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究極版十勝十敗,作者竟是鄉下小哥?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3039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荀府,書房。
    靜謐的午後,陽光透過窗欞,在打磨光滑的木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與陳年竹簡的清氣,混合著一絲若有若無的酒香。
    郭嘉,字奉孝,當今天子腳下、曹司空麾下最負盛名的鬼才謀主,此刻正毫無形象地斜躺在牆角的軟榻上。他衣襟微敞,一手枕在腦後,一手提著個精致的酒葫蘆,有一口沒一口地往嘴裏灌著,眼神迷離,仿佛已經醉了七八分,整個人透著一股看破紅塵的慵懶與頹唐。
    這副模樣,若是讓外人見了,定會大跌眼鏡。誰能想到,那個在軍機大事上語出驚人、算無遺策的郭奉孝,私下裏竟是這般**形骸。
    書房的另一側,荀彧正襟危坐於書案之後。他身著一絲不苟的儒衫,頭戴綸巾,神情專注地批閱著堆積如山的公文。他手中的狼毫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時而蹙眉深思,時而下筆如飛,沉穩的氣度與郭嘉的慵懶形成了鮮明對比。
    兩人一動一靜,一躺一坐,誰也沒有開口說話。然而,這詭異的和諧卻並未讓人感到沉悶。他們是知己,是同僚,更是戰友,彼此間早已無需用言語來維係那份深入骨髓的默契。郭嘉看似在飲酒發呆,實則腦中早已將天下大勢推演了千百遍;荀彧看似在處理繁雜的政務,心中也時刻在為曹公的霸業運籌帷幄。
    “報——”
    一聲急促而響亮的呼喊,如同一塊巨石砸入平靜的湖麵,瞬間打破了書房內的寧靜。
    一名風塵仆仆的信使,幾乎是連滾帶爬地衝了進來。他滿頭大汗,胸膛劇烈起伏,臉上卻洋溢著一種難以抑製的激動。他雙手高高舉著一卷用麻繩係好的紙,仿佛那不是一封信,而是一道決定乾坤的聖旨。
    “陳……陳先生……回信了!”
    “陳先生”三個字,仿佛一道驚雷,在郭嘉耳邊炸響。
    原本醉眼惺忪的郭嘉,那雙看似迷離的眸子“唰”地一下迸射出駭人的精光!他猛地從軟榻上坐直了身體,腰杆挺得筆直,哪裏還有半分醉意?那動作之迅捷,活像一隻聞到血腥味的獵豹。
    荀彧也在此刻停下了手中的筆,緩緩抬起頭,深邃的目光落在了那卷紙上,帶著幾分好奇與審視。
    “拿來!”
    郭嘉的聲音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急切。他一個箭步衝到信使麵前,幾乎是粗暴地一把搶過了那卷紙,手指微微顫抖著,迫不及待地解開繩結,將紙卷“嘩啦”一聲展開。
    荀彧也放下了筆,起身走了過來,好奇地湊到郭嘉身邊。他想看看,究竟是何等人物,能讓素來眼高於頂的郭嘉如此失態。
    紙張是鄉野間最常見的麻紙,略顯粗糙。但上麵的字跡,卻與紙張的質地形成了天壤之別。
    首先映入兩人眼簾的,是位於卷首的四個大字:
    “道、度、謀、斷!”
    僅僅四個字,筆力雄渾,鐵畫銀鉤,力透紙背!每一個字都仿佛蘊含著千鈞之力,帶著一股俯瞰天下、剖析乾坤的磅礴氣勢。
    郭嘉的瞳孔驟然一縮,呼吸為之一滯。
    好大的口氣!好狂的立意!
    他本以為對方會像自己當初那樣,羅列出十條具體的優劣對比。可這個陳默,竟然隻用了四個字,就試圖從最根本、最核心的哲學層麵上,來解構這場即將決定天下歸屬的官渡之爭嗎?
    這已經不是術的層麵,而是道的境界!
    郭嘉的心跳開始加速,他強壓下內心的震撼,耐著性子,目光灼灼地繼續往下看。
    “紹貌外寬而內忌,任人而疑其心,此為道敗;操外簡而內精,用人無疑,唯才是舉,此為道勝。”
    讀到第一句,郭嘉的指節便不自覺地捏緊了。精準!太精準了!袁紹此人,他郭嘉曾親身侍奉過,對其“外寬內忌”的性格看得一清二楚。而曹公的唯才是舉,用人不疑,更是他郭嘉能在此盡展所學的根本!此為領袖格局之對比,是為道!
    荀彧在一旁看得也是連連點頭,眼中異彩連連。他作為曹營的內政總管,為曹操舉薦了無數人才,對曹公的用人魄力體會最深。陳默此言,一針見血!
    郭嘉的目光繼續下移。
    “紹兵多而分畫不明,法令不一,此為度敗;操兵精而令行禁止,賞罰分明,此為度勝。”
    度,製度,法度!郭嘉的呼吸變得有些急促。袁紹坐擁四州之地,兵力號稱七十萬,然其內部派係林立,河北、潁川、南陽士人互相傾軋,軍令、政令常常自相矛盾,看似強大,實則臃腫不堪。反觀曹公,兵力雖少,但軍紀嚴明,賞罰有度,如臂使指!此為組織製度之對比,是為度!
    “紹好謀而無決,臨事而惜身,此為謀敗;操善謀而能斷,隨機應變,此為謀勝。”
    看到這裏,郭嘉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勾起一抹苦笑。田豐、沮授之謀,皆為良策,袁紹卻遲疑不決,最終盡皆錯付。而曹公,無論是奇襲徐州,還是接納獻帝,哪一次不是在電光火石之間做出的驚天決斷?此為決策能力之對比,是為謀!
    “紹見小利而忘大義,色厲而膽薄,此為斷敗;操誌在天下,不拘小節,此為斷勝。”
    斷,決斷,氣魄!郭嘉的眼神徹底變了。袁紹為一子之病而錯失攻許良機,是為見小利而忘大義;官渡對峙,看似咄咄逼人,實則瞻前顧後,是為色厲膽薄。而曹公,為天下大義,連發妻丁夫人都可割舍,宛城失子折將亦能不墜其誌,此等心性,豈是袁本初可比?此為心性氣魄之對比,是為“斷”!
    道、度、謀、斷!
    四個層麵,四句對比,層層遞進,由內而外,從根基到枝葉,將袁曹二人的優劣本質剖析得淋漓盡致,再無半分遮掩!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十勝十敗”了,這是將其背後的邏輯徹底提煉升華,形成了一套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爭霸理論!郭嘉的“十勝十-敗”是具體的“術”,而陳默這“四勝四敗”,是抽象的“道”!
    更讓郭嘉感到頭皮發麻,幾乎要驚呼出聲的,是文章的最後一段話。那段話的字跡,比之前更加鋒銳,仿佛一柄出鞘的利劍,寒光四射!
    “故,袁紹看似強大,實則外強中幹,如高樓建於沙土之上,一推即倒。而曹公看似勢弱,實則根基穩固,如磐石立於大地,堅不可摧。”
    “此戰,非兩年之內,必見分曉。勝者,必為曹公!”
    “啪!”
    一聲巨響,郭嘉猛地將那卷紙重重拍在書案上,霍然起身!
    桌上的筆墨紙硯被震得跳了起來,墨汁飛濺,染黑了數份公文,但此刻,無論是郭嘉還是荀彧,都已無暇顧及。
    郭嘉的胸膛劇烈地起伏著,仿佛拉動的風箱。他的雙目之中,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熾烈光芒,那是一種棋逢對手的極致興奮,一種尋覓半生終得知的狂喜!他感覺自己渾身的血液都在燃燒,每一個毛孔都在叫囂!
    “知我者!此人真乃知我者啊!”
    郭嘉仰天大喊,聲音裏充滿了壓抑不住的激動與顫抖。他甚至覺得,自己此刻比喝了十壇美酒還要醉人!
    他之前也曾對荀彧,對曹操,詳細分析過袁曹的優劣,得出的結論與陳默這紙上的內容大同小異。但他郭嘉,是親身在袁紹麾下待過,看透了其虛實,又在曹操身邊朝夕相處,洞悉了其雄才,經曆了無數次軍機推演,才總結出的這些觀點!
    可這個陳默呢?一個身在鄉野之間的無名少年,未曾見過袁紹一麵,也未曾見過曹操一麵,卻能僅僅憑借流傳於世的傳聞和信息,就將兩人的性格、格局、團隊、乃至未來的結局,看得如此透徹,分析得如此精辟!
    這是何等恐怖的洞察力!這是何等妖孽的智慧!
    “文若兄!”郭嘉一把抓住荀彧的手臂,力道之大,讓沉穩如荀彧都微微蹙眉。他的眼睛裏閃爍著近乎瘋狂的光芒,急切地說道:“備馬!不,備車!我要立刻去見他!現在,馬上!不!不行,是我去請他!我要親自把他請到府上來!此等經天緯地之大才,怎能讓他屈居於鄉野之間!”
    荀彧也被紙上的內容深深震撼。他看著郭嘉近乎失態的癲狂模樣,心中卻是一片清明。他知道,郭嘉這匹桀驁不馴的千裏馬,終於找到了那個能與他並駕齊驅,甚至在某些方麵猶有過之的知音。
    他緩緩拿起那張紙,再次細細品讀,越讀,眼中的讚賞與驚歎就越濃。此人不僅有鬼才之智,更有王佐之風。那“道、度、謀、斷”四字,不僅僅是評判袁曹,更是為未來主公識人、治國、用兵立下了不世之準繩!
    荀彧的臉上,露出了欣慰而鄭重的微笑。
    “好。”他重重地點頭,聲音沉穩而有力,“奉孝稍安勿躁。如此大才,我等豈能輕慢?我這就安排,用我潁川荀氏最隆重的禮節,去請這位陳先生出山!”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