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閑習章草(2)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405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回娘娘蜀中經唐末大亂,學館皆已荒廢,臣不忍看學子流失,才建議皇上營造學宮,回複教育。老臣不敢邀功,皇上聖明,力主教育乃國之大計,也是蜀人之福。”
我笑著點頭道:“還聽聞大人想出私資刊印《文選》、《初學記》,據說其中還有故事?”
“老臣自幼家貧,於艱難中求學苦讀。未仕之前,嚐向人借書,借書之人常有微色。臣深知愛書而不得之苦,當日曾立誓:‘異日若貴,當板以鏤之,遺學者。’今日我仕為蜀相,自當踐當日之言。”
聽罷心中更加敬服,又見另外兩人一直肅立恭聽,便出言相問:“不知這兩位是……?”
母昭裔道:“句中正、孫逢吉,乃老臣門下弟子。句中正現任崇文館校書郎。句中正善書法,篆、隸、行、草皆工。孫逢吉隻書刻《周易》,仍能勝任刊印之事,所以老臣今日正想引薦此二人,協助臣刊印《九經》。”
“刊印《九經》之事也全權交由丞相負責,至於人選自然丞相作主了。句中正!”
“臣在!”
“你篆、隸、行、草皆工,皇子玄喆習隸書,朕今日就指了你為玄喆授隸書課,徐妃娘娘習草書也一並由你指導吧。”保元臨時起意選了句中正。
“臣惶恐,隻怕臣的學識不足以教授皇子與娘娘。”
我笑道:“句校書就莫推辭了,我這樣入門的水平,先生教授綽綽有餘。”當下就行了拜師禮。禦書房一行真是收獲頗豐。
刻《九經》的同時,母昭裔出私資令門人句中正、孫逢吉將《昭明文選》、《初學記》、《白氏六帖》寫下來,雕版印刷,幾年之後這些書便在蜀地廣泛流傳,用今日的話講,母昭裔可算得上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私人書籍出版商了。
自今歲始,玄喆除同眾皇子親貴們從諸王宮侍劉保義學習外,又拜了句中正獨習隸書。龍躍池邊梔子園東傍建了新莊,本為禦賜母昭裔書《九經》之用,母昭裔不敢受,便賜了皇子作讀書堂。句中正每來便在讀書堂中為玄喆授隸書課。我心血來潮習的草書,自此也有了正規師受。
保元喜藏書,亦總有些寶貝。一日竟從他那藏書庫中,找到《十七帖》。保元高興宣了句中正來鑒賞。句中正端來細看回道:“《十七帖》乃是唐太宗李世民購得的王羲之書,因卷首帖有“十七”,故名《十七帖》。傳世的《十七帖》有兩係,一係是由唐弘文館館臣解無畏勒石、褚遂良校定,的“敕本”;另一係則是是賀知章的臨本。依臣看這本帖尾無“敕”字,斷為賀知章的臨本。”
我原以為找到真跡,一時失望難掩,訕訕地拿來看那帖尾。保元笑道:“寫詩、習書法,現在還要找真跡,卿卿這日子比朕還忙啊。”
句中正見我失望又道:“娘娘得了這《十七帖》可是好事一樁,我們習草書的以《十七帖》為最好的範本。而得這賀知章的臨本也算是一件幸事。”
保元點頭道:“凡書法之能情動於衷,而盡發於外,一展癡情者,當以草書為最。”
“皇上說的極是,草書以線條言誌。娘娘平日的心情亦能從所書之字中顯現。心意舒坦者,則婉轉流暢,幽雅清麗;意氣風發者,則圓轉飛動,筆墨淋漓。”
“聽先生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本宮受教了。”我拱手作揖道。
“近日見玄喆的隸書也越發精進了。句校書功勞不小啊!賜錦緞二十匹。”
見他善待文人儒士,我與他之心越發貼近。
得了《十七帖》,習草書之興也更濃,秋日早起,霜露正濃,青兒便替我研墨布紙,於碧窗之下習字臨帖,這正是:
清曉自傾花上露,冷侵宮殿玉蟾蜍。
擘開五色銷金紙,碧鎖窗前學草書。
---------------------------------------------------作者有話說:雍都舊本《九經》多不可考證,以上說的九經以唐代開成石經的出土十二經中前麵九經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