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包公撿了一條命5完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176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秦玉昆打死的那個人名叫易乃祿,在本鎮上是數第四五位的財主。他在鎮東頭養了個外宅,那女人姓柳,在做閨女時便很輕佻,和幾個年輕後生都不錯,但是最屬意的是秦王昆。二人究竟好到什麼程度,外人哪能說得準。但是也隻半年多,便分手了。表麵看來,是秦玉昆家產剩得不多了,不得不去鎮兵裏謀個差事;可熟悉內情的人卻說:“玉昆知道了柳家那閨女不正經,有意躲開了。”後來那閨女嫁到外地,不到二年便回來了,也不知是男人死了,還是人家把她休了。回來以後,越發風騷,沒過一年,便成了易乃祿的外宅。
又過了幾年,秦玉昆攜妻子兒女歸來。在街頭見到柳氏,免不了說上兩句話,於是一些流言蜚語傳到了易乃祿耳中。有一天夜晚,他突然來到外宅,叫開柳氏房門,似乎見一人影跳窗而逃,追問柳氏,柳氏說他疑神疑鬼,看花了眼。沒兩天,柳氏不明不白地死了,此事逐漸走漏出來。有的人就猜測跳窗逃去者,八成是秦玉昆。沒過幾天,秦玉昆便在一次助拳毆鬥中,把易乃祿打死了。很明顯,這是銜恨尋仇,不是失手傷人。定刑以後,包拯開始聽到了一些對於此案的議論,但很快府裏便批複回來,尚世昌是專管刑獄的縣丞,第二天便打發解差上路了。後來,包拯又陸續聽到一些對此事的街談巷語:說秦玉昆為人正派,同妻子和美,與柳氏絕不往來;說易乃祿捉奸時,秦玉昆正同幾位朋飲酒呢;說辦案的縣丞尚世昌同死者是親戚,等等。包拯也打算做些糾正、彌補,但都未能奏效,而且沒過多久,尚世昌便調任青縣知縣走了。
按理說,第二天便該對刺客審訊,可是包拯沒有這麼做;他將張龍等四人召至書房,作了部署以後,他自己竟到叢知縣家來了。先同友仁談了好半晌;然後,又去至後院,回肖玉姑娘談的時間更長,足有一個時辰。後來,叢友仁問丫環,包老爺同小姐談了些什麼,丫環說她沒在場、不知道。隻是包老爺走後,她看見桌上有那張短箋,就是前些天包老爺寫的“凶化吉,吉人自有天相,包叔叔,包你如願以償”那張。丫環說這短箋,小姐一直放著,不知今日為何拿出來了。
包拯回到前院,將尚青雲叫至麵前,告訴他叢小姐誓死不嫁的態度;又講了一通強扭的瓜不甜,捆綁不能成夫妻的道理;最後,提出了結此事的辦法,即:叢家退還金釵,並拿出二百兩銀子,包拯也拿出一百兩銀子,作為對故人子弟另謀眷屬的資助。尚青雲一琢磨,這也不錯,就點頭認可,揣上兩隻金釵、背上三百兩銀子,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在包拯與叢家父女以及尚青雲商談的同時,張龍等四人分別在茶樓酒肆中,與別人閑談。當人們問到昨日那名刺客時,他們則說:“這還有什麼可講的,後天便綁赴法場、斬首示眾了!”——讀者諸君大概從昨日包拯囑咐趙虎故意在路上多耽擱一些時間的安排上,便已猜到這是以餌誘魚、放食捕鳥的招數。果不其然,在第二天夜裏,秦兆環來搭救弟弟,這是自投羅網,被捕是無疑的了。
在莊嚴、肅靜的府衙大堂上,包拯正襟危座;衙役高喊堂威,秦家姐弟被押上堂來。包拯講道:“你曾先後兩次行刺本府;你呢,掩護刺客逃走、越獄、劫獄各一次。該當何罪,你們自己也會知道。除非,你二人是秦玉昆的子女,還有伸縮餘地;不然的話,斬首示眾,那是無可置疑的了。”
秦兆中猛地心頭一跳,暗自忖道:“包拯這老家夥,真是不可思議,他怎的還沒審問,就把我的底兒,全摸清了?”不由得用眼角瞥了姐姐一眼。哪知姐姐也正以疑惑的目光,斜視著他呢……隻聽上邊一拍驚堂木,喝道:“你們究竟是什麼人?講是不講?”
“講。隻是小人有一事不明:大人為什麼對秦玉昆的子女,格外開恩?明明該當死罪,怎的還有伸縮餘地呢?”
“這個麼……本府為官二十年來,審理案件二百餘宗,大都是經過反複踏勘,查有確鑿證據,定罪合理、量刑適當。其中隻有兩宗出了差錯:一宗,因為就在當地發現之後,立即糾正了;另一宗,便是秦玉昆傷人斃命一案。接受此案之後,沒有深入查證,反複核實。隻聽信一麵之詞,將毆鬥傷人,無意斃命,作為誘奸其妾,銜恨仇殺,定了罪,多判了四年。發現後,犯人已經起解上路多日了。派人去追,半路上,遇到了兩名返回的解差,說秦玉昆已經身亡了。還有,犯人縱然定了發配流刑,如傷病在身,則應推延時日。當時,沒有查詢秦玉昆身體如何,便起解登程,致使他死在路上。雖說以上種種,並非包某一人造成,總是嚴重失職,身在其位,難辭其咎。所以說,為官為吏者,稍有不慎,便涉及人命,進而累及犯人眷屬子女啊!多少年來,每思至此,則如芒刺在背,坐立不安。既然自身造下惡果,人家的子女為此前來複仇,自是理所當然的了。雖說刺殺朝廷命官,違犯律條,終是情有可原。所以,本府對秦玉昆的子女……”
“老爺!青一天一老一爺!”下跪的女犯撕肝裂肺地叫了一聲,撲倒在地,又支撐雙臂跪起!“我就是秦玉昆女兒,秦兆環;他是我弟秦兆中。”
故事到此,己該結束了。然而,筆者還要羅嗦兩句:秦兆環自是返回河北;包拯將秦兆中留了下來,同他講了肖玉姑娘的心意。但是,估計叢友仁一時還轉不過彎兒來,怎麼辦呢?冷手抓不了熱饅頭,隻能消停消停再講。包拯先給這年輕人在府衙內安排了個差事,給主簿先生當助手,秦兆中兢兢業業,幹得很是出色。半年後,包拯親自做媒,叢友仁欣然應允。於是,又像故事開端那樣,懸燈結彩,鼓樂喧天,賓客盈門,成婚大禮熱熱鬧鬧、順順當當地辦完了。
包拯對肖玉姑娘說:“侄女呀,叔叔講吉人自有天相,沒錯吧?如今,你已經如願以償,該把我打的那張欠條兒,還我了吧?”
肖玉先是一怔,繼而開心地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