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與勁敵的首次遭逢(2)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4617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閻曉波的目光在陳秀中的俏臉上盯視了好一會兒,轉向張誌喜:
    “張誌喜同誌,我想請你允許我,讓我先跟這位陳秀中同誌問幾句話。”
    “閻曉波同誌,你這又是何必?初來乍到你知道什麼?難道你對組織上信任無比,我們文工團的骨幹陳秀中同誌心存疑忌嗎?陳秀中同誌,我聽說她加入革命軍隊以來已經屢次獲獎,得到了全軍上下的一致好評。她的檔案我早已讓人訊問清楚,調查透徹了,絕對一點問題也沒有。”張誌喜說道。
    “張誌喜同誌,請別把我想歪了。我是總參謀部的情報幹部。上級允許我有權力在任何軍事機構及地方的行政樞要部門內閱看一切資料,隨意對我覺得應該提問的和任何人查問質詢。各部隊和地方上的所有幹部領導不能幹預,以任何形式阻撓。我有責任和義務對一切想弄清楚的事情追根究底地查證個水落石出。張誌喜同誌,這是我職責內的事權。你請不要太多地插手過問了。”閻曉波威肅地說。
    “你……”
    張誌喜火了。他感到自己的權威受到了莫名的挑釁。他忿惱地站起來麵朝閻曉波,想責罵閻曉波幾句,但是他不知該講什麼恰當。他一時愣住了,氣得張口結舌說不出話。
    “放心,張誌喜同誌,我隻問她幾個簡要的問題,不會耽擱她太多的時間。陳秀中同誌,你也不用緊張。我僅僅想像扯家常一樣和你聊聊而已。”閻曉波看起來和顏悅色地說著,把鷹隼般的目光直盯著陳秀中。
    “首長,您有啥需要我回答的事情就請問吧。我雖然參加革命的時間並不很長,但我還是知曉一些情狀事宜的。我願意盡可能地給首長提供幫助,為組織獻上一份綿薄微力。隻要首長的詢問內容是我知悉的,我定當詳盡作答,坦誠相告。”
    陳秀中在剛才張誌喜和閻曉波短促的爭執中徹底使自己的心緒平定了下來。她聰慧的大腦飛轉,不住憶想著她預備了不知多少遍的回答應對敵人質問的資料,做好了應答閻曉波任何提問的一切準備。她朝閻曉波淡定地一笑,鎮定而又不失雅氣地說。
    閻曉波望著講話得體清亮,言辭悅耳動聽,麵若玫瑰花的陳秀中,心內因直覺而突然生成的疑忌減退了不少。他又打量了陳秀中一陣子,開口問話了。
    “陳秀中同誌,如果我的記憶沒有差誤,你應當是在1945年年底,由我們成都的地下黨組織安排護送,趕赴延安的那批幸存下來的進步學生裏的一員。地下黨安置送你們去延安的船聽說在沿途遭到了反動武裝的襲擊,不少乘在船上的學生出了意外。陳秀中同誌,請回答我,那場意外發生時,你本人在不在船上?”閻曉波開門見山地問道。
    “首長,是的。我正是當年那起事故中遇險的學生裏幸存下來的人員之一。當時真是好險。我們在船上的每個人都命懸一線。反動派太殘忍,太歹毒了。”陳秀中假裝驚怖憤慨的模樣對閻曉波回答道。
    “陳秀中同誌,我想問問你,你是否還記得你那次在投奔革命陣營的路上是怎樣碰到並擺脫險難的?你們當年的遭險經過,你可以略說一下嗎?”閻曉波不急不慢,嗓音平緩地講出了他想知道的問題。
    “是。首長,那場天翻地覆,差點奪走我生命的險惡劫難。我終身銘記難忘,至今仍猶如發生在當前,在我腦際裏不時地縈繞徘徊。那是在1945年年底的一天,正值抗日戰爭剛剛勝利,國民黨反動派加強了它的法西斯獨裁統治,四處增大力度搜捕思想上向往進步的青年。我們這些受革命思潮感化,一心投奔毛主席陣營真理自由陽光的學生們在組織的召喚教導下認清了反動派的罪惡真麵目,決意離開四川,脫離國統區奔往延安,那毛主席思想覆蓋著,開滿無產階級鮮花的革命搖籃。我們得到了黨組織的支持幫助。在組織領導的精心安排下,一天深夜,趁著沒有星光的夜色掩護,在滂沱大雨中,我們乘上了幾艘裝有頂棚的木筏和小船順延長江而下,朝我心中時刻向往,希求有一天能抵達,親眼瞧見的革命神聖的所在進發了。我當時被安排在一隻木筏上,和五個我的同窗坐在筏子的竹棚裏,心緒緊張激動而又有些忐忑不安。我激奮,我行將走出黑暗魍魎的迷障,航駛到毛主席思想燦然朗照的光明地境,並入澎湃的革命浪潮,為毛主席的偉岸事業捐獻自己的力量。我的心悸蕩漾。我也有些緊張。我擔憂路上會不會發生變亂,導致我投奔延安的征途功虧一簣。跟我在一處的我的同學們,她們的想法也全和我一樣。站在木筏的棚屋外麵一路上護著我們的地下黨員告訴我們不要隨便露頭,離開竹棚,盡可能待在棚子裏,避免增加暴露行跡的危險。地下黨和遊擊隊的同誌們每天白晝都基本上停筏休息,夜幕降臨後駕舟筏繼續趕路。就這樣,我們走了三天三夜都沒有碰上任何意外。可是,到了第四天黃昏,不知什麼原因,我忽然感覺外頭有些不對勁的氛圍,嘈雜聲陣陣,不絕地傳入我們的耳膜。我不清楚那是怎麼回事,於是悄悄揭開竹棚窗口遮擋著的簾布瞧個究竟。令我沒料到的是,所有咱們的木筏和小船已全在江麵上聚攏在一起。木筏上負責護送我們的遊擊隊的同誌們槍執於手中,像是馬上要開仗的樣子。我見此情狀覺得不妙,正要招呼我身邊的同伴,外頭的槍響了。先是零星地打了幾槍,接著槍聲便如爆豆般地鳴起。密集的子彈擊穿了竹棚脆弱的擋板直貫而入,把我身邊的同窗射傷了兩個。外頭守護著的地下黨的同誌急切地叫我們快出來。他告訴我們,咱們已被敵人察覺,特務武裝包圍了我們的船隊,命令我們立刻跳入水中遊到岸上等待遊擊隊的援應。我的同學們陸續跳了水,我也跟著跳了下去。我不會遊泳,全憑靠用手抓住身邊的浮木漂在水麵使勁掙紮。突然,好像是國民黨的汽艇開了過來。汽艇上敵人的槍聲直朝著我們響了起來。被飛潑而來的子彈擊中的同學們流出的血把我周圍的水染得通紅。我親眼目睹了好幾名我的好友同窗在水裏翻滾,讓江水卷走的可怖情景。後來我也讓子彈打中了,在滔滔長江中昏了過去。我暈了不知多久。當我醒來時,我已被救到岸上,躺在一張民室裏的床上。兩個漁民打扮,一男一女的青年和他們年邁的父母站在我的床前關切地望著我。他們見我醒來都鬆了口氣,告訴我我差一點把命丟了。我看著他們,心裏萬分感切焦急。我想念我的同窗,牽掛我無比近密的友伴。我著急自己已經跟組織和戰友們走散了。我哭了,哀求救我生命的恩人們再幫我一把,協助我尋找打探組織的音訊,同誌們的下落,讓我有機會重新踏上奔往延安的光明路途。我依然想投身革命的洪流,在英明偉岸,永遠絕對正確的毛主席思想放光的境域中竭誠地施展出我的全部。我跟前的好心人們經不住我的再三苦求,答應盡量幫助我尋索組織。他們勸我先安心住下養傷,說我的傷很重。我必須盡早把傷養好了,有了力氣再做別的。我惦掛的事無需我過多勞神,他們會盡力幫我辦妥。就這樣,我在那幾位好心人的家裏住了幾天。大概五天以後,那位年輕的男漁民帶了一個高大英武的陌生人進到家裏,跟我介紹說隨他來的是我傾心向往的組織的聯絡員。他奉上級的指令在那一帶盡量尋覓在險情中幸存下來,和群體失散的進步學生,傾力施救。聽說了來者的身份,我感動無比,流著淚哀求他快些帶我動身,前往遊擊區轉奔延安,使我能夠盡早結束在白色恐怖地境中的噩夢。我告訴那個聯絡員,向他表白了我堅貞不移的誌向。我說我仍心懷革命理想,想到延安去。就算我死了,我赤紅的心也永遠朝向毛主席。我是革命的花朵,任憑風吹雨淋,永不喪失火紅的色澤。那位同誌答應了我的懇請。他把我從漁民家裏帶了出來,領到一處不易被人發現的地方,將我和另外一些跟我一樣在長江上遭到敵特襲擊後存活下來的同學們安頓在一起。過了不久,他通過秘密渠道,想辦法瞞過反動派,用偷越和拿金錢疏通關節的雙重手段帶我們穿過了一條又一條的國民黨軍封鎖線,終於到了我們遊擊隊活動的領地,接著又委托人保護我們千裏迢迢地最終抵達了延安。這些往事太讓我感銘肺腑了。那位聯絡員救了我們,我好感謝他。沒有他,我完全無可能活到今天,更別提在革命的熔爐中接受鍛煉,有機會為毛主席竭誠地貢獻釋放身上的能量。”陳秀中把心內早已準備好的答詞用不緊不慢的語氣,靈活應變,惟妙惟肖地講敘了出來。
    閻曉波臉部沒有任何表情。他靜靜地聽完了陳秀中的敘說,摸出煙盒取出一支香煙,用火柴點燃慢慢抽了起來,吐出一連串煙圈。
    “陳秀中同誌,那個費盡艱難周折地找到了你,保護你們脫離險境的我黨地下工作者,他的姓名或模樣你還有印象嗎?能說出來給我聽聽嗎?”閻曉波想了一陣子,問道。
    “是。那位同誌的音容樣貌我一直銘刻於心,至今仍深映在眼前。他,瘦高的個頭,稍顯黝黑的皮膚,眼角上方有一顆碩大的黑痣。他眼裏顯露出的盡是不屈剛毅的光澤。當時,去往遊擊區的路上,我屢次三番地問他的姓名,他都婉言推諉,不肯如實相告。後來,我被同誌們救助,曆經輾轉終於到達了我朝思夢想的延安時,我經過再三打探,才知道他叫王永澤,兼有地下組織領導幹部和遊擊隊長的雙重身份。我感激他,佩仰他。可惜,我永遠也沒機會答報他了。聽知曉情由的同誌們說,就在我們抵達遊擊隊的駐地後不久,他為了救一個在路上失散的我們的同窗,不顧危險返身覓尋,結果給敵人發現,被敵人擊傷捕獲。聽說王永澤同誌,那位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的恩人在國民黨反動派的酷刑前剛毅不屈,任憑敵人的百般拷打,始終堅定不移,沒有吐露他知悉的分毫隱秘。在敵人的牢獄裏,王永澤同誌依然積極從事革命工作,號召領導和他一樣落難的戰友們跟敵人展開各式各樣的鬥爭。隻是,可惜他沒能活著重見光明,看到勝利來臨的那一天。就在解放大軍行將攻破關押他們的監牢,他被囚禁所在的城市獲得解放前的幾個小時,敵人殘忍地用絞索殺害了他。他的屍體就懸掛在一顆大樹上。解放軍戰士找到他時,他的身體還沒有完全涼透,仍有餘溫……每一次憶起他的時候,我都心感絞痛。我定下決心,我必須頑毅,堅久地傾力於革命事業,將我身上餘存的光和熱毫不保留地盡皆投入到毛主席的號召中去。我定然要效仿他。我必須做得盡可能和他一樣。他的精神啟發了我,給了我在無數次困境中激發鼓勵自己心誌的源泉。”陳秀中眼裏淚光閃閃,淚水漫溢了出來。
    “陳秀中同誌,你說的很對,做得更好。王永澤同誌是個優秀的革命戰士。說句實話,他當時,在被捕前曾經歸我領導,是我得知你們乘坐的船出事遇到危險後,委派他帶人去接應幫助你們的。他非常優異傑出。他的精神應當被我們所有從事革命工作的人們銘記在心,成為活著的同誌們學習仿效的楷模。”
    閻曉波被陳秀中逼真的講述感動了心悸。他不由自主地點頭讚許,不經意間講出了心坎裏隱藏的真話。他的眼眶也有些潮潤了。
    “陳秀中同誌,你什麼時候接觸到進步的革命思潮的?在加入離開成都的學生團體前後你做過什麼?這些你可以也說說嗎?”
    閻曉波很快穩定了心緒,接著問詢到。
    “是。在接觸革命的真知以前,我僅是個毫無所曉,與世無爭地生活著的平凡的女學生。我是在女子中學就讀時經老師同學介紹認識了進步人士,曉得並完全接受了毛主席倡導的散放著萬丈光芒的哲理。我成為進步團體的一員後,學生會的幹部跟組織為派來的同誌們都稱我是顆革命的好種子,說隻要經過進一步的栽培曆練,在風雨中嚴格要求自己,我有望成為優秀的革命工作者,毛主席思想堅定的紅五月。他們將我和另外的一些被認定最有培養前途的學生們選入去延安的隊伍,期盼能進一步塑造我們,讓我們獲得更多的訓育機會,在革命的紅潮裏盡情地成長鍛造。”陳秀中擦去淚,沉穩地說道。
    陳秀中淋漓盡致,逼真至極地憑靠她往昔對敵人極為深入的研究,她從前在軍統訓練班接受的特殊訓練,練就的過人的應變能力,用一席巧妙絕倫,天衣無縫的話將閻曉波這個共方地下戰線的老手說得心內感銘震詫。閻曉波在聆聽陳秀中的講敘中不知不覺地漸次消泯著多年來在隱秘戰線工作生涯漸次積攢起來,對任何他覺得陌生的人和事情所生成的本能的警覺,他腦子裏閃現的那些憑依直覺向陳秀中萌發的絕大部分思疑猜防……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