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如思如慕  折子戲——殷素素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662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上海淪陷了,不是為了成全白流蘇和範柳原,但我們隻記住了這一場傾城之戀;《楚漢爭》也不是兒女情長,我們念念不忘的卻是梅蘭芳的《霸王別姬》。它們像是折子戲,在那長久的如戲人生裏,那麼故事完整、內容飽滿、人物生動、衝突尖銳、結構新奇的一折,急劇的悲歡離合,濃縮的愛恨情仇,最璀璨也最動情,在生命裏烙下了痕,再也無法忘懷。
    看《倚天屠龍記》,常常有人稱張翠山與殷素素一場蕩氣回腸的愛情為傾城之戀。總覺得不像,傾城之戀固然浪漫(這其實應該是讀者曲解了張愛玲),但其中的蒼涼冷漠又奈何?殷素素與張翠山的一場戀情固然讓人唏噓,但總覺得不是那麼冷。至少他們,愛過。
    殷素素與張翠山的戀情其實就是一個兩場的折子戲,前場是相戀,後場是殉情。一是極盡旖旎風情之能事,一則淒涼悲憤催人淚下。
    其實金庸是一個比瓊瑤更經得起反複閱讀的言情聖手。比起瓊瑤那不免類型化的邂逅與發展,以及那簡直令人無語的“如果你不那麼……如果你不那麼……”的表白,金庸筆下的戀愛更是搖曳多姿,又身在武林,雙重的精彩。也是,一般的現代社會,沒有那麼多的國仇家恨,正邪兩派阻擋在愛情麵前,再不般配的兩個人也不過是門戶和價值觀的區別。不驚天動地,就很難蕩氣回腸。而且,金庸的武俠發生在古代,那骨子裏的古典情懷,琴棋書畫,名山大川,比起現代的吟詠古詩,旅遊外出,不知道高出多少倍去。(所以瓊瑤流傳最廣的作品還是那部古代的電視劇《還珠格格》)
    看張翠山與殷素素的相見、相識、相戀,可以說金庸書中就沒有比這更離奇更旖旎的情節了,正邪對立、仇人相見(雖然張翠山不知)、空降災難(謝遜奪刀)、生死考驗(大海嘯)、荒島餘生……如果說金老更離奇一點把素素寫聊齋裏那真正的妖,或者退而求其次來一出《離魂記》,讓讀者接受也不是什麼難事。實在是因為,故事裏的人靈動邪魅,情節離奇誇張,風景秀麗美好,麵對此人此景,天地可鑒,不萌生愛情實乃是天地之憾事。
    正如令我們念念不忘的一場邂逅是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總有些地方仿佛愛情聖地,不用別的,就那依依楊柳,粼粼波光,皎皎明月,濛濛細雨……一點一點滲透到眼裏、心裏,讓你不由自主地柔軟,身不由己地沉醉,愛情萌生也格外自然美好。
    誰說人間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細雨江南、錢塘江畔,俠客佳人,流水輕舟,碧紗燈盞,琴韻清歌,誰撩撥誰的情思?各有各的惘然。一人一舟並肩而行,竟然細雨淋身而不自知。(這一段應是借鑒紅樓夢的《齡官劃薔癡及局外》)
    邂逅是驚鴻一瞥,但其中的纏綿穠麗,可以媲美牡丹亭中杜麗娘的唱詞: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這出折子戲是剛一開場就是天女散花般的芬芳奪目,再往下,兩人言談之間,涉及音律、書法,又關於武林道義,張翠山且驚且歎,就是無法抵擋她言笑晏晏,輕嗔薄怒的魅力。
    她邀他來,他就不由自主地來了。
    她非要張五俠承認自己錯了,否則不肯讓他為她治傷,他也就投降了……
    按張翠山的是非觀,在這個正常的武林,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和素素在一起的。即使素素願意屈從他的價值觀,改邪歸正,他也不能接受。但有些事情是不可能控製的,它洶湧而來,排山倒海,比如:愛情。
    不知道如果謝遜不出現,三個人不漂泊海外,張五俠如何克製自己的情思?
    素素唱的那首《山坡羊》是最好的注解:“他與咱,咱與他,兩下裏多牽掛。冤家,怎能夠成就了姻緣,就死在閻王殿前,由他把那杵來舂,鋸來解,把磨來挨,放在油鍋裏去炸。唉呀由他!隻見那活人受罪,哪曾見過死鬼帶枷?唉呀由他!火燒眉毛,且顧眼下。火燒眉毛,且顧眼下。”
    謝遜的劫持,海嘯的災難,讓素素得了張五哥的兩句承諾:
    “天上地下,人間海底,我倆都要永遠在一起。”
    “倘若你沒好下場,我也跟你一起沒好下場。”
    其實說的是最古老的誓言:“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世間的情話,都由這一句幻化而來。像青春劇《北京青年》裏的承諾“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或者《裸婚》裏的“我有一顆陪你到老的心”,或者種種,要說的不過是:在一起,無論何時何地,何種境地。
    至此,折子戲的前半場完滿收場。
    其實沒有人願意有下半場。雖然折子戲是整本傳奇的一個部分,我們總希望戲在那花團錦簇、烈火烹油的地方收場,團團圓圓,皆大歡喜。就像童話裏的那句“從此,王子和公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但在生命在某個時間、某個拐角戛然而止之前,我們誰也不知道是如何收場。
    下半場則是急轉直下的劇情了。冰火島歸來,前往拜見張翠山師父,路上伏筆就下得夠多了,追問謝遜下落,武林“正派人士”指責張翠山為妖女所惑,他不置一詞,不辯,亦不問。在冰火島,他僅僅是一個愛人、父親,上了岸,他更是武當七俠的張五俠,是武林正派。
    但最激烈的衝突還是那場質問之後,他拿著劍,說:“你騙得我好苦……”然後自刎而死。然後素素也追隨而去。
    不是素素的所作所為把張翠山逼死了,是整個武林的價值觀。不是武林的價值觀把素素逼死的,而是張翠山。為了三師兄的傷,也為了那不能說的謝遜的下落,他二話不說就自刎以謝天下了。其實三師兄的傷客觀上不能怪素素,何況當初她也把事情解釋地那麼清楚;而謝遜的下落,以素素的才智,不說有誰能奈何?但張翠山受不了,覺得武林大義如山一般,自己簡直不容於世,那麼急不可耐地一死了之。在他,武林大義,勝過自己的生命,也勝過他的愛情。而在素素,什麼正邪什麼道德,全然不在眼裏,她要的不過是愛。她之所愛那麼輕易地放棄,她又有什麼好留戀?
    張翠山可以說是被吃人的大義逼死,死得很淒慘;但素素為情而死,死得悲烈。
    折子戲的下半場是一出悲劇,也是一出鬧劇。下半場需要很多群眾演員,既是悲劇的創造者,也是魯迅筆下的那種看客。鬧哄哄地圍繞著兩個人,而處在中間的那兩個人,也就顯得格外的淒冷。
    讓我欣賞的是素素死之前忽然的熠熠生輝。之前為了丈夫,發誓洗心革麵,不再殺人。為了愛情,她不僅放棄了身份、地位、門派乃至自己的價值觀,小心翼翼地維護著所謂武林大義,結果一回頭殺死丈夫的就是這武林大義。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結果發現成不了佛,那麼就成魔好了,繼續做自己的妖女。
    《飄》的主人公思嘉和素素很像,某種信仰不過是一種交換。思嘉信仰上帝是為了上帝的庇佑與獎賞,素素維護武林大義不過是為了守護一份愛情。她們最真誠的信仰是自己。
    她便是死了,也要留下一個洪水滔天的世界。對武林名宿一番耳語,卻什麼也沒說,讓武林到他們身上去找謝遜的下落。且看吧,這個號稱俠義的武林,為了一把刀,又會有怎樣卑劣的腥風血雨?
    既然注定了為愛而死,那麼在折子戲落幕前,借用張愛玲《霸王別姬》裏的一句話,“我比較喜歡那樣的收梢。”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