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金華電視 第四十四章 走近中國科大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970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在信息時代的洶湧澎湃浪潮中,讓我走近了中國科大。
一本蓋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鋼印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人教育學院紅色印章的大紅結業證書,記載了1995年我在該校《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學習成績,證明我函授學習成績合格。我不是中國科大的注冊學生,卻因學習計算機和互聯網知識成了一名注冊學員。我曾憑著注冊學員證書自由進出中國科大,曾獲得以“校友”相待的禮遇。
中國科大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首任校長由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兼任。它的創辦曾被稱為中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
中國科大創建之時,我正在黃山沐浴春風。後來工作中多次去北京,在北京駐足的時間前前後後總算起來也有年把。曾經多次遊覽過清華園和燕園,算作“遊學清華”和“走讀北大”的經曆。古人重視遊學,近代國人則重視留學。究竟是遊學還是留學,因條件因人而異,各有選擇。我以注冊學員的身份就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算是人生曆程中的一次走近中國科大。
中國科大於1970年年初,從北京遷校於安徽省合肥市,開始第二次創業。長期以來,中國科大以弘揚“紅專並進,理實交融”的校風,堅持“我創新,故我在”和精品辦學、英才教育的理念,形成了開拓創新的優良傳統,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出一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優秀人才。中國科大創辦的少年班也曾引起教育專家的密切關注。
中國科大校園有東南西北四區,以東西兩區為主。我隻到過東區、西區和北區。
我在中國科大的函授期間,學習“經理與計算機”、“新技術的管理對策”、“關係數據庫管理係統”、“現代微計算機”、“漢字信息處理”和“實用操作係統”等課程。
提到漢字信息輸入處理曾經被認為是一個難題,但這個難題終於由畢業於中國科大的王永民潛心研究解決了。王永民,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43年12月生於河南南召縣一戶貧農家庭,1968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無線電電子學係,於1978年至1983年以五年之功在河南南陽研究並發明了“五筆字型”輸入法。在河南省科委組織的鑒定會上,來自這個行業的國內第一流專家幾乎都來了,給予“五筆字型”輸入法以非常高的評價。編譯家和文字學家鄭易裏教授評價說:“從今天開始,漢字輸入不能與西文相比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這個發明的巨大意義,一時還難以估計。”五筆字型輸入法的發明轟動一時,被新華社內參評價為“不亞於活字印刷術”的偉大發明。
由於五筆字型的發明,催生了各種各樣的漢字輸入法,但直到今天,五筆字型輸入法仍然以其重碼率極低,輸入速度之快,是其它任何一種輸入法無法比擬的,因此五筆字型輸入法直到今天仍是漢字錄入專業工作者的首選,現已成為世界上占主導地位的中文輸入技術。
金華籍人對中國科大也有過很大的影響。曾任中國科大校長的嚴濟慈是金華籍東陽人,在西區的圖書館大樓內豎立嚴濟慈校長於1988年5月題寫的“創環宇學府育天下英才”匾額,由此可見中國科大追求的遠大宏願。
攻克計算機心髒CPU,製造出龍芯E的領軍人物是中國科大畢業生、金華籍永康人胡武偉,打破了英特爾等幾家公司對計算機核心技術的壟斷,不久將應用於國產的千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
最近我從金華晚報獲悉:金華籍科學家潘建偉,領銜中國科大微尺度物質科學實驗室的研究小組,對量子通信實用化展開攻關研究,研製成功了量子電話樣機,並在商業光纖網絡的基礎上,在安徽合肥成功組建了可自由擴充的光量子電話網,節點間距達到20公裏,覆蓋範圍為1000平方公裏,真正實現了“電話一撥即通、語音實時加密、安全牢不可破”的量子保密電話,標誌著絕對安全可靠的量子通信從實驗室走向日常生活。等光量子電話網技術成熟,走向產業化後,將帶來一場通信技術的革命。
我的家鄉安徽歙縣黃村也出了一位在中國科大頗有建樹的學者。古徽州一府六縣,號稱有古村五千,遍布山水之間,燦若繁星。黃村在徽州五千村歙縣卷上位列第八。黃村以吳姓為主,建有前後門詞堂,前門詞堂名敦睦堂,後門祠堂名至德堂,我和吳趙雪都出自至德堂。從《黃山市旅外人士名錄》第一輯和互聯網上獲悉,吳兆雪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碩士與博士學位點負責人與鄧小平理論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已發表論文60多篇,專著10多部。兆雪比我年少十歲,我們都畢業於黃村小學,也都曾接受過在村中享有盛譽的吳子雲老先生的教誨。記得趙雪在子雲先生的家門口寫大字,我曾目睹過老先生指點他寫橫豎點捺撇勾。想來已仙逝的子雲老先生,也會為有趙雪這樣的學生而含笑於九泉。
中國科大,走近中國科大,由於有這次的經曆,後來金華廣播電視係統在招聘計算機與網絡技術人才中,我成為命題和遴選專家組成員之一。
中國科大英姿勃發,正朝著“創環宇學府育天下英才”的目標乘勝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