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劍廬少年,童顏真人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802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天道山寒雪連霜,峰巒如劍。
林逐雲背劍而行,一路隨山門弟子踏入正道第一大派——天道盟。
他年僅十七,孤身至此,身上隻帶一封父親遺書,和一套殘破心法《傲骨訣》。
天道盟·內部諸司
引他登山的弟子姓趙,年約十八,倒也健談:
“天道盟立派三百年,內分六院,外設三堂一殿。”
“六院者:外齋、內齋、文閣、武閣、藏經樓、劍廬。”
“其中外齋為初入弟子所居,習基礎劍理;內齋則收內門之才,授以真傳心法。”
“藏經樓司典籍,武閣授戰技,文閣講心性謀略。”
林逐雲一路聽著,將這些謹記於心。
他忍不住問道:“那……劍廬呢?”
趙姓弟子頓了頓,神色帶著幾分敬懼:
“劍廬乃獨孤盟主閉關之所。”
“獨孤劍聖,三聖之一,數十年來鎮守天道,掌神兵霜飲。隻是他性情冷峻,常年閉門修劍,盟中大小事務早交由副盟主裘萬川執掌。”
“近十年,已無弟子能得其親授。”
林逐雲聞言,手指不自覺握緊袖中那封父親遺信。
他知道,父親要他來此,不是為見誰掌事,而是——“隻求一見獨孤休”。
天道主峰,萬鬆之間,一座孤廬臨風而立。林逐雲在廬前止步,心中微緊。
那是整個天道盟最沉默的一處角落。無人接引,無人守廬。
隻見廬前白雪皚皚,靜寂如謎,雪原之中,孤立三柄長劍。其中央一劍最為奪目——劍身三尺三寸,劍脊上雪紋浮雕,宛若寒山刻痕,冷光流轉間自帶肅殺之意。
忽有雪驟然而起,無風自舞,仿佛天地感應其劍意,自九天紛紛揚揚灑落,似是為劍而來。林木霜披,溪流冰封,大地萬象盡入沉寂,恍若一瞬永冬降世。
正是神兵——霜飲劍。
林逐雲眼神一觸那劍,體內《傲骨訣》忽地微震,一股冰寒之氣自腳底直衝胸膛。他一時未穩,腳步向後一頓,卻仍強自壓下。
雪地無風,霜飲卻輕輕一鳴,微不可察,卻直入心神。
林逐雲怔住。
霜飲劍……仿佛輕輕一震,似在回應他的靠近。
刹那間,天地無聲,唯餘雪落輕響。他清晰地感受到,一縷森寒之意自劍身緩緩傳來,不含敵意,亦非試探,而是一種古老而清晰的感知——仿佛在審視,又似在認同。他身上那股與生俱來的劍意,正悄然與霜飲共鳴。
“林逍的兒子……你來了。”
一聲如風雪壓鬆的淡淡之語,在他背後響起。
林逐雲轉頭,隻見一白衣人靜立雪中,劍意如山,未語先威,未動先寒。
他不過靜靜一站,四周風雪便仿佛凝住了呼吸。那目光沉如千年寒潭,卻透著不可逼視的鋒銳,仿佛藏著萬千劍氣,隻待一念出鞘。
此人,正是天道盟主劍聖獨孤休。
“是。”林逐雲拱手低頭。
獨孤休走近,眼神在霜飲與他之間來回掠過。
“你可知,你父當年為何不再提劍?”
林逐雲低聲:“隻知他舊傷難愈。”
獨孤休道:“那是為救我,那一刀,他替我擋下的。自此身受重傷,武道寸斷。”
“我早年遣人尋他,勸他上天道山靜養。他卻回道:”此身已脫江湖事,不願再踏江湖一步。”語意堅定。此後杳無音訊,如今你一人帶信而來,我便知……他,大概已不在人世了。”
林逐雲目光凝定,不再多言。
獨孤休靜靜凝視片刻,道:“我不會親授你劍。但你既為林逍之子,劍廬可記你為”傳弟子”,留你入外齋。”
“修劍之道,自此始。”
林逐雲重重一躬:“弟子遵命。”
霜飲劍微顫,仿佛落下一聲無形的回應。
第二日清晨,林逐雲按規在鬆林練功,盤膝吐納《傲骨訣》,氣流如逆水穿骨,隱隱生痛。
忽有一串糖葫蘆啪地落在膝頭。
他睜眼望去,隻見一名孩童模樣的男子倚坐枝頭,正津津有味地啃著糖葫蘆。衣袋鼓鼓,掛著幾串未吃的糖串,腰間斜插一柄紙扇,一副看戲模樣。
“你就是林逍之子——林逐雲?。”
林逐雲拱手:“在下正是。你認識我爹?可你這張臉和身形,怕不是還沒我大。”
“我名童無燕,江湖上嘛,人都叫我童真人。”
“別看我這模樣,論年紀,我比你那劍聖前輩還早出道幾年,隻因練那《童子無相功》練岔了,結果功成之際卻走了火,從此容貌與身形定格在孩童模樣,十歲模樣,長不大了。”
“但你可別小瞧我,我這副小身板裏,可藏著幾十年的真功夫。”
林逐雲一怔,不知如何接話。
“你練的這功法……《傲骨訣》?”
“家傳殘篇,略通皮毛。”
“不錯不錯。”童無燕忽地彈出一指,勁道輕如水卻如針線纏骨。
林逐雲體內真氣倏然反震,《傲骨訣》應激運轉,強行化去那縷勁力。
童真人笑了:“嗯,有那股勁了,看來你已初窺第一層的門徑。”
“你父昔年止步第三,已是名動江湖之輩。若你更進一步,此世欲與爭鋒者,隻怕屈指可數。”
林逐雲默不作聲。
童無燕啃著糖葫蘆,歪頭一笑:“別怕天道高。你這骨根,天生逆勢而生,能挺得住。”
林逐雲默默低頭,手掌輕撫胸口,那股勁力仍在體內回響,仿佛在提醒他這條路既艱且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