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狀元的風光:清人筆記中的狀元登科實錄(四)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752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作者:史遇春
    (四)
    國子監釋菜、釋褐禮畢,又來至明倫堂【古代多設在文廟、書院、太學、學宮的正殿,是讀書、講學、弘道、研究的場所。“明倫”二字,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
    明倫堂內,兩位大司成【國子監祭酒。大司成,官名,教導“世子”(貴族子弟)之官。《禮記·文王世子》:“大樂正學舞幹戚,語說,命乞言,皆大樂正授數,大司成論說在東序”。江永說:“大樂正、小樂正所教者儀文器數,別設大司成一官,專講說義理”(朱彬《禮記訓纂》引)。唐高宗一度改國子監為司成館,祭酒為大司成,旋複歸。但仍相沿,以大司成為祭酒的別稱。】正坐,受三鼎甲的三叩【也是規定的禮數,不是普通用詞】之禮。
    拜大司成時,比較有意思,整個過程中,大司成的身體都不敢動。為什麼呢?
    因為俗傳,如果三鼎甲拜大司成的過程中,大司成的頭動,那麼,會對狀元有妨,導致狀元不吉利;大司成的左右手動的話,會對榜眼和探花有妨,導致榜眼和探花不吉利。
    這種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了,所以,大家都遵行不悖。
    三鼎甲從國子監出來之後,聯馬而行。這沿途觀者如堵,看客雲集。這個大好時機,連禮製嚴格、婦人不能隨便拋頭露麵的社會風習都有所突破。此時,高門大戶裏的婦女們或者透過門垂的湘簾、或者登樓於高處,倚檻觀看狀元初行的盛景。
    這一盛況,就是俗稱的狀元遊街。
    當日情景,猶在眼前:風和日暖,天街無塵;街邊禦柳低垂,濃密成蔭;櫻桃掛在樹枝,鮮美可人;靚麗的杏花開得正好,花枝悄悄探出牆頭,引得人心神蕩漾。
    這個時候,天真無邪的孩童,看見這麼熱鬧的場麵,又是跳、又是舞,高興地歡叫:
    “狀元郎來了,狀元郎來了……”
    京城近郊的鄉村婦女,這個時候,也會穿上鮮豔的新衣服,蹬上色彩亮麗的鞋子,不怕艱辛,徒步走到街上來看狀元遊街。
    這些鄉村婦女們,一邊看狀元遊街,還一邊隨意地評價議論到:
    “今年的狀元很俊美啊!”
    “榜眼身形好魁偉啊!”
    “那個探花,真是秀氣!”
    ……
    有些人還說,以前的年代,大概是唐宋時期,駙馬爺就是在這三鼎甲中選取的。
    其實,這些話,也就是些閑話。稍一深究,您就會發現實在有些可笑。
    當然,選狀元作婿的事肯定有。想想那些侯門繡戶裏的處子,在閨閣之中守貞待嫁。這些女孩子的父親,在朝中執掌大權,她們能夠與進士及第、在金馬玉堂之中高就的士子成雙成對,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是,像《柳林池》【陳世美被招贅為駙馬】、《琵琶記》【蔡伯喈不負眾望成了狀元,受封拜官,娶了相府牛小姐】這樣的故事,在整個清朝,如此這般的真實情況,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話說清代的科名很難取得,中個進士,那是千辛萬苦中來的。要高中皇榜,須經過童子試、科試【明清學校製度之一。每屆鄉試之前,由各省學政巡回所屬府州舉行考試。凡欲參加鄉試之生員,要通過此種考試。】、春闈【指明清京城會試,均在春季舉行。】,中間的艱難曲折,層層關隘,種種競爭,不但費心費力,而且還費時日。一般情況下,獲取進士的功名,這中間要經過很多年。情況好一點的,一個人取得科名時,他都已經過了二三十歲了。
    所謂“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就這一點而言,清朝的士林風氣還算淳厚,遠比不上唐宋時期那麼開放和輕慢。
    所以,選駙馬、贅相府的事,您要說它發生在清代,那差不多都是無稽的笑談。
    再說狀元遊街結束後的動作:
    狀元騎馬回到居處,榜眼探花會一直送他到達。
    然後,探花要送榜眼至所居。
    最後,探花才自己回到住所。
    等到狀元遊街結束,回到會館時,此刻,會館之中,張燈結彩,熱鬧非常;酒宴豐盛,人聲鼎沸。會館之外,冠蓋雲集,車馬填巷。
    朝中的大官、翰林等,這個時候,都會前來道賀。
    狀元及第,整個慶賀的過程之中,最忙的人,主要是其同鄉京官。他們要在會館之中為之款待嘉賓,迎來送往。
    這一天,同鄉京官忙忙碌碌,奔波勞頓,等到晚上,真是筋力俱疲。
    《諫書稀庵筆記》的作者清人陳恒慶應該參加了王壽彭狀元及第各項事務的處理。所以,他在前前後後的忙碌之後,想起了山東濰縣的俗諺,所謂:
    “乃弟娶新婦,乃兄跑斷筋。”
    也就是說,弟弟要娶媳婦,哥哥忙前忙後,筋都要跑斷了。京官幫狀元處理及第慶典的事情,就如同哥哥在幫弟弟娶媳婦一樣。
    關於清朝狀元及第的風光,至此,已經講完了。
    文中有未妥處,有不精密處,還請各位批評指正!
    (全文結束)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