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永不言棄,耋年登第,古今罕有:清代廣東科舉考試奇人謝啟祚一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822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作者:史遇春
    一
    人生的事,其實很簡單。我總結了一下,大約有兩點:
    第一,要想有所成就,兩個字:
    堅持!
    第二,為人處事要想圓滿,兩個字:
    耐煩!
    可是,人世間的事,又往往是: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
    所以,人生的事,盡管說來簡單,但是,大多數人還是無法做到成就、達成圓滿。
    讀清代筆記時,看到了一位參加科舉考試、一直考到九十歲的人。
    讀到這些,忽然間,我的思想就轉變了,馬上覺得:
    科舉考試,不再是《儒林外史》中範進中舉的悲劇、諷刺劇、甚至鬧劇,而完全成了一出喜劇。
    您想一想:
    一位九十多歲的老爺爺,還在興致勃勃地參加科舉考試,這不但是一種執著的精神,猜想,在他,大約也成了一種樂趣吧。
    下麵,就來看一看清人筆記中是如何記述相關事體的。
    清人陳康祺在《郎潛紀聞初筆》卷六《謝啟祚耋年登第》中,記載了這一奇人、奇事。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乾隆(公元1736年~公元1795年)時期,粵東有一生員,名叫謝啟祚。
    謝啟祚的年紀,已經是九十八歲高齡了,但他還繼續入秋闈,參加鄉試。
    眾所周知,鄉試考中的稱為“舉人”。
    在成為舉人之後,才能取得參加會試的資格。
    需要指出的是:
    明、清兩代,對舉人較為優待,一旦中舉,就永遠具有繼續參加會試的資格。而且,明、清的舉人,還有一個不同於前代的地方,那就是,可以因此進入仕途。
    這樣一說,大家就可以理解,《儒林外史》中的範進,在未中舉前,窮困落魄,是怎樣地被嫌棄;在中舉後,欣喜發狂,又是如何地被抬舉。
    中舉,在清朝,就意味著,有了進入官場的資格和通行證。
    按照謝啟祚的情況,因為奔走考場多年,又是這般地高壽,據稱,按照當時的往例,他是完全可以向清廷申請,請求政府恩賜舉人出身給自己的。
    實際上,每一次,清廷高級官員要將謝啟祚的名姓列在申請恩賜舉人出身的名單上時,謝啟祚都會極力製止。他對此的說法是:
    “各人的科名,都是各有天數的,要看各人的命。我雖然年長了一些,但是,我寫文章的手筆還未見衰頹。所以,又怎麼見得我這一生就不會為老秀才們揚眉吐氣呢?”
    (未完待續)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