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洞視 破無明與我執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6672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感知到眾生無始劫以來經曆了各種各樣的輪回,在六道輪回當中無明對眾生的障礙是非常根深蒂固的,非常堅固的。每個眾生想要認清楚無明和我執需要經曆時間不斷地去破我執、破無明這樣的修行,然後慢慢的轉為無我狀態。眾生的我執非常的嚴重,執著各種各樣的東西,有的是對於錢財執著,有的是對感情的執著,有的是對世間的留戀。那這種執著是因為在無始劫以來眾生已經在六道輪回生死輪回當中不斷地去沉浮,起起伏伏,所以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他們錯把輪回當做我們正常的生活,就好比說我在一個環境裏麵待的時間長了,每個人都會留戀於所待的這個環境,不願意離開這個環境,就好像古代一直會有留戀故土,不願意離開生長很多年的故鄉,類似於落葉歸根的一種習性。這種習性深深的烙印在眾生的阿賴耶識裏,所以我們想要破除對這個世間的執著,這種執著其實也包含在我們的無明和我執中,貫穿了我們的整個人生。
那在這個六道輪回當中,其實我執對我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為什麼呢?因為有了我執才會把世間種種認假為真,非常強烈地把這個世間當做歸宿,其實我們真正的歸宿是佛國淨土。我們現在就是把六道輪回當成了我們的終極歸宿,把我們住了十幾年的家當做了歸宿,非常的留戀和不舍,然後就認為這個家才是我唯一的家才是真正的家,我這一世的家人才是真正的家人,其他陌生人就和我沒有關係,那其實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我執我見。就是因為我們眾生很難割舍掉累生累世的習性,或者說阿賴耶識中的業力很難割舍掉,所以說我們就沒有辦法真正的解脫,我們就沒有辦法轉煩惱為菩提,因為當我們產生了對這個世界的貪念之後我們的煩惱就會隨之而來,當一個人有了貪嗔癡之後,這個人就會有煩惱,那這個煩惱會伴隨他不斷的輪回,會形成非常堅固的屏障,把他和解脫牢牢的隔絕開,所以說就是我們為什麼會輪回,為什麼會輪回的非常關鍵的一個障礙。
對於這種我執我見怎麼去放下,那首先我們要認識我執我見,首先明理,學習佛法意識到哪些是我執我見,然後再發心去改變,去除外緣,割舍掉貪嗔癡慢疑,然後讓心恢複到清淨的狀態,真我的狀態,而不是假我的狀態。我們現在的認知都是假我的狀態,我認識到我是一個肉體凡胎,那其實這個肉體凡胎是真的我嗎?那當然不是,他隻是因緣和合的產物,他不是真我。真我是不生不滅的,沒有無常的,是永恒存在的,這才是真我。那現在這個假我會隨著六道輪回不斷變換他的形態,不斷的生生死死,所以這個是假我,是假的,是我們所執著的東西,我們所執著的都是假的,我們所執著的東西都是無常的,這是認識我執的一個重要認知。
我所執著的,我所認知到的這些東西,其實是因緣和合的產物。那這個因緣和合的產物會讓我們感受到痛苦,很多的痛苦都來源於我執,都來源於我執背後的因緣和合。所以說為什麼眾生有這麼多的煩惱?那這些煩惱都是因為我沒有辦法真正的看開解脫,就是因為我把自己看的太重了,也可以說沒有認識到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所以才會有煩惱,其實貪嗔癡慢疑可以是假的,可以轉煩惱為菩提,轉煩惱為清淨心。那這些煩惱是因緣和合的產物,所以它是假的,沒有辦法長存,隻會因為一個機緣而起,又會因為一個緣而滅,所以我們眾生的心都是沉沉浮浮、飄忽不定的。為什麼?因為他會因為因緣和合所產生的假象而動心,為什麼會動心?就是因為無明和我執。大菩薩就不會動心,哪怕來度眾生也不會因為因緣和合的這些產物所東心,大菩薩是如如不動的,所以他是真我。那我們現在的眾生假我占據了上風,或者說我執我見占據了上風,把我們本所具有的真如佛性給壓下去了。所以說眾生是非常固執的,很多時候認識不到我執所帶來的危害。其實眾生的貪嗔癡慢疑、自私、自利其實都是我執的一部分,執著於自我的利益,執著於自我的感受,執著於自我的經驗,執著於自我的知見。那對於真正的智慧他們是沒辦法聽進去的,或者說接受的非常的弱,接受力很弱,所以說我執越強的人,他固有的執著或者自我的封閉會越多,或者說他的習性會變得越來越大,因為一個我執非常重的人會變得很固執,聽不進去別人的話,會排斥真正的智慧,排斥世間及出世間法,所以說我們眾生的煩惱多,沒有辦法調理好自己的心性,沒有辦法去改善自己的狀態,總是有很多煩惱,就是因為我執非常的重。因為我執很重,所以有一些人非常執著於世間的享受,一旦他的世界變得貧窮卑賤的時候,就沒辦法享受這樣的生活狀態,這也是無明我執的體現。眾生對享受生活的一種貪戀、迷戀,然後他會對不好的生活排斥、厭惡、煩躁,所以說就是這樣沒有辦法同等的一種心境,對於我的感受非常注重,所以他產生了煩惱,產生了種種的這一些貪嗔癡,這種無明業力都會呈現出來。
所以這個世間的眾生生病會痛苦,他們的利益出現了損失也會痛苦,被人汙蔑誹謗欺辱也會痛苦。眾生因為這些種種的不如意都會痛苦,為什麼呢?因為他非常執著於這個假我,執著於假我的感受,也非常執著於假我的形象。所以當很多人遇到逆境的時候,就會很痛苦,沒有辦法去解脫,去把這個看開解脫,心境上沒有達到一個解脫,他總是會把自己陷入到一個更糟糕的心境上去,比如說我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就沒有辦法以一個樂觀的態度去看待問題,一旦身體出現了疼痛就感覺要死了,就想自殺,一旦情感出現了問題被人背叛了,他就受不了,整天想著自殺。所以說我被人背叛、我被人欺辱、我被欺騙了、我差點被人給殺了等等,或者遇到的很多社會上的不公平事情,我們可能會因為情緒上沒有辦法看開,或者沒有辦法去真正的坦然麵對生活,就會產生種種的煩惱痛苦。那當然其實這些痛苦的來源也是我們前世身口意所造的種種惡業,但是佛法就是讓我們轉煩惱為菩提的,因為這個世間是沒有完美的,這個娑婆世間是沒有完美的,他有福報的時候,也有沒有福報的時候。因為人總是在不停地造業,所以說眾生有時候會有福報,有時候會跌入穀底,有福報的時候就會怡然自得,但是沒有福報的時候就會出現種種附帶的一些事情。所以說這個時候我們就是要破無明破我執,因為這個時候的我執是最嚴重的時候,當我感受到背叛的時候,我是很憤怒的,所以說其實那一刻是我執最重的時候,這個時候其實是最好去修行的,比如去修忍辱,忍辱也是可以去破我執的,修忍辱把我執我見的心給破除掉,去麵對一個曾經背叛過欺辱過我的人我仍然能夠毫無波瀾,以如如不動的心去麵對,不會產生一點的怨恨心,釋迦牟尼佛說我們眾生在這個世間不是每一輩子都是順順利利的,因為眾生本身是個假我,然後因緣和合會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發生,所以怎麼樣才能夠讓自己變得有智慧,破除掉無明,破除掉我執我見,破除掉對自我的執著,因為其實感受都是假的,為什麼?因為他是因緣和合的所以他是假的,一切的名利、權利、欲望都是假的,因為這些都是因緣和合,所以要看破這些假的,無論我是在最高處的人還是在最卑賤處的人,我都是去看破假像,哪怕我現在是一個權利非常大地位非常高的人,我也是不要被這些權利和地位迷花了眼,然後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這個其實也是一種看破,看破這種權力地位,那當然還要更深層次的看破,就是哪怕我當了乞丐流落街頭我也還是不會產生什麼怨恨心,我還是能夠接受,拿一個人來說,他曾經當過一個高官然後現在因為沒有了地位,沒有了權力,那這個人他還能夠看破,看破權利其實也是一種心上的看破,也算是一種境界。那我們娑婆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因為業力的原因人生都是會有起起落落,然後會有很多很多的煩惱,心會非常的浮躁,那其實這些都是假的,因為感受都是假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感受都是假的,色聲香味觸法。可以說整個世界都是我們心意識的投影,隻有我們的這顆真心,就是佛性真心是真的,所以當我們知道了這一點之後就是要以智慧的態度去麵對這個世間萬物,才是真正的轉煩惱為菩提。轉煩惱為菩提。
破除所有的執念,破除所有相上帶給你誘惑。如果說我是個男的,當我麵對一個非常美麗的漂亮的女子的時候,我這顆心是如如不動的話,其實你就是把這個人相給破了,因為人的色相其實是非常帶有誘惑力的,能夠勾起我們內心的貪嗔癡慢疑,能夠讓我們產生的貪欲去爭奪它。我們眾生的外表其實也是因緣和合的產物,也是假的東西,但是我們非常執著,女孩子非常喜歡打扮自己,越美越好,然後長得不好看就要去動手術,花很多的錢買很名貴的化妝品,其實眾生都是非常執著於自己的皮囊,把自己的這個皮囊弄得美美的,不管是男子也好,女子也好,我們是非常執著於自己的身體。那當我們有一天不執著於自己的身體,不管是美也好醜也好,都沒有什麼心境上的歧視或者羨慕的變化,其實就有這一個平等觀了,就不會因為自己醜而升起煩惱,也不會因為自己美升起驕傲的心,因為這隻不過是因緣和合的假象。所以當我們非常執著於口腹之欲,特別喜歡吃好吃的,尤其是肉食,然後貪嗔癡其實都包括在裏麵,貪嗔癡也是無明執著,也包括在裏邊。我們很多人都會有對美食的執著,所以我們要破除掉這種對美食的執著,因為當我吃不到的時候心裏會不快樂,會花很多的錢去買美味的食品,去花很多的錢去吃大餐。其實世間的這種執著都差不多,都是對財色名食睡的執著,所以說我們無量無邊的眾生為什麼沒有辦法解脫,這種煩惱也是無量無邊的,隻要有一天在這個世界上待著,我就會產生痛苦,就會沒有辦法解脫,就是因為我們非常執著。哪怕我現在是修佛的學佛的,可能我也會非常執著於素菜好吃不好吃,味道如何,眾生都執著於口腹之欲,我們修行人也會有種種執著,這些執著也包括一些法執。那我們各種各樣的這種煩惱,產生都源於我知我見。在六道輪回當中,色受想行識囊括了我們的一切,囊括了我們的一生。其實我們就是對色受想行識的執著,包括對物質的方麵執著精神方麵的執著,物質方麵的執著是外表,對精神的執著就比如說我喜歡一個人,我非常執著於他,就是這種情執,精神方麵的,非常喜歡這個人,怎麼樣都不想跟他分開,就想牢牢的抓住他,不斷的去糾纏他,這其實就是精神方麵的我執。那大家都知道緣分其實也是因緣和合的產物,我們前世可能有各種各樣的惡緣善緣,然後今生夠走到一起,緣分是因緣和合而成,那他也是假的,那我執著的是什麼?我執著的都是假的東西,所以我執其實是非常愚癡的,因為執著的都是假的,他執著的沒有是真的,因為他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東西,他隻知道這些假的漂亮的浮誇的這些物質的東西,精神上追求愛情什麼東西,他會執著於這些東西,所以這個才是我執。那當我執非常重的時候,求而不得才跟戀人吵吵鬧鬧,在一起非常痛苦。所以說就是這種痛苦,雖然說是假的,但是因為我們凡夫認假為真,所以說就會越來越痛苦,就沉溺於其中,然後無法自拔。
那我們要證到的是一個什麼境界呢?首先是要證到一個無我的境界,我們因為無始劫以來的業力習緊緊地束縛著我們,所以說我們的我執我見非常的嚴重,就真的認為有這樣一個我在體內生活,那這個我是真的還是假的?前麵說是一個假的我,這個假我也是因緣和合而來的,比如說我現在感到身體非常難受,那我感受到的這個我是真的我嗎?其實他是假的我,因為他是因緣和合的,真正的我在哪兒呢?真的我在我們的佛性裏,真的我是真如佛性。那這個假的我是一個自私的我,不會平等的看待眾生,眾生和我是不平等的,眾生是眾生,我是我,我和眾生沒有關係,那其實我們大部分都是這樣去對待生活的。可能同情心有了,我會幫助一下,那大部分時候我都會冷眼旁觀,所以說這個我其實也是假的。我的這種貪嗔癡慢疑、各種感受、執著追求是真的嗎?他不是真的,他是假的,真的是什麼?真的佛性是像大菩薩一樣,按照大菩薩佛的角度去看待,那我們這種我的前提是什麼?我的前提是自私,是認假為真,這個是我的前提。所以說我在執著什麼?我在執著一個虛幻的夢,在執著一個虛幻的東西,這個東西一旦緣分滅了就破滅了,就不再存在了。我們每個眾生都有一個假我,這個假我不斷在體驗生活,非常執著,好像真的有一個我存在,好像我真的在感受喜怒哀樂一樣,我真的就是放不下這個世間的生活,很留戀這個世間的親人,我很留戀這個世間的一切,這個我都是假我。
為什麼佛說要證得無我的狀態?這個我是假的,無我的狀態就是沒有這個假我的狀態,因為這個假我是假的,是因緣和合的,是時刻不斷在變化的,這個是無常的東西,無常的東西當然是假的,這個假的就是無常的因緣和合的,所以說我們眾生為什麼這麼痛苦?就是在不斷的把假我當成真我,好像真的有一個這樣的我存在。我看這個人不順眼我就不喜歡他,我看這個人很順眼就跟這個人做好朋友,這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其時都跟你沒有關係,跟你有關係嗎?可能就跟你的業力有關係,但是跟你的真如佛性有關係嗎?跟你的真如佛性是沒有關係的。所以我們眾生執著錯了,在執著什麼呢?在執著一個虛幻的東西,最後這個東西就會像泡沫一樣破裂,其實是很脆弱的。我們眾生其實都在把這個假我不斷地去做一些潤色,比如說我產生了貪嗔癡,其實這個假我產生了貪嗔癡慢疑,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情緒痛苦難受,那隻要把這個我給空掉了就好了,就沒有我了。那這個真我是什麼?真我其實也不叫我了,就真如佛性了,或者於這個假我給區別開了,那其實真我是沒有的,真我是空的,是真如佛性。所以說眾生的貪嗔癡慢疑就塑造出了一個好像是真的這樣一個人出來,塑造出我自己這樣一個人,他其實是沒有的,其實是我們執著的太深了,才會出現我這個人,才會有這個肉體,才會有各種各樣的煩惱,隻要達到無我的境界,那什麼都沒有了,煩惱就沒有了,所以要達到無我的狀態就按照釋迦牟尼佛說的修就可以了,釋迦牟尼佛說的什麼?守戒、忍辱、行善,這些平常都能夠修行其實都是不斷在破除無明和我執,要收好戒,要不吃肉殺生,要吃素,要能夠明理,在明理的狀態下慢慢的去轉變自己的心性,有意識地去轉變自己的心性。怎麼樣去轉變?就是像菩薩的狀態一樣去轉變,然後能夠忍辱,不別人怎麼嘲諷,不管現在處於什麼樣的狀態,我都能夠寵辱不驚,心能夠如如不動,就朝這個方向去轉變就可以了,所以說眾生有了這個我就會有貪嗔癡慢疑,他就會在這個六道輪回當中不斷的轉變生命,那他就會有無明。這個無明來自於哪裏?無明就是來自於我就對我的這種執著。所以在諸佛大菩薩的眼中眾生都是平等的,沒有所謂的我,因為我已經空掉了,他在度眾生,就沒有一些這種不平等,都是平等觀的。所以我們眾生為什麼自私自利?因為非常執於這個假我,有這麼一個我的存在,因為有我了眾生和我就不一樣了,其實有沒有這個我呢?就沒有這個我。我們眾生有的是什麼?有的隻有像佛一樣的法身,肉體什麼的其實都是無常的。所以說你一定要記住,六道輪回也是因緣和合的,他其實也是空掉的,他其實也是沒有的,因為它是因緣和合的產物。為什麼有極樂佛國沒有六道輪回?因為極樂佛國沒有因緣和合的建立,沒有那種力量。沒有因緣和合,所以沒有六道輪回,隻有極樂佛土。但是在這個娑婆世界自然而然就生成了六道輪回。所以說為什麼六道輪回是假的?是我們眾生把它創造出來的,也是因緣和合創造出來的。但是佛土就不一樣了,他是佛的願力,而且他可以一直存在的,沒有什麼所謂的無常,已經超脫了因緣和合的範疇,是依賴於佛的願力而生的,它依賴於願力就可以生出來。但是我們眾生不可以,我們眾生必須有因緣和合才能生出來,有各種各樣的條件關係才會有這個世界的產生。所以佛具備大神通大智慧。一個是我執非常重的凡夫眾生,另一個是無我的已經超脫的佛的這種對比。
所以眾生要不斷的去破除我執無明,那當然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去除的,因為無始劫以來就有這樣的無明,我執非常的重,我們自己都意識不到,除非可能麵臨一些事情的時候我們才會意識到。我比如說當我生病的時候才會留戀這個世界,我真的不想死。其實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了你沒有看破生死,你還是對這輪回,對虛假的身子非常的執著,你還是對痛苦很執著,因為死會有痛苦,所以會對痛苦、生死非常的執著。這個生死就是來源於我執,其實有沒有生死呢?其實是沒有生死的,法身不生不滅恒常存在,隻有肉體因緣和合的產物才會有生死痛苦。在極樂佛國是沒有痛苦的,隻有在六道輪回因緣和合產生了痛苦。這種因緣和合就是我們的貪嗔癡慢疑所形成的環境、條件。所以說自己要下意識的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然後自己平常多修福報,多修行提升智慧,這樣才能夠不管是在修行上麵還是在處理世間的問題上都有一個比較豁達的認知心胸。
最後請菩薩加持八功德水淨洗娑婆世界。然後道場的師兄及法界眾生能夠在八功德池水裏淨化清洗一下業力。看到八功德水把整個娑婆世界的眾生都包裹起來了,然後進行一種淨化。看到眾生的業力、煩惱、障礙都非常的多,都是非常濃稠的黑墨一樣的業力從眾生的身體裏流淌出來,但是一碰到淨化的八功德水就能夠給他淨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