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恨到歸時方始休 25、改革變法【下】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001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因為幫助申王司空爍重獲自由,又成功在當今天子麵前刷了好大一把存在感,沈奕在京城的名聲如日中天,可謂是少年得誌,風頭一時無兩,沈奕自己也很誌得意滿,遂將早前在顧城那把折扇上提的詩句再次謄寫下來,工工整整地放在自己的書案上,用作自己大展拳腳,一展宏圖時的座右銘。
“大炳若在手,清風滿天下。”
事實上,也正如沈奕所料,因為此次辦事妥帖,當今天子確實看到了沈奕的才幹,也深刻認識到了富國強兵的重要性,因此正式下旨,安排沈奕入朝為官,主持變法的一係列工作。
沈奕簡直是受寵若驚!但不得不承認,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沈奕又不傻,太子司空燁經過自己陰差陽錯的一番點撥,看到了開設女閭有利可圖,眼下正傾盡全力主持推行這一係列事宜。剛開始,沈奕還有些放心不下,擔心司空燁會利令智昏,公器私用,大肆倒賣良家女子什麼的,好在司空燁並不是這麼目光短淺的人,或許是因為剛接手,經驗不足,司空燁不敢胡來,反正據沈奕的觀察,最起碼司空燁的前期準備工作還是做得很踏實的,不浮躁,不冒進,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如果不是背後有高人指點,沈奕不相信性子急躁浮誇的司空燁會這般沉得住氣。
饒是沈奕心裏很好奇,他眼下也分不出精力去打探司空燁背後的高人,主持變法一事,關係重大,牽連甚廣,沈奕最近簡直是忙得腳不沾地,就差沒圍著宮城團團打轉了,不論刮風下雨,每日必須進宮向當今天子彙報改革的方針和政策,沈奕表示累覺不愛,他都好幾天沒睡個好覺了,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上哪兒去找這麼好的事兒啊?
“沈三公子,依你之見,改革變法一事,應該從何處入手啊?”
大清早地被人從床榻上抓出來,天不見亮就往宮城裏趕,沈奕沒睡醒,困得上下眼皮子都在不停打架,聽了當今天子的發問,他腦子裏一片空白,連個基本思路都沒有,依他之見,現在隻想好好伸個懶腰,然後再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覺,至於主持變法,富國強兵的事,愛誰誰,誰上,沈奕巴不得能盡早脫身出來,樂個清靜。
“沈三公子?”
沈奕一手撐著下巴,小腦袋一點一點的,儼然一副沒睡醒正在打瞌睡的樣子,看得當今天子忍俊不禁,登基多年,他還是第一次看到跟他對談時還能肆無忌憚地打瞌睡的人,果真是沒心沒肺,膽大包天!
“來人啊!給沈三公子上茶,提神醒腦!”因為那點惜才之心,當今天子最終還是沒有治沈奕的大不敬治罪,隻是朗聲吩咐了隨侍,不過最後的那四個字,當今天子一字一頓,咬字特別清晰,或許是冷冰冰的語調降低了整個大殿的室內溫度,沈奕瞬間就被驚醒了,醍醐灌頂不說,後背還硬生生嚇出了一身冷汗。
“陛下贖罪……”趕緊跪下請罪,沈奕恭恭敬敬地叩首,不斷祈禱老天爺至少保佑自己一回。
“沈三公子辛苦了。”和藹可親的微笑,意味深長的語氣,上位者的真實意圖,實在是讓人捉摸不透。
“微臣惶恐!”
“改革變法一事,寡人是否有些操之過急了?”
沈奕小心斟酌著自己的語氣,盡量不要顯得太特立獨行:“回稟陛下,依微臣之淺見,改革變法一事,宜早不宜遲,陛下此舉並無不妥。”
“罷了,罷了,沈三你先退下吧,改革變法一事,還請多掛心,盡早起一份奏折遞上來。”
“微臣領命。”
沈奕巴不得能如此,不用每天進宮,他還樂得輕鬆。回了沈府之後,沈奕好好整理了一下思路,洋洋灑灑寫了滿滿一大篇的改革計劃,方針,和政策,概括起來,主要是以下五點。
其一,興學校,設科舉,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主要考試的手段是策論,試題必須要貼近生活,比如,如何治理水患?如何擁軍擁屬?如何發展農事?等等……為了廣攬天下人才,考試並不是每年都舉行,而是三年一考,暫定為秋後,農事並不繁忙的時候,除了重視考試選拔人才之外,還必須嚴格把控考場紀律,嚴肅處理違紀作弊等行為,若發現私自夾帶,一經查處,帶枷羞辱,遊街示眾,以示懲戒。另外,每份試卷還必須糊名,謄卷,以防考生與考官私自勾連。
其二,定官名,頒爵祿,定服色。簡單來說,就是規範文官和武官的官服,文官依照品級大小,從高到低依次為紫袍、紅袍、綠袍、藍袍。而武將主要重點規範在外領兵的將領,從低到高依次調整為:車騎將軍,驃騎將軍,大將軍。沈奕此舉,主要是提高武將的地位,從未改變祁國自古以來流傳的以文治國的方針,文武並治。
其三,製定天文曆法。富國強兵,落實到實處無非是發展生產,因此,指導農事就變得尤為重要,定製一套完整的天文曆法,絕對很有必要。
其四,製定禮樂製度。
其五,也是最最重要的一點,製定刑罰,廢除原來的肉刑,轉而以五刑代之。所謂的五刑,即笞(拿藤條抽打後背)、杖(拿木板子打屁股)、徒(服徭役,做苦工)、流(流放)、死(秋後,斬立決)。說白了,就是別動不動就砍斷胳膊砍腿,或者是割鼻子割耳朵,太血腥,而且毫無意義,沈奕想要改變這一點,能多為祁國創造一點兒勞動力也是挺好的。
寫完之後,沈奕又重頭看了一遍,越看越覺得很滿意,自己果然是能成大事者,這篇奏折呈上去,他沈奕就等著青史留名吧。但沈奕萬沒有想到,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出於眾,眾必誹之,接下來才是他的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