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大毒婦第九:萬貞兒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1687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人物介紹編輯本段
    萬貞兒宣德三年(1428)出生。其父萬貴本是山東諸城人,在縣城裏當一名縣衙掾吏,後因親屬犯法受到株連,丟官之後,舉家被發配到霸州(河北霸縣)。
    根據《明史演義》記載,她原是孫太後的宮女,太子朱見深兩歲的時候被孫太後派去做他的保姆。她一直照顧朱見深,在朱見深成為成化帝登基以前便已與他私通。
    根據《明史》記載,朱見深十六歲登基為帝(明憲宗),萬妃已經三十五歲,心性機警,善於迎奉帝意,遂讒廢皇後吳氏,寵冠後宮。憲宗每每遊幸的時候,萬妃都戎服前驅。成化二年正月,萬妃生皇長子,憲宗大喜,遣中使祀諸山川,冊封萬氏為貴妃。皇長子不久就死了,憲宗和萬妃都悲痛非常,萬妃後來也不能再生育,當不了皇太後,因此對其他能生育的妃嬪痛恨非常,毒殺了憲宗好幾個兒子。
    萬妃勾結宦官外臣,弄得朝廷上下貪汙一氣,連憲宗也不能製止。據說明孝宗生母紀淑妃之死,其實是萬妃迫害。後來萬妃百般想廢掉明孝宗的太子之位,結果都不能行,氣怒攻心,成化二十三年春,暴疾薨之,享年59歲,憲宗傷心非常,輟朝七日,諡號為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葬天壽山。
    曆朝曆代得寵的妃子很多,但若論情況之離奇卻誰也比不過明憲宗的愛妃萬貞兒。一個大皇帝十七歲的女人卻牢牢占領了丈夫的心,並且擁有他一生的寵幸,這真是讓旁人百思不得其解,就此說來,萬貴妃倒是當之無愧地最有魅力的女人!故事的主人公是大明王朝的第八位皇帝朱見深和年長他十七歲的貴妃萬貞兒。妻子比丈夫大了十七歲,這樣的差距,即使在今日看來,也是有些奇特的,更何況是民風守舊的明朝。是的,萬貞兒從宮女到貴妃一步登天地創造了奇跡。
    曆史事件編輯本段
    萬貞兒的父親萬貴因親屬犯罪而被謫居霸州,為了使日後有所依靠,他托付同鄉把年僅四歲的女兒萬貞兒帶進皇宮當宮女。年幼的萬貞兒十分懂事乖巧,深得明宣宗皇後孫氏的喜愛。到了正統十四年,萬貞兒已經成了十九歲的妙齡少女,她沒有如他父親希望的那樣得到皇上的寵愛,而已成為太後的孫氏派去照顧年僅兩歲的皇太子朱見深。這是他們緣分的開始,幼小的太子從此以後與如同保姆的萬貞兒形影不離。萬貞兒在朱見深的眼中像姐姐,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種叫愛情的東西在年輕的太子心中萌發,他居然愛上了大他十七歲的宮女萬貞兒,這是為皇室所不容的感情。
    天順八年,明英宗駕崩,十八歲的皇太子朱見深即位為帝,是為憲宗。當上皇帝的朱見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冊封心愛的萬貞兒為皇後。但他的生母周太後強烈反對,萬般無奈下憲宗隻能屈服,立宗室女吳氏為皇後,改立萬貞兒為貴妃。年輕美貌的皇後並沒有打動憲宗,他依然與萬貞兒如漆似膠,形影不離。雖然憲宗對萬貞兒寵愛有加,但在萬貞兒的心中無寵的皇後仍然是她的眼中釘,她並不滿足於貴妃的位分,她要成為皇後,六宮真正的主人。於是在一次皇後的斥責杖刑後,萬貞兒不失時機地向憲宗哭訴,眼見心愛的女人受苦,血氣方剛的憲宗下令廢後。兩宮皇太後的強烈反對使萬貞兒與皇後寶座再次擦身而過,而將尊貴的身份拱手讓給了王氏。那王皇後天資聰穎又性情淡泊,早就看透了宮廷中的道道,她對萬貞兒一味忍讓好讓這萬貴妃無可乘之機,以達到明哲保身的目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後,已經三十七歲的貴妃萬貞兒生下了憲宗的第一個兒子,狂喜的憲宗晉封萬貞兒為皇貴妃,並許諾立其子為太子。然而萬貞兒並沒有高興多久,一年後,她的兒子居然夭折了,這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兒子。成化二十三年正月,皇貴妃萬貞兒去世,時年五十八歲。得到消息的憲宗不禁嚎啕大哭,哀歎道:“貞兒不在人世,我亦命不久矣。”就在這年的八月,明憲宗朱見深駕崩,終年四十一歲。
    1464年,明英宗病死。自太祖起,皇帝死後,都要妃嬪宮女陪葬,但英宗死後,此例免除,何故?這要由繼位的憲宗談起。英宗死後,太子朱見深即位,是為明憲宗,年號成化,又稱成化帝。這朱見深,因父親經曆複雜,他的經曆也隨之複雜。他兩歲時,發生“土木之變”,叔父做了皇帝,他被立為太子;父親返國被軟禁南宮,叔父要廢他的太子地位,汪皇後力爭,但無效,他與汪皇後一起被廢去名位。之後,他在生母周貴人及汪氏的愛護下成長,到父親“南宮複辟”時,他僅得10歲。由於叔父代宗幾天後死去,英宗要讓代宗的妃嬪宮女陪葬,也包括汪氏在內。朱見深即向父皇說情,使汪氏得免。英宗臨死前交代要廢除殉葬製度,朱見深即位後立刻施行這一舉措~完成了他父親的遺願。
    朱見深兩歲立為太子時,開始服侍他的,是19歲的宮女萬貞兒;他10歲再立為太子時,萬貞兒已27歲;到他18歲即位時,萬貞兒已35歲。他不忘萬貞兒對自己的愛護和體貼,也不因她比自己年長17歲、顏色漸衰而嫌棄,冊封她為貴妃。更為少有的是,明憲宗朱見深在位23年,始終如一地專寵萬貴妃,1487年,58歲的萬貴妃病死,憲宗很傷心,也一病不起,於同年而逝,享年僅41歲!他專寵了萬貴妃一輩子。
    剛才談是正史,而我看到相當多的書籍所萬貞兒是先皇一個妃子身邊的宮女丫鬟。朱見深是在登位後的第一年才遇到萬貞兒,愛上了她。無論怎樣,這都是段千古佳話,超越了隋文帝楊堅對皇後獨孤迦羅的愛,因為楊堅並不專一,而朱見深終其一生都隻愛萬貞兒一個女人。這一點此後曆代君主也隻有他的兒子明孝宗朱佑樘做到了,一生隻愛張皇後一人。
    相關史料編輯本段
    《明史列傳第一後妃》
    恭肅貴妃萬氏,諸城人。四歲選入掖廷,為孫太後宮女。及長,侍憲宗於東宮。憲宗年十六即位,妃已三十有五,機警,善迎帝意,遂讒廢皇後吳氏,六宮希得進禦。帝每遊幸,妃戎服前驅。成化二年正月生皇第一子,帝大喜,遣中使祀諸山川,遂封貴妃。皇子未期薨,妃亦自是不複娠矣。
    當是時,帝未有子,中外以為憂,言者每請溥恩澤以廣繼嗣。給事中李森、魏元,禦史康永韶等先後言尤切。四年秋,彗星屢見。大學士彭時、尚書姚夔亦以為言。帝曰:“內事也,朕自主之。”然不能用。妃益驕。中官用事者,一忤意,立見斥逐。掖廷禦幸有身,飲藥傷墜者無數。孝宗之生,頂寸許無發,或曰藥所中也。紀淑妃之死,實妃為之。佞幸錢能、覃勤、汪直、梁芳、韋興輩皆假貢獻,苛斂民財,傾竭府庫,以結貴妃歡。奇技淫巧,禱祠宮觀,糜費無算。久之,帝後宮生子漸多,芳等懼太子年長,他日立,將治己罪,同導妃勸帝易儲。會泰山震,占者謂應在東宮。帝心懼,事乃寢。
    二十三年春,暴疾薨,帝輟朝七日。諡曰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葬天壽山。弘治初,禦史曹璘請削妃諡號;魚台縣丞徐頊請逮治診視紀太後諸醫,捕萬氏家屬,究問當時薨狀。孝宗以重違先帝意,已之。
    據清代張廷玉等人所修《明史》記載,經曆喪子之痛,萬貴妃開始對其他懷孕的妃嬪或已經降生的皇子大加謀害,而憲宗卻對這個女人無計可施,未加責罰,相反卻是一再的退讓。憲宗憑啥這麼縱容萬貞兒?他跟萬貞兒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情緣?她又為什麼會得到憲宗的曠世恩寵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朱見深具有強烈的俄狄浦斯式的戀母情結。據正史記載,朱見深自兩歲開始就由萬貞兒帶著。英宗土木堡之變之後被困瓦剌,朱見深的叔父趁機搶去皇位並罷免他的太子職位,從此他便跟隨萬貞兒住在後宮,直到英宗卷土重來。在這段最艱難的日子裏,朱見深和萬貞兒相濡以沫,在他最落魄的時候萬貞兒一直守護在他身邊。
    由於古代主子和侍女之間的特殊關係,萬貞兒在他心目中就有了多角色的朦朧的定位——母親、姐姐兼情人。總之,朱見深傾其一生都對這個女人有特殊的依戀,不論她做得多麼過分,他都能忍讓、退避。他離不開這個女人,這個女人就是他生活的支撐,沒了她,他的世界也將潰然崩塌。《明史》中記載:“帝每遊幸,妃戎服前驅”,也就是說憲宗每次出遊,萬貴妃總是戎裝侍立在旁,這給憲宗一種安全感。另據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篇》中記載,“妃怒撻一宮婢,怒極氣咽,痰湧不複蘇”,“訃聞,帝不語久之,但長歎曰:萬侍長去了,我亦將去矣”,“於是挹挹無聊,曰以不豫,至於上賓”。
    也就是說,聽聞萬貴妃死後,憲宗很長時間沒有說話,隻是長歎一聲:萬貴妃去了,我也快要去了。憲宗對萬貴妃的愛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唐明皇對楊貴妃的愛,但兩者本質是不同的。楊貴妃是四大美女之一,有驚人的美貌,而萬貴妃,得寵的時候已經35歲,已經是半老徐娘。所以憲宗對萬貴妃的愛應該著重在一個“情”字上,或是親情,或是友情,或是愛情,總之是一種錯綜複雜的情。或者憲宗真有某種心理或人格障礙,而這種障礙唯萬貞兒才能解除,故而離不開。
    二是萬貞兒善用心計,想方設法籠絡憲宗。她是陪伴朱見深時間最長的女人,對朱見深的弱點頗為了解,可以輕易地玩弄他於股掌之中,利用他來達到自己“擅寵”的目的。《明史》中記載:“先是,憲宗居東宮,萬貴妃已擅寵。後既立,摘其過,杖之。帝怒,下詔曰:‘先帝為朕簡求賢淑,已定王氏,育於別宮待期。太監牛玉輒以選退吳氏於太後前複選。冊立禮成之後,朕見舉動輕佻,禮度率略,德不稱位,因察其實,始知非預立者。用是不得已,請命太後,廢吳氏別宮。’”也就是說,萬貞兒擅寵之後,醋意大發的吳皇後憑借優越的地位和超凡的自信指責萬貞兒的過錯,並親手杖打了萬貞兒,結果引起憲宗大怒。憲宗一怒之下下詔“廢後”,並將吳皇後打入冷宮。《明史》裏麵對這件事是這樣評價的:“憲宗年十八即位,妃已三十有五,機警,善迎帝意,遂讒廢皇後吳氏。”一“迎”一“饞”,說明萬貞兒心計頗深。也就是說,她憑借憲宗的寵愛,趁機大講吳皇後的壞話,並提議廢後,憲宗一“怒”一“疼”,竟從其言。
    時至今日,由於史料有限,且無第三人在場,曆史事實中的萬貞兒究竟有沒有這麼做,已無從可考,但可以證實的是,萬貞兒並沒有在憲宗麵前為吳皇後說情,這也是為什麼《明史》會把“廢後”這筆帳算在她頭上的一個佐證。之後上台的王皇後對她已是忌憚三分,隻能忍氣吞聲。
    《明史》還記載:萬貴妃“母以子貴”的夢想破滅之後,為了達到“擅寵”的目的,開始千方百計迫害未出生的皇子,通過買通太監給懷孕的妃嬪灌藥,導致“飲藥傷墜者無數”。所幸的是,一個跟萬貞兒長得很相似的宮女紀春紅懷孕之後,太監張敏感歎憲宗無子,動了惻隱之心,私自將墮胎藥量減半,竟保住了孩子,即為孝宗。《明史》中也有記載:“孝宗之生,頂寸許無發,或曰藥所中也。”從這件事來看,這個女人心計太重、心機太深。因為她知道憲宗知情,也知道憲宗不會把她怎麼樣,因為她是憲宗最需要的女人。
    三是萬貞兒高超的房中禦夫術。在明末清初查繼佐撰寫的《罪惟錄》中,描述萬貞兒“貌雄聲巨,類男子”,可見萬貞兒絕非是美女中的極品,連憲宗的母親周太後也大惑不解地問兒子:“彼有何美,而承恩多?”憲宗答道:“臣有疝疾,非妃撫摩不安。”這話已經說得非常露骨了,萬貞兒盡管不是美女,卻有美女不可替代的好處。不過這一觀點大多見於小說野史。很多小說都根據這一點把萬貴妃塑造成了一個風騷淫蕩的女人。四是得不到的是最好的。很多小說野史中,比如《成化年間的愛情故事》、《明史演義》等,都提到憲宗很小的時候,偶然知道萬貞兒有一個情人叫杜箴言。在憲宗十一歲那年,因為嫉妒和自私,他派人把杜箴言殺了。萬貞兒偶然得知這件事,大受傷害,就開始了漫長的有愛有恨的報複過程,對憲宗時而若即若離,時而嗔怪冷落,而這恰恰抓住了憲宗不容易得到的才是最好的心理,於是對萬貞兒越加癡迷。
    在後來的漫長歲月中,萬貞兒腰上一直戴著虎符玉佩,這就提醒憲宗,她心裏還想著那個贈玉的人。萬貞兒也有心計,雖然有意無意地讓憲宗意識到這一點,卻又把握分寸,讓憲宗產生淡淡的醋意,而又不至於惹得他惱羞成怒大開殺戒。不管怎麼樣,萬貞兒是個非常有心計的女人這一點是肯定的,她巧妙地利用了憲宗從小對自己產生的依賴心理,並將這種依賴化解和轉換為男人對女人的愛慕,中間又夾雜著母性和親情的魅力,這讓憲宗無法自拔地愛上了萬貞兒。而憲宗自身又是一個弱勢內斂的皇帝,喜歡留戀過去的歲月和時光,這與萬貞兒的細心謀劃正相吻合,從而造成了萬貴妃獨享恩寵20年。
    《明史孝宗本紀》
    孝宗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諱祐堂,憲宗第三子也。母淑妃紀氏,成化六年七月生帝於西宮。時萬貴妃專寵,宮中莫敢言。悼恭太子薨後,憲宗始知之,育周太後宮中。十一年,敕禮部命名,大學士商輅等因以建儲請。是年六月,淑妃暴薨,帝年六歲,哀慕如成人。十一月,立為皇太子。
    《明史嘉禮二》
    冊妃之儀。自洪武三年冊孫氏為貴妃,定皇帝不禦殿,承製官宣製曰:“妃某氏,特封某妃,命卿等持節行禮。”但授冊,無寶,餘並如中宮儀。永樂七年,定冊妃禮。皇帝皮弁服禦華蓋殿,傳製。至宣宗立孫貴妃,始授寶,憲宗封萬貴妃,始稱皇,非洪武之舊矣。嘉靖十年,帝冊九嬪,禮官上儀注。
    先日,所司陳設儀仗如朔望儀。至期,皇帝具袞冕,告太廟、世廟訖,易皮弁服,禦華蓋殿。百官公服入行禮。正、副使朝服承製,舉節冊至九嬪宮。九嬪迎於宮門外,隨至拜位。女官宣冊,九嬪受冊,先後八拜。送節出宮門複命。九嬪隨具服候,皇後率詣奉先殿謁告,及詣皇帝、皇後前謝恩,俱如冊妃禮。惟圭用次玉,穀文、銀冊少殺於皇妃五分之一。二十年,冊德妃張氏,以妃將就室,而帝方靜攝,不傳製,不謁告內殿,餘並如舊。
    《明史列傳》
    憲宗廢後吳氏,順天人。天順八年七月立為皇後。先是,憲宗居東宮,萬貴妃已擅寵。後既立,摘其過,杖之。帝怒,下詔曰:“先帝為朕簡求賢淑,已定王氏,育於別宮待期。太監牛玉輒以選退吳氏於太後前複選。冊立禮成之後,朕見舉動輕佻,禮度率略,德不稱位,因察其實,始知非預立者。用是不得已,請命太後,廢吳氏別宮。”立甫逾月耳。後父俊,先授都督同知,至是下獄戍邊。謫玉孝陵種菜,玉從子太常少卿綸、甥吏部員外郎楊琮並除名,姻家懷寧侯孫鏜閑住。於是南京給事中王徽、王淵、朱寬、李翱、李鈞等合疏言玉罪重罰輕,因並劾大學士李賢。帝怒,徽等皆貶邊州判官。
    孝貞皇後王氏,上元人。憲宗在東宮,英宗為擇配,得十二人,選後及吳氏、柏氏留宮中。吳氏既立而廢,遂冊為皇後,天順八年十月也。萬貴妃寵冠後宮,後處之淡如。孝宗即位,尊為皇太後。武宗即位,尊為太皇太後。正德五年十二月上尊號曰慈聖康壽。十三年二月崩,上尊諡曰孝貞莊懿恭靖仁慈欽天輔聖純皇後,合葬茂陵,祔太廟。
    孝穆紀太後,孝宗生母也,賀縣人。本蠻土官女。成化中征蠻,俘入掖庭,授女史,警敏通文字,命守內藏。時萬貴妃專寵而妒,後宮有娠者皆治使墮。柏賢妃生悼恭太子,亦為所害。帝偶行內藏,應對稱旨,悅,幸之,遂有身。萬貴妃知而恚甚,令婢鉤治之。婢謬報曰病痞。乃謫居安樂堂。久之,生孝宗,使門監張敏溺焉。敏驚曰:“上未有子,奈何棄之。”稍哺粉餌飴蜜,藏之他室,貴妃日伺無所得。至五六歲,未敢剪胎發。時吳後廢居西內,近安樂堂,密知其事,往來哺養,帝不知也。
    帝自悼恭太子薨後,久無嗣,中外皆以為憂。成化十一年,帝召張敏櫛發,照鏡歎曰:“老將至而無子。”敏伏地曰:“死罪,萬歲已有子也。”帝愕然,問安在。對曰:“奴言即死,萬歲當為皇子主。”於是太監懷恩頓首曰:“敏言是。皇子潛養西內,今已六歲矣,匿不敢聞。”帝大喜,即日幸西內,遣使往迎皇子。使至,妃抱皇子泣曰:“兒去,吾不得生。兒見黃袍有須者,即兒父也。”衣以小緋袍,乘小輿,擁至階下,發披地,走投帝懷。帝置之膝,撫視久之,悲喜泣下曰:“我子也,類我。”使懷恩赴內閣具道其故。群臣皆大喜。明日,入賀,頒詔天下。移妃居永壽宮,數召見。萬貴妃日夜怨泣曰:“群小紿我。”其年六月,妃暴薨。或曰貴妃致之死,或曰自縊也。諡恭恪莊僖淑妃。敏懼,亦吞金死。敏,同安人。
    孝宗既立為皇太子,時孝肅皇太後居仁壽宮,語帝曰:“以兒付我。”太子遂居仁壽。一日,貴妃召太子食,孝肅謂太子曰:“兒去,無食也。”太子至,貴妃賜食,曰:“已飽。”進羹,曰:“疑有毒。”貴妃大恚曰:“是兒數歲即如是,他日魚肉我矣。”因恚而成疾。
    安無學術,既柄用,惟日事請托,結諸閹為內援。時萬貴妃寵冠後宮,安因內侍致殷勤,自稱子侄行。妃嚐自愧無門閥,聞則大喜,妃弟錦衣指揮通,遂以族屬數過安家。其妻王氏有母至自博興。王謂母曰:“向家貧時,以妹為人娣,今安在?”母曰:“第憶為四川萬編修者。”通心疑是安,訪之則安小婦,由是兩家婦日往來。通妻著籍禁內,恣出入,安得備知宮中動靜,益自固。侍郎刑讓、祭酒陳鑒與安同年不相能。安構獄,除兩人名。
    初,孝穆皇太後之薨,內庭籍籍指萬貴妃。孝宗立,魚台縣丞徐項上書發其事。廷臣議逮鞫萬氏戚屬曾出入宮掖者。安驚懼不知所為,曰:“我久不與萬氏往來矣。”而劉吉先與萬氏姻,亦自危。其黨尹直尚在閣,共擬旨寢之。孝宗仁厚,亦置不問,安、吉得無事。
    彗見三台,時等言:“外廷大政固所當先,宮中根本尤為至急。諺雲‘子出多母’。今嬪嬙眾多,維熊無兆。必陛下愛有所專,而專寵者已過生育之期故也。望均恩愛,為宗社大計。”時帝專寵萬貴妃,妃年已近四十,時故雲然。又言:“大臣黜陟,宜斷自宸衷,或集群臣僉議。不可悉委臣下,使大權旁落。”帝雖不能從,而心嘉其忠。
    悼恭太子薨,帝以繼嗣為憂。紀妃生皇子,六歲矣,左右畏萬貴妃,莫敢言。久之,乃聞於帝。帝大喜,欲宣示外廷,遣中官至內閣諭意。輅請敕禮部擬上皇子名,於是廷臣相率稱賀。帝即命皇子出見廷臣。越數日,帝複禦文華殿,皇子侍,召見輅及諸閣臣。輅頓首曰:“陛下踐祚十年,儲副未立,天下引領望久矣。當即立為皇太子,安中外心。”帝頷之。是冬,遂立皇子為皇太子。
    初,帝召見皇子留宮中,而紀妃仍居西內。輅恐有他患,難顯言,偕同官上疏曰:“皇子聰明岐嶷,國本攸係。重以貴妃保護,恩逾己出。但外議謂皇子母因病別居,久不得見。宜移就近所,俾母子朝夕相接,而皇子仍藉撫育於貴妃,宗社幸甚。”由是紀妃遷永壽宮。逾月,妃病篤。輅請曰:“如有不諱,禮宜從厚。”且請命司禮監奉皇子,過妃宮問視,及製衰服行禮。帝皆是之。
    錢溥嚐以不遷官,作《禿婦傳》以譏輅。高瑤請複景帝位號,黎淳疏駁,極詆輅。輅皆不為較,待之如平時。萬貴妃重輅名,出父像,屬為讚,遺金帛甚厚。輅力辭,使者告以妃意。輅曰:“非上命,不敢承也。”貴妃不悅,輅終不顧。其和而有執如此。
    成化二年十二月,以本官入直文淵閣,進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江西、湖廣災,有司方征民賦。定之言國儲充積,倉庾至不能容。而此張口待哺之氓,乃責其租課,非聖主恤下意。帝感其言,即命停征。四年進禮部左侍郎。萬貴妃專寵,皇後希得見,儲嗣未兆。郕王女及笄未下嫁。定之因久旱,並論及之。且請經筵兼講太祖禦製諸書,斥異端邪教,勿令害政耗財。帝留其疏不下。五年卒官。贈禮部尚書,諡文安。
    萬貴妃有寵,中官梁芳、陳喜爭進淫巧;奸人屠宗順輩日獻奇異寶石,輒厚酬之,糜帑藏百萬計。有因以得官者。都人仿效,競尚侈靡,僭擬無度。弘偕同官疏論宗順等罪,請追還帑金,嚴禁侈俗。事下刑部,尚書陸瑜因請置宗順等於理,沒其貲以振饑民。帝不許,但命僭侈者罪無赦,然竟不能禁也。
    時帝未有儲嗣,而萬貴妃專寵,後宮莫得進。言者每勸上普恩澤,然未敢顯言妃妒也。惟森抗章為言,帝心慍。森已再遷左給事中,會戶科都給事中缺,吏部列森名上,詔予外任。部擬興化知府,不允,乃出為懷慶通判。未幾,投劾歸,不複出。
    魏元,字景善,朝城人。天順元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成化初,萬貴妃兄弟驕橫,元疏劾之。四年,慈懿太後崩,將別葬。元偕同官三十九人抗章極諫,禦史康永韶亦偕同官四十一人爭之,伏哭文華門,竟得如禮。
    張泰,字叔亨,廣東順德人。成化二年進士。除知沙縣。時經鄧茂七之亂,泰撫綏招集,流亡盡複。入為禦史,偕同官諫萬貴妃幹政,廷杖幾斃。出督京畿學校,以憂去,家居十餘年。
    梁芳者,憲宗朝內侍也。貪黷諛佞,與韋興比。而諂萬貴妃,日進美珠珍寶悅妃意。其黨錢能、韋眷、王敬等,爭假采辦名,出監大鎮。帝以妃故,不問也。妖人李孜省、僧繼曉皆由芳進,共為奸利。取中旨授官,累數千人,名傳奉官,有白衣躐至太常卿者。陝西巡撫鄭時論芳被黜,陝民哭送之。帝聞頗悔,斥傳奉官十人,係六人獄,詔自後傳旨授官者俱覆奏,然不罪芳也。刑部員外郎林俊以劾芳及繼曉下獄。久之,帝視內帑,見累朝金七窖俱盡,謂芳及韋興曰:“糜費帑藏,實由汝二人。”興不敢對。芳曰:“建顯靈宮及諸祠廟,為陛下祈萬年福耳。”帝不懌曰:“吾不汝瑕,後之人將與汝計矣”。芳大懼,遂說貴妃勸帝廢太子,而立興王。會泰山累震,占者言應在東朝。帝懼,乃止。孝宗立,謫芳居南京,尋下獄,興亦斥退。正德初,群閹複薦興司香太和山,兼分守湖廣行都司地方。尚書劉大夏、給事中周璽、禦史曹來旬諫,不聽。興遂複用,而芳卒廢以死。
    “自古妃嬪承恩最晚、而最專最久者,未有如此”沈德符《萬曆野獲篇》。
    “萬氏豐豔有肌,每上出遊必戎服,佩刀侍立左右。”《明史》。
    “妃怒撻一宮婢,怒極氣咽,痰湧不複蘇”,“訃聞,帝不語久之,但長歎曰:萬侍長去了,我亦將去矣”,“於是挹挹無聊,曰以不豫,至於上賓”。《萬曆野獲篇》。
    《勝朝彤史拾遺記》
    萬妃,青州諸城人。父貴,為本縣椽史,以坐法謫居霸州。妃生四歲,選入掖廷,為聖烈孫太後宮人。及笄而妍,充小答應給事仁壽宮。憲宗為太子時,見而悅之。因竊侍太子,旋命司秩,改侍太子宮有日矣。及即位,吳後初立,猶以宮人禮視之,加撲責。吳後廢,王皇後繼立,鑒吳後事,每損意優容之。妃亦警敏,故善迎帝後意,且籠絡諸嬪禦,諸嬪禦畏之,無敢忤者。上嚐遊幸諸宮,必令妃褲褶為前驅。猥褻備至,然猶未立為貴妃也。成化二年正月,生皇第一子,上大喜,為遣中使四出祈?諸山川之神,三月封貴妃。既而皇子死,妃亦自是不再娠,於是大?冒忌,絕嬪禦進幸。即偶有進幸者,必藥之,墮其胎,且有從是死者。柏賢妃生悼恭太子,暴卒。即孝宗之生,頂上有寸許無發,皆藥所中也。
    時中外洶洶,皆知妃無狀,上將乏嗣,將憂之。言者每勸上溥恩澤,廣禦幸,然未敢顯言妃之妒也。硒事中李森言及之,而妃寵益甚。初居昭德宮,後複移安喜宮,進封皇妃,服用器物,每侈僭在中宮上。會彗星見,六科給事魏元等上疏曰:“竊見春來,災異疊仍。近者彗星又見東方,光侵台垣,此皆陰陽相薄之所致也。臣聞陰陽分政,不可參貳。頃傳中宮、昭德,彼此相亢,一若有參貳之者。
    曩者大學士彭時、禮部尚書姚夔每以為言,陛下謂:“此係內事,朕自處置。‘臣等聞命以來,屏息傾聽,將半年矣,而處置未聞。(原評曰:彭姚二公疏諫不另出,附見於此,此亦作法。)但傳尚食所司昭德進饌,不減中宮。夫宮牆雖深,視聽甚近。衽席雖微,懸象甚著。陛下富有春秋,震位甚闕。豈可以宮廟社稷之大,聽其蠱蔽而不思’固國本、安民心‘哉。”不聽,妃益驕恣。凡四方所進獻,珍異奇巧必歸之妃。中官即用事,稍忤妃,立見斥逐。妃所親幸者,出外鎮守如錢能、覃勤、汪直、梁芳、韋興輩,皆假貢獻科民財,中外騷擾。至為妃求福,凡一切祠廟宮觀齋醮懺禮之費,竭水衡輸之,宮中幣藏為之一空。
    上嚐指語芳、興曰:“幣藏之空,由汝二人,汝知之乎?”興懼不敢言,芳仰言曰:“臣為陛下造齊天之福,何為藏空。”即以所建祠宇曆數之。上曰:“我或恕汝,恐後人無汝恕者,蓋指東宮也。”芳等退而懼。時上方鍾愛興王,或為芳等謀曰:“不如語昭德,勸上易之,立興王。是昭德無子而有子,興王無國而有國。如此則共保富貴無已,豈直免禍哉!”然之,言於妃。先是東宮生母死,孝肅皇太後養之,每囑之曰:“貴妃召爾食,勿食也。”既而妃進太子羹,太子卻之,曰:“疑有毒。”不食。妃恚曰:“是兒數歲,即如是,他日魚肉我矣。”氣憤不能語,至是力勸上易儲。會泰山震,台官奏東朝有戒心。上覽奏,悟曰:“天意也。”事遂寢。
    二十三年春,上郊天大霧,人皆訝之。明日慶成宴罷,上還宮,忽報責妃死。
    妃體肥,是日以拂子撻宮人,怒甚中痰死。上聞報憮然曰:“萬使上去,吾亦安能久矣。”為輟朝七日,諡曰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葬天壽山。初妃父貴,以兵馬指揮使進都督同知,兄通,錦衣衛都指揮使。通妻王氏出入掖庭,大學士萬安呼“丘嫂”,每邀之來家,敬禮之。朝士幸進者,爭趨通門。弘治初,言者藉藉,禦史曹?請削妃諡號,而魚台縣縣丞徐頊請籍萬氏家。窮治紀太後暴死狀,孝宗不從,遂已。語具紀太後記。
    王皇後,上元人,中軍都督追贈阜國公王鎮女也。英宗初擇太子妃,以後與廢後吳氏、柏氏留宮中,意屬後。英宗崩,太監牛玉請太後冊立吳氏,而後與柏居別宮。憲宗不悅,下牛玉詔獄,仍廢吳後立後焉。時萬妃有寵,吳後與妃不相中,因見廢。後賢而有智,鑒吳氏,一以曲處之。嚐遊西苑,妃車先後行,歲時朝見,不執妃禮。昭德宮醞釀,每加於中宮。帝嚐令妃戎服侍酒,使太監段英掌宮,後一無所忌。成化二十三年,孝宗即位,尊為皇太後。孝宗崩,後傳諭內閣:“自古帝王能力?孝行,竭事慈宮,如大行皇帝者,恐不多得。先生輩應定一佳諡傳之。”故事上列帝諡,率上十六字,而末統以孝。惟孝宗獨用為廟諱,感後旨雲。弘治十八年,武宗即位,加尊太皇太後。正德五年,加上尊號曰慈聖康壽太皇太後。十三年二月,後崩,合葬茂陵。三月上尊諡曰孝貞莊懿恭靖仁慈欽天輔聖純皇後。
    曆史故事
    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深即帝位時十七歲,正是青春年少的時候。兩宮太後為替新皇帝選擇皇後人選頗費了一番心思。她們在英宗生前親自替兒子選定的十二名淑女中,再行認真挑選,選了王、吳、柏三人留住宮中,慢慢考察。
    憲宗的生母周太後命司禮監牛玉在三名淑媛中選定一人為皇後。牛玉對周太後說,先帝在時曾屬意吳女和王女,我看二女姿貌相當,分不出誰更美麗端莊,比較起來,似是吳女更為賢淑。周太後便作主替憲宗擇定吳氏為皇後,錢太後當然沒有什麼意見。
    誰知大婚之後,皇帝新郎並不貪戀吳皇後的青春美色,而是常常宿在嬪妃萬氏宮中,這使吳皇後又氣又羞。她不明白,自己哪一點比不上徐娘半老的萬妃,無論姿色才學還是門第修養?她更不明白的是,比皇帝年齡大十九歲的萬妃用什麼手段把皇帝的心死死住?
    原來,大婚前的憲宗,早已同年過三十的宮女萬貞兒有了私情。萬貞兒原籍青州諸城(今山東益都縣一帶)人,父親萬貴為縣衙掾吏,犯法流配邊疆。萬貞兒年僅四歲便充入掖庭為奴,十多年後出落得花容月貌。孫太後憐她聰明伶俐,命她在紅壽宮管理服裝衣飾等事。憲宗小時常去祖母處玩耍,貞兒帶著憲宗遊玩戲謔,也就日益親近,久而便成莫逆之交。貞兒是個有心人,一心巴結這位皇太子,盼望有出頭之日,對憲宗格外獻媚。
    天順六年,孫太後病死,年已十五的皇太子乘機把萬貞兒要進東宮做自己的貼身侍女。盡管貞兒已年過三十,但因仍是處女,且華色猶濃,看上去不過二十左右。為了勾引情竇初開的太子,她使出種種狐媚手段,終於把太子勾上手,兩人便瞞著宮裏人,幹起了風流韻事。
    憲宗即位後,唯戀著萬貞兒一人。照他心思,真想冊立萬貞兒為皇後,但以一個年齡比他大十九歲,又是微賤的宮女之身,想坐上皇後寶座,幾乎是做夢。迫於禮製,也迫於母命,憲宗隻得與吳皇後成婚,而於萬氏,隻能給她個小小妃嬪的名號。
    萬貞兒可不甘心。她知道,此時的皇帝,已完全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認為,隻要皇帝下決心,她是完全可能坐上皇後寶座的。仗著皇帝的無比寵幸,她根本不把吳皇後放在眼裏。大婚以後,皇帝經常臨幸她的寢宮,與她朝夕相處,相親相愛,這越發助長了她的驕氣。因此,她每次謁見吳皇後時,總是板著臉不給麵子,甚至故意拿架子,這使吳皇後非常生氣。起先礙著憲宗的麵子還隱忍著,到後來實在忍耐不住,免不了斥責她無理。可萬妃非但不知收斂,卻對皇後惡語相譏。一次惹得吳後性起,命宮人將她拖倒在地,親自取過杖來打了她幾下。
    這下可不得了,萬妃找到憲宗,哭鬧不休。憲宗大怒,要去找皇後評理。萬妃是個有心機之人,又故意攔住憲宗不讓去鬧,說道:“妾已年長色衰,不及皇後玉女天成,還請陛下命妾出宮,以免皇後生氣,妾也省得受那杖刑了!”
    憲宗又恨皇後又憐萬妃,慢慢替萬妃解開衣服,見她雪也似白嫩的肌膚上麵,一道道杖痕透著血色,不由怒從心頭起,發誓道:“此等潑辣貨,我若不把她廢去,誓不為人!”第二天一早,憲宗便去見兩宮太後,說吳皇後舉動輕佻,不守禮法,不堪居六宮之首,定要廢去。錢太後不便說什麼,周太後勸阻道:“冊後才一月便要廢去,豈不惹人笑話?”憲宗堅持要廢,周太後溺愛兒子,隻得由著憲宗。於是,一道廢後詔書下達,命吳氏退居別宮,還把司禮監牛玉罰往孝陵種菜。
    萬妃覬覦後位,要憲宗替她去向太後說說,但周太後嫌她年長,且出身微賤,始終不肯應允。過了兩個月,周太後下旨,要憲宗冊立已同柏氏一起被封為賢妃的王氏為皇後。王皇後生性軟弱怕事,知道皇帝寵幸萬妃,自己更不是萬妃的對手,隻得處處謙虛忍讓,做個傀儡皇後也就罷了。
    成化二年,萬妃生下皇長子,憲宗大喜,立即進她為貴妃,又派出使者四出禱告山川諸神。誰知偏偏天不從人願,未等滿月這位龍子竟是短命夭折,萬貴妃也從此不再有娠。但是奪取皇後之位的野心並未放棄,因此她就十分妒恨妃嬪們生子,如知道哪個妃嬪懷胎,她就千方百計逼令喝藥打胎。迫於萬貴妃在宮中的權勢,妃嬪們隻有含淚服從。
    此時的萬貴妃不但仍寵冠六宮,而且是威行朝野,連憲宗也製掣不了她了。她內連宦官,外結權臣,太監梁芳、錢能、鄭忠、汪直等,俱謅事貴妃,以宮廷采辦為名,大肆搜刮,動用內帑無數,憲宗也不敢多問。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