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五章劉宇淩發願吃素三年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946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第五十五章劉宇淩發願吃素三年
黃大夫建議二叔,喪事期間飯菜都采用素食,並說明了原因。
黃大夫中醫造詣深厚,兼有打坐修行,加上行醫多年身體力行,對醫道及佛理的領悟均已到一定境界。
&&&&&&
自亡者斷氣,第八意識脫離肉身軀殼,至轉世投胎前,以「中陰身」狀態存在。所謂「前陰已謝,後陰未至,中陰現前。」前陰已謝指此期壽命已盡,後陰未至指尚未投胎。
大多數人死後皆有中陰身,而少數大善大惡者則無需曆經此階段。比如,人若生前積極行善認真修行,對三寶及淨土深具信心,斷氣後則刹那間往生極樂。而生前有作奸犯科、燒殺擄掠、強取豪奪或誹謗三寶等諸大惡者,死後則會直入地獄。有貪欲、嫉妒、慳財、欺誑、淫邪、毀罵眾生等惡行者則墮餓鬼道或畜生道。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中陰身又稱「中蘊身」、「中蘊有」、「中陰有」。有解「中陰」意為「一情境結束」與「另一情境展開」間之過渡時期。此時善惡尚待裁定,故中陰身來去自由,其極輕靈、敏銳,故覺知力為生前七倍。此段時間長短不等,或七日、十四日,最多七七四十九日。
中陰身之壽,每七日為一周期,亦即中陰身每七日內皆有可能轉世一次。故每七日需為亡者誦經、做七或拜懺、念佛,以增亡者之福,期令其投生善處。
命終之人,在尚未轉生的中陰期間,念念之間,都盼望活著的親人能為他們修福行善,做種種功德來超度他們。過了四十九天之後,業報已經審定,就必須隨著其生前所做的業因投生去了。
《地藏菩薩本願經》的《利益存亡品第七》中記載,
“是故我今對佛世尊,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勸於閻浮提眾生,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拜祭鬼神,求諸魍魎。何以故?爾所殺害,乃至拜祭,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假使來世,或現在生,得獲聖分,生人天中,緣是臨終被諸眷屬造是惡因,亦令是命終人殃累對辯,晚生善處。何況臨命終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據本業,自受惡趣,何忍眷屬更為增業?
“是命終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拔。過是日後,隨業受報。若是罪人,動經千百歲中,無解脫日。若是五無間罪,墮大地獄,千劫萬劫,永受眾苦。”
因此若因為亡者喪事祭祀之故而殺生吃肉,則會加重亡者惡業,有可能令本來可投生善處者反而去了惡處。此外,七七之內為亡者誦經祈福,也可將亡者財產捐出以行善,為亡者和執行的親屬皆能賺得善功德。
&&&&&&&&
黃大夫一番言辭誠懇,而二叔聞言頗感為難。
二叔本人相信黃大夫的為人和能力,可鄉間風俗有講究,其他親戚和鄉黨未必能接受白事期間素食的理念。
二叔專為此事和二嬸商量,二嬸直接表示不讚同,
“黃大夫說地有他的道理,但未必要全信吧。這是多年鄉俗傳下來的老規矩,咱咋能不遵守呢?還不得讓鄉親們笑話,不知道的還會說咱不孝順老人舍不得花錢買肉。”
見二嬸態度堅決,二叔很是無奈,隻好和黃大夫說明了自己的苦衷。
黃大夫能理解二叔的為難之處,此事孝子做主,他也無法強求。
黃大夫不由輕輕搖了搖頭,心裏為劉大哥感到難過。而今他能做的,隻有自己在喪事期間吃素,並出錢請了玉佛寺的幾位出家僧人來為亡者誦經祈福。
然而,黃大夫所說的話,劉宇淩卻都聽進去了,並且一一照做了,因為爺爺相信黃大夫,所以他也相信。二叔和二嬸的決定他無法改變,但他可以做自己能做的。
爺爺葬禮期間,劉宇淩也堅持隻吃素菜,大不了饅頭加辣子或者白麵條加點鹽醋香油也算一頓,反正自爺爺生病以來他吃素已經習慣了。
劉宇淩將爺爺給他的壓歲錢全都以爺爺的名義捐給了玉佛寺。並且,那天他跪在寺裏那尊墨玉佛陀像前虔誠地發願:
從此吃素三年,絕不碰葷食,請求佛菩薩消除喪事期間所有葷食對爺爺造成的連帶殺業,請求佛菩薩恩典保佑善良的爺爺轉生去無痛無苦的天堂。
真心誠意的祈禱,自有其效果,爺爺必定因為孫兒的這份孝心而受益了。
&&&&&&
第三天早上,二叔做為孝子帶著一些人前往墓地開挖墓穴,按照鄉俗,孝子挖前三鍬土。墓穴東西方向,尺寸也有講究,2米深、1。2米寬、2米長。
上午前往墓地時,人們用繩子捆綁好將棺材抬了起來,二叔在棺材前高舉起一隻舊瓦盆摔破在地,然後送葬隊伍便出發前往墓地。
劉宇淩披麻戴孝,左手舉著引魂幡,走在隊伍最前麵。因為老人的長子已不在世,這扛引魂幡的角色就是長孫劉宇淩的了。
親屬們披麻戴孝,手持糊了白紙的哭喪棒跟隨其後。
八位大漢抬著棺材,有其餘八人準備好中途換著抬,但途中棺材不能落地。
一眾送葬的朋友鄉黨跟隨在後。
二嬸一路哀哀嚎嚎,其他一些女眾也是哭哭啼啼,哭聲時起時落。
劉宇淩卻始終一語不發,沒有眼淚,沒有表情。
送葬隊伍在前往墓地途中,於岔路、拐彎處,撒紙錢、放鞭炮,此為路祭。
&&&&&&
終於,到了墓地,爺爺的墓穴就在奶奶旁邊。
劉宇淩想起奶奶離開的時候,那時他還小,印象不是很深刻,隻記得當時爺爺非常傷心,三天幾乎沒睡覺。
他無法體會爺爺在奶奶離去時的心情,但而今,多少體會到再也見不到至親時那種錐心之痛,多少體會到何為悲痛欲絕。
爺爺的棺材被放入了墓穴中,眾親友們大聲哭靈。
二叔在棺材四角各撒了一把土,神情悲戚地又看了眼老父親的棺材,輕聲說道,
“爸,家裏的事都不要惦記,您就安心地去吧。”
&&&&&&
人們正要起鍬填土,突然之間,一直默默無語盯著墓穴裏的棺材的劉宇淩,幾步上前,縱身跳進了墓坑……
&&&&&&&&
《地藏菩薩本願經》的《利益存亡品第七》中地藏菩薩對世尊佛陀所言摘選及參考譯文:
“是故我今對佛世尊,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勸於閻浮提眾生,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拜祭鬼神,求諸魍魎。何以故?爾所殺害,乃至拜祭,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假使來世,或現在生,得獲聖分,生人天中,緣是臨終被諸眷屬造是惡因,亦令是命終人殃累對辯,晚生善處。何況臨命終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據本業,自受惡趣,何忍眷屬更為增業?
(白話文參考:“因此,我今天在這大會上麵對世尊,以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勸告閻浮提眾生:在臨死之前,千萬不要去殺生以及造種種惡緣,為”保佑”亡靈,而祈求魍魎魑魅,祭神拜鬼。為什麼呢?因為這樣殺生以及祭拜鬼神之舉,非但絲毫幫助不了死去的人,反而還結下了新的罪緣,使罪業更加深重。即使亡者在過去世或現在世曾經結過善緣、種過善根,本當可以轉生到人間或去天界享受福報,卻由於被無知的親屬造下如此的惡業,致使臨終之人受到牽連,與那些被殺死的生命對辯冥司,受到責問或責罰,從而拖延了投生善道的時間。更何況如果命終之人在世之時,並沒有多少的善業,各人將根據自己的所作所為自受其報,怎麼還忍心讓他由於親屬的無知,再添種種惡業,甚至墮入惡道中去呢?”)
“是命終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拔。過是日後,隨業受報。若是罪人,動經千百歲中,無解脫日。若是五無間罪,墮大地獄,千劫萬劫,永受眾苦。”
(白話文參考:“命終之人,在尚未托生的七七四十九天之內,念念之間,都在盼著活著的骨肉至親為他們修福行善,做種種功德來超度他、救濟他。過了四十九天之後,業報已經審定,就隨著其生前所做的業因投生去了。倘若此人在生之時曾經造惡深重,其結果往往是千百年中在惡道裏受苦。倘若犯了五無間的極惡重罪時,就將千劫萬劫墮在無間地獄裏,幾乎是永無出頭之日,一直要承受極端的酷刑與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