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第 32 章 再見不見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917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在李慕維的眼中,自從顧雲禮走後的這將近一年時間裏,自己就仿佛是一直活在一場叫做“離別”的幻夢中。
顧雲禮出使的那天李慕維沒有去送,因為他不喜歡見離別的場景,難道非要擠出幾滴淚水才算做是道別的證明嗎?他隻是靜靜躺在城外林中的草廬,望著頂棚鏤空處的白雲掠過,等著那人的歸來——即便他說,可能回不來。
幾個月後戰事打響,自己的大哥被堅執銳,領著數萬雄師開赴天陽關前線,便是韓越也因為調配而隨軍而去。這天,李慕維隨著無數王公大臣去給晉國的大王送行,其實李慕維特別想問問站在自己身邊的二哥,看到韓越一身戎裝離去時候的感覺,可惜他不能問,也問不出口。
天陽關大捷,李慕維和所有人一樣歡欣鼓舞。尤其是韓越一戰聞名,和顧雲禮並稱“晉國雙傑”,李慕維腦中不自禁的就想到,那如今全晉國百姓口中的英雄,回來後一口一個“小雲”“雙傑”來煩顧雲禮時候的場景,隻是不知,他們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晉王被俘、韓越反叛、兵臨城下,這些將還在翹首期盼的李慕維擊得粉碎。顧雲禮,你在異國他鄉知道這些嗎,你相信韓越會反叛嗎?你……還活著嗎?
對於敗國之使,向來是不乏落井下石的。
到了如今,李慕維覺得,應該再不會有什麼東西來擊垮他已經七零八落的精神了……
可惜,上蒼就是喜愛“禍不單行”的伎倆。
“我魏王陛下已經同意出兵十萬援救晉國,共抗強梁。想我二國自來同仇敵愾,唇齒相依。但是為了保證兩國毫無嫌隙,魏王陛下要求,讓襄王陛下與太後娘娘的末子長安君殿下隨同小使一同回魏國,盤庚些時日,待兩國逼退那梁冽,再行歸國。”自稱連讓的魏國使者對臉色鐵青,端坐於崇明宮側位的趙太後言道。
“哼……看來魏王陛下是不相信晉國和本宮了”
“太後娘娘過慮了,長安君來我魏國,對雙方都是有利而無害的。”
“那如果本宮說,本宮不願意呢?”
“太後須知,那梁冽如今正在集結大軍,嘉蔭關大將倪非的七萬大軍,據我方細作回報最晚五日後就可到達前線。魏王陛下是不急的,隻是不知太後娘娘和諸位大人急不急?那現在還陷於梁冽之手的晉王陛下……急不急?”這魏國連讓表麵看是個笑麵憨厚之人,說出的話卻句句戳中晉國的痛處,尤其說到最後的李慕絡,故意一頓,更是偏偏在那傷口上撒鹽。
森然看著台下微笑質問的連讓,趙太後撤出一抹笑容,對在場的大鴻臚道“呂大人,須知連大人遠來辛苦,先讓他在行館休息則個,明日再來覲見細談。”
連讓知道這趙太後是要與眾大臣商議對策,便也不再多言,行禮下殿而去。
“太後,那連讓雖然頗多無禮,但所言非虛。為今之計,隻能委屈長安君……”
“長安君乃本宮和先帝最寵愛的小兒子,本宮生他頗多磨難,差點難產而亡。所幸上天保佑,我母子平安。讓長安君去魏國為質,本宮決不答應!”
“太後三思!”隻見諸位王公大臣紛紛跪下請願,隻盼太後鬆口。如今情勢危急,不能再拖延了。
“現在誰再敢提讓長安君去魏國為質子之事,便是與本宮過不去,與先帝過不去!”在這件問題上,趙太後是出奇的頑固和決絕。
當李慕維踏入芳華殿的大門時,恰巧碰見剛剛由內而出的李慕絢,後者一貫嬉笑的臉上此時全無笑容,隻略一停身,沉聲道“我已聽聞魏國的要求,可惜便是我自願請命,母後竟也不肯答應。”臉上是難得一見的正經和堅定。
看著如此反常的李慕絢,李慕維突然覺得有一股奇怪的陌生由心內而發,也許長安君也不是表麵那每日隻是闖禍的頑童。
不過再陌生,這人也終究是自己最寵愛的弟弟,輕拍對方肩膀,李慕維微笑道“此時崇明宮大殿廣場外,不知有多少臣子跪地請命,卻也毫無用處。此事怕母後心意已決,實難從命。”
目送弟弟走遠的身影,李慕維回身看著芳華殿那靜穆而幽深的宮門,走上前去。
經由宮人通報,趙太後還是召見了意圖遊說的修成君。不過開門第一句話,便是森然的拒絕。
“維兒,如果是要說質子一事,母後是絕不答應的。剛剛絢兒親自請命,本宮也是如此說辭。”
“是,兒臣知曉母後心思,便是兒臣對絢兒,也是不舍得的。”已經見多了離別,便不想再見。
“到頭來,最了解本宮心意的,卻是我們平日最遠離廟堂的修成君。”
“兒臣平日確實隻是恣意妄為,引得母後和大哥掛念,便是那社稷之事,也是絕少參與,不能為母後分憂。”頓了一頓,李慕維突然抬頭望向正看著自己的趙太後,一字一句道“因此,今次大劫,兒臣不才,願代替長安君出質魏國,以解母後之憂,解社稷之憂!”
見多了離別,便不想再見,因此,便讓我做那離別的人吧。
聽聞李慕維如此言語,趙太後神情複雜的看下台下毅然卻又有些說不明情緒的三子。
“維兒,本宮不舍讓長安君出質於魏國,確然是對其偏愛異常,割舍不下…那寄人籬下的日子……究竟怎樣,你我都知曉…本宮割舍不了絢兒受苦……那……你去,本宮便舍得了嗎!”雖然語氣森冷,但那含在話語中的深情也是顯而易見的。
已經失去了大兒子,再失去剩下的誰,作為一個母親,都是承受不起的打擊。
雖然權傾朝野,但終究,她也是一個女人,一個母親。
“母後,你還記得當年大姐出嫁蔡國的事情嗎?兒臣記得她走的那晚,你也是徹夜不眠。”趙太後共有三子二女,長女華陽公主下嫁蔡國太子,現今已經貴為蔡後。
“是,華陽的婚事雖是本宮一手操辦,卻也不舍得她遠嫁,但為了她的將來,不得不如此。”
“母後明知大姐遠嫁異鄉,但是為了晉國和她自己的前途,卻也甘願如此,兒臣當時年幼不懂,現在想來,這是為大姐的後生鋪平道路。現如今,國難當頭,母後竟不如當年決絕果斷。即使母後身為人母,不為社稷考慮,但為了我們兄妹的今後,竟也毫不考慮了嗎?”
見到趙太後震驚的看著自己,那百轉千回的眼光,是一個母親的猶豫和不舍。
明白說下去,便是逼迫自己的生母,有時候太過的愛竟也成了傷人的凶器,但李慕維知道,有些東西,他終究要麵對。
“其實兒臣多年來,一直向往江湖而不愛廟堂,傾慕那鋤強扶弱的英雄。現如今,國家危難,母後危難,兄弟危難,兒臣無能,不能殺敵於戰場,可謂妄為俠義,妄為人子,妄為人臣!長安君離去,母後不舍,便是兒臣,也是不舍的。作為兄長,兒臣懇請母後,成全兒臣的請求,代替長安君,出質魏國!”
出得芳華殿來,那時值正午的刺目陽光晃得李慕維不禁眯起眼光。輕輕抬手遮蔽這豔陽,抬頭望向那天邊的幾簇流雲——顧雲禮,你會原諒我的唐突和任性嗎?我走了,為了國家,為了親人,也為了……你……
隻要……你能平安歸來……
當趙太後對諸臣宣布自己決定由修成君代替長安君出質魏國時,隻見滿朝嘩然。當聽得是修成君李慕維自願求懇,代替弟弟作為質子時,滿朝的大臣似乎都第一次,對眼前正靜立於崇明宮大殿,從前卻始終遊離於朝堂外、看似不務正業的身影,產生了一絲別樣的看法和敬畏。
那魏國的使者連讓,在聽聞修成君自願出質於魏國後,似乎玩味而多於驚訝,回稟道“小使出得上京時,信寧殿下曾言,如果晉國提出由修成君出質,便也由小使一並答應。當時小使隻是頗感奇怪,如今看來,信寧殿下倒是仿佛會料到修成君會自薦出質一樣。莫非修成君認識我信寧殿下?”
對魏馳這個名字毫無印象,李慕維回禮道“早聽聞信寧君少有大才,怕是確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不過確實無緣得見高顏,並不認識。”
聽到李慕維表示不認識魏馳,連讓便也不在這個問題上糾結,反正信寧君確然足智多謀,沉著睿智早就聞於天下,便對趙太後道“既然修成君如此高義,便定於三日後我等啟程。小使現在就傳書回國,回複王命,以解晉國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