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之後宮評論 十 唐中宗李顯皇後韋庶人與昭容上官婉兒(七)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953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死裏逃生的上官婉兒更得李顯和韋皇後的信任。她迎來了人生中最輝煌的時刻:這個降生以來就沒有絲毫依靠的女人,終於憑借自己的絕頂聰明,從一介奴婢起家,不但掌握了國家權柄,還為自己的家族洗脫了罪名。上官儀父子在被殺四十餘年後,靠這個女子的力量得到了少有的哀榮:上官儀追贈中書令、秦州都督、楚國公;上官庭芝追贈黃門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婉兒的母親鄭氏則被封為沛國夫人。
可能就在這個時候,婉兒重新興建了上官家族的府邸。
而中國後妃史上聞所未聞的事情也就在此時發生了。在上官婉兒的要求下,中宗李顯答應了她的要求,任由自己的這位寵妃出居宮外私宅。婉兒每天出入皇宮私邸,就象上下班一樣自如。李顯若要見自己的這位妃子,還得時常領著左右侍從上她家去報到。這個頭一開就刹不住,後宮嬪妃紛紛學樣,李顯糾纏不過也就聽之任之了。
鄭氏苦熬多年之後,終於等到了上官家重振局麵的一天。了卻夙願的第二年,鄭氏病逝,追諡為義節夫人。
鄭氏死得早了一點,沒能看全她當初那個天秤奇夢變為現實的場麵。
上官婉兒素有才名,在沉湎於權力財富的同時,她也鍾情於詩篇雅趣,還運用自己的影響使中宗擴昭文館廣招學士,並時時與朝士詩詠唱和。在這方麵,中宗明顯力有不逮。於是婉兒便主動請纓,擔任中宗、韋後、安樂公主等人的“槍手”,不但數首並做還詞藻絢麗,往往傳唱一時。
就在鄭氏去世的第二年,即景龍三年(公元709)正月,中宗帶著韋後和婉兒赴昆明池遊宴,中宗興頭上作詩一首,命百官各和一首。韋皇後便向中宗提議,以金爵為賞,由上官婉兒當場品評諸人所作,先出魁首,既示後宮之才,又使眾人日後做詩不敢不盡心。
中宗大喜,當即讓上官婉兒登上彩樓評詩。一時間,詩作如雪片般紛紛從上官婉兒的手中飄落樓下人群中。百官一麵灰溜溜地收起自己的大作,一麵等待最後的結果。最後,隻剩沈佺期和宋之問的詩稿尚未發落了。
沈宋二人一向齊名,眾人都很好奇最終會是誰勝出。
又過了良久,沈佺期的詩也落在了引頸而待的眾人麵前。上官婉兒評點道:兩詩功力相仿,但沈詩結句氣勢已竭,而宋詩仍然不減,因此宋之問勝出。眾人都對此評斷心服口服。
婉兒既能秤量天下才子,隱然已是當時文壇的領袖人物。她的詩賦雖傳世不多,但至今都被認為既有其祖父的工整對仗,又善用華麗辭藻,不但是當時文人模仿的典範,對於整個律詩體裁都有相當影響。
能夠走出皇宮的婉兒行動更加自如,她開始象諸公主那樣公然賣官,與此同時她的情人也越來越多。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小她六歲的著名詩人崔湜。
說到崔湜,倒也算是一個臉厚心黑的角色。崔家是一個顯赫的門第,崔湜生得非常俊美又極有才名,很討人喜歡。然而這個外表風度翩翩的男人卻是一個毫無廉恥的笑麵虎。少年時他曾經依附過張易之,後來做了五大臣之一敬暉的親信,卻暗中向武三思通風報訊,又自薦成為上官婉兒的新一任情夫,並最後將自己的舊主人推向死路。
上官婉兒對崔湜十分寵愛,在很短的時間裏就讓他官升兵部侍郎,又升至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宰相之一。崔湜除了風流浪蕩之外並沒有別的本事,理政多有過失,但每次彈劾都在上官婉兒的搭救下得保平安。
然而這段風流韻事卻很快走到了盡頭。而關於其中的原因,一直有兩種說法。
一種原因是因為太平公主。據說太平公主也看上了崔湜並引誘成功。這導致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從此勢不兩立,則天朝建立的深厚關係也破裂了。
還有一種說法,崔湜其實是在李顯死後才成為太平公主男寵的。而且還是被上官婉兒推薦去的。因為婉兒發覺了李顯暴死的內幕,希望以此換得太平公主在李家很可能發生的變故中保障自己的安全。
無論哪一種說法,結束都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上官婉兒的人生即將走到盡頭。
埋下覆滅炸藥的人正是韋皇後。自李重俊死後,韋氏一直不肯讓中宗冊立最後一個庶子李重茂為太子,她一麵要求中宗將安樂公主立為“皇太女”,一麵大造“祥瑞”,為自己日後繼續操縱天下做謀劃。
韋氏聲稱自己的衣箱內冒出色祥雲,還讓李顯畫圖詔示群臣並為此大赦天下,加賜百官母妻封號。又讓太史迦葉誌忠作《桑條歌》十二篇,聲稱:“昔高祖未受命時,天下歌《桃李子》;太宗未受命時,天下歌《秦王破陣樂》;高宗未受命時,天下歌《側堂堂》;天後未受命時,天下歌《武媚娘》。伏惟應天皇帝未受命時,天下歌《英王石州》;順天皇後未受命時,天下歌《桑條韋也》。”補闕趙延禧也做《桑條》進獻,李顯竟大喜,賜迦葉誌忠府第一所、彩帛七百段,提拔趙延禧為諫議大夫。
韋氏的企圖是如此明顯,令多數大臣和皇族都不能接受。太平公主更不能容忍韋後的野心竟敢超過自己。
韋皇後和安樂公主因此將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在調查李重俊政變事件的時候,韋後便指使黨羽誣告太平和李旦,說他們是李重俊的後台。李顯大驚失色,幾乎就要信以為真,總算禦史中丞蕭至忠拚命勸阻,優柔寡斷的李顯才沒有下這個殺弟殺妹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