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千界傳說(上)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945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淩霄將《混沌諸神》殘本輕輕合上,指腹摩挲著書頁邊緣參差不齊的缺口,仿佛在觸碰一段被歲月啃噬的真相。
燭光搖曳間,那些關於仙修境界的文字仍在眼前跳動,卻因缺失的篇章而顯得支離破碎,如同倒映在湖麵的星辰,看似璀璨,伸手卻隻撈起滿掌漣漪。
“看來隻能等日後機緣了。”他輕歎一聲,將殘本收入錦囊。
剩餘幾頁記載著上古戰神們的赫赫威名,刑天執幹戚戰軒轅、誇父逐日飲渭水,可翻遍泛黃的紙頁,“萬花仙子”卻是鮮有記載。
或許正如淩霄所想,那段塵封的過往,早已隨著殘頁散入了曆史的塵埃。
他轉而取出《混沌世紀》,這本完整的古籍在燭火下泛著古樸的光澤,封皮上“軒轅氏藏”的朱印鮮紅如血。
翻開扉頁,第一行字跡便如驚雷貫耳:“混沌初開,天地分千界,天帝臨世,掌陰陽,禦萬靈。”
淩霄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原來那位傳說中的天帝,竟是亙古至今唯一的“仙武同修”,以大乘期的仙修境界,同時踏入武仙之境,這般驚才絕豔,堪稱天人。
書中徐徐展開的畫卷裏,世上有千界,天界高居九重天之上,如同一座懸浮的琉璃城,統領著千界秩序,各界安樂祥和。
凡間人界便是千界之一。
在凡間與人族共存的,有獸族、妖界和精靈等等,雖說是共存,但同處凡間互相並不幹擾,各自生活,各自修煉。
偶爾碰到有一兩個越界的,比如像人間所傳言的,出現妖精之類的不安分子,天界就會出手幹預。
此時,便有使者從天界下凡到人間,化身各種捉妖師去捉拿妖精。
千界之名絕非虛言,除了凡間、仙界,更有海界的鮫人在珊瑚宮殿中遊弋,聖界的神女守護著創世神遺落的聖物,佛界的佛陀以無邊佛法度化眾生。
而冥界的幽冥地府則如影隨形,以輪回為綱維係陰陽平衡,死者魂歸地府,由黑白無常引渡往生。
後土娘娘與東嶽大帝端坐奈何橋畔的幽冥殿,統領著十殿閻羅、黑白無常麾下的百萬陰差。
那些未能踏入輪回的陰靈,在陰靈城的青瓦白牆間徘徊,他們的故事被刻在三生石上,化作地府永夜中閃爍的幽藍磷火。
十殿閻羅各司其職,宛如精密運轉的輪回齒輪。
秦廣王端坐第一殿,手中生死簿翻動間,亡魂的來世便已成定數;
而最為人界熟知的閻羅王坐鎮第五殿,他主管生靈的陽壽和陰壽,擁有掌管千界內萬物生死的至高權利。
在陽間有罪之人,經過閻王殿審判後,便會分類投入十八層地獄。
吊筋獄、幽枉獄、火坑獄:此三獄中盡皆是生前作下千般業,死後通來受罪名。
酆都獄、拔舌獄、剝皮獄:因不忠不孝傷天害理,佛口蛇心的,囚在此處。
磨捱獄、碓搗獄、車崩獄:瞞心昧己不公道、花言巧語暗損人的,在此處皮開肉綻、抹嘴谘牙。
寒冰獄、脫殼獄、抽腸獄:此三獄中都是大鬥小秤欺癡蠢,致使災屯累自身之人。
油鍋獄、黑暗獄、刀山獄:皆因**欺良善、藏頭縮頸苦伶仃之人,皆困其中。
血池獄、阿鼻獄、秤杆獄:謀財害命、宰畜屠生之人,墮落其中沉淪永世不得翻身。
這些陰森的名字仿佛化作具象的場景:吊筋獄中罪魂被鐵索倒懸,火坑獄裏烈焰舔舐著背信棄義者的皮肉,阿鼻獄的哀嚎聲穿透九幽,令天地都為之震顫。
“原來傳說中的幽冥審判,竟是這般森嚴。”他喃喃自語,忽覺後頸發涼,仿佛有一雙無形的眼睛正透過文字凝視著他。
而魔域卻如同千界完美畫卷上的墨點,淩霄的手指在《混沌世紀》的紙頁上微微發顫,燭火將“魔天大帝”四字的陰影投射在他瞳孔裏,宛如點燃了兩簇跳動的鬼火。
幾萬年來被封印在幽冥深處的魔域,竟在幾千年前掀起如此腥風血雨,那些被後世當作神話的片段,此刻正以鮮血淋漓的姿態,在他眼前鋪展成殘酷的真相。
魔天大帝的崛起如暗夜驚雷,以絕對魔力橫掃魔域諸界,十二道結界在他手中如薄紙般撕裂。
當魔域大軍如黑色潮水般湧入千界時,海界首當其衝。
淩霄仿佛聽見了海王戰死於珊瑚宮殿的怒吼,看見海蛟大軍被魔焰燒得灰飛煙滅的慘狀,從此一蹶不振,依附在鎮海和定海神針下苟延喘喘。
海水倒灌人間的記載下,“神州陸沉”四字被朱砂圈注,旁邊批注著“大禹疏九河,定海神針鎮渤海之眼”,原來傳說中的治水英雄,竟是那場滅世之戰的幸存者。
人界軒轅大帝聯合獸族、妖族、精靈族的描述,讓淩霄想起應龍營轅門上的圖騰。
原來這支神秘軍隊的先祖軒轅大帝,曾在千年前的戰場上與妖獸並肩作戰,用血肉之軀築起防線。最終軒轅大帝也是元神俱滅,僅留一縷殘魂在家族中延續。
失去了軒轅大帝後,人類進入混亂時代,各民族變得四分五裂,內部的紛爭不斷,天下分分合合,戰火紛飛。
看到這裏,淩霄明白了,原來這些都是真的。現在諸國的戰爭,並不隻是諸國之間的問題,也是千界與魔域大戰的遺留問題。
而天界二十八修羅星宿下凡助戰的段落,讓他忽然想起青衣修羅們神秘的身法,那些隱藏在暗處的影子,莫非是上古修羅血脈的延續?
大戰的慘烈的後果,遠超想象:
精靈王失蹤,萬花仙子隨天帝殉道,精靈界一蹶不振,幾近於亡國滅種;
九尾狐王重傷沉睡導致妖界大亂,時有發生妖孽越界,禍害人間;
人界諸國更是分分合合,戰爭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