郎。母為宋文帝之女長城公主。謝眺家世既貴,少又好學,為南齊藩王所重。初為太尉豫章王蕭嶷行參軍,遷隨王蕭子隆東中郎府,轉王儉衛軍東閣祭酒,後為隨王鎮西功曹,轉文學。永明九年(491年),隨王為荊州刺史,“親府州事”,謝眺也跟著到了荊州,“以文才尤被賞愛”。後調還京都,任新安王中軍記室,兼尚書殿中郎,又為驃騎諮議,領記室,掌霸府文筆,又掌中書詔誥。建武二年(495年)出為宣城(今安徽省宣州)太守,他“視事高齋,吟嘯自若,而郡亦治”,為官清廉,勸民教士的惠績較多,世稱“謝宣城”,後遷尚書吏部郎。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年),始安王蕭遙光謀奪帝位,謝眺不預其謀,反遭誣陷,下獄而死。
    謝眺傳存的詩作有四分之一寫於宣城,故其詩集名曰《謝宣城集》。謝眺是永明詩人的代表,在當世就享有盛名。南朝梁的開國皇帝蕭衍說:“三日不讀謝(眺)詩,便覺口臭。”他的詩被認為有“繼漢開唐之功。”與他同時代的詩人沈約稱謝詩為“三百年來無此作也”,詩仙李白竟然“一生低首謝宣城”,詩聖杜甫自稱“詩接謝宣城”。謝眺還善於熔裁,時出警句,最為人稱道的有“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晚登三山還望京邑》),“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朔風吹飛雨,蕭條江上來”(《觀朝雨》),“魚戲新荷動,鳥散餘花落”(《遊東田》)等,這些警句清新雋永,流暢和諧,對仗工整,體現了“新體詩”的特點。
    謝朓的入朝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飛甍夾馳道,垂楊蔭禦溝。凝笳翼高蓋,疊鼓送華輈。獻納雲台表,功名良可收。”千百年來盛傳不衰。
    【南朝祖暅】祖暅(xuān)之(生卒年份不詳),南朝齊梁間數學家,祖衝之之子,梁時任太府卿。一作祖暅,字景爍。範陽遒人。少傳家學,精治《大明曆》,並於天監九年(510年)正式頒行。首次得出計算球體積的正確公式,先於歐洲約一千年。製成銅日圭、漏壺等精密觀測儀器。子祖皓亦傳家學,長於曆算。
    【南朝鍾嶸】鍾嶸(469—518年)南朝齊梁間文學批評家。字仲偉,穎川長社人。所撰《詩品》,品評漢魏以來120多位詩人的作品,為五言古詩作了總結。書中頗多獨到見解,如反對堆砌典故、推敲聲律、單純追求形式的傾向,對詩歌創作有積極意義。
    【山中宰相】陶弘景(456—536年,一說,452—536年)南朝齊梁間道教徒、醫藥學家。字通明,丹楊秣陵人。蕭梁時進獻圖讖,為梁武帝所重,時有“山中宰相”之稱。撰有《真誥》二十卷,被目為道教經典。兼通陰陽五行、天文地理、風角星算、文學書法。撰《本草經集注》,錄藥物七百多種。另有《肘後百一方》等,多散佚。
    【南朝範縝】範縝(約450—約510年)南朝齊、梁時思想家,無神論者。字子真,南陽舞陰(今河南泌陽縣西北)人。曾任寧蠻主簿、尚書殿中郎、宜都太守、晉安太守等職。他曾同佛教有神論者進行了兩次公開的論戰。範縝反對佛教因果報應說,認為人生好比同一棵樹上的花朵,有的花瓣被吹到廳堂,也有些花瓣飄落進糞坑中,這完全是自然現象,毫無因果可言。對於形神之辯,他認為,形神相即,不得分離。精神離開形體,不能單獨存在。他發展漢魏以來樸素唯物論觀點,於天監六年(507年)發表著名的《神滅論》、《答曹思文難神滅神》(即《答曹舍人》),否定因果報應、生死輪回等迷信說教。後坐徙廣州,起為中書郎、國子博士,卒於官。
    【敬則治偷】王敬則是南朝齊建元二年(480年)的吳興郡太守。臨郡下車,聞郡多偷,決心殺禁。據宋嘉泰《吳興誌》引南史傳,郡中多搶掠,王敬則捕而殺之,並示眾以儆效尤。又引《吳興郡錄》,王太守一日抓得一偷,就把他的親屬召集來,當眾鞭打他,然後讓他天天持帚打掃街路,不使怠廢。過了較長一段時間,又宣布:讓他檢舉境內其他賊來代替自己打掃街路。其他偷賊深怕被識,都遠遠地逃走了。
    不久,南齊王朝便在宗室的一片殺戮聲中,悄悄地滅亡了。齊高帝蕭道成以一個“殺”字登上曆史舞台;齊武帝蕭賾時期有所收斂,蕭賾死後,齊國的皇帝又走上了劉宋王朝滅亡的老路,其子孫又因更多的“殺”字退出了曆史舞台。他們紛紛殺戮自己的兄親、叔侄,甚至將朝內大臣全部處死,其慘烈之狀難於言表。501年,雍州刺史蕭衍起兵攻入建康,建立南梁取而代之。
    導遊說,你們看看蕭齊這麼一個隻有23年曆史的短命王朝,竟然產生了7位皇帝,而第二位皇帝齊武帝蕭賾一人就幹了12年,其他6位皇帝一共隻幹了11年,平均每人當皇帝不到兩年,就像打麻將一樣,輪流坐莊。一個人剛剛上台起莊,馬上就有人“點炮”,而且是“一炮兩響”,很快一局牌便在自相殘殺的炮聲中,草草收場。而這個炮手就是齊廢帝鬱林王蕭昭業,他一手造就了一部一年三帝的奇特曆史。
    我們匆匆走出這殺戮、血腥的古城堡,想呼吸一點新鮮空氣,然而我們的希望又一次落空。南齊王朝之後是蕭衍建立的南朝梁,請看下一篇:十代故都之南梁王朝。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