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中華日月 第十三章 川行漫記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0242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一川行漫記入川途中
1984年6月我首次入川,同行中有同事錢錦江工程師和開化縣廣播電視局技師劉學敏。
6月6日,星期三。淩晨2:56由金華乘上191次上海至重慶快車。6:18到江西上饒。14:54到江西萍鄉。16:37火車進入湖南株洲,17:23到湘潭。
湘潭,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一座擁有1200多年的曆史古城。湘潭,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曾誕生毛澤東、彭德懷、陳賡、譚政等一代偉人,也是齊白石、楊度、張天翼等名人誌士的家鄉。
6月7日,星期四。淩晨4:53到達貴州玉屏。玉屏,簫笛之鄉,侗族之鄉,貴州的東大門,在民間有迷人的侗族大歌、舞蹈、對歌、鬥畫嵋文藝活動。
火車在雲貴高原上奔馳,時值陰雨。天明後瞭望窗外,鐵路兩傍群山連綿,隧道一個接著一個,鐵路橋梁一座連著一座。山坡上的玉米長有一尺多高了,水田裏正在插秧。12:42到達貴陽。貴陽是個大站,在短暫期間,我在站台上來回踱走。山城貴陽,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有許多風光旖旎的風景名勝,氣候宜人,既無寒冬,又無酷暑。貴陽,乃“郡在貴山之陽故名”,“貴陽”作為地名距今至少已有600多年曆史。16:39到達遵義,這是一座革命的曆史名城,亦是一座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還是雲貴高原上的一座美麗城市,湘江如一條彩帶從城中飄逸而過。著名的遵義會議就在此召開。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開會議,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是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這次會議是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糾正王明“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挽救紅軍和中國革命的危機而召開的。遵義會議集中全力解決了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和組織問題,肯定毛澤東的軍事戰略主張,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這是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黨的曆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開始確立,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走向成成熟,中國革命從此打開了新局麵。23:28到達重慶。列車員說,這趟火車沿途車站都正點,實在難得。出了重慶火車站,時值細雨蒙蒙,入住重慶山城飯店。
6月8日,星期五。早晨一覺醒來就趕去買10次特快,計劃今晚21:25去成都。在候車期間,我們一行三人遊覽重慶山城。
重慶簡稱渝,是位於長江和嘉陵江彙合處的一座山城,成渝、襄渝、川黟鐵路在此交會。重慶是著名的霧都,抗日戰爭時期的陪都。山城飯店在火車站附近,靠近江濱。重慶很美,是一座天然的立體化城市。依丘陵和低山起伏修建的樓房,高低錯落有致,構建成一幅動態的立體畫卷。長江和嘉陵江的飄逸,使得山城顯得婀娜多姿。入夜,天幕綴滿了星星,黛玉群山中的萬千燈火,天上人間遙相輝映,把個立體山城裝扮得絢麗多彩。在山城遊覽,盤旋上升的街道、爬坡的纜車、抄近路的隧道、輕軌電車、跨江橋梁,如在夢幻中雲遊。市內名勝及革命紀念地有:晉雲山、大足石刻、南北溫泉、人民大會堂、周公館、桂園、渣滓洞、白公館、紅岩革命紀念館等。重慶後來作為中國西部唯一的直轄市,特定的地理位置和3000多年巴渝文化和積澱,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水利工程的竣工,開拓了重慶的現在和未來的廣闊發展前景,鑄就了重慶的政治、經濟、交通和曆史地位。
二川行漫記成都記事
6月9日,星期六,晴。8:45到達成都,住東方紅旅館。成都630廠(國營成都電視設備廠)中轉接待人員郭、曹同誌住211房間,他們說星期一廠部派車來接。這次來630廠參加《分米波電視技術設備介紹會》的有浙江、江蘇、山東、福建、廣西等省市。
6月10日,星期日,晴。趁機遊覽成都市容。由牛王廟附近上三號電車,到達鹽市口。三人同去人民東路門市部新華書店買了幾本書,又去人民南路上的一家大書店瀏覽。之後,在展覽館參觀了展銷會。向西行,步入成都人民公園。乘五路至青羊宮,轉乘17路車到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位於成都西門外浣花溪畔,是中國唐代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帶家小由隴右入蜀,營建茅屋而居,稱作“成都草堂”。杜甫先後在此居住了四年,創作的詩歌流傳至今尚有240多首。當年杜甫離開成都後,草堂便傾毀不存。直到五代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經宋元明清曆代修葺,方演變成一處集紀念祠堂格局和詩人舊居風貌為一體,建築為清代風格,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的著名文化聖地。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時期,戰亂的時局把他卷入顛沛流離的人群中,使他真實而深刻地接觸和認識了當時的種種社會景象。他憂國憂民,用詩歌敘述情懷,留傳至今尚有一千四百五十多首,思想與藝術造詣極高,對中國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尊為“詩聖”。少年讀過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詩中描繪的曆史和風景畫麵至今猶曆曆在目。
6月11日,星期一,晴。在東方紅旅館等車,下午4:30乘廠部專車到達國營成都電視設備廠。廠設在距離成都100餘公裏的雙流縣回水公社境內,廠房和生活區建在小山上和山凹中。該廠是北京廣播器材廠的一部分,於1970年前後內遷時建成的大三線工廠。我們三人同住廠招待所105號房間,廠供銷科領導來看望我們,對金華地區三位代表來到表示歡迎。
6月12日,星期二,陰。早晨掛長號電話回金華局辦公室報平安。上午參觀10千瓦分米波電視發射機。晚,在廠部學校的操場上觀看彩色電影《莫愁女》。
6月13日,星期三,晴。《分米波電視設備介紹會》,今日上午在國營成都電視設備廠二樓會議室舉行。首先由淩開道副廠長致歡迎詞,接著由李國華總工師介紹分米波電視發射機引進消化進展情況;高頻研究室主任工程師金宜全介紹自製1千瓦和50瓦電視差轉機、引進法國湯姆遜公司的1千瓦和10千瓦電視發射機、組裝瑞典10瓦差轉機的性能。
下午,分三個小組進行參觀。參觀從法國湯姆遜引進的1千瓦、10千瓦分米波電視發射機、自製的50瓦、1千瓦電視發射機、分米波天線設備、金加工車間、儀表室、設計室等。
6月14日,星期四,陰雨。上午由佘定古工程師介紹自製50瓦差轉機和1千瓦發射機。高頻研究室副主任惠全法介紹FC—730F和FC—620F腔體。浙江湖州電視台方抗勝介紹1千瓦分米電視發射機的使用情況。湯旭光工程師介紹擴展式10千瓦、1千瓦發射機和差轉機。劉韻蘭(女)工程師介紹50瓦激勵機器。黎興富工程師介紹進口50差轉機大盒。
6月15日,星期五,陰。工廠組織代表遊覽青城山和都江堰。早上6:00出發,晚9:30回到廠部。
青城山分前山景區和後山景區,前山景區距成都66公裏,我們這次遊覽的是青城山前山景區。青城山背靠岷江雪嶺,麵向川西平原,山峰呈環形排列,狀如城廓,山上林木茂盛,終年青翠,故名“青城山”。
青城山是中國的著名道教名山,自東漢漢安二年(公元143年)張陵“天師”來青城山結茅傳道,奉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經典,成為道教的發祥地之一,被道教列為“第五洞天”。全山道教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建有建福宮、上清宮、玉清宮、圓明宮、祖師殿、老君閣、朝陽洞等數十座。
青城後山以自然風光的清幽取勝。
青城山後山景區位於青城山後,都江堰市泰安鄉境內,是一處水秀、林幽、山雄、石怪的自然風景區。景區距成都70公裏,麵積100餘平方公裏。景區西北與臥龍自然保護區毗鄰,東北向與趙公山相接,向東跨越天倉山、乾元山即可到達天師洞、福建宮,西南與六頂山、天國山接壤。景區內有雄奇的鎣華、神秘的溶洞、秀麗的味江,罕見的古墓群和大蜀王遺址、名庵古寺。此地集山、水、洞、廊、林於一體,可與青城前山相媲美。
午後遊覽都江堰。
青城山麓岷江水,成都平原的明珠都江堰,風景秀麗,有二王廟、伏龍觀、安瀾索橋等名勝古跡。
都江堰位於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於公元前256年,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眾人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長約160公裏,為當今世界上年代最為久遠,保存最為完整,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大型水利程。兩千多年來,它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千裏的天府之國。都江堰的主體工程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防洪減災,灌溉為利,另外一條彙入長江。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由魚嘴分流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引流工程三大部分組成。它科學地解決了江水的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製進水流量等問題,三者首尾相接,相互照應,渾然天成,巧奪天工,舉世無雙。
二王廟位於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臨都江堰。在人類曆史上,能竭盡全力為人民謀福澤的人,人民總是會永遠紀念他們。李冰父子鑿離堆,開堰建渠,為天府之國人民帶來福澤,二千多年來蜀人敬李冰父子如神明,二王廟從古至今香火鼎盛,官方和民間祭祀活動從不間斷,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至六月二十六日還有紀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廟會。我進入二王廟,在廟內主殿向李冰父子的塑像深深鞠躬作揖,仔仔細細閱覽廟內珍藏的治水名言和詩人碑刻等。
都江堰水利工程現已進行了徹底改造和擴展,使灌溉區由原來的14縣市,17。3萬多公頃農田,擴大到30個縣市,57。3多公頃農田。
伏龍觀位於離堆公園內。傳說李冰治水時曾在這裏降服惡龍,現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內還有東漢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時的遺物龍鼎。
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始建於宋代以前。位於都江堰魚嘴之上,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觀。索橋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竹纜橫掛江麵,上鋪木板為橋麵,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明末(公元17世紀)毀於戰火。現在的橋為鋼索混凝土樁。我踏上安瀾橋,扶住橋上的欄索,在晃悠悠的索橋上緩緩移動,俯瞰足下岷江水,驚心動魄。
6月16日,星期六。沒有安排集體活動,在廠部周圍悠閑地轉轉。
6月17日,星期日,晴。上午廠方舉行座談會和業務洽商谘詢。下午5:00至6:00由孔副廠長至閉幕詞。
6月18日,星期一,陰。在廠裏對50瓦米波差轉機、1千瓦分米波電視發射機、10千瓦分米波電視發射機進行調研。
6月19日,星期二,陰,有時有小雨,溫度低。上午到廠部情報資料室購買了2套攝錄像設備維修資料。下午在共用天線製造廠(630廠附設的大集體工廠)參觀調研。
6月20日,星期三,陰雨。早晨由成都電視設備廠乘車至籍田,再轉搭乘公共汽車到成都南站。從成都南站乘6路公共汽車到紅旗廣場,回頭步行至四川省廣播電視廳。辦公室主任王鬥爐接待我們,給我們開具了到四川電視台和703台(峨眉山電視調頻轉播台)參觀學習的介紹信。之後派張繼華司機送我們到實業街四川省委招待所,住210室。房間裏配備有電扇和電視機,晚上收看四川電視台新聞聯播等節目。四川電視台使用米波8頻道。
三川行漫記峨眉山中
6月21日,星期四。上午9:30由成都南站乘車到峨眉縣報國寺。由於703台在峨眉山縣城關,我們又返回峨眉山縣城關,尋蹤找到了703台基地。703台張福增台長接待了我們。張台長看了我們上峨眉山703台參觀學習的人事介紹信之後,熱情接待並作了周到的安排。
6月22日,星期五,峨眉山大霧,金頂晴。早晨5:30起床,6:00乘703台的吉普車上峨眉山,9:00汽車抵達接引殿。接引殿之上不通公路,我們三人稍事休息,跟隨遊人登山,到山頂尚有五華裏石階路。沿途望去,漫山遍嶺都是茂密的冷杉,樹幹高大,樹冠優美,直徑大多在50公分左右。10:20到達703台。住下後,和台裏接上關係,約定當天下午4:00之後和夜裏聽介紹和參觀機房。703台位於峨眉山金頂,海拔3099米,是四川省根據中央的統一部署,於1970年興建的高山電視調頻骨幹轉播台,在金頂廣場建有高達78米的電視發射塔,轉播的廣播和電視節目可以覆蓋四川的三分之一麵積。
金頂是觀日出、雲海、佛光、聖燈的最佳去處。午飯後到金頂觀雲海和佛光。3:30至4:00在金頂舍身岩的東北向山腰中看到了佛光。佛光是太陽光被水蒸汽折射之後形成的獨特光環,幾個光環時聚時散,遊人觀賞到佛光認為是幸運。舍身岩處懸崖峭壁,萬丈深淵。俯瞰峨眉山,氣勢雄偉,景色秀麗,山靜雲動,如處仙境。晚飯後8:30,在金頂觀日落的壯麗。據介紹,每當晴天深夜,雲斂山寂,便有星星點點的光亮從山麓緩慢升起,閃爍飄悠,由遠及近,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向舍身岩前飛來,象萬家燈光,似繁星灑落,有如入仙境之感。晚8:40至10:00參觀703台機房,聽取介紹。在峨眉山上短暫停留,如入仙境。但長期駐足,氣象條件相當惡劣,雨季住房非常潮濕,一年之中有六個月下雪,遇大雪封山,上下山十分不便,吃用相當困難,在台上工作的女職工遇到的困難更多一些。他們正在研究解決輪班替換和女職工盡量不上山駐台的實際問題。703台所遇到的難題,是高山台普遍存在急待解決的難題,由於703台在海拔3099米,所遇到的困難更多更大。但國家興辦的一項事業,隻要對人民有利和需要,再大的困難也要想方設法予以克服,因為這是在為人民服務!
6月23日,星期六,晴。淩晨5:00起床,在金頂觀日出。天剛破曉,遙遠東方的碧藍天幕,在那天地交融處,平抹出一縷縷銀色光柵在漸漸擴展著。突然,從天地交融處射出一條橙色的光帶,漸漸地由深變淺,由淡黃變為金黃。霎那間,碧藍的天幕上閃現出一道道金色的光束,天幕上的雲彩都被鑲嵌上金色的花邊,被染成赤、橙、黃、綠、青、藍、紫,五彩繽紛,陡然,一輪紅日噴薄而出,衝出了萬頃雲海波濤,光芒四射,人們期待已久的紅日冉冉升起!時值6:30。
7:10向703台唐台長和邱科長告辭下山。
峨眉山古時稱豪山、牙門山,譽為“震旦第一山”,距峨眉山縣治160公裏,麵積300多平方公裏,是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的總稱,因大峨、二峨遠望相對如娥眉,故稱峨眉山。據地質學家論證,峨眉山形成於8億年前的洪荒年代,直到距今1。8億年前的中生代侏羅紀初期,峨眉山才破冰而出,再經過新生代時期強大的造山運動,終於從浩瀚的海洋中的一個荒涼孤島蛻變成千姿百態、鬼斧神工的峨眉山。峨眉山東部山勢較低,形如錦屏;中部群峰聳峙,如林間春筍;西部山勢巍峨,雄偉壯觀。主峰金頂海拔3099米。景區內山形古雅神奇,雄秀挺拔,氣候獨特多變,花木繁多,將其概括春榮、夏麗、秋幽、冬靜。峨眉山是一座天然的“動植物樂園”,有植物5000餘種,擁有珙桐、桫欏、雙盾等珍稀植物和蘇門羚、大蚯蚓、枯葉蝶、峨眉靈猴等動物。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入山之處的天下名山牌坊是峨眉山標誌性建築,正額“天下名山”為郭沫若1959年題寫,背麵“佛教聖地”由趙樸初手書。
著名景點有“羅峰晴雲、金頂佛光、洪橋曉雨、白水秋風、聖積晚鍾、雙橋清音、九老仙府、象池夜月、靈岩疊翠、大坪霽雪”等十大景觀。三人從山頂下到接引殿,劉學敏技師考慮到自己的體力不支,仍乘坐703台吉普車下山,我與錢錦江工程師商定由前山步行下山。峨眉山管理人員告訴我們,如果步行下山,有近百裏石階山路,途中有許多景點觀賞,還要經過三大猴群的領地,猴群常伸手向路過遊人乞討,如果空手不給,猴群有時會捉弄遊人。遊人為了取樂,口袋裏都早早備上餅幹、果子之類,用以逗趣猴子和應對猴子的惡作劇。沿途上上下下遊人甚多,有七八歲的小孩,為數不多,長者六七十歲,為數不少,多數為青壯年人。少數坐著背子上下山的。背子我是第一次見識,背子像一張有靠背的椅子,年老體弱或體力不支的遊人坐在背子上,背背子的男女青壯年將其背在背脊上,遊人和背背子的人背對背,坐在背子上的遊人,可一路倒退著觀賞峨眉山景致。背背子的人按照坐背子人的體重收取酬金。由接引殿下行,路經雷洞坪、白雲寺、洗象池、鑽天坡。在鑽天坡第一次遇到猴群,有一隻大猴子,有我大半人高,體健如牛,競抱住我右腿不放,當我掏出餅幹散發,則欣喜得奔跳而去。猴群畜生,也常常捉弄年輕美貌姑娘。因為上下山路,高跟鞋無法穿著,往往背在肩上,一不小心被猴子搶去,三蹦二跳爬上樹,將高跟鞋掛到了樹梢上,真是叫人哭笑不得。遇到此種情形,隻有求助於猴群的管理人員。峨眉山上的猴群接受當地管理人員的訓令,當管理人員訓斥某隻猴子,則剛才惡作劇的猴子意識到錯誤,就爬上樹將剛剛掛在樹梢上的鞋子取回來。但最好還是謹慎一些,免得惹來麻煩。下行至遇仙寺,又遇一猴群,這群靈猴就在寺前和寺廟傍的大樹上跳來跳去,有幾隻猴子還在寺院前的鋼絲繩索上為過路遊人表演。這群猴比較溫馴,待人友善,沒有惡作劇前科。又經仙峰寺、九十九道灣、洪椿坪、一線天、清香閣。在洪椿坪聽到遊人在叫,猴子咬人了,剛才有位老太太的手指被猴子咬出血了,說是猴子討果子吃,未得到滿足,惹怒了靈猴,提醒我們結伴路過多留神一些,我們路過洪椿坪未再發生靈猴咬人的故事了。走到五裏崗已是下午4:15,趕上了公共汽車回到峨眉山縣,住進峨眉山第二飯店。
今日從早到晚步行97裏,腳力已感不支,攀登四樓感到甚為吃力。當晚十時許峨眉山上空雷電大作,大雨傾盆而下,直到半夜雷電才停,但小雨不斷,延至翌日淩晨。
6月24日,星期日,陰。9:00乘車至樂山港。從樂山港登上遊輪,在樂山江中觀瞻樂山大佛。遊輪在對麵靠岸,上岸後,翻過小山,渡過鐵索橋,到樂山大佛的觀看台,後經輪渡回樂山。下午2:40乘上回成都汽車,汽車在成都平原上奔馳,望著窗外閃過的在初夏的陽光下,那村莊農舍傍的一叢叢,一簇簇翠綠的楠竹,在微風中搖曳,好似一幅幅成都平原上的農舍風景畫,但比畫更美。晚上7:30回到成都,仍入住四川省委實業街招待所。晚上閱讀有關樂山大佛的史料。樂山大佛位於樂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彙流處,佛像高71米,與樂山城隔江相望。樂山大佛雕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彙流處的岩壁上,依岷江南岸淩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又名淩雲大佛,為彌勒坐像。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造型莊嚴,設計巧妙。大佛高71米,僅佛像的頭就高達14。7米,頭寬10米,腳麵上可圍坐百餘人。佛像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集人力物力曆時90年,至唐德宗貞元19年(公元803年)才完工。屬唐代摩岩造像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最大的石刻彌勒坐像,屬全國重點保護單位、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
6月25日,星期一,晴。從成都展覽館前乘4路車到水碾河下車,換乘34路到達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這所大學是1956年新組建的,我們到學校去求購有關廣播電視方麵的教材。
6月26日,星期二,晴。上午10:30至12:00參觀四川電視台,我們這次參觀學習,由電視台政工組保衛科安排。四川電視台位於長順街,在人民西路可望見其80米高的電視發射塔。發射塔平台以下55米,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平台以上35米有八頻道蝙蝠翼型天線6層,10頻道偶極子天線24層。在技術辦公室錄製部淩遠鑫工程師帶領下參觀正在編輯電視節目;技術辦公室薑英東工程師帶領我們參觀郭煥岐和李蓉正在錄製四川電視新聞口播節目。最的由竇成華、張國成工程師領我們參觀播控中心。下午,再次到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教務處教材科李春元為我們遠道而來的求學誠意所感動,解決了園極化天線和無線電波傳播兩套講義,關於天線原理和設計講義待後幫助解決。
四川行漫記回程記事
6月27日,星期三,下午2:20我們三人由成都北站乘上184次列車,踏上歸途。火車向北駛去,途經德陽、綿陽、廣元。德陽,川西平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今德陽乃為古蜀國地,公元前21世紀後的夏商時期,今廣漢三星堆為古蜀國重要都邑。德陽的孔廟建築精美,是我國保存完好的四大孔廟之一。中華民族自古就將“德”作為立身之本,《左傳》二十四年,春,叔孫豹應對範宣子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謂之不朽。”據傳西晉太康初年,道教仙人許遜任旌陽縣令,因其能點石成金、救濟貧困、畫符水祛除瘟疫而有德於民,朝廷詔改旌陽縣為德陽縣。後雖經多次變更,終以德陽垂史至今。
火車行駛在劍門蜀道,這是自古以來連接中原和巴蜀的重要通道,它是兵家爭奪控製的軍事咽喉,至今仍留下許多古跡。劍門蜀道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石板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人工驛道翠雲廊柏樹群,有許多驛道配套古跡。唐代大詩人李白當年感歎“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不過“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已不複存在。廣元是中國女皇武則天的家鄉,每年9月1日,廣元舉辦傳統“女兒節”來紀念這位封建時代的女政治家武則天。半夜過後,火車在秦嶺山中隧道中穿行,速度緩慢,夜裏就在小茶幾上瞌睡之中度過。
6月28日,星期四,晴。淩晨,火車已經翻越秦嶺,進入陝西境內,行駛在秦嶺北坡,在山穀中順勢而下,7時左右到達寶雞。火車在寶雞停留短暫期間,到站台上走動走動。寶雞是西北的鐵路樞紐站,隴海、寶成、寶中三條鐵路幹線在此交彙,擁有東連西安、西通蘭州、南達成都、北到銀川四條公路幹線,可見寶雞在中國西北交通據有的重要地位。火車在黃土高原上向東駛去,當列車員通報到過鹹陽時,搶著下到站台體察一下鹹陽的風光。鹹陽位於陝西八百裏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宗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鹹陽。”鹹陽是中國古代曆史的真正博物館。無論是古代和近代,西安的曆史都是那樣輝映壯麗。早在五六千年前,鹹陽就出現了原始社會村落,一直是商周重地,西周建立灃鎬二京,鹹陽仍是京畿之地。公元前221年前,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以鹹陽為都城,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王朝,鹹陽成為“中國第一帝都”。鹹陽由此成為當年華夏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至今仍留有周秦雄風。漢唐長陵、昭陵和乾陵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輝煌的曆史遺產。火車下一站抵達西安,作為匆匆過客的我算是到過西安。西安,古稱長安,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公元前2800年前後,炎帝和黃帝就曾在此活動。自西周開始,又有秦、西漢、唐等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曆時1100多年,與羅馬、開羅、雅典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近代西安事變,導演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曆史喜劇,以國共兩黨聯合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並最終取得了徹底勝利,寫進了中國的曆史。
火車在河南境內奔馳,經洛陽,過鄭州,夜幕下上燈時分抵達開封。
洛陽因地處古洛水之陽而得名。中國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大多出於此。從周平王東遷,漢高祖都洛,前後共有十三個王朝定都於洛陽,隋唐時期人口達百萬,在曆史上曾經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盛極一時。老聃著述文章,孔子入周問禮,班固在這裏寫出了中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司馬光在這裏完成了曆史巨著《資治通鑒》,左思一篇《三都賦》,曾使“洛陽紙貴”。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成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封在華夏文明的發展繼承的曆史長河中,也占住一段。相傳夏代第七世帝杼遷都於今開附近的老丘,直至第十三世胤甲才遷至西河。開封建城已逾2700年,公元前743至701年,為了向中原拓展,在今城南朱仙鎮附近築城邑,取名啟封,漢初因避文帝劉啟諱,改名開封。今開封城春秋時為儀邑,戰國時為大梁。曆史的變遷,在注釋華夏文明的誕生與綿延的曆史。
6月29日,星期五。淩晨從硬座搭在小茶幾上的瞌睡中醒來,火車已駛入安徽境內,早晨6點,火車進入蚌埠站。火車相繼經過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於12:30到達本次列車終點站上海。
6月30日,星期六,晴。昨晚10:08趕乘197次直快,於早晨5:30準時到達金華。
五川行漫記曆史新篇
1984年6月入川,轉眼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壯年的我已年逾古稀。如果現在再攀登峨眉山,那下山時一天走九十多裏山路肯定承受不了,但峨眉山仍然是我夢中重遊之地。旅遊業興起,峨眉山的旅遊設施也大大改善了,峨眉山現建有二條索道。峨眉山半山索道起於萬年停車場,終點至萬年寺,索道全長1480米;峨眉山金頂索道,起於接引殿,終點至金頂海拔3048米高程處。如果乘坐在索道車廂中,欣賞峨眉山那雄、秀、神、奇的自然風光,觀賞那重巒疊翠,鬱鬱蔥蔥的天下名山,呼吸那清新的空氣,別有一番情趣。
峨眉山同樂山大佛一起於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為了打造“千座名山一座頂”,703台遷離金頂,對“雙遺產”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給703台原覆蓋區內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帶來機遇。這座建在峨眉山金頂上的703台和電視發射塔於2006年搬遷至遷至樂山市通江鎮荔枝灣伍家山。703台搬遷工程包括新建9座轉播台,改擴建7座轉播台,改造3個微波鏈路台,新建15個100W電視、調頻差轉站,工程基本建設涉及成都、樂山、雅安、內江、宜賓、資陽、自貢7個市。經過一年的緊張施工,於2007年元旦全線竣工正式開播。實現了中央、省、市廣播電視節目的有效覆蓋,使中央一套廣播節目無線覆蓋麵積增加2%,中央一套電視節目無線覆蓋麵積增加2。3%,有效人口覆蓋增加10%,是一項惠及四川廣大群眾的公益性重大工程。當年703台職工長期在高山台上工作的實際困難,從此得以解決。
今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牽動全國人民的心,我曾寫了篇《龍門山更加巍峨挺拔》的散文,寄托我對四川人民和我曾經到達過四川成都、都江堰、雙流、樂山等地的父鄉親兄弟姐妹們的親切的問候和良好祝願。現在這篇《川行漫記》算作是姐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