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曉月皎皎照朱門 第二十二章 月夕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946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宮中的日子倒也平淡無奇。即使每日昏時去翊坤宮,也不過是和太後聊聊家常,抑或談談我在山莊的生活。偶爾也會提到母親,但我並無母親的記憶,也隻能憑太後的描述,在心中勾勒出個絕代佳人的形象。
然而,卻也僅限於此。可能因父親為母親而與家族決裂的緣故,我的這位姑祖母,並不願多提起當年之事。可我知道,那段往事,必然是動人而又淒美的。
也會尋了時機避開宮女嬤嬤,讓阿澗幫我做掩護,去那竹林逛逛。卻不常遇到風然,但每次的不期而遇,彼此都會心照不宣的一笑,繼而就是毫無顧忌的閑聊:古籍、樂理、詩詞……
看似“不務正業”的風然,卻仿佛沒有不懂的東西,並且他的腦子裏,似是裝滿了新奇古怪的東西,總有令人目瞪口呆的想法或是言論,卻偏偏叫人辯駁不得。總是帶著燦爛和煦笑容的風然啊,於我,卻像是一個永不想觸碰的迷。
一日午後,我眯眼在苑中樹蔭下小憩,若霜在一旁輕搖著小扇。若雪則在屋內纏著阿澗教她手語。我暗暗發笑,阿澗一定很是頭疼吧,這小妮子除了我,並不愛與其他人交流。卻不知,她能否應付得了古靈精怪的若雪。
說起若雪和若霜這兩個丫頭,到也有趣得緊。兩人雖情同姐妹,性子上卻相差甚遠。
若雪古靈精怪,可愛活潑,有她在的地方必然會有歡聲笑語。但這丫頭卻口無遮攔,心直口快,一點心機也無的樣子。在後宮這樣的地方,仍似潔白的雪一樣,倒也難能可貴。隻是我想,這怕是要多虧了若霜的功勞吧。
若霜不過十七八歲的模樣,做事卻總是細心周全,小心謹慎。任我怎樣親和待她,也總是一副榮辱不驚的樣子,始終保持著主仆之間應有的禮節,這本是無可挑剔的,我卻也隱隱感覺到了她的戒備和疏離。
罷了,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為我所用。即使我,也並不就是做到了誠心相待,又何苦要求別人呢?人心,向來是最難以捉摸的東西。
想到這裏,我睜開雙眼,微微一笑:“若霜,快到中秋了吧?”
“回七小姐的話,是呢!”
“按照宮中的慣例,中秋佳節,應是有家宴的吧!”
“七小姐有所不知,自古慣例,本應是有家宴的。但現今聖上年紀尚幼,並未封後冊妃;而且大多王族在所屬封地,路途遙遠,不便前來,所以……”
我在心裏暗暗冷笑了。
宮中日子雖則平淡無奇,卻也並不似簡府中百無聊賴。原因無它,隻因這是皇宮,是這天下無盡的秘聞奇事彙聚的地方。隻進宮來這短短的數十日,從宮人們的閑言碎語裏,我也漸漸知道了這劭國的暗湧。
據說,先帝即位後不久,便冊封右相之妹、也就是現今太後——簡寄瀾為後。但當時皇後一直無出,而先帝雖然廣納後宮,卻也並無幾個妃嬪誕下皇子。
直至後來,一名風姓昭儀終於有孕,並順利產下一名皇子。然而她卻元氣大損,一病不起。終於,在小皇子三歲那年,撒手人寰。臨終前,這位風昭儀將小皇子過繼給了皇後。
一直無出的皇後自是愛若珍寶,視如己出。而後,雖然也偶有妃嬪誕下皇子,但先帝子嗣卻始終單薄,至其駕崩時,膝下也不過五子。然而,這些皇子在幼年時便被皇後以各樣理由送去封地,連帶幾個親王也各自遣回。當然,其中也有妃嬪攜其子自動請行的。但放棄帝都的優渥生活,前去封地不毛之地,其中的緣由,隻怕又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了。
這樣做的結果,自是顯而易見的。
三年前,帝薨。同年,皇後之子登基為帝,改年號為“錦成”,世稱“錦成帝”。太後以“帝尚幼,無以為政,是以垂簾而輔之”為由,而行掌握朝綱之實。
原來,我這看似溫和可親的姑祖母,卻也是個厲害角色。竟這樣牢牢將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皇帝尚未封後冊妃倒在其次,怕是若霜口中隱晦的“親王封地路途遙遠,不便前來……”才是真正緣由:太後是不會讓王族進京來聚,而給予他們威脅帝都機會的。
親情,血脈相連的感情,在權力麵前,又算得了什麼呢?
許是見我微垂了眼眸,以為我有些黯然,若霜遲疑著開口:“七小姐是思念親人了吧!不過宮中雖沒有家宴,卻也有‘月夕會’的。”
“‘月夕會’?”我好奇道。
“七小姐竟然沒聽過?這‘月夕會’可是宮中最為盛大的宴會之一呢!”我抬起頭,卻見若雪一臉興奮的湊過來。我向來待人溫和,這丫頭對著我也就不在意那些個禮數了。
一旁若霜見狀低低斥道:“雪兒,瞎說些什麼!不許對小姐這樣無禮!”
我對若霜不在意的搖搖頭,示意若雪說下去。
若雪見狀十分開心,對著無奈的若霜一吐舌頭,繼續興奮的對我說道:“七小姐,您是不知,這‘月夕會’上,太後和皇上會率領群臣在樂壇舉行‘祭月’儀式,之後會宴請群臣,與大家一起共享中秋盛典呢!屆時,還會有舞火龍,燃花燈,放焰火之類好多熱鬧的東西呢……”
若雪還在呶呶不休,我卻笑了笑,沒有說話。
若霜似是知道我在想什麼,在一旁低低到;“小姐如是思念家中親人,也可稟了太後,‘月夕會’後,邀家中親眷來這夕顏苑相聚,想必太後她老人家也會應允的。”
是這樣麼?我心中一動,卻又苦苦一笑。
這樣隆重的典禮,簡家想必也隻會是祖父前來了吧。
我摸著腰間的小巧玉笛,搖搖頭,閉上眼不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