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絕地逢生(第四節)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792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宋彥啟又說:“我看你對那位南興國公主也不是全無興趣。”
趙承晉反問:“太子似乎也很有興趣?”
宋彥啟聳聳肩說道:“當初畢竟是我說服了父王和母後,算來我也是你們半個媒人。若是你過得不甚如意,我豈不是罪過?我自然要多加關心。再說趙老將軍隻剩你這一脈了,不止是我,這西錦國上下可都等著你給趙家開枝散葉呢。”
趙承晉可不信他這番說辭。“可讓太子操心了。”
“那兩個小丫頭住在你府裏,沒少給你添麻煩吧?我可聽說恪敏還沒住進去就把你那夫人從新房趕到西院去了。”
提起何林意,趙承晉眼前很自然地便浮現出何林意那同情中還透著擔憂的眼神,心情複雜地微微皺起了眉頭。
宋彥啟注意到他臉上微妙的表情變化,接著說道:“你那夫人怕是還不知道東院那間新房意義非凡吧?”
“她知道。”
“那她竟然就搬出去了?”宋彥啟先是驚訝,隨即又了然於心地笑了,“當初母後知道此事還曾說,這南興國公主別的方麵不說,性格脾性倒真如傳聞那般溫柔純良,誇讚她總還是有些當家主母的氣度,識大體有分寸。看來這步棋倒是走得又穩又準。”
在他們兩人屈指可數的幾次接觸中,宋彥啟早就看出她是藏起了脾氣和性格的,絕不是什麼純良小白兔。隻這一件事,不就輕輕鬆地讓他母後對她平白多了些許好感。
趙承晉當然知道宋彥啟是在暗指何林意借此事博取西錦國皇後的好感。他想起當初她可是高高興興地搬到西院去的,外人看著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可分明是陰錯陽差順了她的心,好教她有個正當理由能躲他遠遠的。他覺得“皇後的好感”這件事,倒更像是她的意外收獲,而不是本來目的。
趙承晉轉移了話題:“前天王丞相還請了範侍郎與我去府上做客,他有意將千金許給太子你做側妃,特找範侍郎與我商量此事。”
宋彥啟蹙眉:“我父王與母後尚且不急,王丞相倒如此著急?”
趙承晉略微一笑:“我原本也不曉得原委。後來範侍郎同我說起,今年秋天皇後娘娘的宴席上,花樓的燈籠掉下來差點砸到這位王大小姐,當時你正好在皇後娘娘宮裏,順手救了這位王大小姐。於是她便對你一見傾心。”
宋彥啟仔細回想了一番,確實記得曾有那麼一次,他順手擋掉掉落的燈籠,但對燈籠下還有個女子這件事卻毫無印象,不過倒記得當時範侍郎可並不在現場。“我都不記得了,範侍郎怎會知道得如此詳細?”
“曾有人同他細細說過此事。”
宋彥啟十分詫異:“女兒家的心事,竟然還會向他提及?”
趙承晉淡淡地應道:“自然不是王大小姐說的。”
“這範侍郎,可總是能教人刮目相看。”
宋彥啟由衷地歎道。乍見範世輝之時,隻覺得是敦厚內斂的書呆子,不成想他卻十分懂得人情世故,圓滑得很。王丞相和張部郎一向不太對盤,大事小事常常都要爭上一爭才能罷休,誰都不想多摻和。可範世輝卻從不避忌,總能輕鬆機智地化解王丞相與張部郎之間的矛盾,從不叫兩人落得不愉快。
趙承晉和範世輝有過幾次往來,也是十分佩服他處事的圓滑從容。
其實範世輝這種遠超同齡人的世故,細究起來絲毫也不奇怪。他祖上十三代均是州官,隻是到他曾曾祖父這一輩,突遭變故家道中落,最窮困之時甚至還需親戚接濟度日。不過畢竟是家學殷實的書香門第之後,他的父親憑著淵博的學識和良善的品性得到了州衙的賞識,不止請他父親到州府裏教授州府公子,還舉薦他到書塾講學。慢慢地,他們的家境也因此好轉。少時貧困顛沛的經曆,讓範世輝與那些自小便養尊處優的公子哥們多有不同。
宋彥啟意有所指地說道:“我父王對他很是器重,看來王丞相對他也很是器重。”
趙承晉和宋彥啟自小一同長大,西錦國皇帝皇後又對趙承晉分外關愛,他們兩人在君臣身份之外還多了份兄弟情誼,朝堂上有目共睹。所以要打探宋彥啟的心思,找趙承晉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可範世輝剛得官封沒過久,與宋彥啟關係也不甚親近,王丞相竟然將他也請來商討,顯然說明是將範世輝當自己人在看待的。這就不得不叫人感歎範世輝的交際能力了,短短時間竟然就獲得了王丞相的認可。
趙承晉聽出了宋彥啟對王丞相的調侃,笑了笑又問:“那不知太子對王大小姐可有意?”
宋彥啟想了想佯裝沉思:“這王大小姐長得如何?”
趙承晉回答:“太子不是見過?”
“我見過?”宋彥啟驚訝地挑眉,隨即失望地搖頭,“若是國色天香之姿,我若是見過必定又印象。看來這王大小姐……”
趙承晉難得調侃了他一句:“那天怕是隻顧著燈籠了?”
宋彥啟輕笑兩聲說:“你這麼急著要將王大小姐塞予我,是企圖報複嗎?”
“王丞相懇請我私下問問太子的心意,我也不好推辭。”
宋彥啟笑道:“恐怕要讓王丞相失望了。”
趙承晉早料到會如此。
作者閑話:
加班這麼久,總算找到時間回歸了,不過可能也沒人在看,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