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備課室蜜水漬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798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白熾燈高懸於頭頂,發出細微而持續的電流聲,仿若老舊磁帶播放時的沙沙作響。徐芯瑩坐在折疊桌前,手指下意識地輕輕摩挲著金屬支架上斑駁的鏽跡,鏽屑在指尖微微摩挲,似是在訴說歲月的滄桑。支架與地板的接觸處,早已被重壓硌出兩排參差不齊、深淺不一的凹痕,宛如一排沉默的印記,又像是某種無力且無聲的控訴。《教育學基礎》攤開在她的膝頭,紙張微微泛黃,第237頁夾著的考研成績單,邊角已然磨損發毛,其上鮮紅刺目的“未通過”字樣,像一道已然結痂卻仍隱隱作痛的傷口,每次瞥見,都拉扯著她心底的痛處。昏黃的台燈光暈柔和地灑下,卻未能給這清冷的空間增添多少暖意,母親早前塞來的《行測題庫》靜靜躺在桌上,封麵泛著冷硬而拒人千裏的光,“成功上岸”四個燙金大字在紙麵高高凸起,在這昏黃燈光下顯得格外刺眼,刺得她眼睛生疼,那光芒仿若命運無情伸出的尖銳嘲笑,輕而易舉地將她深埋心底多年、熠熠生輝的理想紮得千瘡百孔,碎成一地難以拚湊的殘片。父親的茶杯每天都會準時出現在習題集左側,帶著經年累月的茶垢。今天卻意外停在公務員真題卷上,杯壁貼著的便簽被熱氣熏得微微蜷曲。母親工整的字跡躍入眼簾:“申論第三題要結合時政”,墨跡暈染處,背麵隱約透出個簡筆小人——圓腦袋、三角形身子,歪歪扭扭的手臂舉向天空。徐芯瑩的指尖突然發顫,記憶裏父親握著她的手,在草稿紙上一筆一劃勾勒小人的觸感,突然清晰得可怕。那簡筆小人像是從時光深處伸出的手,將她拽回天真爛漫的童年,與此刻被現實壓得喘不過氣的自己形成殘酷的對照,她的心在過去與現在的撕扯中隱隱作痛。
“社區網格員招聘還有三天就截止報名了。”母親的聲音從徐芯瑩背後悠悠傳來,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強硬意味。她正專注書寫的教案本被驟然掀開,刹那間,那張“優秀班主任助理”的獎狀如同一片脆弱的羽毛,從本子裏輕飄飄滑落。獎狀的邊角輕輕擦過徐芯瑩的手背,就像深秋裏一片孤零零、凋零的落葉,帶來一絲涼意。“你先找個穩定工作,積累點生活保障,再踏踏實實地去考教師編,這才是穩妥的路……”母親的絮叨聲不絕於耳,像春日裏潮濕的青苔,沿著牆角悄無聲息地蔓延,慢慢爬上她的耳膜,滲透進每一處感官。徐芯瑩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密不透風的繭裏,家人期望的絲線像密密麻麻的藤蔓,一圈又一圈緊緊纏繞著她。她每掙紮一下,這些絲線便束縛得更緊一分,胸腔也隨之被擠壓,呼吸愈發困難,近乎窒息。蜂蜜水潑出去的那一刻,徐芯瑩自己都嚇了一跳。琥珀色的液體在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扉頁蜿蜒成河,浸濕了那句“教育者的關注和愛護在學生心靈上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玻璃杯在桌角搖晃出清脆的聲響,母親慌忙蹲下擦拭,徐芯瑩看見她指尖的甲油膠已經斑駁——那支櫻桃紅的指甲油,是去年生日她精心挑選的禮物,此刻卻沾滿了習題集的紙灰,如同她們之間破碎的期待。這一幕刺痛了她的眼睛,愧疚與憤怒交織,愧疚於對母親的衝動,憤怒於自己被規劃的人生,複雜的情緒如洶湧的潮水,幾乎要將她淹沒。
周末那場家庭聚會,就像一段怎麼也揮之不去的刺耳雜音,仍在徐芯瑩耳畔反複回蕩。席間,白酒那股刺鼻辛辣的氣味肆意彌漫,與長輩們此起彼伏的祝賀聲交織在一起,令人愈發煩悶。舅舅那份嶄新的公務員錄用通知書,就那麼大大咧咧地平攤在餐桌上,燙金的邊框在吊燈散發的強光下熠熠生輝,可那刺目的反光,卻好似化作了濃稠的墨,投下一片冰冷的陰影,將整個房間都籠罩其中。
徐芯瑩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來,摔筷子的動作比她自己預想中還要用力,那清脆的聲響,瞬間驚飛了原本安靜地在窗台上啄食麵包屑的麻雀。與此同時,父親的酒杯也重重地砸落在桌布上,暈開的酒漬逐漸蔓延,那不規則的形狀,竟鬼使神差地與她撕碎的第一張教師招聘報名表如出一轍。想起那張報名表,徐芯瑩的眼眶瞬間紅了,那是母親趁她出差時擅自動的手,那些細碎的紙屑,至今或許還安靜地躺在客廳吸塵器的角落,就如同她那被無情碾碎的夢想,再也拚湊不起來。
望著眼前這似曾相識的痕跡,徐芯瑩隻覺一股強烈的無力感從腳底直衝腦門,如潮水般將她徹底淹沒。夢想破碎的碎片,此刻就像尖銳的刺,一下下紮在心頭;現實的重壓,又如同千斤巨石,沉甸甸地壓在她的肩頭。兩種力量不斷在她腦海中瘋狂碰撞,攪得她心煩意亂。她滿心迷茫,不知道在這場看不到盡頭、與命運的激烈對抗中,自己究竟還能強撐著堅持多久,未來的路,又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