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2 新發現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402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把思緒扯了回來,躲在暗處觀察歪崽也花去了十來分鍾,想想還真不值得。
    看到歪崽就不能不想到高曉博,歪崽屬於兒時長得也不咋樣,長大了更是直接長殘。可高曉博不一樣,小時候明明五官也不咋出色,現在卻帥得令我有些妒忌?
    我揉了揉我高聳的鼻梁骨,自我安慰道:“還好有這祖傳的高鼻梁啊!”
    抄小道走,直奔高家祖屋去。
    之前有個同學跟我說他家的祖屋拆了之後,青磚按個來賣給了別人,他全家人當時對這些沒什麼概念,後來青磚價值被發現,古董行業火起來,不良商販一炒,價錢卻上去了,直奔頂跑,沒把他家人氣得,估計祖墳都冒青煙兒。
    不過對於我家來說,青磚收購回來再賣出去,賺的都是些瑣碎錢,我爺爺還不想在這方麵上折騰。
    撫摸著高家祖屋的青磚,冰冷的觸感傳達到心尖兒,雕梁畫棟算不上,一柱一梁都是老祖宗的手筆,不容小覷,說好聽點是文化遺產,可老舊的房子活人是不能住太久,就前麵的庭院興許還有幾戶人家守著老宅。
    這次我回來,發現梁上竟然有個燕子窩,上次回來的時候還空蕩蕩的,倒給這兒添了些生氣。
    我記得小時候正廳裏是還擺放著八仙桌和案台的,十幾二十年前高家輩分高的老人還沒去幾個,都喜歡坐在質地溫潤的太師椅上聚眾喝茶聊天,那會兒的祖屋還沒如今冷清。
    年輕人都搬出去了,自然是人走茶涼,當年我還坐在門檻石上玩紙牌,和一群熊孩子逗個你死我活,沒差點打架。
    祠堂外邊就聞到香火的味道,這次我直接拿出藥水在門上的圖案刷一層,拿竹棉紙蓋上去,小心翼翼撕下,放地上涼幹,圖案在紙上顯現得異常清晰,內部的細節必須用M10才能看清楚,也搞過電腦上做出來的圖,因為像素的原因無法正確查看。
    印了兩份,風幹後拿在手中抖了抖,此時有人在庭院中出現,看這腳步走向是要上石階進祠堂的意思,我趕忙躲到一邊的長幡後方。
    有些村民我認得出模樣卻不知道全名,隻見他上完香之後往我這邊走來,我一縮再縮,在他看不到的地方躡手躡腳打開旁邊的一扇門,躲進房內。
    這房間兒時進來過,以前是屬於我太公太婆的屋子,以前太公有些超度的大型法器就是放這。
    等到下午也沒啥人再來,我從屋裏出來。
    走進內堂,跟祠堂隔著個小中庭,周圍的空氣越見冰冷,與外頭猛烈陽光對比,這裏的溫度起碼低了四五度,我伏在梨花隔斷上探頭看祠堂,香火嫋嫋,安靜肅穆,看來咱村裏的人沒少來拜祭。
    原本是伏在半鏤空隔斷上的,後來看著看著隱約覺得哪兒不對勁。
    我退後一兩步,仔細端詳隔斷。隔斷是分三個區域,底下一米高的部分是全實的,簡單的方形雕刻,做了些倒角。上來中間是浮雕,高度約四十厘米,有蟠桃,有花,有人,山水盡有,一派熱鬧景象。
    再往上至頂端是鏤空隔斷……
    估計太近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再往後倒退幾步踩在門檻石上,腦子閃過一些畫麵。
    隔斷上,還是能看得出有圖案,隻是做得太過於宏觀,不似下方工藝那麼複雜,連人物表情都雕刻出來,所以一般人會以為好東西的是浮雕,其實不然,我反倒覺得是有人刻意將頂上的鏤空隔斷隱藏得更深。
    我用兩個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搭成一個相框,把周圍的景色隱蔽,指框隻有鏤空隔斷,再慢慢縮小指框的麵積,最後定格了圖形——那是兩隻相對的貔貅,一公一母。
    貔貅中間是實木,沒有空隙,這點更引起我的注意。當我再次走近,從包裏拿出軟毛掃,將原本是實木的地方掃幹淨,露出周邊的刀痕,因為被灰塵蓋住,所以不仔細看絕對看不出來。
    我用手指輕輕按在實木刻板上,緩緩往前推……原也隻是個猜想,沒想到它真的被我推動了,按耐不住內心的興奮,我深呼出一口氣,指尖有些顫抖。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