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少年行 第33章 爽然清涼天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3399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天氣漸漸涼快,宣風坊的宅子也拿到房契了,小美便帶全家去看看。
三進的院落,進了大門,影壁後便是內門,大門]的右邊是看門人和車夫住的閽室和柴草房,左手是車棚、馬廄,內門]進去是獨立的正堂,是以前這家人的會客廳,還留下一個鑲螺鈿的屏風,屏風前寬大的一張坐床,其他的家具都沒有了。
正堂與內堂之間是第一個小院兒,東西廂房各三間屋,西廂房第一間是廚房,隔壁能當倉庫。
院子裏葡萄架占了半邊,下麵是石桌石凳,葡萄累累垂垂結了成百串,嚐了嚐還是酸的,一棵掛果豐盛的石榴樹和兩棵櫻桃樹,還有口井。
小美指著東廂房三間屋,跟蘇木南山說,“師兄,這兩間是你倆的,中間作書房,你倆人共用可好進來看看。”兩人看看水磨石的地,寬寬敞敞三間房,都很歡喜。
小美說,“回春堂那邊得請些工人了,兩進後院兒改成倉庫和工人的住處。”
蘇木說,“郎君,我跟蘇木還是輪流到回春堂值夜,不去看著總不放心。”小美點頭稱是。
又說,“師兄,你們的房過幾天給砌上火炕,一會兒咱們量量,把圖紙給畫了,咱家改造地炕火炕的工程都讓我幹爺給承包了,不讓我操心呢。”
子美娘笑了,“哎呀你這孩子,臉皮可真厚。”
第二進院子比前麵大了一倍,花木繁茂,兩側廂房前不像一般的飛簷回廊,反而是供藤蔓攀爬的木回廊,一邊是幾棵紫藤,覆蓋了三十多米,想來春天一定壯觀。另一側則是幾棵薔薇,也不知是什麼顏色。空地還很多,回頭從令問家移那些花木過來剛好。
小美讓蛟蛟出來,看看堆了一座小假山的池子,水源是從西山牆隔壁人家的花園開了洞引過來的,又流到第三進花園去,蛟蛟一看是源頭活水,高興的一猛子跳進去玩兒了。
小美說,“娘,這個院子挨著正堂,我的朋友們常來玩兒,吵吵鬧鬧影響你休息,南邊這個正屋我要了行嗎?”
阿娘笑著,“當然隨你挑了,娘聽你安排,現在我家小美是家主嘍。”
小美又指指這邊幾間當客房,以備朋友留宿,那邊一間當浴房,挨著外麵的壁爐洗澡暖和到時候三個院子建三個浴房,生活汙水都順著暗溝流到門]外大街上的排水溝。
走到最後一進院子,子美娘一看便喜歡上了,這院兒裏四季花卉最全,現在還開著一片茉莉,幽幽散著清芬,水從前院引進來,彎彎曲曲繞了一圈,架了座十尺長的紅色小拱橋,微型小河裏隨意堆些石塊,分外天然。
子美娘欣喜的沿著小橋走一趟,見水菖蒲和浮萍分外可愛,一叢荷葉裏還有朵孤零零的粉荷,和十幾個蓮蓬,蛟蛟也從前邊遊了過來樂的搖頭擺尾的。
幾棵楓樹,鬆柏與老梅,秋冬也有色彩。
一看這主屋還是兩層的,子美娘興衝衝走上屋頂,上麵是個四麵透空的閣樓,夏天放下帷幔竹簾在此乘涼最好不過。
子美娘高興的轉來轉去,往東西方一看,都是別人家很大的花園,往南一看,竟是一片牡丹苗圃。喜道,“小美,明年咱們不用出門],坐在這兒就能賞牡丹了你看看!”
小美一瞧,兩邊都是十幾畝的宅子,就他家這個小,原本是西邊隔壁的大宅單獨分出了個小偏院,給自家的親戚住了,所以這水脈都通著,水流出去又到了南邊這個苗圃。
他和蘇木南山量尺寸畫圖紙,他娘帶著梁媽媽和青梅,在後院八間廂房裏研究誰住哪一間,一會兒又去看花木。
忙活到晌午才弄完,小美去後院找他娘,她們發現了一大叢薄荷,正掐葉子呢,小美說,“這麼多薄荷,掐著多慢,看我的。”離地一掌高的地方,攔腰抓了一把薅斷,五六把就把這一片薅禿了。
把她們幾個笑的,“兒啊,薅這麼一捆當菜吃啊?”
小美說,“用處可多了,再說,越薅越長的密實。走吧,太餓了,咱們找個酒樓吃了飯再回去吧。”
梁媽媽趕緊擺手,“哎呀郎君我們不去了,這可不合規矩。”
小美道,“一家人吃個飯怎麼了,什麼規不規矩走,去,曉月樓。”
六個人帶著蛟蛟談笑風生便去了曉月樓,要了個單間,熱熱鬧鬧吃了一頓,走出門時迎麵見了王掌櫃。
王掌櫃叉著手忙謝他上次那鬥玉壺冰,說道那碧荷醉散著一壺一壺的賣,客人都說好,就剩三鬥了,正要找他再買呢。這個玉壺冰可沒舍得給別人嚐,自己每天自斟自飲,簡直太美了。
問他還有現成的酒嗎,小美說,“哎呦,王掌櫃真不巧,上回餘下的都送到玉真公主府了,寧王又把下一批給訂走了,連李郡公的還沒送去呢,您再等等。”
王掌櫃直拍大腿,“哎呦,我怎麼不早點兒說呢,這下可好,寧王一帶頭兒,不知又有多少貴客去找你了,我得排到啥時候啊!”
小美說,“那不能,李郡公說的早,還是打算八月節請客用的,另外還定了九月九的菊花酒和茱萸酒,送完他家的之後就給您,肯定不讓王掌櫃您久候。”
王掌櫃說,“好好好,謝謝張小郎君了,回頭我這兒要拿不出您回春堂的酒來,倒叫客人掃興了不是。誰不想嚐嚐王爺公主們愛喝的酒啊,一會兒就把錢送到回春堂去,您有什麼酒,我每樣兒都得訂上,那我可等著了啊!”!
小美拱手道,“哎!行,放心吧!”
回去路上小美一直沉思,大家也不打擾他。一回到家,小美便帶上錢叫著南山去買東西,蘇木在鋪子裏守著。
兩人直接奔北市買上次的青瓷和白瓷鬥瓶,問能不能瓶子上刻好字再燒,掌櫃說得等半個月,小美便要求給刻上兩種,“回春堂清釀”和“回春堂醇釀”,各定了五百,告訴掌櫃模具都留著,回頭還得要多訂。
突然想起沒有肥皂盒,要了紙筆,畫下帶漏水層的肥皂盒圖樣,商量好價錢,定做了五百個。
還是先買了二百個沒字兒的鬥瓶用著,麵脂盒香粉盒又挑了一堆。
並二百斤蜂蠟,兩桶椰子油,一桶山茶油,骨質豬鬃的牙刷順便拿了幾把回家準備換著用,看見還有便宜些的木質牙刷,想了想,買了一百把。
南山問,“小郎君,牙刷買這麼多幹啥啊,怎麼用的完。”
“不是自己用,你看,總有人來咱家看牙痛、口瘡和齲齒,還有些人不該拔牙的也去江湖遊醫那裏亂拔牙,這很危險的。”
“可不是,前次還聽說有個人本來有心疾的,拔了牙回去中風,沒幾天就去世了。”
小美記得軍閥吳佩孚就是死於拔牙引起的感染,歎息了一聲,又說,“其實,隻要每天早晚刷牙,這些毛病基本就少了一多半,我剛才見到薄荷,想把咱們現在用的牙粉味道調一調,雖然這些藥物是有效果,但是味道真讓人不舒服,又苦又鹹全是藥味兒。我想咱們回春堂不能光管治病,還要多給病人講講如何防病,勤洗澡勤洗頭,那些癰疽、惡瘡、皮癬、長虱子臭蟲的就不會這麼多。”南山點頭稱是。
“再多做點硫磺蛇床子苦楝的胰子,收個本錢就行,還有牙粉,買不起的就白送也行。養成幹淨的習慣就不容易得大病,什麼瘟疫瘧疾之類的也沒那麼容易傳播了,窮人要是再得個病,那日子還怎麼過。”
南山說,“可不,有人一年隻洗一次澡,怕傷元氣,也從不刷牙,連弄個柳枝子剔牙都懶得。你看外頭好多女子牙齒都用鐵液塗黑,以為這就能防治牙病,嗬嗬,反正我以後娶媳婦可不要黑齒的。”
小美哈哈大笑,“是啊,不講究的邋遢的要命,講究的又太過火啦。有次聽令問說,寧王每次跟人說話前,先得嚼一嚼沉香麝香,吐了渣之後才跟人說話呢,雖說是吐氣如蘭,可是那也太難吃了吧,難為他了。”
買完了離開北市,到了回春堂附近,讓米店給送五十鬥米,賣粗陶的店裏讓送來一百個能裝十鬥的大口壇子。
回去蘇木說,“王掌櫃送來了五百貫,說咱有什麼酒就給他些什麼酒,您看著辦就行。”小美讓蘇木記上賬,一會兒米店送來了米,陶器店送來了壇子,小美收了,讓梁媽媽和青梅洗壇子,晾幹了明天好去買蔗漿。
這邊兒讓兩個師兄給配藥,回春堂日常配的最多的擦牙方是用皂角、生薑、地黃、旱蓮草、槐角子、細辛、荷葉各一錢,升麻五分,碾成粉配著青鹽拌勻。
小美另外讓試試用大量薄荷磨成糊,加上菊花、桑葉、竹葉、藿香、皂角、綠豆粉、鹽,還有生甘草粉,一起混勻晾幹,再碾-次。
幾個人把配方加加減減,沒一會兒就做好了,薄荷加的多,牙粉就成了一團碧綠的膏狀物。三個人興衝衝的各自拿把新牙刷跑後麵站一排刷牙去了……
小美含著泡沫說,“我覺得還不夠甜,師兄,還能多加點甘草嗎?”
蘇木嗚嗚的說,“加唄,這用著好涼啊!”
南山也口齒不清的道,“真喜歡這薄荷味兒!能再多加點兒嗎?舒坦啊!”
漱完口,仨人再對著手掌哈氣,“哈……好香啊!舌頭真涼快!”
南山說,“咱們這比寧王吃沉香麝香吐出來的氣兒還好聞吧,嘿嘿嘿!”
小美說,“對了,咱們再搗碎點兒薄荷用碧荷醉泡它兩天,濾掉渣,回頭裝一瓶出門兒,跟誰說話就喝一口漱漱,親嘴兒之前也漱漱。”
那倆單身狗一聽,頓時羞澀的笑抽了……
注:
1985年,考古人員在成都指揮街的唐代灰坑發掘出四把骨質牙刷柄,其中-把現收藏於成都中醫藥傳統文化博物館。
這把牙刷頭部略寬,有12個植毛孔,分為兩排。刷柄從中後部逐漸縮窄、加厚。成都唐代灰坑牙刷的出土,將中國人使用牙刷的曆史往前推到唐朝。
作者閑話:
第一次寫文,感覺想法太多太臃腫,結構不太合理,打算從頭大幅度修改一遍,所以暫時停更新章,很抱歉,我還會回來滴,謝謝收藏的小夥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