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少年行 第12章 青鳥海上來 李白番外 2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4268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轉眼到了開元十三年,青城山中的太白與元丹丘自從結為道侶後,鎮日家“雲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過著神仙般瀟灑無憂的日子。
幾年前,太白曾見到了益州大都督府長史蘇珽,這位西南大員蘇珽對著周圍人說,“此子天才英利,下筆不休,雖風力未成,且見專車之骨。若廣之以學,可與相如比肩也。”將太白比之司馬相如,如此之嘉許,自令太白自豪感奮不已。
如今一轉眼太白將滿二十五歲,深覺此時道法已有所成,才名也廣布蜀中,出山的時機已成熟,他終於決定要“仗劍出蜀,去親遠遊”了。
丹丘可謂是最了解他誌向的人,太白既然想“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丹丘自然要盡力支持。
李白的母親當年夢到太白金星之後有了身孕,於是父親給他取名“太白”,父母一直對他寄予厚望,從小便傾力培養,所以他的雄心壯誌便是能有朝一日輔弼聖上,讓天下海晏河清。
這幾年,玄宗一再頒布詔令,許可全國地方官不必通過科舉,若有賢才和能人異士可直接向朝廷推薦。玄宗又親自注釋了《道德經》,令天下仕宦百姓家藏一冊,貢舉考試中還加了《老子策》。如此政令頻出,太白怎能不雄心熱血,急著出蜀去建功立業呢。丹丘思忖過後,便陪他一起離開青城山,先去拜見師祖司馬承禎。
此時國師卻因年事已高,再三告老欲往天台山修行,玄宗不得不應諾,卻不同意他去遙遠的天台山,而讓他在洛陽屬境內的王屋山隱居,以便時常相見。
於是丹丘太白來到王屋山的白雲道觀,見到了“白雲子”司馬承禎。仙師已年近八十,依然風姿岸然,神形俱妙。太白當即獻上《大鵬遇希有鳥賦》,自比大鵬,讚仙師為希有鳥,得獲大力稱許。
仙師不但誇獎他,“太白有仙風道骨,可與遊八極之表”,還高興的說,“我要把你加入仙宗九友裏麵,以後就改叫仙宗十友吧,哈哈哈。”
司馬仙師已決心隱退山林,再不赴紅塵,寫了舉薦信讓太白拿著,去投見王維、賀知章與孟浩然,既然是仙宗十友,就與他們幾人好好結交,這幾人的文采最高,定能與他一見如故。
丹丘卻聽說師父胡紫陽目前在嵩山修行,辭別了太白,自赴嵩山追隨師父去了,二人說好暫時分開,各自為理想而努力。
太白躊躇滿誌前往長安,不想此時孟夫子與王維正陷入那宗桃色事件,頭大如鬥,哪有心理理他。太白求見了幾次王維都沒見人,卻見到了對仕途徹底灰心失望,準備離開京城的孟浩然,便熱情贈詩雲“我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嘿,可不是嘛,這風流的孟夫子被玄宗當成個笑話可是笑了好久呢。
又去拜見了李邕,卻被一眾文人冷言冷語所激,血氣一湧,直接大放狂言,做了首《上李邕》:
“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裏。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結果可想而知,一首詩懟了一群官吏,眾人自然冷笑等著看他如何大鵬直上九萬裏,如此之後生可畏,李邕那等一向自負高才的人當然是懶得提拔這個狂生。
長安四處拜謁不受賞識,太白遂悵然四處遊蕩,遊洞庭、登廬山、至金陵。好在依舊還是壯誌昂揚,一路揮灑筆墨四處交友,才華恣肆揮金如土。
元丹丘在嵩山不斷收到太白一路寄來的書信,看他沿途寫下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北溟有巨魚身長數千裏。仰噴三山雪,橫吞百川水。”看他雖一路挫折,卻飽覽壯麗河山豪情萬丈,也略微放心了。
這次漫長的遊曆持續到次年,太白二十六歲了,他春至廣陵,又一路向東南遊遍蘇州、杭州、越州、台州,東涉溟海。然後回舟北上,再次來到揚州,終於散盡三十萬盤纏,困頓臥病於此。(有說三十萬金子的,不確,但三十萬文也不少,夠買兩套別墅的錢了。)
困頓中寫信給丹丘等友人,盡是些涕泣悲淚感懷思鄉之言,無錢、有病、身在逆旅,難免豪氣煙消雲散。丹丘忙寄錢給他,信中極道思念之情,勸他到嵩山來,太白回信依舊堅持要繼續求謁仕進之路。
這場病纏綿耽擱許久,令太白越發對前途焦慮急躁,本以為富貴唾手可得,卻被現實敲打的一頭包。
有了盤纏,他便繼續前行,沿著長江西上,觀雲夢,寓止安州北壽山;再北遊汝海、襄州,又在這裏重遇到了黯然回鄉的孟浩然,此時太白已二十七歲。
老孟已是四十歲了,還在蹉跎歲月不知前路。兩人一起到了安陸,想留在這裏自薦於本州裴長史,一直未果。二人本就是瘋起來不分軒輊,又同病相憐,時常大醉並服食寒食散,藥性一起更是放浪形骸。
(注:魏晉遺風,士人貴族多有沉溺於磕寒食散的,也叫五石散,為鍾乳石、紫石英、白石英、硫磺、赤石脂五種石藥所製。服此藥後,必須冷食、飲溫酒、冷浴、散步、穿薄舊衣,如不散發,則必須用藥發之,因稱寒食散。
食散其實與成仙無關,服之者聲稱祛病強身,實際上是為了滿足色。欲罷了,多有耽於聲色而熱衷服此導致癱瘓、發癰疽、甚至致死的例子,孫思邈痛斥此藥害人,但依舊風行。)
有次,李孟二人又服藥飲酒,狂態大發,竟衝撞了李長史的車駕,雖經太白一再申辯陪情認錯,大傷自尊,卻始終飽嚐閉門羹。此事成了太白在安陸期間最為鬱悒、最為人不齒之事。
丹丘已經兩年未見太白,思念得緊,聞訊立即來到安陸找他,見他與孟浩然廝混一處,飲酒放浪、憤世嫉俗。
這倆忽而意氣消沉,忽而狂放不羈,兩人寫了一堆莫名其妙格調不高牢騷抱怨的詩句,一看便是不清醒狀態寫的,丹丘苦口婆心勸他不要服藥不要縱酒傷身,哪裏聽得進去。
正巧胡紫陽仙師在隨州(今湖北隨州)太守處做客,紫陽真人在當地聲望極高,臨近州縣的官吏富紳排成雁陣等候他接見,即便遇上真人閉關打坐也不願離去。丹丘見太白頹廢至此,不得已便打著紫陽真人首席弟子的旗號,領著太白與孟浩然前去拜訪提督與李長史,終於得見。
之後二人不斷拜訪,頻頻參加當地官員的宴飲,一再投文自薦,但一遇挫折便依舊故態複萌。丹丘見說什麼他也聽不進去,不願與他爭吵,留下銀兩,自己準備返回嵩山。
這孟浩然震驚於丹丘的翩然風采和影響力,頻頻寫詩拋媚眼表達對丹丘仙人的無比讚慕,丹丘根本毫無反應,留下太白轉身回了嵩山。
沒想到前腳丹丘一走,沒多久便聽聞太白入贅到了前朝武後的宰相許圉師家裏,與其孫女許紫煙成親了!還是孟浩然做的媒人!
消息傳出,京裏那些厭棄李白狂傲的文士們,快要笑死了,沒想到這麼狂的人竟會入贅,不是還要“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裏”嗎?居然昏了頭找了個前朝被貶官的老古董家的孫女,倒插門不說,那許氏不但年紀老大不小,還相貌平平。
太白躊躇滿誌心高氣傲的出蜀,本以為自己才華名氣如此之高,必會一帆風順,沒想到在安陸這個小地方拿著老丈人家的名刺,再去拜訪裴長史與李長史,還是屢遭閉門不見,簡直懊喪至極。
殊不知孟浩然給他做的這個媒,簡直被當地士人們嘲笑不齒至極,說他既缺乏政治頭腦,又將士人的清高付諸東流,不過一個酒徒狂徒罷了,竟然還以為自己有宰輔之才,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次年孟浩然心灰意懶要去江南一帶謀個清客之職,太白送別他,留下了那首著名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注:孟浩然後來在張九齡幕府做了一段時間清客,便從此隱居江湖。王維從發配地濟州回京之後,鬱鬱不得誌,也反複寫詩懇求張九齡收納他為清客一名。)
太白莫名其妙留在異鄉做了上門女婿,屢遭垢謗,名譽在安陸弄至一塌糊塗,他無法再長居嶽家看人冷眼,便負氣帶著許氏在附近山裏開荒種田。
這許紫煙倒是頗能忍辱負重,到了如此田地也不抱怨,一邊帶著女兒平陽,和繈褓中的兒子伯禽,一邊默默耕作料理家務,還常常要為太白走老遠的路去買酒。
太白也心知實在對不起這個好女人,歉疚的寫道,“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
這段農耕歲月真可謂是貧賤夫妻百事哀,有一次表外甥高鎮路過此地,太白竟然到了連幾百文酒錢都拿不出的境地,隻得用佩劍換酒待客,“欲邀擊築悲歌飲,正值傾家無酒錢……黃金逐手快意盡,昨日破產今朝貧。……”
太白一生人何曾受過此等清苦磋磨,“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悔作商人婦,青春長別離”,種種道不盡的低回與沮喪,少年豪情、故舊深情都如一場夢,可惜蜀中難回,舊情拋卻也是覆水難收啊。
此時已是開元十八年,太白三十歲了,三年未與丹丘通過音訊,自是無顏去投奔。他輾轉思量,覺得繼續困頓於此必將難以為繼窮途末路,決定還是前去長安,拜謁玉真。
玉真避而不見,卻讓侄女婿——駙馬衛尉卿張垍去接待他,張垍是宰相張說之子,將太白安置在終南山玉真之別館,冷遇多日。
去了那地方連日遇上淒風苦雨不說,要個茶飯都沒人應,廚房從不冒煙,菜刀都生鏽了,太白還得自己走出老遠去村鎮上買些酒菜回來。連著寫詩給張垍兩次,表達難堪之境況,終不得半句回應,隻得黯然離去。
張垍本就紈絝子弟,平素行止不佳,又慣會察言觀色,這次便替玉真好好折辱了太白一番。
太白這第二次來長安,與第一次腰纏萬金相比,簡直是落魄到了窮途潦倒的境地,哪有顏麵再回安陸見許家人。便每日與長安那起富少、浪子們流連酒肆妓坊,頹廢終日,替富少們做做情詩,再替歌伎們寫點吹捧美貌才情的詩詞當廣告,以此賺些潤筆。
一旦手裏有錢便是鬥雞賭博,酗酒打架,某日竟與一群市井之徒當街鬥毆,差點被人家給打死。
可巧那天李幼成騎馬經過北門,見有人鬥毆,探頭一看,竟是有過一麵之緣的李太白,他已醉成爛泥滿身是傷,被一群市井惡徒踏在地上,不停地踢踹辱罵,趕緊上前攔下,把太白從客棧帶了回去養傷。
李幼成一向欽佩他的才華,這次北門偶遇之後,二人更是無話不談傾心相交,便敘了同宗兄弟。見李白頹廢至此,沉溺悔恨於往事中難以自拔,李幼成實在不忍心,便悄悄將太白之現況寫信告知丹丘。
沒兩日,李白正坐在窗邊發呆,忽然一隻青鳥飛來,撲棱棱落在他麵前,歪著小腦袋先看看他,然後一鬆嘴,一小卷雲錦掉落桌上。然後理理羽毛,抖抖翅膀便騰身而起,直上青天,轉身向南飛去了。
李白心中狂跳,拿起雲錦的手不由得輕微發抖,將之捂在心口半晌不敢拆開,聽著砰砰的心跳半天緩和了下來,方攤開手心,深吸一口氣打開雲錦。
果然是丹丘的信!李白眼淚頓時模糊一片……揩了半天才看清字跡。信中隻有一句,“三年不見,思君一如往昔,我在嵩山等你。”
李白攥住雲錦,緊緊貼在心口,閉上雙目任憑熱淚放肆的滾滾而下。
——以詩代書答元丹丘李白——
青鳥海上來,今朝發何處?
口銜雲錦書,與我忽飛去。
鳥去淩紫煙,書留綺窗前。
開緘方一笑,乃是故人傳。
故人深相勖,憶我勞心曲。
離居在鹹陽,三見秦草綠。
置書雙袂間,引領不暫閑。
長望杳難見,浮雲橫遠山。
【後續】
740年,王昌齡遭貶官路過襄陽,訪孟浩然,相見甚歡。孟浩然大概是服食寒食散過多,常發癰疽,此時正巧背上大毒瘡又犯了,醫治將愈,卻因縱情宴飲,狂吃河鮮,病發逝世。
作者閑話:
傑克李語重心長道,“做人一定要懂得節製(傑)克製(克)理智(李)啊,珍惜生命遠離五石散,講究衛生勤洗澡,背上長瘡怎麼還能縱情狂吃發物呢?還有太白啊,你要再跟壞孩子們瞎混,可要打你屁屁了哦!”
一共五篇番外,不喜陳年舊事的可以直接跳到13章看張小美開啟錢串子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