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墮月雙使,初現鋒芒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930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林逐雲一行已離開雲嶺鎮數日,沿官道北行,向天道盟而去。
林逐雲身側,童真人仍舊咬著糖葫蘆,一路咂舌作響,引得天道盟弟子竊笑連連。歸棋山的靜子安靜跟隨,神情平淡,偶爾目光掃過林逐雲,似在細思對方行止。
陣聖莫玄微則與眾人保持半步之距,始終沉默。自離開雲嶺後,她不曾多言,隻是在夜間林中駐守時,偶爾抬眼望天,似在思量某種不可言明之事。
午日當空,山風送暖。裘萬川提議暫歇山腰,眾人入林休整,林逐雲席地而坐,閉目默練裘萬川所授《天光劍訣》三式招法未起,氣機已走四肢;意隨心動,一縷霜寒自丹田而出,宛如寒光初綻,引得身旁幾名弟子側目稱奇。莫玄微立於一側,神情未動,眼中卻悄然掠過一抹讚意。
“初學數日,已能聚勢凝意……這等悟性,遠勝旁人苦修數載。”她心中微動,目光在林逐雲身上停留片刻,終默然收回,卻不自覺握緊了袖中指尖。
“這天道盟的《天光劍訣》,確實不凡。”靜子輕聲開口,語氣中帶著幾分認真評斷。
童真人咬著糖葫蘆,斜眼打量她,嘴角勾起幾分揶揄:“你歸棋山那點扇風弄影,舞得是挺飄逸,可真要拚命時,怕還不如我這糖葫蘆來得硬實。要想靠它取勝,嘖……還得多練個兩年。”
靜子抬眼看他一眼,語氣溫涼:“棋招不爭一式之威,講的是落子無悔,步步封喉。你嘴上功夫倒是長進不少,隻可惜心氣未定,未必撐得住殘局。”
童真人笑出聲,故作感慨:“好一句”步步封喉”。你這張嘴若再鋒利些,興許真能當兵器用了。”
靜子淡淡一笑,不再搭理他,折扇輕搖,穩步向前。
童真人咬下一顆山楂,含糊道:“說不過她,果子都酸了。”
眾人笑聲連連,卻未減腳下分毫力道。數日行來風平浪靜,然而四野之中,那些看不見的殺機與心火,早已暗湧如潮。
——
此刻,墮月之地。
墮月宮立於西嶺落霞崖之巔,山勢孤絕,終年紅雲繚繞,如血染殘陽般冷豔森然。
自二十年前那場震驚武林的“北嶺之戰”後,昔日主宰墮月宮的“墮月聖母”便鮮少露麵,宮中傳言她在那一役後身負內傷,退居後殿閉關,潛心修煉《朱焰血經》禁篇——焚滅。
那是一門以“情”為祭、以“火”為刃的禁術,傳說可引心焰化魂火,一念焚敵,一念焚己。修之者若情念不絕,必反噬而亡,唯情斷心冷者方能成就。
墮月聖母閉關之際,宮中大權便由她一手扶持起來的繼任者“月魁”接掌。月魁素以冷豔著稱,心狠手辣,繼位後憑著手上的焚寂刀重整刀堂,設雙使,令墮月宮再度振興,隱隱成邪道三派之首。
雙使之名,天下皆知——
其一為“烈陽使”,刀如烈焰,出鞘即燃魂噬骨;
其一為“暗月使”,刀走詭步,斬影而不見刃。
二人皆為女子,皆修《朱焰血經》正篇,執掌墮月刀堂,代宮主行令天下。她們冷若霜火,卻忠於宮中聖法,從不擅動。
近來江湖風起,傳言“傲骨訣”重現人間,又有神兵共鳴異象驚動山河,墮月宮便於落霞崖召開密議。月魁雖未公開發令,但刀堂上下已悄然調兵,烈陽與暗月雙使亦重新現身江湖。
這一次,她們的目光所向,是林逐雲。
殿中幽冷,兩道紅影倚階而坐。二人皆披紅衣戰袍,刀橫膝前。她們是墮月宮之雙使,亦是墮月宮之利刃。
“影君的三名煞已死。”暗月使低語,手中一卷布書展開,記滿江湖動向。
“林逐雲。”烈陽使眼中映著刀光,“這名字,很快便傳遍了。”
“他殺封無魎,又間接逼死雙煞。”暗月使指尖輕點,“且身邊有陣聖、童真人、歸棋山靜子——他不過是個少年,卻得這等護持。”
烈陽使微蹙眉心,緩緩道:“是傲骨訣嗎?不知這小子……有他父親幾成火候。”
暗月使神情未動,緩緩開口,語聲平淡卻隱有一絲難以言明的情緒:“當年北嶺之戰,他獨擋我們幾人,身受創仍不退半步…,我至今夢中仍見。”
烈陽使抬眸望向遠方,語聲平靜,卻鋒意畢現:“我們早已非北嶺之戰時的自己。這些年沉鋒斂光,如今刀意已成……也該出山了。”
“未必。”暗月使眼神微眯,淡然道:“宮主近日傳下密令,讓我們不可輕舉妄動,暫以”觀其行、審其誌”為先。”她回首,看向烈陽使,唇角浮起一絲冷意:“不過,林逐雲若真是天命之子,我們終有一戰。”
“到時,誰的刀快些,便看緣法。”
“刀快未必致勝。”烈陽使輕撫刀柄,低聲道:“勝者在心。”
而在宮後陰崖,幽閉殿門之後,一道久未現世的身影依舊盤坐如石,氣息如火山沉眠。墮月聖母之名未滅,江湖無人敢忘。因為所有人都知道——
月魁不言,雙使不動,皆因知她未亡。隻要她還在,墮月宮……便從未衰退。
——
落霞崖之巔,夜風狂嘯,墮月宮的旗幡獵獵作響。
宮主月魁並未現身,然整個墮月宮已於無形間,關注起一個年輕名字——林逐雲。
他身負《傲骨訣》,與天罡圖共鳴,霜飲劍亦曾對他生感。這個名叫林逐雲的少年,正一步步踏入江湖最深的風暴眼。
一場波瀾,從未如此鮮明。
……
夜色漸深,林逐雲所在的山林間,眾人已起身整備,繼續北行。
林逐雲目光清明,步履如常,仿佛全然不知,此刻在千裏之外,有目光冷如霜刃,已悄然鎖定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