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四章爺爺走了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026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第五十四章爺爺走了
&&&&&&&&&
“強子,爸時間到了,要去尋你媽去了。
你們都不要難過,好好過你們的日子,爸也就不操心了。
我最放心不下的是小宇。我走後,小宇肯定得有一段難熬的日子,你這個當二叔的一定要善待你侄兒。”
老人眼神中並無痛楚,卻滿是對孫兒的牽掛和不舍。
“爸……”二叔喊了一聲,從夢中醒來。
二嬸也醒了。
二叔心突突地跳著,一看表已是早上五點鍾。想到方才的夢,二叔聲音顫抖著對二嬸說道,
“我剛夢到咱爸說他要尋咱媽去了…
咱爸昨天下午就給我交代後事來著,會不會是……”
二叔話沒說完就趕緊起身穿衣服下了炕。
二嬸也連忙起身。
&&&&&&
二叔和二嬸剛進院子,便聽到劉宇淩急切的帶著哭腔的聲音,
“爺爺,爺爺……”
&&&&&&&&&
早上五點不到,劉宇淩忽然醒了過來,想起昨晚爺爺穿著馬甲睡覺會熱,趕緊起身過去看看。
想起爺爺昨晚穿著他給買的新棉馬甲不肯脫,還揪著衣襟生怕他搶走似的,劉宇淩心裏又溫暖又心疼。隻是一件很普通的棉馬甲,爺爺卻那麼稀罕。
劉宇淩不由責怪自己怎麼一下子睡過頭了,該早點起來趁著爺爺睡著的時候把棉馬甲脫下來,免得早起著涼。
輕手輕腳地進了爺爺房間,湊到爺爺跟前,劉宇淩習慣性地伸手摸了摸爺爺的額頭。自爺爺發燒以來,他每天早起會摸摸爺爺額頭,大致都能判斷出爺爺體溫。
這一摸,他大吃一驚,心狂跳起來!
爺爺的額頭竟然冰涼!
這絕對不正常,爺爺怎麼了?劉宇淩一時慌了神兒,雙手不由地哆嗦起來。
他摸索著拉起爺爺的手,依舊是冰涼!
再摸摸爺爺的臉頰,仍是冰涼!
爺爺渾身冰涼,紋絲不動,鼻子裏已全無氣息!
劉宇淩心驚,焦急無措地喊道,
“爺爺,爺爺,爺爺你醒醒……”
他雙手拽著爺爺的胳膊輕輕搖晃著,希望爺爺聽到他的喊聲能醒過來回答他……
此刻,他的大腦裏一片空白!
&&&&&&&&
二嬸打開了客廳燈。
二叔大步進了爺爺房間,隨手按了牆上的房燈開關,隻見侄兒慘兮兮地正在搖晃著老人的身體,嘴裏不停喊著“爺爺”,而老人卻毫無反應……
二叔上前一看老人的麵容,不由雙腿一軟跪在了地上,
“爸呀……”
老父親已經去了!二叔嚎啕大哭!
劉宇淩心裏也已明白爺爺已經走了,隻是他的頭腦怎麼也不肯接受這個事實……。
他繼續趴在爺爺身前,一遍一遍地喊著“爺爺,爺爺,你醒醒…”
二嬸見到眼前叔侄倆悲傷的慘狀,也不由紅了眼圈,她忙攙扶起二叔,
“剛子,眼下咱爸不在了,你還得主持大局,讓咱爸走地安心,你可得把劉家的門麵撐住才行啊。”
二叔淚流滿麵,心裏滿是懊悔和自責。雖然早就知道老父親時日不多,可這一天真地到來的時候,心裏卻如此空落落地難受。往後喊“爸”的時候,再也沒有人應了。
“爸呀,媽呀,你們都不再了,大哥也不再了,兒往後……”二叔哭地很傷心。
見二叔如此難過,二嬸也忍不住掉淚。可眼下不能光顧著難過。
二嬸伸手在二叔後腦勺輕輕抽了一下,聲音抬高了一些,說道,
“咱爸剛走,眼下有很多事要辦。我一個婦道人家,有些事我應付不來。你現在是當家的,咱不能讓鄉親鄰裏笑話。”
二叔終於穩了穩神,站起身來。想起昨天老人對他說的話,想來老人早就預感到今日要走了,提前將後事都做了安排。
雖然根據老人的意願喪事從簡,但基本的流程不能少,還有一係列事情要操辦。
自一個月前黃大夫說明老人身體情況後,二叔就開始準備棺材、壽衣等。而眼下的確還有很多事要辦。
&&&&&&
二叔拉起劉宇淩,摸了摸侄兒的頭,說道,
“小宇,爺爺已經走了。二叔…二叔知道你難過,但你是咱劉家的男子漢,這節骨眼上,要讓爺爺安心,你就得要好好地。”
二嬸也上前安慰道,
“小宇,你爺爺的後事咱要辦地順順當當,送他老人家最後一程。
你爺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你要打起精神,不然你爺的靈魂不安生就”上”不去。”
劉宇淩的大腦終於開始正常運作,他明白自己眼下的確不該讓爺爺不放心,也不能讓二叔操心,爺爺的後事還得二叔操辦,他什麼忙也幫不上。
“二叔,二嬸,這幾天你們就忙你們的,我會好好地。”劉宇淩低聲說道。
這孩子不哭不鬧的狀態令二叔有些擔心,人難過的時候哭出來說出來反而好些。
二叔囑咐二嬸留意侄兒的情況,兩人又商量了老人喪事辦理的安排,然後便分頭忙活去了。
&&&&&&&&&
雖然二嬸平時對爺爺並不算孝順,但爺爺喪事辦理這次虧得有二嬸幫襯二叔。二嬸畢竟是劉家的媳婦兒,而且她和二叔倆人感情甚好。各類采買、來人招呼,二嬸忙前忙後。
村長、堂兄堂嫂等人都來幫忙。黃大夫也從樂陽縣趕來了。
定於三日後出殯。辦理喪事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報喪、破孝、入殮、請廚、搭靈棚、吊唁、破土、摔盆、路祭、安葬。
主屋設置了靈堂,點起了長明燈。
屋外搭起了靈棚,不斷有鄉親前來吊唁。
人們忙進忙出,小院裏多年未有過的忙碌。
這期間,劉宇淩始終默默地不多說一句話,。
他身上穿著孝衫,頭上纏著孝帶,神情木訥,眼圈發紅。白天除了吃飯,做二叔或二嬸偶爾交代他的事,其餘時間他就坐在爺爺棺材旁邊,有時輕聲嘀咕著什麼,有時垂著頭一動不動。晚上還堅持為爺爺守靈,任誰勸都不去休息。人們知道這孩子和爺爺感情深厚,也便不再勸說,由著他去……