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心中的花蕊夫人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883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初離蜀道心將碎,離恨綿綿,春如年,馬上時時聞杜鵑。……”一首《醜奴兒》隨口吟來,雖然隻有半闕,卻淋漓盡致,直抒胸臆,可謂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乃多少男兒不如也。這是公元964年,宋滅後蜀,國破家亡之日,軍騎催行,花蕊夫人隻得含淚踏上了去汴梁的路。
才女傾情,紅顏血淚,一個享盡榮寵的帝妃,無奈何淪落為亡國奴,並成為趙氏兄弟爭搶的對象。奈何,無奈何?她的傑作《亡國詩》就是在這種沉痛的心情下寫出的:“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兩個反問句,寫出了花蕊夫人的無奈和心酸。難道女子就不愛國?她曾協助後主孟昶寫下了“朕念赤子,籲食宵農,托之令長,撫養安綏”“無令侵削,無使瘡痍。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爾俸而祿,民膏民脂”讓官員不要忘了自己是百姓的父母官。她曾要求後主孟昶節縮宮例,也曾要求捐贈首飾給前線的將士。她曾協助孟昶修明法治,頒刻“官箴”,刻列“石經”,刻印經史,設置“匭箱”(類似今日的檢舉箱),廣開言路,建立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國家畫院,編成中國第一部詞選《花間集》,在成都圍城四十裏城牆上種植芙蓉花,讓錦城大放異彩。應該說,她是那個女人不能參政的時代的一個有思想的女人。
趙匡胤兄弟製定“先南後北”的戰略,恐怕謀取的不僅是錢財和權利,還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吧。花蕊夫人的夫君孟昶用下跪稱臣的屈辱都沒有換來幾天活命,難道趙匡胤隻有他的政治目的?天知道!趙匡胤兄弟為了她,也曾出現隔閡。一說是花蕊夫人參與了政治,涉及到趙氏兄弟的“金匱之盟”,說了不該說的話,所以讓趙光義懷恨在心,欲殺之而後快;一說是趙光義因得不到花蕊夫人,因愛成恨,所以一隻冷箭要了她的命。我寧可相信後者,因為這樣的女子值得去愛。
作為封建女子,花蕊夫人的榮耀是是千萬女子夢寐以求的。成為亡國之妃,又被新的統治者占為己有,可是她仍然得到了愛。我說過了,這樣的女子,讓男人沒有辦法不去愛她。可是她便成了別人口中的紅顏禍水,不知羞恥的女人了。可是,這是她一個弱女子的錯誤嗎?有人說:“這是為婊子立貞潔牌坊。”我不屑,不理這樣的攻擊。要看你站在什麼角度說話了。自古一來,從孔聖人說起,到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哪一個沒有瑕疵?站在道德的觀點上說,他們有時也是無法通過悠悠之口的,又何必去苛求一個女子?這故國之思,亡國之痛豈是一個女子柔弱的雙肩可以擔負的了的?
一個有著花蕊般美貌的帝妃,一個有著超人才華的女詩人,一個被三個皇帝愛著的女人,在刀光劍影,戰火紛飛的亂世中,如盛開的牡丹花,綻放出燦爛奪目的光彩。她超人的才情,花蕊般的美貌,是上天的恩賜。她詩詞歌賦樣樣皆通,尤擅於宮詞,《全唐詩》收錄了她的一百五十多首詞,她是個名副其實的文學家。才貌雙全對她來說到底是福氣還是隱患?是紅顏禍水誤了國家嗎?亦還是曆史的必然呢?
五代十國是大唐的衰敗史。不折不扣的亂世,政權頻繁交替,直到雄才大略的宋太祖實現了他的宏偉目標。讀讀白居易的《長恨歌》,為楊貴妃的命運感慨萬分。如果在現代,楊貴妃會成為一個無與倫比的藝術家,照樣會有眾多的粉絲追隨,照樣會迎來大捧的鮮花和掌聲。楊貴妃要的隻是君王的專情,而無心於國家的安危,放任自己的兄弟姐妹充當了不光彩的角色,讓自己連帶背讓了禍國的罵名。花蕊夫人雖然也有和楊貴妃一樣的浪漫情懷,但是一般說來,作為一個善於文字的女人會比精於藝術的女人更多一份敏銳,多迸射出一些思想的火花,而不可避免地多了些憂國之思。
可是這詩句仿佛也是花蕊夫人的寫照。“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君王掩麵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她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的國家,相信愛情的永恒,無奈何生在亂世,她一個柔弱的身軀,卻無力改變曆史的變遷。
花蕊夫人拋不下孟昶昔日的恩情,所以親手畫了他的像,背著人私自祭拜,不料被太祖撞見,隻得謊稱是張仙。宮裏的妃嬪,聽說供奉張仙可以得子,便都到夫人宮中照樣畫一幅,供奉起來,希望生個皇子,從此富貴。後來,這張仙送子的畫像,竟從宮中傳到民間,連民間婦女要想生兒抱子的,也畫一軸張仙,香花頂禮膜拜,至今不衰。如此,孟昶九泉有知,死也瞑目了。後人有人詠此事:“供靈詭說是神靈,一點癡情總不泯;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誰說花蕊夫人不念舊,她忘不了和孟昶花前月下,吟詩弄月,誌同道合的日子。
她預感到,自己離去見孟昶的日子必不遠矣,所以一切都那麼坦然,超脫。死時雖梨花似帶雨,血濺如桃花,卻從容,卻無撼。一代才女香消玉殞了,讓愛她的人為之心痛!
在巴山蜀水中,她的名字刻在曆史的痕跡中,她的詩和她的名字一樣留在曆史的青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