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那些妃子之乾隆卷 三五 乾隆妃子之簡評純帝繼皇後烏喇那拉氏,孝儀純皇後魏佳氏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909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純帝繼皇後,烏喇那拉氏。乾隆府邸側福晉。乾隆為皇子時,府邸中除去後來超拔為側福晉的高氏,烏喇那拉氏算是僅次於嫡福晉富察氏的第二位女主子。不過乾隆與她的感情非常淡薄。烏喇那拉氏一生誕育三個孩子,均沒封號——皇五女,幼殃,未封;皇十二子永璂,二十五歲卒,未封;皇十三子永璟,幼殃未封。
乾隆即位後,立即冊封了嫡福晉富察氏、側福晉高氏以及五位庶福晉,卻沒有她。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才封她為嫻妃,較使女出身的高氏還要低一級。再到乾隆十年正月,高氏病重,乾隆為貴妃衝喜祈福而大封後宮,晉她為嫻貴妃。乾隆十三年三月,皇後富察氏崩,中宮之位懸缺。皇太後對於後宮無皇後之事相當關心。其實,烏喇那拉氏久處深宮,一向溫柔婉順,淑慎賢明,夙嫻禮教,甚得皇太後的喜愛。她認為烏喇那拉氏端淑嫻靜,遂下懿旨命乾隆立烏喇那拉氏為皇後。而乾隆對此的回應是“朕以二十餘年伉儷之情。恩深誼摯。遽行冊立。於心實所不忍。即過二十七月。於心猶以為速”而回絕了皇太後。乾隆帝以孝子著稱,卻駁了太後的意,足以看出乾隆很不看重烏喇那拉氏。但迫於皇太後,乾隆最終還是采取了一個折衷辦法,即在乾隆十三年七月把嫻貴妃晉封為皇貴妃,攝六宮事。縱使這樣,乾隆帝也還是很不願意,“六宮從此添新慶,翻惹無端意惘然”,他親注道:“遵皇太後懿旨冊封攝六宮事皇貴妃禮既成,回憶往事,輒益惘然。”甚至之後又親去皇後棺木前懺悔。於是一直拖到了皇後27月過去,於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日,他才不得不冊封那拉氏為皇後。在冊封禮上,眾人都為“中宮初正名偕位,萬壽齊朝衣與冠”而慶賀,乾隆卻獨自“有憶那忘桃花節,無言閑倚桂風寒。”
不過,烏喇那拉氏登後位後,乾隆帝與她的感情,並不是沒轉機——乾隆帝嚐試過與她培養感情。乾隆十七年四月,皇後誕育了皇十二子,乾隆帝也是很高興的,不僅在上諭中標注皇後生子,還寫詩慶賀。隨後的幾年,皇後又生下皇十三子。然而,乾隆與繼後好不容易緩和的感情,在持續了十幾年後,於乾隆三十年正月的南巡途中徹底破裂。理由是皇後突然發瘋似的斷發。有記載,之前,皇後還和乾隆相當和睦,還為她慶祝四十八歲千秋。而後來驟變,據說緣由與乾隆寵幸民間女子有關。《清鑒輯覽》:“帝在杭州,嚐深夜微服登岸遊,後為諫止,至於淚下。”烏喇那拉氏自被冊立為繼皇後起,的確與乾隆關係緩和,但她在乾隆心目中卻遠不如前皇後富察氏。其一,烏喇那拉氏所生皇嫡子永璂,一直沒有像富察氏所生的永璉、永琮那樣被乾隆秘密立為儲君,而且直到永璂二十五歲逝世,也沒被冊封過親王、郡王。其二,乾隆心裏一直懷念已經作古多年的富察氏,而對烏喇那拉氏卻相對冷淡。所以對於受盡委屈的烏喇那拉氏來說,她無法得到乾隆帝的重視,才會控製不住積壓心底多年的怒火而發瘋斷發。
斷發是滿族大忌,不過對於震怒的乾隆來說不過是一個借口,“皇後性忽改常,於皇太後前不能恪守孝道”。他當即命人將皇後送回北京,雖未在朝野上未廢後,但仍實質性的進行了廢後。他收回了給烏喇那拉氏的所有冊封(皇後、皇貴妃、嫻妃),裁減了她的部份傭人,到了七月份,烏喇那拉氏手下隻剩兩名宮女(按清宮製度,隻有最低下的答應才有兩名宮女)。烏喇那拉氏身處冷宮期間,乾隆沒有去看她一次;生命垂危之際,乾隆也還在木蘭遊玩;置辦喪葬之時,乾隆“命喪儀視皇貴妃”,下旨烏喇那拉氏的靈柩不能進入乾隆的裕陵地宮,不設神牌,無祭享,甚至比民間的葬禮還不如。烏喇那拉氏死後,也有人曾為她打抱不平,上奏皇帝追封烏喇那拉氏為皇後,下葬地宮,例如禦史上疏李玉鳴,書生金從善。而乾隆帝給他們的會回複是一貶一殺。從此之後,就沒有人再敢提及那拉皇後的事了。因此,很明顯,烏喇那拉氏就是乾隆朝時期的一個悲劇女子的代表。
孝儀純皇後,魏氏,正黃旗包衣,後被胎滿洲旗。乾隆中期,對其寵眷甚濃。一生有四子,皇十四子永璐、皇十六子(欲賜名永),早殤;皇十五子永琰,即嘉慶帝;皇十七子和碩慶親王永璘。二女,皇七女,即固倫和靜公主,嫁拉旺多爾濟,20歲薨;皇九女,即和碩和恪公主。
乾隆四年,魏氏入宮選秀,冊封為魏常在。其實,早在選秀之前,魏氏曾盡職“升平署”(清室皇家大劇院),為孝賢皇後宮人。所以,魏氏得乾隆親睞,與孝賢皇後有很大的關係。不過,她還是沉寂了六年,並最終於乾隆九年,晉貴人。十年正月之時,乾隆為高氏衝喜祈福,又晉封魏氏為嬪。有一點很蹊蹺:魏氏被乾隆重視的時間正逢貴妃高氏舊疾複發的時候,且還不到一年就被晉位了兩級。換言之,貴妃高氏隆盛時期,乾隆並沒多關注魏氏。實際上,魏氏被正式晉為令嬪是在乾隆十二年四月初五。令字,源於“如圭如璋,令聞令望”,由此可見魏氏容顏秀美。那麼,也正是從貴妃高氏死後,魏氏才開始受乾隆帝重視。乾隆十九年,魏氏再晉封為令妃。《清實錄》中記載:晉封時,魏氏已列眾嬪之首,排在家世與資曆均比她有優勢的舒嬪葉赫那拉之前。然後,在乾隆二十二年至三十一年的十年中,她連續生下四子二女,足見魏氏受寵之餘還很有福氣。甚至,其所生子嗣裏還有皇十五子永琰,即日後的嘉慶帝——正是由於這個兒子,魏氏才能母以子貴,後來被追贈為皇後。期間,乾隆二十七年的時候,魏氏被晉封為令貴妃;乾隆三十年,繼後烏喇那拉氏因斷發被打入冷宮,而魏氏素來待人謙和,乾隆有意提拔,遂進其為令皇貴妃,統攝後宮,使其成為無名號而有實權的後宮之主長達十年之久(不過,也從反麵揭露出,在乾隆心中,魏氏也比不上孝賢皇後)。乾隆三十一年,魏佳氏以四十歲的高齡(清代後妃中最為高齡的產婦。)生皇十七子和碩慶親王永璘。
乾隆四十年正月初十,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卒,十九日後,令皇貴妃因悲傷過度而香消玉勳。實錄:乾隆四十年乙亥,上視皇貴妃疾。丁醜,皇貴妃薨。諭:本月二十九日。皇貴妃薨逝,命贈諡皇貴妃為令懿皇貴妃。輟朝五日。也就是說,皇貴妃在死時也未被晉封皇後,即使她已經統攝後宮。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宣示顒琰為皇太子,才下令“追贈”其母令懿皇貴妃為皇後(“追贈”較之“追封”地位更低,即表明:乾隆隻承認魏氏為未來的“帝母”,而非自己的“繼室”),附葬裕陵。
將純帝繼皇後和孝儀純皇後魏氏放在一起,表麵上的一個原因是:現在,大家普遍將兩人放在一起(《還珠格格》裏惡毒的皇後以及善良的令妃。)而實際上,原因有三:
(一)兩人關鍵的晉位都與孝賢皇後和慧賢皇貴妃有關。慧賢皇貴妃、孝賢皇後的死才使烏喇那拉氏有幸晉封為嫻貴妃、繼皇後;孝賢皇後對魏氏有知遇之恩,再者慧賢皇貴妃死後,她才得以脫穎而出。
(二)兩人後期同處於後宮權力的頂峰。烏喇那拉氏斷發失寵,魏氏得利最多。
(三)兩人生前都被乾隆拿之與孝賢皇後對比,且都敗於下風。死後均以皇貴妃位下葬。雖然一人生前是皇後,一人的兒子為皇儲。
(四)兩人死時,年齡均為四十九歲。繼皇後:康熙五十七年生,乾隆三十一年薨;孝儀純皇後:雍正五年生,乾隆四十年薨。
一入宮門深四海。繼皇後證實了伴君如伴虎,絕大多數的後宮女子悲慘的命運。孝儀純皇後鑒證了麻雀飛上枝頭變鳳凰,一個小宮女母儀天下的成長旅程。她們背後都有數不盡的辛酸,是苦是甜隻有她們自己知道。正如,被打入冷宮、虔心禮佛的烏喇那拉氏不一定悲傷;而晉封高位,統領後宮的魏氏也不一定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