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翰林最清苦,在事事需花錢的清朝京師生活,經濟上的希望在哪裏?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996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作者:史遇春
    二
    翰林在京師生活的希望,就是期盼能夠得到三年一放差的機會。
    所謂放差,就是朝廷差派廷臣執行某項特定任務。清製,凡放差,均由軍機處承旨進呈名單,由皇帝以朱筆圈出,是為特簡。若單內無名者,即無放差之可能。
    翰林放差,一般可以分為三等,最好的一等就是學差。
    學差,也就是外出擔任提督學政,主管一省教育、科考。從京師各部院侍郎(從二品),京堂(大理寺、通政司、光祿寺、鴻臚寺、太常寺、太仆寺等等,為三品或四品京官),翰林院修撰、編修、侍讀、侍講(五品或六品),科(即都察院六科給事中,正五品),道(即都察院十五道監察禦史,從五品),各部院郎中(正五品)等官員中以進士出身者簡用。因此,各省學政並無固定品級,若以侍郎而授學政即為從二品,以郎中授學政者即為正五品。俗稱學台、學院、學憲,與布政使、按察使不同,並非地方官、而是由皇帝親自委任指派的官員,類似欽差的性質。
    看來,學差並不是翰林專享的,所以,機會也是有限的。
    翰林有幸放學差,會在地方上任職三年。三年期滿,如果是在大省任職,那麼,就可能有三四萬兩銀子的節餘;即便是分到小省的學差,三年屆滿,也可收入上萬兩銀子。
    翰林放差,第二等就是去做主考官。
    主考是明、清的官名,主掌各省及京師鄉試,職務為總閱應試人的試卷,分別去取,核定名次,將取中的舉人及試卷奏報朝廷。
    清製,主考一正一副;惟順天鄉試於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乾隆(公元1736年~公元1795年)中改為正副三人;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道光(公元1821年~公元1850年)後,主考一般為一正三副。清初主考也有簡派舉人、貢生出身者;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公元1662年~公元1722年)後,限用翰林官,間用進士出身的部屬官。
    翰林放差做主考,一次,就可以獲得數千兩銀子。當然,主考與學差一樣,也分省份。最苦的是廣西,做一次主考,也就能拿九百兩左右的銀子而已。
    此外,翰林放差,還有鄉試、會試的房差。
    所謂房差,也就是擔任房考官的差使。
    房考官,是指在明、清兩代鄉試、會試中,協同主考或總裁閱卷的官員。因在試院閱卷時各居一房,故名。
    房差的收項,主要靠門生的贄敬。贄敬的厚薄多少不定,主要看各自門生的貧富程度。不過,一般情況下,一次也就能得三百兩左右的銀子。雖然銀子不多,但,總比沒有的好。
    翰林放差,最閑散舒服的,就是做房考。
    房考,亦稱“房官”,是明、清兩代鄉會試時分房閱卷的考官。
    (未完待續)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