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那些妃子之宣統卷 六九 宣統妃子之簡評祥貴人譚玉玲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610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祥貴人,他他拉氏,譚玉玲。是末代皇帝溥儀的第三任妻子。
當了滿洲偽皇帝後,溥儀已經和婉容破裂了,於是選妃之事也就提上了日程。對於溥儀的選妃日本皇室也很關心,但是溥儀不要日本女人。於是就在北京選了。選擇譚的是北京皇族中比較活躍的一位太太,人稱王太太,他的父親是毓朗是一位貝勒,與攝政王載灃家過從甚密。譚是滿族人,姓“他他拉”,變姓後為譚。
譚進宮前隻有十七、八歲,是中學兩年級。日本人知道了這件事,曾經派人做了調查,沒有其中有什麼問題才正式表示同意。進宮前潭先有王太太和她母親陪同在外住了一個多星期學習禮儀。
1937年4月正式入宮,被冊封為“慶貴人”。當年溥儀已經三十二歲。他很快就被有著潔白的皮膚、低沉的嗓子的譚玉玲所吸引。很多人的回憶錄都記載到,此時的溥儀和譚就象熱戀中的男女一樣,他們傍晚的時候常常在花園裏散步,有時打打乒乓球,有時溥儀讓譚唱唱流行歌曲,什麼“毛毛雨下不停”、“可憐的秋香”等等,溥儀就彈鋼琴伴奏。譚住的寢室被布置得十分豪華,溥儀還在譚的寢室中接見過來賓。溥儀專門請了一位老師——陳曾榘(溥儀的老師陳曾壽的弟弟)教譚玉玲功課。當時吃飯是男女有別的,可是溥儀總是想辦法讓她一起吃飯,不過男女分桌而已。溥儀與譚玉玲的關係處於男女之間的熱戀狀態,這是溥儀從來沒有過的感覺。
可是1942年潭玉玲突然病死。溥儀始終認為這是日本人幹的,但是他一直不說,忍在心中,不露聲色。一直到1946年8月19日,溥儀在日本東京國際軍事法庭上第二次出庭做證時才說出來。他當時講著講著,突然臉上現出了悲哀的神色,語調也緩和了下來,頓了一下,悲憤地說:“我的愛妻被吉岡中將害死了”。他指的愛妻就是譚玉齡。聽到這話,全場都沉靜了下來。溥儀說:“我的妻子當時二十三歲,我倆非常和睦,她常常對我說,現在不得已,隻好忍耐,等到自由的日子到來,再從日本人手中收回滿洲。然而,她竟被日本人害死了!”溥儀講到這裏的時候,語調已從悲哀轉為了憤怒,他用手連續地擊著台子,吼叫著:“我知道是誰幹的,就是吉岡中將。”溥儀的這番話震驚四座。
多少年後,溥儀在寫《我的前半生》時,同樣堅持這樣的觀點:“她的死因,對我至今還是一個謎。她的病,據中醫診斷說是傷寒,但並不認為是個絕症。後來,我的醫生黃子正介紹市立醫院的日本醫生來診治。吉岡這時說要照顧,破例地搬到宮內府的勤民樓來了,就這樣,在吉岡的監督下,日本醫生給譚玉齡進行了醫治,不料在進行治療的第二天,她便突然死去。”
溥儀還做了這樣的描述:日本醫生剛來時,很熱心,給她打針、輸血,忙個不停。但是吉岡將日本醫生拉到內屋談了很長時間以後就不熱情了,反而是住在勤民樓的吉岡整夜地打電話問護士詢問病情,結果,第二天一早譚玉齡就死了。
於是,溥儀發出了四個疑問:為什麼吉岡在治療時要與日本醫生談那麼長的時間的話呢?為什麼談過話以後醫生的態度就變了呢?為什麼我剛聽到死訊,吉岡就來了,而且立即就拿出花圈,說是代表日本關東軍司令部來吊唁了?為什麼譚玉齡剛死,吉岡就拿出很多日本姑娘的照片讓他挑選?
於是,溥儀得出一個結論:由於譚玉齡有反日言行,被日本人害死了。根據溥儀的這種說法,後來很多書籍以及影視劇都寫了日本人害死了譚玉齡,並以此設計了情節。
譚玉齡真是被日本人害死的嗎?我力所能及地查閱很多資料,沒有得出肯定地結論。於是反過來對溥儀的說法表示懷疑。
首先是對吉岡的密謀產生懷疑,如果真是吉岡與日本醫生密謀,為什麼不在醫院或其它場合進行,而要當著溥儀的麵到另室進行。我估計他們到另室是為了談論譚玉齡的病情,而談論譚玉齡的病情當著溥儀的麵講似乎不好。
其次,譚玉齡的病究竟是什麼病。溥儀說是傷寒,也有人說是子宮癌、肺癌等等,但是據服侍譚玉齡的命婦丫頭們說,是尿血。如果是尿血,那很可能是腎髒出現了問題。腎髒出現問題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那就是絕症了。
再次,是對譚玉齡的醫療方式。據溥儀的侄兒毓嶦在回憶錄《末代皇帝的二十年》中說:開始給譚玉齡治病的全是中醫,當時內務府裏隻有中醫,沒有西醫。第一個是佟成海,外號叫佟一劑,說他醫療水平很高,開一劑藥,病就好。吃了幾副藥以後,譚玉齡果然不尿血了。就讓另外一個侍醫徐思允治療,可是又尿血了。經過這樣幾個折騰,譚玉齡已經病入膏肓了,已經幾天不進水米,也不認識人了,不能講話,這個時候毓嶦等人也參加了護理。到了這個時候,溥儀才讓叫來日本醫生。這位日本醫生是當時長春市市立醫院的院長,姓小野寺,六十多歲,同來的還有一位叫橋文元的副院長和幾位日本護士。當時就輸了血,輸的是同來的一位日本護士的血。根據這樣的描述,看來,日本醫生的到來,譚玉齡已經到了最後的時刻了。
第四是溥儀的責任。溥儀一直認為自己懂醫術,因此,他有一個壞習氣就是改藥方,這個習氣在天津時就有,如果是小毛病,改一改藥方還無所謂,但是遇到了這樣的不病,改藥方就會出問題了。問題還在於,溥儀改了藥方,那些禦醫們還不敢說。藥不對症,不死才怪呢?溥儀這個當醫生的欲望一直有,一直到後來他與周總理說了,總理說,醫生不是好當的,弄不好要死人的,他才放棄了當醫生的念頭。根據以上的推斷,說是日本人害死譚玉齡證據不足,看來不找日本人治,譚玉齡大概也要死。
那麼為什麼溥儀有這樣強烈地反應呢?
我看是兩個原因。
一個是他在東北時期確實時時事事都受到日本人監視和控製,日本醫生參與了對譚的治療,而且,譚確實突然死亡了,他無法說明這一問題,當然要懷疑是日本人動了手腳。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與譚的關係在他一生中的幾個女人中是最好的。溥儀一直到特赦後都留著譚的照片,在照片後麵寫著“我的最親愛的玉齡”。譚的骨灰經過多處輾轉,溥儀特赦回北京後放在溥儀在政協的宿舍裏。以後,溥儀與李淑賢結婚以後,才被溥儀的侄兒毓岩取走。後來,毓岩將譚玉玲的骨灰埋入他家自建的南屋小廚房的地下。看來,溥儀一生都想念著譚玉齡。
我們盡管對譚玉玲的死做出推測,但是溥儀的心態更值得一說。他對於譚玉玲的死基本上采取的是與迎“日照大神”同樣的態度:屈辱地接受,默默地反抗。他的反抗方式是兩個,一個是高規格的葬禮。譚死後,溥儀悲痛萬分,特地從北京召來皇叔載濤,任“承辦喪禮大臣”。並封譚為“明賢貴妃”,譚一下子升了三級(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子、檳、(音)貴人)。整個禮儀十分隆重,先是冊封貴妃之禮,然後是葬禮,各路要人都來了。第二個反抗的方式是趕快再找一個中國人做妃子,那就是被封為“福貴人”的李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