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曆史上的清流概述及清德宗光緒時期的清流興衰小記(上)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167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作者:史遇春
    (上)
    要說清流相關問題,先從清流的簡要曆史說起。
    一、曆史上的清流概述
    這裏,就先說一說清流及其簡單曆史印跡。
    清流,原指清澈的流水。
    後來,清流被借指活躍在政治環境下的一個群體。
    清流的曆史蹤痕,大體可簡述如下:
    東漢末年,太學生郭泰、賈彪和大臣李膺、陳蕃等人聯合,批評朝政,暴露宦官集團的罪惡,被目為“清流”。
    漢桓帝(劉誌)延熹九年(公元166年),這些被目為“清流”的人士,遭到宦官集團的誣陷,並被朝廷以結黨為亂的罪名進行捕殺。十餘年間,他們先後四次被清洗,其時,遭殺戮、被充軍、遭禁錮者達七八百人,史稱“黨錮之禍”。
    唐昭宗(李曄)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唐宰相柳璨諂媚逢迎朱溫,譖殺大臣。
    朱溫在其親信李振的鼓動下,於滑州白馬驛(今河南滑縣境),一夜之間,盡殺左仆射裴樞、新除清海軍節度使獨孤損、右仆射崔遠、吏部尚書陸扆、工部尚書王溥、守太保致仕趙崇、兵部侍郎王讚等“衣冠清流”三十餘人,並將他們的屍體投入黃河,史稱“白馬之禍”。
    李振在唐懿宗(李漼)鹹通(公元860年~公元874年,共15年)、唐僖宗(李儇)乾符(公元874年~公元879年,共6年。)年間,屢次不第。由此,他十分痛恨士大夫。當日,李振曾對朱溫說:
    “此輩自謂清流,宜投於黃河,永為濁流。”
    朱溫笑著聽從了李振的建議。
    “白馬之禍”後,李唐王朝的勢力基本被掃除。兩年以後(公元907年),朱溫廢掉唐哀帝(李柷),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梁”,史稱後梁。於是,朱溫也成為了梁太祖,唐朝正式滅亡。
    在明代,也有一部分朝官被稱為清流。這股清流主要是東林黨形成之前的一些言官,他們基本上都是都察院禦史和六科給事中。大家所熟知的海瑞,就是這其中比較極端的人物。到後來,東林黨也曾自稱清流。但是,東林黨已背離早先清流的宗旨,熱衷黨爭,他們與齊黨、楚黨、浙黨、宣黨鬥爭不止,並借京察等機會,進行互相傾軋。
    晚清統治階層內部,也有一個政治派別,即所謂的“請流派”。“請流派”評議時政,上疏言事,彈劾大臣;他們對外反對列強蠶食,對內主張整飭紀綱。中法戰爭〔公元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光緒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於法國侵略越南並進而侵略中國而引起的一次戰爭。〕前後,“清流派”被分為前後兩輩。前“清流派”奉軍機大臣李鴻藻為魁首;後“清流派”以戶部尚書翁同龢為支柱。清德宗光緒帝親政以後,他們以擁帝相標榜,被稱為帝黨;以別於當權的後黨,即擁戴慈禧太後(葉赫那拉氏)者。
    因為清流的特征極其曆史行為,所以,清流也被用來喻指德行高潔、負有名望的士大夫。如:
    晉陳壽《三國誌·魏誌·桓階陳群等傳評》:“陳群動仗名義,有清流雅望。”
    明末清初顧炎武《梓潼篇贈李中孚》:“讀書通大義,立誌冠清流。”
    說完清流,還必須澄清一下清議、清談、空談這三個名詞和概念。
    (未完待續)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