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二)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3126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二
    眾八仙東海蓬萊仙島會過天下各路神仙以後,在張果老的帶領下,向西方的峨眉仙山參加一年一度的“天上人間”蟠桃大會。隻見張果老騎著他的小毛驢,一路撒開四條腿,尥著蹶子,歡快的飄飄而來,由於小毛驢走的時間長了,有些肚子饑了,它看到路邊莊稼地裏綠油油的麥苗,張嘴就啃,把張果老幾乎跌下馬來,張果老惱怒,揚起鞭子抽了一下。鐵拐李看見,不聲不響拿起鐵拐杖,照著小毛驢後腚上打了一棍,小毛驢負痛,很快的小毛驢“踏、踏、踏”的邁著快步向西飛奔,把其他眾仙拉在了後邊,也不擇路徑的急忙趕路,把個白胡子張果老顫幑微的在驢背上東倒西歪,眼花耳鳴,腰酸背疼,隻好勒緊驢韁繩,喊了一聲“籲”,跳下了坐騎,牽著韁繩,坐在路邊的樹蔭下,抹著滿頭大汗休息片刻,正在休息舒服的快睡著時,隻聽見過往行人走著說著,笑著:
    “看,老白河搭橋了,多漂亮的一座大橋啊!”
    “是呀,這可給我們造福了,過河不用脫鞋趟水了。”人們在訴說著新橋帶給人們的快樂。因為生活在白河兩岸的百姓們從東岸到西岸有水阻隔,帶來眾多不便,給人們的生活造成多少困難,現在有了橋,當然人們高興。
    “是的,我們到河西走親戚也不繞老遠的彎子了。冬天過河也不用掏錢坐船了”。有些人在河水上擺個船,你沒有錢就別想過河,便以敲詐百姓。
    “我們也省了跑路的功夫。那造橋的老木匠真是大好人啊!”任何年代,對於造橋鋪路的人、積德行善的人,背後總有好多人要誇讚他們、表彰他們,給他們樹碑立傳,而是對他為百姓做的好事,彰顯其功,以激勵後人向他們學習。
    在人們七嘴八舌的議論中,張果老大仙聽在耳朵裏,記在心間,想著這是誰有恁大本事,能把這湍急的白河上麵架橋?真是不可思議。
    張果老想著,將信將疑的拉起小毛驢就向白河邊走來。
    白河,是豫西南大地上的一條母親河,它流貫南陽盆地,從伏牛山向南魚貫而去,扭動著他美麗的身姿,用它甘甜的乳汁滋潤著兩岸的大地,養育著方圓幾百幾千平方公裏上的農民,澆灌著萬頃良田,使兩岸的勤勞子民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興旺發達,使繁茂的樹林、鮮花、野草怒放在他的兩岸,裝飾著太平的世界。
    但它也有狂怒的時刻,他發怒時,也給兩岸的人們帶來無數的災難。特別是每當夏季,雨水過多形成洪流,它就會像狂風一樣,像無籠頭的野馬,羈押不住,浪峰濤濤,洶湧澎湃,肆虐奔騰,衝刷著兩岸的良田,破壞著兩岸的生態,使魚龍混雜、咆哮著奔瀉直下,奪走了多少生命,衝垮了多少民房,大水過後,留下的是荒年慘景,屍橫遍野。
    這條喜怒無常的白河,給人們帶來幸福,也帶來無窮的災難,對它的是非功過,難以評說。
    在枯水期也有二三丈寬,兩岸的來往交流受它阻滯,俗話說:“能隔千山,不隔一水”啊。
    在某一年的夏天,東河岸周營村的周奶奶有急病,眼看不行了,急得到對岸的蒲山鎮去抓藥醫治,從東岸到西岸近在咫尺,但要趟過二三丈寬的水,雖然水麵上有船來回擺渡,但那是要有錢才能坐的呀!
    周奶奶的兒子是個大孝子,眼看媽媽不行了,他二話沒說,毫不遲疑的向對岸跑去。
    “真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夏天有隔路雨,出著太陽下大雨,,真是一點不假,大晴天也會發大水。
    就在周奶奶的兒子急急忙忙向對岸跑去的時候,上遊北邊天上彤雲密布,電閃雷鳴,似山倒地塌陷一般的轟鳴聲,濁浪排天倒海,洶湧奔騰直泄下來,而周奶奶的兒子想趁機跑過去已經晚了,在澎湃激流中像一粒小泥丸一樣,在怒吼的洪水中轉眼不見了蹤影。它帶著泥沙,樹木、山石及無數個生靈向他的目標長江上的河水奔湧而去……
    同病魔掙紮著,尚奄奄一息的周奶奶聽著鄉親們在議論著白河又發“晴日水”的時候,她就想到兒子去了這麼長時間為什麼還沒有回來?
    鄉親們安慰她說:“你別急,一會就回來了。”但也掩飾不住的悲痛,在失聲中,老奶奶知道了也明白了事情的真相,當時眼睛一瞪,咬著牙,摔著頭,心神煩燥不安的氣絕身亡了。
    周奶奶是位“名人”,在周圍十裏八村中,用她的土單驗方救活過多少大人小孩的命,不管天陰下雨,也不管天黑地凍,她是有求必應,多少垂危的生命,在這個心底慈善、使用著這些原始的辦法技藝,給這一帶的村民們帶來福祉,而她自己卻無力回天;但人們永遠記著這個小腳老太太為人類作出的件件好事,念著她不滅的精神,把她的功勞永遠留在了人間……
    一位銀須皓首的老者,在修好趙州橋,橋通路暢,人們無比歡呼雀躍之際,他又攜著他的工具,尋徑問路來到這白河岸邊。他打聽著問:“聽說周村有個周孝子,為了他媽而被大水卷走了,有這事啊?”
    “啊!有,有,就在前邊,那可是個好人,特別是老奶奶,七八十歲的人還不辭勞苦的為鄉親們挖藥治病、紮針去邪,推拿正骨,他辦的事可多了。”人們無不伸大拇指誇著,驕傲的表揚著。
    “人是好人,但命不好,老天不長眼”,也有人歎息著、心疼著。
    “咱這白河上要是有座橋,每年就不會死那麼多人。”也有人憤憤不平的抱怨著。
    “我給你們修個橋怎麼樣?”老叟說著話,征求意見似的。
    人們聽說這個老頭要給他們造橋,大家奔走相告,無比激動。但也有看到這個老頭骨瘦如柴,能有這個能力嗎?就在人們懷疑的同時,隻見他把東西放在周營村的寺廟裏,又有不少的青年農人們前來搭手幫忙,挖土放樹,打樁解木,熱火朝天的幹起來了。
    在鄉親們的幫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一座漂亮結實的大橋,拱垮在白河兩岸,東頭架在黃山的的腳下,西頭擔在應山的東麓,中間兩孔,以泄水排澇,上邊的欄柵還雕刻著水族館的魚鱉蝦蟹,天堂裏的仕女美景。朝北迎水的一大版是“龍官獻寶”,南邊出洪水的版上是“百鳥朝鳳”。人們在鑼鼓的響聲中,在鞭炮齊鳴的慶賀聲中,人們來往於白河兩岸,暢通無阻,歡聲笑語中,無不稱讚著老木匠的手藝高,然而誰也不知道,他就是德高望重、名震天下的木匠——魯班爺。
    當張果老聽說白河上有人造好一座大橋,看著來往行人笑逐顏開的歡喜勁,他掐指一算,嘿嘿一笑,說:“是你這個老東西在此獻醜啊!”他就有意要捉弄一下魯班爺,給老木匠開個玩笑。
    倒騎在小毛驢上的張果老,以他滑稽的動作引得路人哈哈大笑,但他看那皓首白胡飄在胸前,墩實體壯、眉骨突出、筋肉分明,手拿工具,還在橋上這裏看看那裏敲敲,修理著自己不滿意的地方。張果老就知道這便是響徹白河兩岸人們口中的老木匠時,馬上也引起自己敬佩的心情,隨即順著驢屁股下來,打躬施禮的上前叫了聲:
    “老師傅,辛苦了。”並雙手揖禮,一躬到底,態度非常誠懇。
    老木匠聽到這嗡嗡清脆的說話聲,猛抬頭看見一位仙風道骨、銀彤飄灑、雙目朗朗、體格魁梧的道人打扮的老者,隻見他右手拿長拂塵,左手牽著毛光鋥亮的小毛驢,突然想他不是一般的人,隨趕緊雙手抱拳,鞠躬下拜,並謙遜的說:
    “不知老神仙駕臨此地,歡迎來遲,望老神仙莫怪。”
    張果老哈哈大笑,說著謙卑的話,又指著兩岸被挖土修河堤修橋,造成地勢沉陷水塘阻塞四溢的水流,挖的大坑,直接影響著人們的交通和生產,說道:“木匠師傅,你的橋修的好,你的石碑刻在了人們的心頭,誰不稱讚你?兩岸的人們會記著你的功德的,但你修橋修堤遺留下來的破壞的沃土良田怎麼辦?”
    老木匠聽了張果老的話,猛然抬頭四處一看,也不由的一驚,完全怔在那了,像釘子釘一樣,他看到坑坑窪窪大片的土地,真有些不好意思了,被張果老說的麵紅耳赤。
    “啊,老神仙,是在下隻顧一時,沒有考慮周全,我馬上彌補過失。”魯班師傅誠惶誠恐的接受著批評,並且在尋找著解決的辦法。又說:
    “您老使我無地自容。不想辦了好事,也留下隱患。”老木匠自卑實誠的態度,負罪的自責,深深感動著張果老,他也就產生了要和老木匠一樣給這裏的人們作件好事,把魯班的缺憾彌補起來。
    他手搭額頭,從東橋頭看到西橋頭,一眼望去幾十裏,地勢的形態他全看明白了,而且往西去還有一條沒有治理過形成的有點東奔西跑、左右搖晃的年輕河流——潦河,還在肆虐著那裏的人民,“我要收服它,讓他馴服。”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