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安妃去世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3245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東南兵事甚急,刻不容緩。1121年(宣和三年)剛過完年,正月初六上午,童貫與劉延慶等將領就離京出發。那天天氣寒冷,北風刺骨,細碎的雪花在空中飄舞,一直下個不停。宋徽宗便裝輕車,來到京城東門外,親自為童貫等將領餞行。
宋徽宗握著童貫的手,囑咐說:“東南事盡付太傅,必有緊急不得已,可徑作禦筆行下。”
宋徽宗授權童貫,關鍵時刻,可以皇帝的名義下達命令。
其實,當時領導起義的不止有方臘,還有宋江等三十六人在梁山泊聚眾造反。他們轉戰於河朔(泛指今黃河下遊南北一帶),攻城池,懲貪官,殺富濟貧,聲勢日盛。
宋徽宗惶惶不安。突然之間,繁榮昌盛歌舞升平的大宋,怎麼出現了這麼多不穩定因素呢?到底是哪裏出了毛病?宋徽宗被動蕩不安的社會局勢,搞得有些焦頭爛額。
王黼也很忙碌,每天在崇政殿與都堂之間來回穿梭奔走。這天,王黼給宋徽宗送來亳州知州侯蒙的奏疏。侯蒙認為,宋江率眾橫行,官兵不抵,其必有過人之處,不如招降為我所用,建議“赦過招降”。
宋徽宗當即采納,頒旨招安,任命侯蒙知東平府,具體負責招降事宜。可是,侯蒙在赴任途中突然患病去世。
這天晚飯後,又傳來一個不幸消息,鄧洵武也病逝了。宋徽宗心裏更加不安。
就在這時,馬政與金使曷魯等人回到登州。登州知州王師中立即奏報朝廷,宋徽宗令王師中以童貫領軍南下未還為由,將曷魯等人留在登州,暫時不要送來京師。現在,宋徽宗對於收複燕雲已經沒有心情了。他現在最擔心的是東南局勢,每天密切關注著戰事進展。
童貫和劉延慶率大軍迅速南下,首先進占江寧、鎮江等長江沿岸重鎮,扼住長江天險,以防方臘率起義軍北上,威脅東京安全。
在鎮江,童貫以皇上的名義發布懸賞令:生擒或殺獲方十三者,賞官職防禦使,賞銀絹各一萬匹兩,錢一萬貫,黃金五百兩。
童貫隨大軍繼續南下。當他進駐蘇州後了解到,方臘之所以能發起這樣大規模的暴亂,竟是花石綱惹的禍。東南百姓飽受花石綱困擾已經多年,導致百業凋敝,民怨沸騰。
關於花石綱,說來話長。所謂花石,就是有多種色彩和花紋的石頭。最初是蔡京見宋徽宗酷愛花石,便命朱勔悄悄回江浙一帶,密取當地花石進貢,布置在宮殿林苑中供皇上欣賞。
後來規模越弄越大,蔡京幹脆在蘇州特設應奉局,派朱勔過去負責,專門搜尋花石竹木和珍異之物,沿水路用船送到京城。這些運送花石的船,每十船編為一綱即一個船隊,沿淮河、汴河而上,抵達汴京,此之為花石綱。朱勔與地方官員,常以花石綱為名勒索百姓,中飽私囊。人們怨聲載道,最終揭竿而起。此外,在蘇州還設有造作局,集中數千名匠人,用金銀象牙犀角竹木藤等,為延福宮和萬歲山製造各種精美器皿和擺設,也不得民心。
童貫弄清真相後,立即以皇上名義宣布:撤銷蘇杭應奉局與造作局,撤銷花石綱。宋徽宗接到童貫奏報後,也下詔罷免了朱勔父子及其親屬的職務。
東南地區百姓們聞訊,無不拍手叫好。
那些日子裏,宋徽宗經常徹夜難眠。方臘起義,打亂了他出兵北伐收複燕雲的部署,也破壞了他的心態。
轉眼間,又到了杏花綻放的初春時節。延福宮杏岡上的杏樹,這年花開稀疏零落。這種情況,往年從沒發生過。宮中內侍妃嬪們都在私底下嘁嘁喳喳議論,都以為這不是個好兆頭。
宋徽宗與安妃也聽到一些傳聞。這天傍晚,他們悄悄來到杏岡,想一看究竟。幾棵高大的杏樹上,果然掛著稀稀落落的白色花瓣,令人一看就感到憂鬱傷感。
安妃姓劉,名字不詳,出身於平民家庭,“本酒保家女”。她生於1088年,比宋徽宗小六歲,這年三十四歲。她十歲時,選美入宮,在崇恩宮服侍宋哲宗劉皇後。劉皇後去世後,宋徽宗將崇恩宮宮女“盡皆放歸”。可是,她不願再回到自己那個寒酸之家,於是便寄居在一個姓何的內侍家裏,等待機會。
後來,內侍總管楊戩見劉宮女麵容姣好,便將她引薦給了宋徽宗。宋徽宗一見很喜歡,封她為才人,那年她二十五歲。劉才人不僅長得漂亮,而且天資聰明,善解人意,心靈手巧。她善於烹飪,時常親自下廚,燒幾道小菜給宋徽宗吃。她還會裁剪衣服,樣式新穎,每穿一件新衣服,宮禁內外都爭相仿效。後來,劉才人逐漸晉升為淑妃。
道士林靈素見宋徽宗寵愛劉淑妃,便曲意奉承,說劉淑妃是“九華玉真安妃”,他曾親眼看見劉淑妃的畫像掛在神霄帝君之左。於是,劉淑妃又被稱為安妃。
這時,兩朵杏花瓣忽然從樹上飄落,正落在宋徽宗肩上。
安妃伸出纖纖玉手,將花瓣捏起來,說:“官家,花瓣落在你肩上不想走了。”
宋徽宗笑了笑,說:“花落本無情,情人自擾之。”
宋徽宗與安妃來杏岡賞花,目的是想放鬆一下心情。近來事情太多,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可是,由於一直惦念東南戰事,沉重的心情始終無法排解。
現在,方臘已聚眾號稱近百萬,氣焰囂張,童貫正率十五萬官軍,晝夜與之廝殺搏戰。
內侍梁師成忽然跑來,呈上一份前線捷報。捷報中說,婺州觀察使步軍統製王稟,率軍浴血奮戰,已收複杭州城。杭州民眾敲鑼打鼓,走上街頭,熱烈歡迎王師入城。
這個消息令宋徽宗心情很振奮。
可是,這天中午,東京城上空忽然發生日食。白亮的太陽漸漸變得青黑無光,而太陽中心處仿佛是一塊黃金被融化了,金黃色的溶液在不斷沸騰湧動。溶液周圍鬱鬱蒼蒼,好像一片茫茫水波在旋轉不停。日食持續時間很長,直到傍晚,天空才恢複正常。
古人稱這種現象為“日有眚”,眚就是災難和疾苦。
宋徽宗的心頭又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古人看來,天空出現日食,意味著帝王舉措失當,這是上天對帝王的一種警告。
宋徽宗連忙頒布“罪己詔”,說:“人主不德,布政不均,以致天下亂賊風起。朕上仰三光之明,下不能治育群生,朕之過矣。願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以匡朕之不逮。”
宋徽宗希望,用“罪己詔”,來消除盤桓在人們心中的疑惑和不安。
可是,不幸還是降臨到了宋徽宗頭上。
一天夜裏,安妃忽然渾身發熱,寒戰不止。宋徽宗急召禦醫察看,禦醫按傷寒病症開方治療,可病情不僅不減反而加重。太醫院立即組織禦醫會診,但用盡各種手段,仍不見效。
眼看安妃精神萎靡,飲食俱廢,宋徽宗心急如焚,可又束手無策。
這天,宋徽宗正在崇政殿與王黼議事,忽然傳來安妃病危的消息。宋徽宗急忙來到會寧宮,隻見安妃閉著眼,靜靜地躺在床上,臉色蒼白,呼吸微弱。宋徽宗走到床邊,輕輕握著她的手。
安妃臉色忽然漸漸紅潤起來,她慢慢睜開眼,笑了笑:“官家來了?”
宋徽宗點點頭。
安妃微微動了動身子,用力握著一下宋徽宗的手,含情脈脈,淚如泉湧:“賤妾出身寒微,今得遇聖恩,心願足矣,雖死無憾!”
宋徽宗也默默流淚。
安妃說:“妾雖埋骨九泉,然魂魄不離官家左右。切望官家常念天下生靈,以宗廟社稷為重。妾不忍離去,然命分至此,官家要保重聖體,勿過於思念……”。
安妃意猶未盡,可聲音卻戛然而止。她臉色依然紅潤,手是暖暖的,身子也是軟軟的。宋徽宗不相信她就這樣走了,他抱著安妃啜泣不已。鄭皇後與眾嬪妃站在旁邊,也都淚流不止。
安妃就這樣走了,她給宋徽宗留下了三兒一女。
鄭皇後安排後宮妃嬪們一一前來吊唁,氣氛哀傷悲戚。隻有崔妃左盼右顧,似乎並不憂傷。宋徽宗很生氣,他甚至懷疑是崔妃整蠱害死了安妃。
安妃被稱為小劉貴妃。在安妃之前,還有一位大劉貴妃即明達皇後,也很受宋徽宗寵愛,可惜也早早去世了。
大劉貴妃出身也很寒微,長得也很漂亮,也是選美入宮,也是由才人一步步晉升為貴妃。大劉貴妃是1113年(政和三年)去世的,給宋徽宗留下了三兒三女。宋徽宗最漂亮的女兒茂德帝姬,便是大劉貴妃所生。有一天,大劉貴妃身體欠佳,在院子裏一邊種芭蕉樹,一邊很傷感地說:“是物長,吾不及見矣。”左右奔告宋徽宗,宋徽宗初以為“微疾”,並不在意。可是,不久傳來大劉貴妃病逝的消息,這讓宋徽宗悲傷難過了很久。
現在,總算見到了安妃臨終一麵,宋徽宗心裏略感寬慰。但對崔妃的行為,宋徽宗不能容忍,不久便將她廢為庶人。
一個月後,宋徽宗下詔追封安妃為“明節皇後”。
宋徽宗對安妃用情很深,一直難以忘懷。第二年正月賞燈時節,宋徽宗懷念安妃,專為她寫下一首詞:
《醉落魄預賞景龍門追悼明節皇後》:
無言哽咽,看燈記得年時節。
行行指月行行說,願月常圓,休要暫時缺。
今年華市燈羅列,好燈爭奈人心別。
人前不敢分明說。不忍抬頭,羞見舊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