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代故都之南宋王朝③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3862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三、十代故都之南宋王朝③文/肖堯
    (七)劉宋明帝
    九十八世祖,太宗明皇帝劉彧(438—472年),字休炳,小字榮期,宋文帝劉義隆第十一子,武帝劉駿的異母兄弟。宋前廢帝劉子業的叔父。是劉宋王朝的第七位皇帝,是為明帝。景和元年(465年)即位,年號“泰始”、“泰豫”。泰豫元年(472年),劉彧在建康病死,在位8年。
    景和元年、泰始元年(465年)12月初七,湘東王劉彧登基即位,宣布大赦,改年號泰始。劉子業製定的一些荒唐的法規和封賞全都廢除。劉彧授東海王劉褘為中書監、太尉。以晉安王劉子勳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以建安王劉休仁為司徒、尚書令。追尊先母沈婕妤為宣皇太後,陵園稱為崇寧。改太皇太後為崇憲皇太後,立皇後王氏。
    劉彧元嘉十六年(439年)10月出生。元嘉二十五年(448年),封淮陽王,食邑2000戶。元嘉二十九年(452年),改封湘東王。元凶(劉劭)弑立後,以劉彧為驍騎將軍,加給事中。世祖劉駿踐阼,為秘書監,遷冠軍將軍、南蘭陵下邳二郡太守,領石頭戍事。劉駿孝建元年(454年),徙為南彭城、東海二郡太守,將軍如故,鎮京口。其年,征為中護軍。建元二年,遷侍中,領遊擊將軍。建元三年,徙衛尉,侍中如故。又為左衛將軍,衛尉如故。大明元年,轉中護軍,衛尉如故。大明三年,為都官尚書,領遊擊將軍,衛尉如故。大明七年,遷領軍將軍。大明八年,出為使持節、都督徐兗二州豫州之梁郡諸軍事、鎮北將軍、徐州刺史,給鼓吹一部(儀仗隊)。永光元年(465年),又出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南豫豫司江四州揚州之宣城諸軍事、衛將軍、南豫州刺史,鎮姑孰(今安徽當塗)。
    劉彧即位後,遭到長史鄧琬等人的強烈反對。泰始二年(466年)正月,鄧琬以上天顯示的種種祥瑞為借口,詐稱接到路太後(路惠男)的密詔,率領各將領、僚佐等向年僅10歲的晉安王劉子勳奉上皇帝尊號。初七,劉子勳在尋陽(今江西九江)登基稱帝,改年號為義嘉。並派兵進攻建康。
    劉子勳是武帝劉駿的第三個兒子,名份較正,一時間四方響應,紛紛倒向尋陽,擁護劉子勳。全國274個郡中,隻有丹陽郡擁護朝廷。這一年,各地的貢品和報告都送往尋陽。建康朝廷的勢力範圍,隻剩下丹楊、淮南等幾個郡,而這幾個郡中又有很多縣起兵響應劉子勳,東線的反朝廷軍隊已到達永世。建康朝廷驚恐危急。明帝召集群臣討論國家的安危。
    益州刺史蕭惠開,聽到晉安王劉子勳起兵,召集將領,對他們說:“湘東王是太祖的兒子,晉安王是世祖的兒子,無論哪一個繼承皇位,都沒什麼不合法的(此人相當有頭腦,這本是劉家內部的事情,外姓人最好不要幹預)。
    吏部尚書蔡興宗麵對危局,急急地進奏劉彧,要他迅速地廢除前廢帝的暴政,與民休息,至信待人,並厚撫一應反叛者在建康的家屬。劉彧接納了蔡興宗的建議,立即實施,並啟用德才並重的司徒劉休仁、輔國將軍沈攸之、禦史吳喜公為領導將領,迎擊叛軍。
    劉彧在送他們出征時,向全軍宣布說:“朕正在推行皇家恩德,減輕刑罰,使父子兄弟之間的罪行,互不株連,無論順從或叛逆者,都以他自己的行為作判斷標準。你們要深刻理解朕的用意,不要替親戚擔憂。”
    24日,路太後去世,終年55歲。5月28日,葬路太後於修寧陵(劉駿之墓的東南方),諡號為昭。
    不久,鄧琬被吏部尚書張悅的兒子張洵所殺。並逮捕了鄧琬的兒子,一並殺掉。張悅於是單乘一隻小船提著鄧琬的人頭東下,向朝廷建安王劉休仁投降。
    8月25日,建安王劉休仁率兵進入袁顗遺棄的大營,接納十萬人投降,同時派沈攸之等追捕袁顗。袁顗逃到鵲頭(今安徽銅陵),與鎮守那裏的主將薛伯珍會合,並帶他所屬的部隊數千人一同向西撤退,打算前往尋陽。夜晚,住宿山間,被薛伯珍誘殺。不久,沈攸之等大軍抵達尋陽,殺掉劉子勳,將人頭押送到建康。劉子勳時年11歲。
    泰始二年(466年),明帝劉彧誅殺晉安王劉子勳等以後,對世祖的其他兒子仍然和善如故。司徒劉休仁從尋陽返回京師,對明帝說:“鬆滋侯劉子房的兄弟仍在人間,將來一定會對國家不利,應該及早打算如何處置。”10初一,明帝下詔:鬆滋侯劉子房、永嘉王劉子仁、始安王劉子真、淮南王劉子孟、南平王劉子產、廬陵王劉子輿、劉子趨、劉子期、東平王劉子嗣、劉子悅等全部賜死,鎮北諮議參軍路休之、司徒從事中郎路茂之、兗州刺史劉祗、中書舍人嚴龍等人都受株連被殺。孝武帝劉駿共有28個兒子,至此殺盡。
    泰始四年(468年)12月,劉子勳叛亂時,在巫師請求下,明帝劉彧挖掘劉子勳的祖母路太後的修寧陵,摧毀墓穴,作為對尋陽政權的一次巫術鎮壓。直到這一年,才將路太後再次安葬。
    在明帝劉彧之前,中書侍郎、中書舍人都是由社會上知名度很高的人士擔任。文帝開始錄用寒門出身的秋當。孝武帝時還混雜遴選士族和庶族出身的人聯合擔任,巢尚之、戴法興都掌握大權。到了劉彧即位,任用的全是地位低微的侍從。遊擊將軍阮佃夫、中書通事舍人王道隆、員外散騎侍郎楊運長等,都參與政事,權力僅次於皇帝,當年巢尚之、戴法興的權勢也遠不及他們。阮佃夫尤其驕縱橫暴,肆無忌憚,有人諂媚他時,立刻受賞,偶爾冒犯,便大禍臨頭。他大肆收受賄賂,送給他的絹如少於200匹,則連封信都不回。他的住宅、園林、飲食等等,豪華都超過諸王。他的歌女樂工的服飾,連宮廷裏的人都趕不上。朝中無論大小官吏,沒有一個不對他巴結奉承。他的奴仆差役,紛紛被破格提拔為官吏,車夫甚至當上了虎賁中郎將,馬夫甚至成了員外郎(可見,“低微”之人就是低微,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不知敗壞了多少門風和社會風氣。但願這樣的事情不要發生在今天)。
    泰始六年(470年),劉彧在宮中大擺宴席(就像在妓院中喝花酒),命婦女脫光衣服,讓大家欣賞(脫衣舞可能就源於此)。隻有皇後王貞鳳一個人單獨用扇子遮住臉,不笑也不說話。劉彧大怒說:“真是窮家的寒酸相!今天大家一同取樂,為什麼隻你不看!”王貞鳳說:“尋求歡樂的方法很多,哪有姑嫂姐妹聚在一起觀看裸體婦女取樂的!我們家的歡樂,與此不同。”劉彧更是大怒,趕皇後王貞鳳出去。皇後的哥哥王景文聽說這件事後,說:“我妹妹在家時,性情柔弱,想不到這次竟如此剛正。”
    泰始七年(471年)7月,巴陵哀王劉休若,抵達建康。初九,明帝派人到巴陵王府,命劉休若自殺。追贈劉休若為侍中、司空。再命桂陽王劉休範回任江州刺史。當時,明帝劉彧將所有兄弟全部鏟除,隻有劉休範因人品低劣,才能平庸,不為明帝所忌患,故得以保全性命。8月12日,明帝劉彧封皇子劉準為安成王。劉準實際上是桂陽王劉休範的兒子。
    裴子野論曰:吞食猛虎的野獸,知道愛它的兒子;搏鬥狸貓的飛鳥,不保護異類鳥的巢穴。太宗明帝(劉彧)為了保護他的養子,卻屠殺一母同胞兄弟,昏庸無道已極,自然不了解兄弟天性、父子倫常。劉宋統治的敗亡,並不是上天之意。亡國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先砍斷本枝,而去養育旁枝的。對邪惡的親信推心置腹,對父親或兄弟卻深惡痛絕。前麵的車子翻了,後麵的車子仍並駕齊驅。如果兄弟繼承帝位,祖先的靈位仍可配享上天,而他人登上寶座,七座祖廟的祭祀將全部斷絕。不將此事掛懷,甘心把本枝一一剪落。晉武帝(司馬炎)違背母親王元姬的托付,結果賈後使中原沉淪。太祖文帝(劉義隆)違背初寧陵誓言,結果元凶劉劭登上寶座。禍福無門,哪能事先選擇;兄弟相親相愛,豈不平安!
    【裴子野,字幾原,生於南朝宋泰始五年(469年),卒於梁中大通二年(530年),祖籍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南朝梁著名史學家、文學家。著有《宋略》20卷、《眾僧傳》、《續裴氏家傳》、《方國使圖》等著作行世。可惜未能流傳下來】
    前麵說過,劉彧曾被侄子劉子業裸體當豬養於坑中,要他從木槽取食,並稱呼他為“豬王”,受盡折磨和汙辱。一次劉子業還命令左右剝光他的衣服,綁住手腳準備抬進廚房去殺死。幸虧建安王劉休仁賠著笑臉說:“這頭豬還不到死的時候,等陛下過生日再殺了他取出肝肺,豈不是更好?”這樣劉彧才撿回一條性命。他與心腹阮佃夫、李道兒等密謀,結交劉子業的左右壽寂之等,趁劉子業的侍從直闔將軍宗越、譚金、童太一捉鬼之夜外宿,一舉將劉子業殺死。如今劉彧自己也當了皇帝,大落大起的經曆,使得他性情更加凶殘、變態。
    劉彧少年的時候風姿端雅,很早失去了雙親,被太後養在宮內。他好讀詩書,愛好文藝,曾撰寫《江左以來文章誌》,並續衛瓘所注《論語》2卷,都在世間流傳。
    劉彧喜歡下圍棋,但是棋藝很臭,常常跟當時的圍棋國手,彭城丞王抗對弈。王抗隻好暗中讓他,說:“皇上一飛,臣無法切斷。”明帝始終不知內情,對圍棋更加愛不釋手。後來他的舊臣虞願說:“這是堯用來教他兒子丹朱的玩意兒,不是人主應該嗜好的。”明帝雖然很氣憤,但還是寬恕了虞願。
    王景文(劉彧王皇後的哥哥),本名彧,避明帝諱,故稱字。他一直為家門過於富貴而感到不安,屢次辭讓官職,明帝都不允許。然而,明帝心中也因王景文是皇家外戚,地位高貴、家族昌盛而有所顧忌,於是親自寫歌謠:“一士不可親,弓長射殺人。”這樣一來,王景文更加恐懼,再次上書請求辭去揚州刺史一職,態度十分懇切。明帝下詔說:“一個人身居尊貴、重要職位,隻要看他存心如何罷了。大明之世,巢尚之、徐爰、戴法興、戴明寶官職不過是個手持長矛的侍從,其權力竟大於人主。而今,袁粲任仆射兼管吏部,人們往往不知道袁粲是誰?袁粲提升為尚書令,他並沒有絲毫猜疑,人們都親近他,而他淡漠得跟平常一樣,以這種態度身居高位重職,難道會感到惶惶不安?高貴固然有傾危的恐懼,卑賤也會有被填溝壑的憂慮。用盡心機避禍,不如不用心機,聽候命運的安排,興衰存亡,道理相同。”可見此時宋明帝劉彧還是十分開明的。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