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金華電視  第四十二章 仙霞文化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302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仙霞關,一座曾經扼守於浙閩贛三省咽喉的雄關。我曾經先後多次翻越仙霞嶺,到達福建浦城和武夷山,還沿著仙霞古道到達過仙霞關。
    仙霞關位於浙江省江山市境內的仙霞嶺上,北距離江山市區50公裏,南距福建省浦城縣城60公裏。嶺南和嶺北各有二道關門條石砌築而成。北向頭道關門,高3。6米,寬2。6米,牆厚5米,建在兩山夾峙,懸崖陡壁隘口,有東南鎖鑰,八閩咽喉之稱,為曆代兵家必爭之地。
    古代兵家扼守的仙霞關,現在已成為遊人慕名而來觀賞遊覽勝地。
    秦漢兩晉時期,中原入閩的路線是經水路抵達鄱陽湖,然後溯信江而上,至河口、上饒、洋口、五都,經二渡關入閩。陸路交通直到唐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黃巢起義軍攻破饒、信、歙等州,轉戰皖浙閩贛邊的武夷山區之際,乃“刊山斤道七百裏”,築關屯兵,始有仙霞關和仙霞古道。此後的一千多年間,仙霞古道承載著曆史和經濟的演繹。
    仙霞古道北起江山市二十八都,南至福建浦城。一幫又一幫來自江山、常山、上饒、玉山、鉛山、弋陽等地的,當地稱“挑浦城擔”的來往於這條商旅古道上,陸繹不絕。
    挑浦城擔是一項強體力勞動,全是由青壯男子漢充任。他們數十人為一夥,頭戴竹箬笠,腳穿草鞋,紮著綁腿,肩上披著一條五尺長二尺寬的白龍頭細布汗巾,起早落晚,挑著一百五六十斤重的貨物,長年翻山越嶺,往返仙霞古道。
    扁擔客長長的扁擔,用桑樹、棗樹、黃檀木、青崗櫟等堅韌的木材製作,兩端微微上翹,包著銅皮或鐵皮,兩端的扁擔鍵用竹釘或鐵釘。扁擔頭上掛著幹糧袋、竹茶筒、旱煙筒、旱煙袋。每人還有齊肩高的短杵一根,短杵上端如扁擔寬狹並呈微凹型,與扁擔微凸相吻合,短杵根部鑲有厚鐵箍,裝有鐵柱頭,一是為了耐磨,二是當作護身武器。短杵用來歇肩,挑著重擔攀登一段山路後,要用短杵撐著稍事休息,因此有的地方稱作扁擔撐。重擔在肩時,有時又用短杵放在肩上翹起,將重擔分擔在兩肩上。短杵還有信息傳遞功能,前麵領頭的拄著短杵一步一移,短杵點著路麵一步一響,後麵的人就知道到了陡坡,穩步慢行。如果短杵拖地嘩啦啦響,前麵路況好,就加快腳步。遇到攔路打劫,眾人往往以短杵當作武器進行自衛,這是到了萬不得已之時才動武。
    這種扁擔生活,我在五十年代曾經為兄長挑荷擔接過肩,因此也就有少許體驗。不過我的家鄉黃村嶺後山莊上的物資進出至今還是依靠肩挑人背。父老鄉親為了早日鑿通8公裏的山區公路,已經苦幹了三個冬天,我也盡了一個遊子的心力和微薄的財力。不過離鑿通這8公裏山區公路,為時尚早呀!
    仙霞嶺南的浦城曾經是各路貨物的集散中心,客商仕宦北上中原,南下福州必經之地。
    仙霞嶺北的二十八都,處在閩浙贛三省交界處,是一座曆史源遠流長,文化積澱深入厚的千年古鎮。當年黃巢起義軍失敗後,來自全國各地的流散軍人在此安身,各地南來北往的客商也在此雲集,漸漸成為南來北往物流集散地。
    來到二十八都,在長約二華裏的古街道上,浙、贛、徽、閩式古建築鱗次櫛比,雕梁畫棟,深幽的庭院,雅致的陳列。這裏姓氏特別多,據統計有130多個姓氏,十種互不相通的方言,民俗風情也與周邊地區大不相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是罕有的現象。
    仙霞嶺上開辟出仙霞古道,築起仙霞關,保存和發展了一方的獨特經濟和仙霞景觀文化。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