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十二,上山下鄉運動和母親來農場(之二)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933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革命委員會的建立,特別是“全國山河一片紅”形勢安定後,昔日那在學校裏“說打就打,說幹就幹。我們要革命,我們要造反”天不怕、地不怕愚昧的“紅衛兵”們,有很多人還沉浸在偉大領袖教導的“天下者,我們的天下”的革命浪漫主義的情懷之中,還沉浸在“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幹,誰幹”的以天下為己任的熱血之中。
    豈不知,在當權者的眼裏,他們早就被厭惡,已經顯得多餘而礙事了。
    紅衛兵響應毛主席號召,先是“破四舊,立四新”,後是大串聯、大造反、大武鬥,他們都成了“頭可斷,血可流,革命意誌不可丟”的職業革命者。
    他們完全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根本不知道,自己隻是一個被人驅使的走卒。
    紅衛兵運動持續兩年多,終於退出曆史舞台。但愚蠢的紅衛兵極左思想,在有些人的心底,已經深深紮下了根。
    麵對學校長期停課鬧革命學生失學的現狀,盡管黨中央和中央文革領導小組一再呼籲小將們“複課鬧革命”,但收效甚微。
    一九六六、一九六七、一九六八年這三屆,僅高中畢業生,有四百多萬人呆在城裏無事可做。
    直到一九六八年暑期,大學仍不招生,老三屆升學無望。
    工廠尚未全麵恢複生產,工人還在革命,老三屆就業無望。
    各種、各級領導班子的位置,更與老三屆們絕緣,他們參政無望。
    何況,還有更大量的在這三年裏積累起來的初中畢業生在社會上遊蕩。
    這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麵對這種社會現實問題,一九六八年底,毛澤東向全國的失學學生發出最高指示:“知識青年到農去,接受貧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我百思不得其解,貧下中農若能教育學生,他們還需要讓自己的子弟去城市上學嗎?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隨即,全國開展了大規模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
    此後,便有近兩千萬知青“很有必要”地上山下鄉,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去了。
    他們尚未成人,就要背井離鄉,別親人,辭故土,上山下鄉。
    這些少男少女們,遠離城市和親人,來在陌生的荒山窮鄉、大漠邊塞,受盡磨難。
    寶貴青春的荒廢,美好理想的破滅,艱苦勞作的折磨,高壓政治的摧殘,窮困潦倒的生活,一股腦無情地糾纏著他們,而他們無法擺脫。
    四、五十年以後,這些人中的有些人,在回憶當時被流放的悲慘歲月生活時,寫下了一篇篇“青春無悔”的紅色文字,竟然懷念得似乎有些後悔回城了。
    相映成趣的是,歌頌上山下鄉的人,沒一人留在鄉下。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