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土家族民間故事:牛王節”傳說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012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每年的陰曆4月8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都要舉辦土家族民間藝術節暨“牛王節”,來祭奠給土家族送來穀種的神牛。“牛王節”是土家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相傳很久以前,居住在這裏的土家族、苗族人民都靠捕獵野獸和采摘野果度日,長年身受饑餓的威脅。寨子旁邊有一個天湖,據說天湖那邊種有金燦燦的仙穀,人們對於能吃到天湖那邊的仙穀米非常向往。但天湖深而無際,波濤洶湧,無法渡過。為了生存,一些年輕人冒著生命危險,紮起木排想渡過天湖去盜仙穀,可總是一去不歸,葬身湖底……土家山寨的強壯小夥子越來越少,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孤寡年幼者,隻能在饑餓和野獸的威脅中苦苦掙紮。
傳說天湖旁有一頭因犯天條被玉帝罰下凡間受罪的神牛,它被土家族青年舍命渡天湖的精神所感動。一天深夜,它潛水偷渡過天湖,進入仙穀田裏一陣亂滾,讓身上粘滿了穀粒,但在潛回時身上的仙穀被水衝走了。幸好,神牛鼻子尖尖上和耳朵裏還有幾十粒仙穀沒被衝走,它把穀種送給了當地的土家族、苗族人。從此土、苗人民有了穀種,年年五穀豐登,過上了好日子。但神牛卻因身受重傷和苦累,死於農曆四月初八,土、苗人非常悲哀,他們將神牛按照安葬土、苗老人的儀式進行了厚葬。並在每年的農曆四月八日這天,給所有的牛披紅掛彩,用最最隆重的禮儀來祭奠神牛。由此形成了“牛王節”。
土家族舞龍燈的傳說
舞龍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活動,各民族都有舞龍燈的習俗,傳說,土家族在很早以前沒有舞龍習慣。有一年,久旱不雨,禾苗枯黃,溪河斷流,來了一位能算天氣晴雨陰旱、人間禍福的鬼穀先生,對土家人說:“大家不要愁,今天午後未時排雲,戌時下雨,城內下三分,城外下七分”。他這話,被治水的金勾老龍聽到後心想,凡間有如此能人還要我管什麼水?!頓生嫉妒,便賭氣將玉皇大帝命他在城內城外的下雨量倒改過來分。結果,傾盆大雨,水淹城內,房屋倒塌,淹死了許多人這事被當坊土地向玉皇大帝啟奏後,玉皇大帝把金勾老龍打入鐵牢,七天後斬首示眾。觀音菩薩知道此事向玉皇大帝求情保救老龍。沒待觀音開口,玉皇大帝就放陰劍把金勾老龍斬成九節。此後,鬼穀先生又來對土家人說:“老龍被斬,是和我賭氣而喪命,但他對民間做了不少好事,他死了,你們要為他燒點香紙。”於是,土家人就製作九節金龍,到各村寨起舞,叫人們敬奉,求老龍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久之,舞龍亦成為土家族的傳統習俗。但是,土家舞龍,在城鎮是舞全國各地大同小異的布紮龍,在土家山寨舞龍與各地有別,其自成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