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真讀書人天下少!文學批評家金聖歎因何而死?羅織名士,杜絕清議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356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作者:史遇春
三
最後,就來再來介紹一下這位“真讀書人”:
金聖歎,後改名人瑞,字聖歎,別號鯤鵬散士,自稱泐[lè]庵法師,明末清初蘇州吳縣人,著名文學家、文學批評家。
主要成就在文學批評,對《水滸傳》、《西廂記》、《左傳》等書都有評點,曾修訂《推背圖》。
乩降才女葉小鸞,寫下動人篇章,成為江南士人佳話,亦為曹雪芹構思和創作《紅樓夢》的素材之一。
有“六才子書(《莊子》、《離騷》、《史記》、《杜工部集》、《水滸傳》《西廂記》)”之說。
提高通俗文學地位,使小說戲曲與傳統經傳詩歌並駕齊驅,被推崇為白話文學運動的先驅,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神宗(朱翊鈞)萬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三月初三,生於蘇州。
幼年貧困孤獨。
九歲入塾,刻苦勤奮,思想獨立,喜愛閱讀,尤沉迷於《水滸傳》。
後考取秀才,因耗費無度,以致常處貧困。
篤信神佛,喜讀佛經,常結交僧人。
擅長扶乩降靈,自稱佛教天台宗祖師智顗弟子轉世化身,托名“泐庵”法師,士大夫尊稱為“泐公”或“泐師”。
二十歲起,在吳縣扶乩,自稱收納三十多個已逝女子為冥間弟子。
明思宗(朱由檢)崇禎朝(公元1628年~公元1644年,共17年)中期最為活躍,曾到葉紹袁、錢謙益、姚希孟、戴汝義等士大夫家中扶乩,寫出優美感人的篇章,往往說中事主的心思,受葉紹袁等人的崇信。錢謙益直言其似乎受某種神靈支配。
後絕意仕宦,埋首書本。
約在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評點《水滸傳》。
清世祖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刊行評點王實甫《西廂記》。
此外,編輯唐詩選集《唐才子書》8卷,編寫八股文應試範本《製義才子書》,並注釋杜甫詩集。
亦開堂招生講學,旁征博引,頗受當地士庶讚賞。
為人狂放不羈,能文善詩,因歲試作文怪誕而被黜革。
後為應科試,改稱金人瑞,考第一,但絕意仕進,以讀書著述為樂。
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皇帝對金聖歎的作品加以讚美“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時文眼看他。”聽說此事後,隨即“感而泣下,因向北叩首”。
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吳縣新任縣令任維初為追收欠稅,鞭打百姓,虧空常平倉的漕糧,激起蘇州士人憤怒。三月初,與一百多個士人到孔廟聚集,悼念順治帝駕崩,借機發泄積憤,到衙門給江蘇巡撫朱國治上呈狀紙,控訴任維初,要求罷免其職。朱國治下令逮捕聚集士人十一位,並為任維初遮瞞回護,上報京城,說是諸生倡亂抗稅,並驚動先帝之靈。清廷有意威懾江南士族,再逮捕金聖歎等七名士人,在江寧會審,嚴刑拷問,後以叛逆罪判處斬首,於七月十三日行刑,終年54歲,是為哭廟案。
臨死前,看見家人,神色自若說:“蓮子心中苦,梨兒腹內酸。”他的家人一聽,忍不住嚎啕大哭,圍觀的人也都為之鼻酸,而潸然淚下。
財產充公,家屬發配滿洲。
僅向巡撫示威,並無意造反,卻遭貪官陷害,在獄中悔恨交加,念念不忘、難以釋懷的是才子書評點尚未完成,辜負生平誌業。
死後,族兄金昌收集編輯其著作與遺稿,題為《唱經堂才子書彙稿》出版,兒子金雍則編集他對唐詩的評解,題《唐才子詩甲集》出版。
傳說聖歎死後托夢給朱眉方,說他已成為鄧尉山神。鄧尉山在蘇州西南七十裏光福鎮,又名萬峰山,前瞰太湖,風景極佳。鄧尉山多梅樹,花開時一望如雪,如頌聖歎人品之高潔。
墓葬在蘇州吳中區藏書五峰山下博士塢,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傳在今河北省阜城縣曾有衣冠塚一座。
(全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