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愛我師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4574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2014年的大年初二,一大早,我媽打來了電話問我,“什麼時候回來?陳老師剛打來電話,說要過來。你能不能早點回來?”我媽語氣很焦急,我知道,她是希望我和陳老師見一麵。畢竟,我又有幾年沒有見陳老師了。
我的恩師陳祖明老師已經78歲了。他是我的初中班主任,第一次和他見麵的時候,我才十三歲。我記得那一年我離開了求學六年的慶安小學,來到父母單位的子校上初中。周圍的同學都是同一所小學畢業的,相互熟悉,就我一個人是外來的。我記得第一天進班,班主任讓同學們搬桌椅進教室。同學們兩兩組合著抬桌椅,隻有我一個人落單了。我孤寂地站在角落裏很尷尬。陳老師走過來說,我和你一起抬。那個時候,我才仔細打量了我的新班主任。他袖珍的身材不會超過一米六五,謝頂,頭兩邊各有一撮卷卷的毛發,很卡通,像極了《阿童木》裏的教授,眼睛圓圓的很有神,閃著智慧的火花,我能看到慈祥的光芒。
不打不相識
剛上初中,我的數學就出了大問題。第一次當堂小測試,20分,這在我的意料之中。在小學六年中,我把所有的精力都給了美術和語文。我的所有的教科書上都有我的親筆配圖,活靈活現,如果快速翻動書頁,那些小人們就活蹦亂跳起來。課餘時間,我報名參加了閱讀組和寫作組,除了大量閱讀和寫作之外,我好像就隻有和小夥伴們瘋玩了。數學,在我印象中,就是做題得分,味如嚼蠟,得過且過。因為小學六年,我的班主任都是語文老師,而且是我喜歡的那種。上了初中,我的班主任變成了像個小老頭一樣的中年男教師,還是個教數學的。我短時間還不能夠適應。
麵對這樣一個低分數,我很快被陳老師頂上了。陳老師是那種上課激情四射、上躥下跳運動型教師。他在課堂上一刻也不靜止,我稍微的分神就能牽引他走過來奪走我的畫筆。總之,那時候我上課,裝也要裝出很專注的樣子才不被他提點。
開學一個多月後,同學們漸漸熟悉起來。大家課間開玩笑也越來越放肆。我的同桌是一個學習比較優異的男生,長得白白淨淨的,偶爾還會耍耍酷,招搖一下他天賦異稟的口才。總之,我的同桌很有文藝小青年的範兒,在當時的情境下,是很有女生緣的那種男生。沒多久,同桌和我之間的點滴小摩擦被八卦的女生演繹成有關“Love”的小火花。更可氣的是,有個女生一到下課就對著我們的桌子唱“樹上的鳥兒成雙對”。這讓我很是火大,畢竟我這個外來的學生氣場不夠,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被當做課間消遣的小靶子。我無力對抗一群打了雞血的女生,就把委屈撒在同桌身上,上課的時候,我就會為他的胳膊超過“三八”界而惱怒,我會用鉛筆尖或是圓規去提醒他不要過界,於是課堂上,我們兩個就會旁若無人地小撕扯起來。這樣的小動作沒能逃過班主任的法眼,陳老師發威了。他在課堂上嚴肅地批評了我,並當眾命令要把我調離該組。我並不介意是不是還跟這個太招人的同桌坐,但我很在意陳老師下達指令時那些女生們的嬉笑聲。我爆發了,直接梗直脖子,對老師說,為什麼被調離的是我而不是我同桌,錯是兩個人犯的,紀律也是兩個人觸犯的,為什麼處罰的單單是我?那時的我不知道怎麼來了勇氣,就和陳老師杠上了,沒有一點讓步的餘地。陳老師可能沒有想到我會突然暴跳起來,他也很生氣,他讓我下課和同桌去辦公室,然後繼續上課。
那天中午,我和同桌都被留了下來,原因是我死不認錯,還理直氣壯。我的同桌很慫,進了辦公室就夾著兩個小胳膊,低著頭,一副良民的樣子。而我卻像一隻戰鬥的小公雞,紮著毛,任誰的勸都不聽,隻咬住一點,同樣犯錯誤,為什麼隻處罰學習差的而不計較學習好的。我對這種對人不對事的做法很有看法。現在想來,我當時那麼執著,以至於別的老師給台階我也不就坡下驢,可能就是因為陳老師在大庭廣眾之下沒有顧忌到我可憐的小自尊。陳老師當時也很上頭,他說,如果你是我的女兒,我會為你今天的行為而抽你!從陳老師的言語中,大家不難想象我當時咆哮辦公室的分貝。大概是十二點半了吧,我媽找到學校來,我才被解救回家。我媽低著頭哈著腰一直給老師賠禮道歉。陳老師說,這孩子太斤斤計較了,如果是這樣,我看再怎麼學也學不出好成績。
這句話,我一輩子記著。當時我就暗下決心,我就不信我學不出來。從那以後,我把精力都投入到學數學上了。為了能讓陳老師的那句話成為錯誤,我做夢都在解幾何題。我媽說有一陣子我睡到半夜都會突然坐起來直著眼睛說一堆“因為所以”然後倒頭打呼嚕。我媽還著實擔憂了一陣子怕我把腦子學壞了。“不蒸饃饃蒸口氣”,“功夫不負有心人”,期中考試,我獲得班上第七名的好成績,期末考試,我班級奪冠,並衝進年級前三,給了陳老師一個響亮的否定。陳老師很快意我的佳績,並委以重任。一學期結束的時候,我已經是班裏的學習委員,成功地替換了我同桌,並全票通過民主選舉,成為最有民望的“特優生”。一年以後,我成為班長兼團支書,是陳老師信任和依賴的小助手了。“請將不如激將”。如果說陳老師一開始沒有處理好我和同桌的糾紛,那麼後來陳老師的“不計前嫌”大膽任用,大大地滿足了我的小自尊,開啟了我“習得”成功的通途,讓我在一次“師生大戰”中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捎帶補充一下,我的同桌,那位才華橫溢的男生,後來的兩年多就比較平淡了。當然,成年後,我們一直是很好的朋友,雖然少有聯係。
可以說,我和陳老師不打不相識吧。還記得陳老師說的“如果你是我女兒……”的話吧,從我爆發出驚人的自製力,全速提升學習成績開始,我的陳老師,就給與我如山的父愛以及完全的信賴。是陳老師讓我享受到了“為尊嚴而學習”的快樂,並真正愛上了學習。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陳老師是一位人情味十足的老師。他不善於言傳,但卻是一個“身教”的好榜樣。初中三年,他從未請過假,每天都是最早進教室,每次打掃教室,他都親力親為,和我們在一起。陳老師很愛家訪,每次大考之後,他都打印好成績單,帶著班團幹部還有要去家訪的幾個同學一家一家地走訪,一天一撥(家庭住址相近的為一撥)。我們大多是步行,師生一路有說有笑,天南海北交談。無論走到哪一位同學的家裏,他都會隆重地把我們幾個班團幹部介紹給家長,並點出我們的優點,然後遞上該同學的成績條,簡略地點評一下,大多是好聽的話居多。家長總是會笑容可掬地把我們讓進屋,分賓主落座。我們會參觀同學的生活環境,在讚許中給該同學提出鼓勵。在那樣的家訪中,我們每一個參與者都有很大的收獲——贏得了尊重,獲得了認可,了解了同學和同學的家庭,拉近了距離,建立了友誼……我們的晚飯不會在同學家裏吃,大家各自回家的時候都應該是天黑透了,七點半過後了。那時候,我們不知道餓,大家自發地跟著陳老師走訪,回家後總會熬夜挑燈完成作業,誰也不會以回家晚為理由逃避寫作業。我們學校是廠礦子弟學校,家長們都是一個單位不同車間的工友,福利區隻分東區和西區,所以這樣大規模的家訪是可行的。個別周邊外廠的同學,我們會選擇周五不用著急趕作業的下午去,大家相跟在老師左右,女生手挽著手,男生你追我趕一路嬉笑。那些年,我們四班,擁有拔尖的領頭羊陣容,沒有不學習的小刺頭,學的成績好壞另當別論,單說學習態度都是“比學趕幫超”的。也正是這樣的家訪,讓我們懂得了“知足”和“珍惜”。在家訪中我們知道了喬慧幼年喪父,初中媽媽又因工傷而癱瘓在床,小小的喬慧擔負起照顧媽媽的重任,每天要給媽媽換洗尿布,這也讓我們終於明白為什麼喬慧冬天的時候總是雙手紅腫凍出血口子。喬慧媽媽給我們講述的經曆讓我們唏噓,喬慧的堅強讓我們震撼,我們自發組織學習互助組,幫助喬慧補課。在家訪中,我們也知道了王軍不把作業帶回家的真實理由。王軍的瘋爸爸,總是穿著軍大衣腰裏係著腰帶拿著一根小竹竿在福利區院子裏吆喝小孩子。王軍的媽媽高度近視,工廠不要她,她隻好在福利區裏做保潔員,每天早上5點多晚上9點後去清掃各棟樓的樓道,順便撿拾一些廢品。王軍還有兩個雙胞胎妹妹,一家人住在簡易樓中。晚上三個孩子擠在吃飯桌上寫作業,兩個妹妹不懂事,總是把哥哥擠到一邊。王軍心疼媽媽,晚上總陪媽媽一棟樓一棟樓打掃,媽媽掃地的時候,他就在樓棟一樓單元裏就著路燈看書。王軍很少在家寫作業,隻是看書,他在初中的時候背過了整本《新華字典》,高中之後成了全年級的學神,後來留學美國,成為知名大學終身教授,這是後話。每一個同學的背後都有故事,各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在家訪中我們看到了眾生百態,感觸深刻,終身受益。而這,是陳老師給我們上的最寶貴的人生課。
人們說,什麼樣的班主任帶出什麼樣的學生。陳老師所帶出來的學生都像陳老師一樣有人情味。初中那會兒,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們都會聚集到陳老師家拜年。這樣的歡聚一直持續到我們各自成家,各自有了各自的生活,大家天南海北再難相聚了。而在歲月流逝中,我們的陳老師也漸漸變老,退休了。
我結婚的時候,陳老師參加了。在婚宴上,我帶著愛人去進酒,我對陳老師說,在我人生最歡樂幸福的這個日子,請允許我叫您一聲“爸爸”,是您的嗬斥激活了我奮進的決心,是您的言傳身教引領我拚搏成長!今天長大成人的我也走上三尺講台,我要尊稱您一聲“爸爸”,來表達我的感激之情。我說這些絕不是為了“嘩眾取寵”,我深知自己在學業上獲得的順利與成功是和陳老師分不開的,我感謝陳老師塑造了現在的我,我要回報恩師,用愛的方式。
我愛我師
大學畢業後,我成為一名中學教師。我極力模仿陳老師帶班的方式,讓愛永駐每一個學生的心間。很遺憾,我隻能學到陳老師的做法,但學不來陳老師的精髓。畢竟,從特殊歲月走過來的教師身上所積澱的人文氣息不是我能從書本中學來的。陳老師並不是科班出身,他做老師也隻是因為做不來工廠裏的活計。他是廠子裏挑出來的有知識底子的工人,在子校需要教師的時候填充湊數的人。陳老師熱愛數學,喜歡動腦子,更一腔愛孩子的熱情。於是他當了數學老師,他當了班主任。他用最最樸實的方式“做”老師,他不是“經師”是“人師”。其實,大多數時候他也是“騎驢找驢”,邊學邊做。這也就能夠解釋我和他最初的衝突。我愛我的老師,是因為他能夠不計較自己的得失,用真心去愛我們。有沒有愛,學生的眼睛是雪亮的。
正是因為我自己也是一名教師,我才更能體會教師需要的回報是什麼。教師付出很多很多,其實期盼的回報很簡單,那就是,不被忘記。我期待自己也能成為某個學生生命中的貴人,也期待自己不被忘記。所以,我要給自己一個信念,用實際行動來實踐。每年,雷打不動,我都會在八月十五那天慰問陳老師,即使我自己無法親自去,我也會安排父母去送上我甜蜜的祝福,圓圓的月餅是送給最愛的人的。陳老師也總是會隔上一兩年,老兩口去我父母家與我小聚一下,說說話,拉拉家常。陳老師總是說,要注意休息不要太累了。其實他當老師的時候何嚐不是透支體力,全心投入工作。退休後的他疾病纏身,他總是用現身說法來告誡我加強鍛煉,留得青山在。這兩年,我的孩子大了有些淘氣,我教育起來總是力不從心,底氣不足,整個人都被孩子的教育包裹住了,沒有閑暇看望恩師。
大年初二是我回娘家的日子。陳老師早早就給我媽打電話說要過來看閨女。我媽急急給我捎信,讓我早點回來,和老師多坐坐。我和愛人立馬動身回娘家,進門的時候,陳老師夫婦已經坐在客廳了。寒暄落座後,我細細地打量我的陳老師,快80的人了,眼睛已經不再明亮,渾濁的眸子依舊充滿溫馨。老人抓著我的手,絮絮說著家事,這次促膝暢談已經不是發生在師生之間,而是發生在父女之間了。多年的師生成父女。
我愛我師,我也愛自己也是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