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二章誓言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3725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1937年11月中旬,日軍占領上海後,自太湖南北同時西進,日軍占領上海之後,調動8個師、兩個旅及海軍一部計20萬人,分南北兩路會攻南京。北路為上海派遣軍(轄第3、第9、第11、第13、第16、第101師和重藤支隊),南路為第10軍(轄第6、第18、第114師及國崎支隊)。
    中國軍隊防守太湖北走廊的是左翼軍(轄第15、第19、第21集團軍),右翼軍(轄第8、第10、第23集團軍)負責太湖南京杭州國道的防守。1937年11月20日,24日任命唐生智為南京衛戍司令長官,調集總兵力11萬餘人,防守南京。其部隊配置為:第72軍第88師擔任水西門、中華門、武定門、雨花台的守備;第78軍第36師擔任玄武門、紅山、幕府山、挹江門的守備;教導總隊擔任光華門、中山門至太平門、紫金山、麒麟門及天堡城的守備,另派一部守備烏龍山要塞;第71軍第87師防守通濟門和光華門一帶,憲兵隊擔任定淮門、漢中門和清涼山的防守。南京外圍陣地由上海退至南京的部隊倉促設防:第74軍布置於牛首山至淳化一線,第66、第83軍布置於湯山東西兩側。
    日軍武器精良,二十萬日軍氣勢洶洶,誌在必得。為打破日軍試圖通過占領首都南京以摧折國民政府抗戰意誌的圖謀,國民政府開始調整戰略部署,做了兩手準備:一是於11月20日正式宣布遷移政府於重慶,以示持久抗戰;二是緊急製訂南京守衛計劃。但是,對於南京是守是棄的問題,國民政府內部意見並不一致,多數將領主張放棄,而蔣介石則主張短時固守。
    作出固守南京決策之時,國際布魯塞爾會議尚在進行中,蔣介石希望能夠利用《九國公約》來製裁日本,但最終九國公約會議未取得積極成果。11月5日,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接受日本政府委托,作為中日之間談判交涉的中間人,向蔣介石提出了日本的七項和平條件,但被蔣介石“嚴詞拒絕”。
    蔣介石對蘇聯援華也非常期待,積極爭取蘇聯對華的軍事援助甚至於直接出兵支援中國。到了12月5日,蔣介石對“蘇俄出兵已絕望”,而“德國調停似亦無望”,國際形勢漸陷於不利狀態。可是,蔣介石在同日致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及閻錫山的電報中卻聲稱:“南京決守城抗戰,圖挽戰局。一月以後,國際形勢必大變,中國當可轉危為安。”這表明他還未放棄對國際幹預的期望。
    在南京保衛戰中的前半個月,蔣介石親自指揮,六天後,又被日軍打得大敗。他仰天長歎,他感到,劉斐和白崇喜的話是對的。南京無法堅守,他決定離開京。電告唐生智:“經此激戰後,若敵不敢猛攻,則隻要我城中無恙,我軍仍以在京持久堅守為要。當不惜任何犧牲,以提高我國家與軍隊之地位與聲譽,亦為我革命轉敗為勝惟一之樞機。”他還指示:“如南京能多守一日,即民族多加一層光彩。如能再守半月以上,則內外形勢必一大變,而我野戰軍亦可如期策應,不患敵軍之合圍矣。”這裏所說的“大變”,仍指蘇俄出兵。可見,蔣介石至此仍不甘心放棄國際幹預的希望。
    蔣介石在11月24日正式發布唐生智為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也開始著手組織該司令部。蔣介石自己在此後也留在南京,實際指揮南京保衛戰,一直到12月7日,蔣介石帶著夫人宋美齡默默地來到中山陵園,站在中山陵墓前,感歎萬千,想不到自己手裏十幾萬大軍,竟然沒能抵住惡寇的進攻。如今如喪家之犬,要離開南京。蔣介石感到無容,對不住孫中山對自己重托。他默然垂淚,遠處的槍炮聲此起彼伏,他是軍事家,自然知道他走後的南京在日軍的不斷進攻下,一旦被鬼子占領,南京會變成怎樣,他不敢往下想。他隻有盡快離開這塊危險之地,保了命再說。在士兵的鼻子底下,蔣介石帶著夫人坐飛機悄悄地飛走了。
    蔣介石一走,唐生智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南京王。也成了南京市民關注的焦點。南京存亡全靠他的軍事抵抗能力。他的知心者私下裏不解地問他:“你一個聰明人,為什麼做這等愚蠢的決定?南京明明是守不住的啊!”
    唐生智輕鬆地說:“這世界上有些事是靠是愚蠢人辦的。我身為中國軍人,國難當頭,理當挺身而出。泱泱中華,豈能讓惡寇橫行!”唐生智慷慨陳詞,在國家的存亡危難之秋,甘願當一回愚蠢人。以唐生智的精明和才幹,他完全可以學南京警備司令穀正倫那樣,以身體不適為由,回湖南老家休養生息,審時度勢,以圖東山再起。可是他選擇了後者,留在南京,希望出現奇跡,守住南京。
    唐生智自從臨危受命以來,看到蔣介石給自己留下的軍隊,雖然都是國軍的精銳,可大都是從淞滬之戰留下來的潰敗之師,他是軍事專家,深知戰爭講的是實力,是軍隊的素質。如今國軍士兵經過淞滬之戰,磨平了殺唳之氣,與鬼子的凶悍霸氣成了鮮明的對比,加之武器落後,軍隊沒有得到有效的休整和強化心裏疏導和軍事的訓練。連作戰指揮員都底氣不足,這場守城之戰自然毫無勝算。而日軍士氣高漲,武器精良。上有飛機,下有重炮。坦克戰車。江麵上有戰艦,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啊!在危難之中,自己以抱病之軀為蔣介石賣命,值得嗎?可是,唐生智立刻為自己的這個決定做了辯護。認為自己在國難當頭,挺身而出,守的是我堂堂中華的首都,不是為蔣介石一個人賣命,每次想到這裏,一股熱血在體內沸騰,覺得自己是軍人的驕傲,民族的脊梁,他感到自豪,當了一回真正的軍人。
    11月27日,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上將公開會見國內外新聞記者,在頻頻閃動的鎂光燈下,唐生智的臉上充滿了自信。尤其在這樣的場合,唐生智深知今天自己的言行舉止對這次守城官兵的深刻影響。雖然他身體一直有恙,但是,他不像穀正倫稱病當逃兵,也不像何應欽白崇禧主張棄城而去,更不像手無兵權嘴上沒毛的劉斐大放南京守不得的奇談怪論。
    唐生智說:“本人奉命保衛南京是有信心的。第一,本人所屬的部隊都是蔣委長留下的精銳之師,都是忠於黨國的軍隊。都有誓與南京共存亡的決心;第二,在這民族存亡之秋,我們的作戰部隊將以一當十,像天上的獵鷹,一旦發現獵物,撲上去,剝皮吃肉。倭寇想吞吐我泱泱中華,我們隻有一句話:“滅了他!”
    唐生智的話音一落,立刻贏得了熱烈的掌聲。南京各大報紙把唐生智誇為中國的戰神,所有中國軍人在國難當頭,挺身而出,殺身成仁,何愁惡寇不滅!南京市民自發組織市民,上街聲援國軍,堅決支持守城官兵抵抗日軍。希望國軍真正與南京共存亡。
    唐生智感到自己自告奮勇留下來守南京決定是正確的,不管成敗如何,他都感到無怨無悔。他做出了一個軍人在國難當頭,做出一個引以為傲的決定。軍人笑臥沙場,是最高的榮譽。
    為了表示自己與南京共存亡的決心,唐生智命令交通部長俞飛鵬把下關到浦口之間的渡輪停開,並下令所有的軍用民用大小船隻一律交宋希濂的36師嚴加看管,包括長官部在內,不準留有一條船,違令者以軍法論處。同時,唐生智下了一條死命令,命令駐防江北的胡宗南的第1軍,凡由南京向北方渡江的任何部隊或者軍人,一律製止,如不從者,格殺勿論。此令一出,守城官兵一看退路已死,隻有抱著拚死一戰的決心。由於唐生智這道封江令,一下子使江麵上看不見一隻船的影子,整個江麵上顯得空空蕩蕩,隻有那無盡的江水滾滾東流。
    唐生智信誓旦旦,願與南京共存亡!自己也抱著必死的決心,與日軍進行殊死的戰鬥。他深知,在這場中日之戰的較量中,戰爭的殘酷是空前的。日軍頑強的戰鬥素質,是國軍的煞星。從戰爭的態勢看,南京三麵是水,日軍已經控製了長江天險,國軍就是想調軍隊,非常困難。因為國民政府沒有強大的海軍和空軍,南京已經成了一座成了孤城。
    當時參加南京保衛戰的總兵力有:桂永清的教導總隊,第78軍第36師,第71軍第87師,第72軍孫元良的88師,第二軍團徐源泉的第41師、徐繼武的第48師,以及憲兵兩個團、炮兵第8團,兵力大約為7萬人。不久之後,王耀武的第74軍、葉肇的第66軍、第83軍第154師等陸續加入,在南京保衛戰打響時守城總兵力接近15萬人。
    12月4日晚上八點,蔣召集南京衛戍司令師長以上軍官開會,蔣在會議上說了六點內容:一是總結抗戰5個月來的作戰得失;二是中國的抗戰得到了國際上的支援;三是南京必須堅守,這顧及到國際觀瞻,也是總理陵墓所在地,對國內人心影響也很大;四是堅守南京可以牽製日軍兵力,使得其它部隊得以修整和喘息;五是大家務必堅守到底,雲南部隊有三個師已經全部裝備齊全,兵力充足,又有作戰經驗,不久就可以到達武漢。到時候,我(蔣)將親自率領這三個師前來解南京之圍。六是守衛南京是個偉大而光榮的任務,大家務必同心同德,抱定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以唐司令為榜樣,效法唐長官的決心,誓死與南京共存亡。
    蔣講話一個鍾頭之後,唐生智以悲壯的語調表示誓與南京共存亡,並明確表示南京失守自己將第一個選擇與敵同歸於盡,不辜負國家和民眾的期望。當天晚上,眾將士紛紛表態,意誌堅定,令人為之動容。會後,蔣便乘飛機離開了南京,南京保衛戰正式打響。
    為了國際觀瞻,為了護衛總理陵墓,為了安定國內人心,為了爭取喘息機會。這就是唐生智力排眾議,主動要求死守南京的原因。然而,一場與日軍血戰到底、死戰到底的大仗,未開打之前眾誌成城,開打之後卻各自為政,指揮混亂、保障混亂
    唐生智麵對窮凶極惡步步緊逼的日軍,蒼白的臉上直冒冷汗。他已經兩個晚上沒有合上眼晴了,戰爭的態勢遠不是自己想象的,原來以為十五萬大軍可以堅守三個月,現在看來,他心裏空落落的,他感到自己掉進了一個陷井,四周黑漆漆的,恐怖之極……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