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如沐春風人麵桃花相映紅 一百零三、詩會散宴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012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蕭代菱比先前清瘦了些許,麵色卻一如從前白皙泛紅。那雙水杏明眸收斂了些許嬌俏,此時流露出的多是對伍相彥的敬畏。
敬即為不失禮節保持疏遠,畏更多的是對二人重遇的窘迫。
“小生見過伍爺。”蕭代菱起身拘禮作揖,並無意與之過多攀談,而後一臉風過無痕的神色坐回方才的位子。
見此勢態,伍相彥也不急於一時,正巧被那群官友叫去別處,這便回以微笑走開。
七凰見蕭代菱坐在位子上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當下用大掌擭住他溫軟右手並漸漸攢緊,而後麵色不善念道:“討厭……他。”想起以前二人耳鬢廝磨的場麵,那時的自己是當做美景欣賞,現今卻成為心頭一根刺,不爽得很。
猶記先前他與伍相彥交好之際,這廝還時常駐足偷看他二人,蕭代菱心下不由一樂:“你這憨貨,吃醋了不是?”
七凰鄭重其事點頭:“你是我的人。”如是說,他又將酒杯遞上前示意對方斟酒,好似挺進了蕭代林的話,這會兒有模有樣一小口一小口輕酌,倒也會品鑒了。
不消片刻,閣中小廝送來一盤酥餅,蕭代菱這才想到他們隻顧坐下喝酒發愣,還未叫人上點心。仔細一問,小廝說是有貴客包場,今晚在此舉辦詩酒會,在場所有散客的美食酒水都一應供全。
原來先前聽聞的詩酒會就是那不知名的貴客包場舉辦的,出手這麼闊綽,想必身份非富即貴。一會兒也有美酒佳肴相伴,他們此次算是來對地方了。
隻是對方口中所說的貴客,到底是何方神聖?
他不動聲色瞄了眼伍相彥所在之處,好巧不巧正對那雙鷹眸,對方見他在偷瞄自己,當下喜不自禁麵露笑意,眼中閃著精光,可把蕭代菱看得一陣心慌,忙收回視線仰頭一杯濁酒下肚,算是壓驚。
想來,這場詩酒會是他的手筆,也不無可能。
胡姬舞曲之後,是身著傳統中原服飾的花魁娘子吟唱詞曲,又有琴聲伴唱,美人伴舞,約莫又是那位貴客遣人安排的。
隻是蕭代菱見七凰並非在看美人,而正仰麵目不轉睛凝視樓上雅座,不禁好奇:“你在看什麼?”
“那個小孩……”後者麵露狐疑,“眼熟。”
蕭代菱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也是一眼瞥見那人。豈止是眼熟,前幾日他們還在精忠巷內見過——再仔細點,他和七凰二人還算那小孩的救命恩人了!
李永此時正端坐在座,一邊喝酒吃食,又不時觀賞樓下美人歌舞,一旁是陪他微服出宮的貼身小太監崇禮。前者居高臨下看著滿座文人墨客,心中一股滿足感油然而生,想著歌舞過後便入了正題,反複琢磨自己出的那幾個對詩題材還有何處不足。正苦思冥想,卻感覺兩道灼熱視線注視自己,這才回神。
不過定睛一看,可看笑了李永。
他隨即讓崇禮去請這兩位來雅座一敘,那頭蕭代菱二人一齊對上他目光,看情勢也知是要上二樓去。
八月十五,文宗自然要舉行祭祀大典,如此想來宮中定有朝宴,這民間的筵席哪裏比得上宮中。這小子還真是怪人!
受太子之邀,蕭代菱與七凰二人一前一後隨崇禮去了樓上雅座,李永見了嘻嘻哈哈叫他們入座,又叫來小廝多上些鮮蝦魚肉來款待二位。
不同於上次邋遢的小乞丐,李永此番可是頭頂金冠一身華服,王族氣勢盡顯。蕭代菱一時不由輕歎:“果真是人靠衣裝,你這裝扮倒是富貴公子,不過穿得太華麗,不怕引起旁人注目麼?”
“這地方,穿得過於平庸才易引人注目——”李永不以為意酌酒輕笑,“無妨,在這地界,還沒人敢明目張膽犯事的。”
小小年紀,倒一副經驗十足的模樣。蕭代菱聞言莞爾,又好奇問他:“今日不待在宮中享樂,怎的偷跑出來湊熱鬧了?”
“享樂?”對方忽而掩唇嗤笑,繼而斂眉一臉不屑,“你若也待在宮中,便知究竟是享樂還是遭罪了——”說著,他忽而仰頭隻將一杯薄酒下肚,接著悶悶不樂道,“父皇今日身子不適,你也知,如今朝中宦官當道。那拜月大典便是由仇士良那老賊主持,眼下勢態冷清得很。好好的八月十五,在宮中百無聊賴倒是乏味得很。唉……聽聞此時江南那帶盛行東南風,錢塘江邊去觀潮的人絡繹不絕,我原本是想去見識一番,不過路途過於遙遠,且不說安危,萬一我不在那時父皇找不著我人,那可就說不過去了。”
蕭代菱難得見他一股腦說這麼多,在宮中恐是鮮少有人虔心聽他念叨。這也難怪,生在無情帝王家,小小年紀就要背負重任。加上文宗的子嗣稀少,意味著他承受更多勞苦責難,不若尋常百信家的孩子,從小便輕鬆又自在。這樣一看,這小孩兒也著實令人心疼。
“聽聞這城中大多文人墨客都來了?”眼下大廳坐滿了人,蕭代菱一臉興味往樓下張望,當下感歎,“不知是哪位貴客,竟好大手筆包下這場子辦散宴,若非王公貴族,便是商賈大佬~”
李永見勢忽而莫名嗤笑,又故作高深清了清嗓一本正經道:“還有哪個王公貴族出手有本小爺闊綽的?”
蕭代菱聞言瞠目,繼而轉過臉用眼神向七凰確認,後者氣定神閑小酌一口甜酒,隨後一臉茫然回應:“應該……就是他。”
早聽世人傳言當今太子嗜辦宴會娛樂,太傅曾多次勸諫,他都不聽。今日看來,傳言非虛。
“來來來,今日可不就是詩酒會嘛——”不等蕭代菱再說,李永隻從前襟掏出一張小箋打開,露出端正清秀的字跡直言道,“這歌舞之後便讓這些文人對詩,我看你頗有文人誌士氣度,想必對詩詞歌賦也略通一二,不如你看看我這對詩題材,若有不足之處也好提點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