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王朝初創  第九章 兩百年的殘局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407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做了皇帝的趙匡胤並不輕鬆,他要解決的是一盤殘局,兩百年間無人可解。他能感覺到,自打登基那天起,身邊的人就開始寵寵欲動,大量的賞賜依然滿足不了他們的欲望。
    讓趙匡胤大失所望的王彥升可謂是他們中間的“標兵”,由於殺了韓膛眼,賞賜也被免了。不過,王將軍自有來錢的門路,趁著夜間巡視的空檔,溜進了王溥的家裏,本想著撈點油水的,沒想到王老頭太不識趣,王將軍隻討到幾杯水酒。
    第二天一大早,王溥就把這事捅到了趙匡胤那裏,趙匡胤一聲令下,給王將軍換了個差事,京城別待了,去外地吧。
    武將比不得儒將,大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做起事一根筋,把這些人留在身邊實在是太危險了。想想之前的好幾位皇帝死於非命,沒死的也被這些人玩弄於股掌之間,過著非人的生活,還不如一個平頭百姓。
    正像他母親說的那樣,皇帝這個活隻能是有進無退,一旦退了,那十有八九已是身首異處了。
    先來回看一下這盤殘局,唐太宗李世民曾建了一個閣子,他為這個閣子命名淩煙閣。淩煙閣,大唐王朝的榮譽堂,但凡是大唐的功臣,不論文臣武將,都可以圖畫淩煙閣,傳之後世。
    為他們畫像的是人物畫的宗師閻立本,這樣的恩寵,加之閻大師的妙筆,淩煙閣上的人物仿佛複活一樣。
    裏麵有大名鼎鼎的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征、尉遲敬德(尉遲恭)、李靖、李勣(徐茂公)、秦叔寶(秦瓊)。陣容之強大古今罕有,他們都是大唐立國的基石,大唐帝國因為他們而名震八方。
    當功臣們一個個的逝去,如日中天的帝國開始內部的大動搖,一個女人坐上隻有男人才能坐的皇帝寶座,這位李家的媳婦掌管了這個偌大的家業,然而帝國已不負當年雄風。
    突厥又死灰複燃了,新起的草原之秀契丹也在東北鬧騰的正歡,西北的吐蕃更是一刻也不消停。就在用人之際,蘇定方、薛仁貴等名將相繼逝世,繼他們之後的將帥們鮮有他們的大手筆。
    戰場形勢也悄然發生了變化,已被打散的部落開始了曠日持久的遊擊戰,散兵遊勇不便大軍進討。對於他們,大唐帝國已是力不從心,進攻戰轉成了防禦戰,橫向拉伸的北方邊疆需要更多的兵員去防守。
    為解決兵員人數問題,大唐的掌舵者改變了原先的策略,與府兵之外招募大量的兵員。隻要身體健壯,身懷一顆愛國的心,不管你是農民(折衝府的除外),還是販夫走卒,都可以去吃軍餉。
    折衝府的民戶們牢牢的被栓在土地上,皇帝用土地買斷了他們家族的一生,世世代代都將為王朝獻身。
    和這些軍戶們相比,招收來的新兵們顯然沒有這種榮譽感,更談不上軍人的素質,來到這裏,隻為混口飯吃,順便拿兩個錢。
    沒辦法,濫竽充數也得充,無數的關口城鎮需要他們去駐守。豪族們瘋狂的收購著土地,漸漸失去土地的軍戶們變的意誌消沉,沒有土地的他們淪落到乞討的邊緣,飯可以去討,兵器甲胄如何討的?
    邊疆烽煙四起,當朝廷大軍出動的時候,你卻看到這樣一群人,他們穿著破爛的甲胄,手持十多年都沒磨過的刀槍,儼然像丐幫的隊伍。
    帝國的皇帝為軍戶的土地幾乎傷透了腦筋,國家需要他們來捍衛,但跟豪族們的感情也不能傷。土地的搶奪依舊在繼續,帝國的土地盡為私人的田產,折衝府的軍戶們終將成為豪族們的仆役。
    久而久之,稅收永遠跟土地的開墾背道而馳,帝國到底有多少田?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既然丈量不了田畝,那就按人頭收吧,大活人你能藏的了嗎?
    再者,有人把目光鎖定在那些販夫走卒身上,鹽早就是官產官銷,這自然不必說。久負盛名的茶葉也可以帶來不錯的收入,茶農、茶商照收不誤。
    如此以來,龐大的戰爭消耗和士卒們的軍餉就有了著落,招募的計劃可以如期進行,帝國北邊將築起一道形似盾牌銅牆鐵壁,進可攻退可守。
    有些時候,戰鬥不光是軍人的事,糧餉運輸和兵器甲胄的管理,州城內外百姓的安撫,統統需要人去協調。出於私心的皇帝為防萬一,大多時候都會派遣幾個相互掣肘的家夥去,談來談去,就是尿不到一個壺去。
    萬分緊急的軍情下,幾個將軍在大帳裏爭得麵紅耳赤,誰也拿不定主意,誰也不聽誰的,作為一州之長的刺史對將軍也是愛答不理,兵貴神速,這樣的仗還能打嗎?
    當然,皇帝不是傻瓜,孰輕孰重他還是分的清的。為了能夠應付突發事件,唐在北邊軍事重鎮建立幾十個大都督府,屯軍駐守。
    自高宗晚期而始,幾十年的爭權奪利讓李氏家族元氣大傷,為了守住祖宗基業重振王朝。玄宗開始收縮北邊防線,壓縮現有編製,整合出八個大軍區,軍區最高長官為節度使。
    節度使正式登上舞台,這出戲一唱就是兩百年,多少個春去秋來,變幻的時空裏到處都是他們的身影。
    最初的節度隻管打仗和防禦的事,至於這以外的事,皇帝另有安排。不管怎麼說,他們比自己的前輩要幸運一些,再也不是別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打手”。隨他們鎮戍的士卒心裏也悄然發生著變化,將士們心裏早就淡忘了那個深宮大內的九五之尊,為節度使馬首是瞻。
    瞬息萬變的軍情全仰仗節度使的英明決策,為了應對這一切,皇帝將一州之事全權交予節度使,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況是羽翼豐滿的節度使,隱患就此埋下。
    不過起初的情況還算不錯,八位節度成了帝國擎天之柱,百姓幸福指數飆升,天下太平,一切都看起來風平浪靜。
    在遠處邊疆,無數的精壯被抽調到前線,遠望斜陽,血灑疆場。這個無底洞需要更多的人用命去填充,當無人可招時,皇帝趕忙派遣京畿周圍的隊伍開赴疆場,殊不知,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751年(天寶十年),西南的南詔不想跟唐老大混了(太欺負人),打算自立門戶。皇帝派人去進討,可惜所用非人,麵對吐蕃和南詔聯軍,十萬唐軍幾乎全軍覆沒,而皇帝所知道是楊國忠給他的捷報。
    三年後,唐再次組織人馬進討南詔,結果這次比上次敗的更慘,大軍全軍覆沒,主將戰死疆場。京畿附近兵馬損失殆盡,皇帝已然成為光杆司令(隻是他自己還被蒙在鼓裏),能調動的隻有那支護衛隊——禁軍。
    一年後,也就是755年的那個冬天,一個叫做安祿山的人,發動了一場足以顛覆王朝的動亂。
    帝國在一夜之間徹底傾塌,為求保命,皇帝跑去了四川,整個天下亂作一團。借助番兵的力量,叛亂總算是平定,可是帝國卻像一個重症康複後的病人,命是保住了,魂早就丟了。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